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对肥质的要求不高.用芝麻、黄豆、河虾等沤制的肥料为适宜。
首先把芝麻、黄豆煮熟晾凉,将河虾洗净,然后以各为1/3的数量倒人容器中进行发酵。
经一个月左右,打开容器盖闻到一股酸臭味,说明肥料已发酵腐熟,即可使用。
这样沤制的肥料通过处理后,可分为三种状态:以水1肥4的比例稀释的为水肥;将沤制好的肥料通过干燥处理,研成粉末为干肥;沤制好的呈粥糊状的为固体肥。
对君子兰追肥,关键要掌握好肥量的多少及水与肥的比例。
1、干肥的使用在花盆表土内撒进一定数量的干肥,均匀轻拌之后浇上水,便于根系吸收。
干肥的用量,一般情况小苗用半羹匙,中兰用2羹匙,大兰用4羹匙。
2、水肥的使用通常情况,在君子兰幼苗上盆一周后,特别是展叶时,就开始施用水肥,这样可以促进幼苗根系发达,增强其抗病抗真菌危害的能力,使叶片逐渐肥厚、光亮,小苗施水肥,以肥水l:40的比例较好,大、中兰以1:20较好。
一般清早施上水肥后即浇水一次,浇水量不可过大。
这样既可促进肥分溶解,也可将新长出的肉质根冲洗一下以防伤坏新根,在夏季还可避免滋生病菌。
稀薄肥水,每周可追施一次,要注意不能施浓肥,浓肥刺激会使新根发锈,严重者会使新根萎缩。
3、固体肥的使用先在盆边扒出一道小沟,将固体肥均匀撒人,然后用土覆盖。
施肥量根据叶子多少和大小而定。
小苗一般不宜使用固体肥,中兰一次50克,大兰一次75~100克为宜。
施肥时,注意不要溅在叶片上,若不慎滴上要及时用清水冲洗,或用湿软布擦净。
施肥次数和数量要随季节而增减。
冬季君子兰生长比较旺盛,要适当追肥,小苗一周一次,中、大兰10天一次,浓度可适当大一些;春秋两季生长季节,浓度要淡些。
夏季若采取措施使温度降下来,湿度又够,阳光充足而不强烈,可以继续施肥,但量应比冬、春两季少;若温度在24℃以上,应停肥或减肥,多雨季节也要停止施肥。
阴天以不施肥为好,因为阴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施肥之后不便吸收,根部沤在肥水之中会导致烂根。
根据养兰人的经验,整理以下几条原则,仅供参考。
1、播种后至2叶前可不施肥,因为君子兰种子内含有大量养分,可供2片叶生长需要,只要胚乳未瘪,就不用施肥,按时浇点水就行了。
2、2片叶后的幼苗,可施少量液体肥,发酵好的豆饼水,每次用1汤匙约15g,加15~20倍水稀释后浇灌。
3、2年生君子兰需肥较多,每7~10天施1次液体肥,每次2汤匙,加水10~15倍稀释后浇灌。
同时,每l~2个月施1次固体肥料。
4、成龄的君子兰,叶已长到16片以上,进入开花结果期,需肥较多。
除坚持上述施肥量外,每次用3汤匙豆饼水加10倍水浇灌。
同时还要结合换盆,增施固体肥料作基肥。
同时也要增施磷、钾肥。
其原因与腌咸菜原理一样,盐分可把鲜菜中的水分抽出来。
当一次施肥过多,土壤中的养分浓度突然升高,君子兰苗不仅不能从土壤小吸收水分,还会使根中保留的水分也被倒抽到土壤中去,导致植株体内严重缺水,结果叶萎蔫,根枯死。
如果施肥少,肥料很快溶于水中,也不会使养分浓度升高太多,君子兰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将肥料也吸人体内,运输到身体各部位,供生长发育之需要。
由于肥少,很快就吸收完了,因此需要经常施用,一般每隔7~10天施1次。
施肥时要施均匀,不要使局部浓度过高,也不要将肥直接施到肉质根上和沾在叶上。
因此,凭君子兰的生长状况进行营养诊断,从而确定施肥种类。
君子兰整株发育不良,叶片弱、色淡黄,下部叶黄,生长停止,继而干枯呈现褐色往往与缺氮有关;花色不鲜艳,延迟开花,叶鞘紫褐色,叶片暗绿,果实小,种子少往往与缺磷有关。
肉质根不发达,植株小弱,叶黄具坏死斑,花小不结实,与缺钾有关;另外,新生叶呈黄白色,患缺绿症往往与缺铁有关;叶片卷曲、发黄,叶脉仍绿,花小与缺铁、镁有关等等。
因此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施肥种类是很有必要的。
饼肥水、尿素含氮多,能促进根叶茂盛。
米糠、骨粉、鱼腥水、羽毛水等含磷较多,有助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
而草木灰、磷酸二氢钾肥含钾较多,能使黄叶变绿,根健壮,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缺绿病可施用矾肥水(0.5%的硫酸亚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