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也是和同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相对立的,例如马布利就是重农学派的反对者。
19世纪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李嘉图时期,同时也出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反对派──共产主义(欧文)和社会主义(傅立叶、圣西门)”(《思全集》第26卷Ⅲ,第260页)。
19世纪30和40年代的空想共产主义则是同时代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对立物。
主张 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应该建筑在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基础上。
这种社会至今还未出现,是由于人们不认识和承认的缘故。
他们觉得只要有天才掌握了这种思想,并推广开去,就能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义者反对资本主义,并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是由于人类在道德和法律上犯了错误,背弃了人类的本性的缘故,他们的目的是要消灭这种错误。
认识 空想社会主义者探讨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
他们许多人都认为,人类历史的起点是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摩莱里等人试图论证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的必然性。
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
圣西门认为,奴隶制度减少了对战俘的杀害,促进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有利的影响。
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社会制度相比较,中世纪形成的神学和封建体系更大地向前推进了人类文明。
设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问题都作了不少揣测和设想,其中有许多积极因素。
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从现存社会进入未来理想社会,要经过过渡时期。
傅立叶认为,从分散生产的文明制度到复杂协作的和谐制度,中间必须经过两个过渡时期:半协作的保障制度和简单协作的协作制度。
欧文认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公社制度,必须经过一个社会改造过程。
在过渡时期要解决两大经济任务:①根据合作原则组织生产;②根据劳动公平交换原则组织市场。
恩格斯说,欧文的组织生产和组织流通都是“作为向完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过渡的措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4页)。
卡贝认为,在私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之间,必须经过一个长达几十年以至一百年的过渡性制度,其任务是:对富人的财产所有制进行和平的社会改造;培养穷人管理共产主义社会的习惯和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批判 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确信资本主义应当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莫尔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痛斥了剥夺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指出这是羊吃人。
圣西门把无政府状态称作“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认为经济自由必然导致这一状态。
傅立叶认为雇佣劳动制度是“恢复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工厂是“温和的监狱”。
欧文抨击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一切阶级之间纷争的根源。
他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剥削关系,工人创造了巨量的社会财富,却被工厂主、商人、银行家、经纪人、收租者、食利者以及达官显贵所瓜分。
公有制 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主张实行“财产公有制”,但各有见解。
莫尔等把财产公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都公共占有。
摩莱里、欧文等则理解为除日常生活品以外的财产的公共占有,即是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
少数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在自己的理想社会中保存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是资产阶级倾向的明显表现。
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思想。
圣西门主张,在实业制度下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彻底根除无政府状态。
消费 16至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都带有不同的禁欲主义色彩,有的甚至公开鼓吹戒绝一切享受的、苦修苦炼的斯巴达式的生活。
到了19世纪初期,禁欲主义已经失去得以存在的条件,这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禁欲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高度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了富有吸引力的宏伟想像。
城乡结合 从托马斯·莫尔开始,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注意到解决城乡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问题。
罗伯特·欧文主张,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
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3 个阶段:16世纪至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初,共经历了300多年。
3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纪至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只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
18世纪,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对社会主义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引起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当具备初步的阶级观点后 ,主张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为原型,主张在封建制度崩溃后,在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赞同君主制、终身制、家长制等。
19世纪30和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
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这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 ;理论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经济状况,指出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设计未来理想社会主义制度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对外联系 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的理想社会,不是闭关自守的社会,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外联系。
在他们的新世界和资本主义旧世界之间存在着贸易关系。
新世界要通过多种途径从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
为此,居民注意学习外语和有关外国的各种知识,尽可能多地了解外国情况,不能让旧世界的旧风尚败坏新世界的新风尚。
城市设想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设想把城市建设和经济制度联系在了一起,这样就从更为广阔的社会改造角度,给整个欧洲的现代运动产生了直接的推动力。
并且这种理论主张城市规模不能够过大了,要接近农村,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城乡的结合。
并且有可能能够的城市中各种矛盾。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设想重视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和集体生活,建立了各种公共设施。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始于人们从社会改革角度对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种种探索。
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继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莫尔等人之后提出种种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
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对后来的城市规划理论颇有影响。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1915年格迪斯提出区域原则,倡导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学说。
他们的学术思想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
同时代的恩文所著《城市规划实践——城市和郊区设计艺术概念》一书,总结城市发展的史例和他本人的规划实践经验,可视为建筑师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开拓。
随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以及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经济学家等投入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
在19世纪,影响最广的城市规划实践是法国官吏奥斯曼1853年开始主持制定的巴黎规划。
尽管巴黎的改建,有镇压城市人民起义和炫耀当权者威严权势的政治目的,但巴黎改建规划将道路、住房、市政建设、土地经营等作了全面的安排,为城市改建做出有益的探索。
影响所及,科隆和维也纳等城市也纷纷效法。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建设实践:英国一些先进工业家在建设工厂的同时,建设新的工人镇。
例如1851年工业家萨尔特建设了萨泰尔工人镇,1887年利威尔建设了日光港工人镇,形成所谓“企业城镇”。
这些实践无疑促进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
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
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
在德国有城镇发展规划工作的传统,也有雏形的分区制规划方法。
这些都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有用经验。
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
英国1848年制定《公共卫生法》,其中规定了住宅的卫生标准,1906年颁布《住宅与城市规划法》。
瑞典1907年制定了有关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的法律。
美国纽约1916年颁布了控制土地利用和建筑高度的分区区划法规,后来在1961年为适应新情况,修改成为区划决议。
实践证明,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城市建设法规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
随机文章“八拜之交”是要拜八次的意思吗?“八拜之交”的典故是怎么来的?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缺一不可的安泰效应,没有他人帮助你永远不可能最成功斯蒂芬·威廉·霍金简介,概括霍金的一生事迹(探寻宇宙奥秘)揭秘原始森林有多可怕/野生动物天堂,盘点世界十大原始森林排名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