前几日,西安钟楼金顶的金箔出现损坏,看上去像破了一个黑洞。
西安虽一向不缺历史古迹,但其实现存完好的地面文物建筑并不多,像钟楼金顶这种数百年来位居城市C位中的C位的金疙瘩,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1溯源 在世界文明的中轴线上敲响钟声修钟楼是为了镇着一条龙脉,只要你是西安人,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
钟楼的位置,始于唐长安城。
朱雀大街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从朱雀门向南延伸出去,直抵秦岭石砭峪,街东为万年县,街西为长安县。
唐朝末年(904年),万年县改称咸宁县,600年后直接参与了钟楼东移的施工。
那时的盛唐,朱雀大街不仅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也是唐朝乃至世界文明的中轴线。
▲唐长安城模型,红框内为朱雀大街也许是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的影响,朱元璋对修城墙特别感兴趣,明初筑城风气一时盛行,至今在关中民间尚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
明代的西安城,是在原唐皇城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西墙和南墙利用的是原唐皇城的城墙,北面与东面则是用元朝留下的城墙和护城河。
西安城初建之时,钟楼占据了广济街口这个C位,这是朱雀大街中轴线最北端的位置,也是唐皇城的中心,而秦藩王府则定位于城区东北隅。
这个选址决定了城市此后数百年的拓展方向,也为钟楼的东迁埋下伏笔。
在随后的两百年里,围绕秦藩王府,西安城市发展方向逐渐东移,钟楼的位置就显得偏了。
万历十年(1582年),陕西巡抚龚懋贤命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将钟楼向东迁建于现址。
即使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也必是一项大工程,但在龚大官人的眼里,so easy,就是在新址上重盖个基座,然后把楼体全部原样原件搬过来(楼唯筑基处,一无改创),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
轻松到什么程度?龚懋贤在其所作《钟楼东迁歌》中轻松赞到:不废县官而工易就。
这个易字,你品,你细品。
2镇压一口比金箍棒还猛的钟现在一说起来,钟楼都有636岁的高龄了,但实际上,跟西安其他现存的地面古建筑相比,钟楼是个名副其实的碎怂。
隋宝庆寺华塔(今书院门街口),建于601年唐大雁塔,建于652年唐小雁塔,建于707年明鼓楼,建于1380年明钟楼,建于1384年也许是钟小楼实在太年轻了,东迁之后恐怕镇不住那条传说中的龙脉,龚懋贤还曾一度请出一件唐朝神器——景云钟。
这口钟在唐朝时一直为广济街口的皇家道观景龙观所用,古籍记载其声音钟鸣声扬数十里,后因安史之乱,道观化为灰烬,景云钟被弃之不用。
但钟挂上去了,不知为什么敲不响,于是只能仿照景云再造一口铁钟,史料记载,此钟重一万三千六百斤。

▲西安钟楼的景云钟,其实是个仿制品一万三千六百斤,什么概念?《西游记》中给如意金箍棒设定的装备属性是大禹治水时遗下的天河定底神珍铁,为太上老君所制,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东海龙王对其威力有过评价: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猴子的棒棒连老龙王都能镇住,一口比棒棒还重100斤的大钟,就问你区区一条龙脉怕不怕?3悬案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钟楼金顶,一直流传着一个金顶被盗的传闻。
钟楼金顶原本看上去金光闪闪,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黄金所制,也就有了金顶一说。
1928年,人们发现钟楼金顶突然变得死气沉沉、黯淡无光,于是民间就有人怀疑是当时主政陕西的宋哲元借整修钟楼的机会,盗换了金顶,或是偷了金顶上的金子。
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西安的召开,西安市档案馆特意公布了一份1953年钟楼金顶拆卸的报告,就这一悬案给出了答案。
这份档案记载着,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为澄清传闻,委托有关单位对金顶作了拆卸,并于1953年10月15日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同时呈上一份详细的拆卸钟楼金顶的报告。
从讨论情况看,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均认为金顶系原物,未被盗换。
▲西安钟楼首先澄清的是金顶并不是由黄金所制,就好像老婆饼里面并不会有老婆,鱼香肉丝里不会出现鱼一样。
钟楼金顶的基本结构是木头内芯外裹上一层紫铜皮,再以鱼骨钉固定。
中国古代建筑这种紫铜包裹的形式,是从印度习俗传来,每迎太阳,色更美观,从前看到发亮光,实由于此。
其次,从时间和难度上讲,盗换也不具备条件,因为钟楼金顶的结构实在太复杂了。
我们把当时的档案内容用口语化的形式翻译一下:钟楼金顶高1.90米,上粗1.42米,下粗1.12米,金顶底座高2.20米。
第一天,用了四个工人,用二十根建材搭出一座高4米,占地3平米的架子。
第二天,用了三个工人,把金顶外部包裹的铜页拆除,共拆下紫铜页54页,紫铜钉7斤4两(1008个),并拆除木心外铁箍二条。
第三天,用了六个工人,接好滑车,把金顶的大小木块及铁箍全部拆除,放到大架上。
金顶中心是一根粗32厘米的木柱,柱子外面用20厘米厚的半圆形松木包裹,结合处有榫卯两个,外面又包裹了三道铁箍,以长钉固定,铁箍厚4厘米,宽7.5厘米。
松木外又用三道铁箍固定了19块扇形木,扇形高25厘米(上大下小)。
最后在该木外面用厚1厘米的紫铜页分三节包上,每节用铜页18页,最顶部用圆形紫铜页一张盖上,四周均用紫铜钉钉实。
铜页内面已呈淡黑色,铜页下的木头表面除钉眼外,再无其他痕迹可查,木质多数已朽,铁箍及铁钉也已生锈,铜页和铜钉的构造并不像近代所造,顶座是用大城砧与净白灰砌实,在外圈的砧系一扇面形,各砧相结的均用铁扒连结。

在金顶底座的正南面拆出一个小木匣,里面放着五谷、丝线若干,均变为黑黄色,还有马蹄银一个,重三钱八分,正面中有昌字一个,拆除底座总计用了十个工人。
专家讨论认为,这样一个36米高的楼顶,放到现在光明正大的施工,都得数天才能拆卸完毕,在当时决非少数人一夜间能盗换的。
更何况,底座里的马蹄银不拿,却拿走了废旧的铜皮,买椟还珠吗?那么,既然未遭盗换,那为什么那个已经金光灿灿了600多年的大金顶,在1928年突然不亮了呢?难道是宋哲元的苛政引发了天怒人怨?或者是钟楼年久失修渐渐镇不住那条龙脉了?又或是当时发生了什么奇异的超自然现象,使得紫铜页突然失去了原本的光芒?工人在拆除时发现,紫铜页外面有一层绿油油的东西,经鉴定是绿铅漆,后来跟钟楼附近的居民问询,得知这层绿漆是1928年宋哲元修葺钟楼时刷的。
随后调查组在西大街夏家十字找到了当时油漆楼顶的牛师傅,他表示未曾换过金顶。
原来,1928年金顶突然变暗,是因为一层厚厚的油漆遮住了金顶所致。
之所以盗换传闻盛行,可能是因为宋哲元主政陕西时,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曾向全省各县摊牌数千石到2万余石的军粮,并声称:宁令民死,不使兵饿,从而激起了民怨。
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盗换金顶,这只是个钟楼被绿的故事。
4变迁一朝金顶终成真千年以来,大小雁塔静立于佛门清净之地,深藏功名,而地处世俗红尘十字路口的钟楼,则看尽世事变迁。
▲钟楼(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西安市钟楼博物馆 馆藏▲钟楼(南),1940年左右 西安市钟楼博物馆 馆藏清末时清军曾长期在驻扎钟楼,辛亥革命时,这里成为清军的阵地;1927年,钟楼成为西安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1928年宋哲元给钟楼刷漆时,这里又变成了天文馆(现在的钟楼上空还能看到星星吗?);抗战年间是气象台和报警台;解放前当过监狱;建国后这里是国庆检阅游行或召开大会的观礼台。
相比于大雁塔的塔歪歪和小雁塔的塔裂裂,钟楼的主体结构在600余年的时间里,并未有大的损害,这与其数百年来不断被保养修葺有关。
据史料记载,明朝之后,清廷先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分别对钟楼进行了大范围以及大规模的整修。
辛亥革命后,当局分别于1925年整修钟楼,也就是所谓宋哲元盗金顶事件,1931年修理楼下擎柱,1935年和1942年分别翻修加铺四周路面、铺垫楼门洞路面,1939年修理被炸损的外墙体,1944年修筑旧坑道。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政府分别在1953年、1958年、1984年、1995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13年对钟楼进行了不同规模的修葺。
▲钟楼金顶这其中,1995年重点对金顶做了维修,据《中国文物报》1995年报道,当时的金顶雷公柱糟朽,铜皮氧化,表面凹凸不平,整体变形,底座磨损严重,失去可靠性。
为此维修,换掉了老顶里面已经腐朽的木芯,安装上仿制的新顶,并在其最外层用金箔贴敷,共耗费黄金90多克。
从此,钟楼真的有了金顶。
参考资料:1.《西安市志》2.《解放初期关于钟楼金顶真假之谜的一场讨论》——西市档案馆 2005.53.《西安结合城市建设整治钟鼓楼环境风貌》——《中国文物报》 1996年12月08日作者:指纹 小耗子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作品,禁止转载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三国四大被过度拔高的将军:上榜的都是哪些人?
说的事情好像总是绕不开《》,你明明是在说一段历史,就会有人来反驳你,而反驳你的理由,就是人家所看到的《三国演义》上不是这样说的。比如说那个关云长,人们于他的“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等等英雄业绩,却不知道这仅仅是“小说家言”,于史实却是丝毫不沾边。不过,这关羽却也称得上是历史名将,他能在万众之中斩下的首级,而手下诸将还没有人能够挡得住,足可见他并非浪得虚名。还有樊城大战令曹魏震动,水淹七军擒获敌方大将,都是于史有据的事情。有了这个基础,再给他加上几件“光辉业绩”也就算不得什么啦!不过,三国将领当中还真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的能力被夸大,功劳被拔高,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本来的事迹。且看三国四大被过度拔高的将军。 吕布 在《三国演义》当中,吕布无疑是三国时期第一勇将。虎牢关前,关羽联手战吕布不下,忍不住只好亲自出战助阵,就这样,兄弟三人才勉强打退了吕布。后世更是有了一处《》的戏曲剧目,这吕布的能耐就更是天下无敌。 实际上,吕布武艺高强不假,但这个人并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其统兵能力更是不甚了了。三国有很多名将,像方面的“”,刘备方面的“关张马黄”,孙吴方面的、、等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成名战役,而吕布没有。相反,吕布在长安被的部将李傕等人打败以后,基本上处于四处游荡的状态。还有,吕布在濮阳和曹操交战,因为粮荒,双方罢战。吕布来到乘氏县,被县人李进打败,只好另走山阳。 李进在三国时期算不上是名将,所居不过是一个县,手里也不会有多少兵,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够把吕布打败,也足可见识吕布的武艺。 吕布在时期被封为“奋武将军”还给了他“符节”让他指挥军队,仪仗的规格比照三司(仪比三司),这可以说是单纯武将中的最高职务了。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吕布武艺多么高强,更不能说明他的治军统兵能力有多大,只不过他对于某个人而言,是立了大功而已。比如说丁原,他和董卓一道被大将军招进京城,何进死后,董卓想揽权篡汉,最忌讳的人就是丁原。董卓收买吕布,吕布杀了丁原,董卓兼并了丁原的部众,吕布因而得以封侯。还有那个董卓,他杀了另立,几乎将所有军政大权全部揽在自己手里。王允又收买了吕布,将董卓杀死,这要比杀一个丁原要重要的多,所以也才有了吕布的加官进爵。这种情况,就好比春秋时期的“专诸刺王僚”故事。为了当上吴国国王,收买了专诸。在宴请王僚的时候,专诸刺杀了王僚,公子光得以当上吴王,从此称为。专诸当场被杀死,阖闾当上吴王后,马上封了专诸的儿子专毅为上卿。、帮助阖闾打败了强大的宿敌楚国,吞并和征服了江淮流域的诸侯国,这两个人对吴国功劳够大吧?但这两个人的爵位根本就没法和专毅比。上卿意味着什么?这是只有国君不是太子的儿子才会有的爵位。 如此一比较,一个被董卓部将赶出长安城,又在一个县里被一个“乡团”打败的人,是不是被过度拔高了! 华雄 华雄在《三国演义》这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先是打败了,后又刀劈了孙坚的大将祖茂,然后用长杆挑着孙坚的赤罽(ji)头巾来到诸侯大寨面前挑战。诸侯这边先是派出手下骁将俞涉,只和华雄战了三个回合,就被华雄斩了。然后,韩馥这边又派出了上将潘凤,可是去不多时,又被斩了。直吓得诸侯这里众人都大惊失色,可见这华雄是多么的厉害。幸亏诸侯这边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关羽,他去不多时,就把华雄斩了,这才免除了诸侯们的一场灾难。而关羽斩华雄那个速度更快,出去的时候倒了酒,回来的时候酒还没有凉。从此,这故事有了一个浓缩语——温酒斩华雄。事情虽然是为了塑造关羽的武功盖世,但这华雄也是跟着被拔高了。 实际上,华雄只是董卓一员大将,在诸侯讨伐董卓时,华雄为都督。 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袁术给了孙坚一个破虏将军的名号,还让他兼任豫州刺史,孙坚就在鲁阳城整顿军队。董卓派了几万人迎战孙坚,有一小队轻骑兵先行到达了鲁阳。孙坚继续和部下饮酒谈笑,命令部队整顿阵容,却不入城。等到敌人的兵增加了,他这才起身入城。这样一来,董卓的军队反而不敢进攻孙坚,撤兵回去了。孙坚把部队转移,遭到了董卓军队的猛烈攻击,孙坚只和几十名骑兵突出重围。但敌人仍然穷追不舍,幸得亲部将祖茂戴上他常戴的赤罽(ji)头巾,将追兵引开,孙坚才得以从小路逃脱。孙坚重新集合队伍,在阳人(今河南汝州境内)和敌人交战,打败了董卓的军队,杀了都督华雄。 整个《》涉及华雄的记载只有这么一处,前面迎战孙坚的以及后边追击孙坚的是不是这个华雄,也是不得而知。但有一条很清楚,就是华雄只出现这么一次,就被孙坚杀了,再无其他。 华雄为什么会被过度拔高呢?这是为了塑造关羽形象的需要。《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尊刘贬曹,刘备自然的被塑造成一代雄才大略的仁义之主,而就是智慧的化身。关羽是什么呢?关羽是武将的典范。关羽第一位的是忠义,然后是武功盖世的大将军。这样一个人,出场总要有一点儿响动吧?或者说总要有人来给关老爷试试刀吧!于是,这个在《三国演义》中官衔不低,出场时间不长的华雄就成了最好的陪衬,这要比找一个“董兵甲”要好得多。你想,如果不把华雄狠狠地拔高一下,又怎能让关羽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起来!所以,尽管这个华雄一杯酒还没凉就做了刀下鬼,但能够死在“关老爷”的刀下,真可谓是“死亦为鬼雄”啦! 赵云 赵云,演义当中把他列为,在民间,人们习惯上也都把他称之为“关张赵马黄”中的五虎上将之一。可是看过历史却发现,这关张马黄赵能够排列在一起,仅仅是《三国志》把他们放在一卷书当中而已,其他的并无联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人。 刘备称汉中王,任命了前、后、右、左四位第一等的将军,分别是关羽、、张飞和。赵云是个什么将军呢?翊军将军,就是比五虎上将隔着镇()将军、征(某个方向)将军二个等级的将军。到了当皇帝,赵云这才得到较快升迁,先是被封为征南将军,后来升迁至镇东将军。,失利于街亭,赵云失利于箕谷,因为没有大的损失,被贬为镇军将军。也就是还在“镇”这一级别当中,只是排位靠后。这是建兴六年(公元228)间的事情,第二年,赵云去世。一直到死,赵云也没有升到关羽张飞等人的“前后左右”将军之职,更不用说“大将军”这等职务了。 赵云最大的功绩就是保护了后主刘禅以及他的母亲甘夫人。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南逃,在当阳的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刘备扔下老婆和儿子,向南逃走。在这儿,是张飞断桥据河阻挡了曹兵,赵云保护着刘禅。还有就是刘备西征益州时,刘备新娶的夫人孙夫人,在哥哥要将她接回东吴时,顺便将刘禅带走。赵云和张飞一起,在江上拦截,把刘禅留下,只让孙夫人自己回去。实际上这件事情,赵云只是起到了一个通消息的作用,要拦住孙夫人,必须是张飞,赵云级别根本不够。 赵云的被过度拔高,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了刘禅,这就像汉初的那个夏侯婴。夏侯婴早年跟随起义,刘邦当汉王后给刘邦驾车。刘邦攻进彭城,被杀了一个回马枪,大败而逃。逃走的时候,刘邦车上还带着一儿一女,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当时刘邦嫌车子太慢,就把一双儿女推下车,夏侯婴不干,几次推下去又几次抱上来。后来汉惠帝继位皇帝,除了继续让他担任太仆给自己赶车,还赐给了夏侯婴一座大宅子,起名叫做“近我”,以显示比其他大臣的尊贵。赵云和这段故事有些类似之处。 姜维 现在人们印象中的蜀国和魏国作战,往往是“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就是诸葛亮之后有姜维,所以这刘禅虽然无能,但有了这一前一后两根擎天柱,汉祚得以延续。 实际上,姜维在蜀国后期才能算得上是个人物,而在此之前,姜维也就是一名普通的中级将领而已。诸葛亮死(公元234)后,掌握蜀国政权的是,蒋琬任大司马,这时候的姜维是司马。延熙十年(公元247),姜维与大将军“共录尚书事”,但大权还是掌握在费祎手中。《三国志》记载,姜维“每次想兴兵大举进攻,费祎常常制止他,不听从他的意见,拨给他的军队不超过一万。”就这点点兵马,还想去征伐中原的魏国吗?要打,也不过是打打魏国的边城而已,离中原还远着呐!延熙十六年(公元253)费祎去世,第二年姜维“主持中外军事”,这才出兵陇西,打了几次小规模的胜仗。到了延熙十九年,姜维升任为大将军,这时候他有权力带兵攻打魏国了,可是,由于镇西大将军胡济失约,姜维大败,官职也效法诸葛亮故事,降为后将军。延熙二十年,姜维趁着魏国内乱的机会出兵伐魏,结果是无功而返。此后,姜维基本上处于守势,少有的几次进攻都是以失败告终,直到蜀炎兴元年(公元263)蜀汉投降后被杀。也就是说,姜维独立掌兵,是在诸葛亮去世后二十年的事情,只有九年时间。就在这九年当中,还有因为失败被贬,因为害怕宦官陷害避祸沓中等等。 姜维为什么会被过度拔高呢?这主要是后世文人的汉家情结。也就是说,刘备所立的这个政权,是以继承汉祚为政治基础,因此他也以征伐魏国为政治纲领。终结于父子手中,这让一些正统文人很不舒服,所以就对这个与曹魏为敌的蜀汉政权赞赏有加。刘备之后,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支撑者,这也让他得到了后世很高的尊崇。姜维这个伐魏遗志的继承者,跟着沾光被拔高一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虽然是小说家言,影响却是极大的,以至于大多数人只知道已经被演绎了的人物,尤其是在民间,人们更是只相信演义中的“事实”。好在这几个被拔高的人都是在能力方面被拔高,不涉及基本品质问题,这样还不至于将原来的形象彻底颠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药减肥瘦身也要分类型?四大类体质各有不同减肥方式
中草药茶除了消脂、利尿外,清热,而助还可以降血糖、镇静、补气、增强免疫功能。最近越来越流行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找专家对症下药配置中草药瘦身茶。中医依成因、体质等开立处方,分四大类,各有不同的减肥方式。这四大类包括:胃热湿阻型、脾虚湿阻型、型及肝型。理气型对象:疏理"气"的运行,使其顺畅的系统在肝,"肝郁则侮脾",自然容易胖,而且以年轻女性居多,常见症状为,容易胸闷、肚子发涨,情绪起伏不定,严重的导致。使用药材:陈皮,可以帮助消化、祛痰、理气。单独用来减肥效果不强。玫瑰花,也可以理气,不大,须搭配其他减肥药材。滋阴型对象:老年人易肥胖,中医调养重点在滋阴。老年人爱头晕、睡眠质量不好、腰酸、口干等,中医认为是阴血不足,这类病人除了要补血外还要活血。使用药材:何首乌,降低血脂,补血,对老年人肥胖疗效较好。丹参,有轻微补血的作用,可以活血。有降低胆固醇、血脂的效果。对冠状动脉心脏病、心绞痛也有疗效,还可以改善循环。清热型对象:30岁以下的白领发胖的原因是应酬多、饮食多油腻、工作压力大等,造成体内热量多余,容易口苦、口臭,易饥饿,情绪烦躁,小便偏黄,爱便秘,从中医来看,除了消脂、利尿外,关键是清热。使用药材:决明子,性微寒,可以降血压、降血脂、通便,如果本身血压高又便秘,更应选择决明子茶。但如果体质寒凉,容易拉肚子、胃痛的人,就不适合。绿茶,属凉性,可以消脂消食,绿茶不但有减肥作用,也有抗癌作用。但绿茶是不发酵茶,中医认为,比较容易刮胃,肠胃不好的人要多留意。健脾型对象:有些人胖,只因为气虚,需要健脾。中医认为气虚会使脾的运作不正常,把气补足,能够正常代谢,自然就瘦下来。使用药材:薏仁,性平,利湿,因为性质温和效果不快,多半搭配其他药材或食物食用。黄耆,味甘,性微温,补中益气,利水退肿。本身没有降脂作用,但在中医理论中,气虚需要补气,以增强身体代谢的效率,黄耆也可增强免疫功能。茯苓,味甘、性平。补脾又利尿,可以降血糖、镇静、补气、增强免疫功能。 减肥只吃蜂巢蜜有效吗? 回答:节食只吃蜂巢蜜是没效果的。节食是个综合评价的过程,必须有毅力,最科学有效的节食办法就是通过严格的压制饮食,最好是分餐制,每天三餐每餐主食不要低于150克,不要吃高热量的食物,也不能够喝饮料。其次,长期健身运动,每天活动至少一小时以上,这样能起些节食的效果。需求注意调整饮食习惯,要注意尽可能的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好的减肥产品有哪些? 回答:节食一定不能够借助某种节食产品来实施节食的亲。节食产品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可能会引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月经不规律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等。长期喝药的话,身体也忍受没法,一旦停药还会迅速反冲,所以真正节食的人是不能够借助减肥药来实施节食的。 午餐减肥食谱有吗? 回答:节食在压制热量摄取的同时,必须留意饮食多样化,千万千万不能够太过单一,中午的话可以足量的吃一点点肉类食物,但是千万千万不能够过多热量摄取,确保在840卡路里就可以了,以素食为基础。如果吃得太少的话,你下午还要工作和练习,身体也是会遭到很大的干扰的。 减肥能不能吃土豆片 回答:节食的时候当然是可以吃土豆片的,各种的食物都可以吃许多节食不是不吃食物,而是要办到食物的营养全面均衡,荤素配搭好要少吃多餐,要细嚼慢咽,还是要惯有规律的生活饮食方式,这样才能超越节食的效果,同时也要忍耐实施体育锻炼,不要中断,只有活动和饮食相结合才能有效果。 蜂蜜拌黄瓜可以减肥吗 回答:蜂蜜拌黄瓜是可以减肥的。黄瓜当中的热量和糖分非常少,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以润肠通便。黄瓜中的黄瓜酶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辅助减肥。蜂蜜当中虽然含糖量比较高,但是其中富含的脂肪酸,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可以加速身体内毒素的排出、润肠通便,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所以吃蜂蜜拌黄瓜,对减肥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的。 怎样改善孩子霉菌过敏体质? 回答:考虑由于过敏所引起的,建议口服抗过敏类的药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出现瘙痒避免抓挠。一般与孩子体质或者生活环境、接触物品等因素有关,霉菌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尽量避免去此类地方,减少过敏的发生。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浆乳吃中药能吃断根吗 回答:浆细胞乳腺炎吃中药能不能吃断根,这个是因人而异的。浆细胞乳腺炎在临床上一直是一种比较难控制的疾病,它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具体要用哪种方式治疗要因人而异。通常情况下病情不严重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中药治疗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中药治疗是一个长期治疗过程,一般见效比较慢,治疗过程相对比较长,病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并且要按时服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症状比较危险的患者,还是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快速缓解病情,以免危及生命。浆细胞性乳腺炎还是一种复发率很高的疾病,所以对于吃中药,能不能断根这个问题,具体情况还是要因人而异。 吞咽困难患者喝中药有什么要求 回答:中医中药在吞咽困难方面治疗,从目前临床来看有很好的疗效,首先它表现的这个对唾液的,在我中医认为唾液就是脾虚湿困,或者是湿热缠绕,所以我们在早期针对吞咽困难患者的口水较多的情况下,配合中药,通过鼻饲的情况下给予用药,一方面可以通过中药,它局部刺激,达到口咽肌肌肉的兴奋,再一个也对咽部的炎症起到一个治疗作用,所以我们要求吞咽困难患者在喝草药的情况下,要小口慢饮而不是大口急饮。 肝郁引起体质差该如何调理 回答:有一部分体质很差的人,他实际上属于一种肝郁的,肝郁以后或郁结以后,人的内在环境是比较混乱的一种状态,它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他可能会有那种疲劳、畏寒、怕冷,但是他会觉得胸中有一团火无从发泄,然后有这种荨麻疹、手足冰凉也很多见,这种类型的人如果在家里头他也会觉得很虚,在家里头经常会吃点补益性的药物,甚至家里头常常吃到的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有的时候可吃点六味地黄、西洋参、党参、枸杞子、黄芪这一类型的东西。但是如果真的是肝郁、郁热、郁久化热的这种类型,吃完了这一类的东西症状会加重,憋得会更严重,那我们治疗的时候。所以这个体质差一定也要分析,他是什么状态的体质差,是真的是不足还是瘀,还是其他的一些什么类型,要有针对性的一些调理和治疗。 淤血体质亚健康在药茶方面如何调理 回答:淤血体质给患者推荐的第一个药茶是三花茶。患者可以取玫瑰花6克,月季花6克,凌霄花6克,水煎代茶饮。玫瑰花理气解郁,月季活血化瘀,凌霄对女性更有治疗血瘀闭经、月经不调。这些花类都有很好的疏肝解郁活血的作用。因此对于瘀血导致的面部色斑患者可以去试一试。另外三七粉自古就是补血活血的圣品,古代人称之为“金不换”足以见它的地位,患者可以取三七粉1至3克用水冲服,对淤血体质的改善是很有帮助的。 膀胱癌化疗期间可以吃中药吗 回答:在没有基层情愿的情况下可以做经尿道电切,且以后需要做膀胱灌注。而膀胱癌或膀胱晚期需要做化疗。化疗患者的副反应较大,如食欲差、精神乏力。在这期间可以吃中药,因为中药特别适合于化疗间起伏,可以清热利尿,减轻缓解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同时可以健脾益肾,缓解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骨髓和骨髓抑制,同时能起到滋补肝肾、固本培元的作用。如果在化疗期间家用中药制剂能让患者恢复更快,更有利于化疗的进行。应用中医中药的同时要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还要注意中药也是有毒性的,但是利用好了还是利大于弊的。 过敏体质自我检测方法 回答:过敏体质自我检测方法1、是医师诊断的敏感体质,或有家族性的过敏病史。2、用到酸类保养品,如果酸,会有刺痛感。3、喝酒或长时间处在不通风的室内,皮肤就发红发热。4、会有冬季痒,外油内干肤质,出油量大皮肤却看起来没光泽。5、皮肤很薄,一晒就发红,没泛红时隐约透出青色血管。如果您多于三个,很遗憾,您基本上属于过敏体质。您的肤质比较脆弱,抵抗力差,水分“经皮肤蒸发”的速度比一般人快。 喝中药打胎几天可以流出 回答:常规的药物流产一般是3天见效的,就中药而言,一般的话2~7天都可以见效。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对中药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效果有快有慢。另外也与服用的中药的药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在进行打胎治疗前,一定要到医院做个妇科B超的检查,确定胎儿在宫腔内才能进行药物打胎治疗。药物打胎自己在家相对来说是比较危险的,还是建议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打胎治疗,打胎治疗容易出现阴道出血多的现象,导致大出血有生命的危险,可以打胎要谨慎。 晚上不吃饭真能减肥吗 回答:晚上不吃饭减肥并非长久之计,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副作用。更为有效的减肥方式是通过医疗手段,如抽脂和吸脂手术。这种方法对局部进行麻醉后,通过插入吸水管将多余脂肪抽出体外,可作用于身体各部位,同时需要控制饮食。这种方法较为先进且效果良好。建议在减肥过程中应结合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避免单纯依赖不吃饭等方式,保障身体健康。 中药保留灌肠的药物量是多少 回答:一般情况来说中药保留灌肠,它的药物量是在100毫升左右。那么药物进入直肠之后,保存的时间越长越好,所以我们一般是让患者在睡前灌肠。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第一个这个药液的温度,不能够太热或者是太凉,避免对直肠的刺激;第二个肛管插入的深度,不能够太深;第三个灌肠的速度要慢,那么一般情况,我们是选择在患者睡觉之前来灌肠。 吃中药拉肚子怎么办 回答:吃中药拉肚子,是吃中药常见的副作用。但是有的中药目的就是为了清利湿热,所以要根据方子来看,到底是不是因为中药所导致的?有好多人胃肠比较敏感,遇到中药的刺激就会出现腹泻,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不是因为药物的作用而导致的腹泻,可以把中药放在饭后喝,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或者每次减少喝中药的量,比如一天两次,早晚分服可以改成三次,但每次在喝中药之前的20~30分钟可以稍稍进食,保证胃里面有东西,不至于中药对胃肠道直接很大的刺激。但是如果有的中药就是为了清热解毒,或者清热泻火、清热燥湿,在中药里面会有很多寒凉的药物,会对胃肠造成刺激作用,最后可能出现腹泻,这是正常现象。 淤血体质亚健康能泡脚吗 回答: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脚上分布着人体的76个穴位,通过泡脚发挥药物作用,以及热水的温热去刺激局部的穴位,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疼的效果。对于瘀血导致的腰腿疼痛的患者,我们也有腰腿疼痛的泡脚方,它的组成是红花、艾叶、透骨草、桂枝、牛膝、千年健各15克,水煎之后取药汁去泡脚,温度一般在40度到42度左右每次泡20分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时间尽量还要短一些。有破溃的患者尽量忌用。泡脚的时间一般是在临睡前8点左右,饭前饭后就不要泡了。 四肢冬凉夏热的人什么体质 回答:四肢冬凉夏热的人属于肾虚的体质,尤其是肾阳虚,治疗要以温补肾阳为主,同时要考虑气血亏虚的症状,可以辩证服用中药来进行调理,同时可以选用中成药,常用的药物由右归丸和八珍丸。同时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防止过度疲劳,饮食宜多样化,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其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保证每日营养的均衡吸收,可以有效的改善气血不足或者肾虚引起的四肢冬凉夏热的症状。 肾阴虚可以喝中药饮片吗 回答:中医认为肾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肾阴虚有很多表现。比如免疫力下降,体质下降,常出现的一些症状比如乏力、头昏、耳鸣、失眠、口干等等。常用的中药饮品有杞菊地黄丸,芝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沙参麦冬汤,二制丸等等。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在刚才说的这些汤剂的加强上加减效果更好,还可以加菊花沙参麦冬石斛地黄等等。 中药熬几次效果最佳 回答:中药一般可以先用水泡1个小时左右,这样煮药的时候方便有效成份能更好的溶液出来,加入的水以高出锅内药面3cm为宜,但要注意,大都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可多加一些水,煎第二次时,就可适当少加一些水。在熬中药的时候还需要注意:1、首先要选好锅,熬中药最好的锅就是砂锅或搪瓷锅,还有一些人使用铝锅,严重来讲这是不符合标准。而铁锅是最不适宜熬中药。2、要注意加水的量,应当掌握好用水量,太多,就会延长熬药时间,当然也会影响到一些不宜久熬,影响药物的药效。3、还要注意火候,熬药一般急火熬沸,慢火熬至液汁的方法。4、一般性药需要熬半小时,补药需要熬制的时间长些,而像解表发汗类的药物需要熬5-1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