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情人节,在河南省漯河市看守所内,一名只有1米6高的死刑犯被两名高大的武警架起前往刑场,他身上穿着副所长为他购置的新衣,头戴一顶绿帽子,几个小时后,跨越皖豫鲁冀四省的连环杀人、强奸、抢劫案创造者杨新海被一枪毙命。
杨新海有个外号叫做乡野恶魔,从2000年至2003年短短三年间,他掂着一把小锤、瞪着自行车,在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之间疯狂作案26起,残忍杀害了67人,其中23人还遭到了他的强奸。
而这样一个在审判之时自己都放弃上诉,行刑之前问及是否有遗言时只答“没有”二字,对社会只留下“我罪有应得”四字的不赦恶魔,在其走上这条不归路之前竟然还曾是一个学习优异且能作诗作画的好学生。
杨新海1968年出生于一个极为贫困的家庭,但他的父母却生育有六个孩子,一家八口人与一头饥瘦的老牛蜗居在一个土房里,雨天屋内浠沥沥下着小雨,晴天则满屋都是飘散出来的牛粪、牛尿味。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1976年的一天,8岁的杨新海主动跟父母吵闹着想要去上学以改变杨家的命运。
入学的第一天,杨新海就在入学测试中因表现优异而跳级到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由于性格自卑且内向,杨新海在学校里就剩下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学习。
放学之后也没处去玩,就坐在一个地方发呆,看地久了就开始练习画画,渐渐地杨新海的画技就开始在乡里间小有名气。
直至高中时期杨新海也都保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但由于家境贫困,杨新海的求学生活和寻常学生有许多不同,初中时因为没钱住宿学校而住在表爷家中,自己背着柴火去做饭吃,而去了县城读高中后又寄宿在另一个远房亲戚家里,却也只是一个提供厨房厨具的场所毫无温暖可言。
久而久之,杨新海的心理便变得畸形,他无法再忍受贫穷带给他不幸,同学的冷眼和排挤、亲戚的冷漠和嫌弃、父亲过于急切的望子成龙,压垮这个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少年。
1985年的春天,杨新海揣着这本该用于交学费的50元前往了焦作煤矿打工以图赚钱,也从此开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高中肄业的杨新海在煤矿上挖过煤、在水库挖过淤泥、当小贩卖过水果、在建筑工地干过苦力,但却惨遭社会的毒打,挖煤挖泥又苦又累,卖水果被街霸强买,花光积蓄到工地上干了一年活却不给一分钱,一怒之下的杨新海偷了施工队的一个铝盆并卖了13元,但很快就被警察给逮住了。
而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杀人恶魔就从这么一个铝盆开始了,1990年6月杨新海因多次盗窃被判处两年劳改,然而刚放出来四个月后,杨新海就又因盗窃被判了一年劳改。
这一年中曾有一位老乡来告诉杨海新,说他的女朋友还在老家等着他,这让杨新海对这个社会怨愤的眼神出现了一点生机。
然而当三年劳改后回到家乡寻找当年的女友时,一曲《百鸟朝凤》在杨新海的家门口响起:本该是自己女友的同村女孩嫁给了别人!这次经历让杨新海心生怨恨,离开家乡后他又2次试图强奸陌生女性,一次被咬破脸一次被咬断舌头,至此开始杨新海的内心彻底扭曲了。
多年的偷盗和入狱经历让杨新海有了极强的反侦察意识,他经常选择在半夜作案,且地点都是偏僻的农村,作案之后又连夜步行几十里地离开,抹去一切自己曾来过的痕迹。
2000年9月杨新海在周口郊区为偷100元杀死一对老夫妻,后沿着高速公路连夜步行离开当地,警方查案时根本没有将杨新海定为嫌疑人,他们甚至不知道杨新海是哪位。
短短10天之后,杨新海来到了阜阳市王店镇,走了六七里下过雨的泥地来到偏僻的椿树庄,杀死一位老太太和一对年幼的兄妹,还对小女孩的尸体进行了性侵,作案后仍连夜离开村庄,当第二天警察入村调查时他则在阜阳市区逛商场。
由于杨新海作案地点偏僻,且在深夜作案后又连夜逃离当地,使得在这两起案件中警方都抓错了人,在周口郊区的案件中,同村有前科的杨德立成了替罪羊,两年后才因证据不足被释放,椿树庄案中50岁的储继库被误认为是凶手,直到杨新海落网后才彻底洗清了嫌疑。
2001年8月15日,在潜伏了一个冬天后,杨新海来到漯河市纺车刘村再次作案,杀死熟睡中的母亲和一双小姐弟,并且再次对小女孩进行了奸尸,警方在勘察现场时虽然发现了杨新海的毛发并提取了DNA,帆叶网,但由于杨新海提前踩点多日,让警方误以为凶手是熟悉当地环境的本地人,用杨新海的DNA图谱在周边乡镇人口对照了近1年也毫无收获。
2002年7月,杨新海在集会上买了一把长约三寸的四磅八棱锤,成为了他日后作案的重要工具,即便每次作案后丢弃了也要再买一把四磅八棱锤。
扭曲的心理使他对女性同时有着极强的欲望和怨愤,每次都是用四磅八棱锤击打头部致死,且都是深夜翻墙入户作案后又连夜离开,一时之间周围村庄的百姓不仅睡不安稳,对掂着小锤的人都心生胆怯。
一边游荡偷盗一边疯狂杀人的杨新海有着极强的反侦察意识,路上遇到设卡检查的警察会主动上前问东问西,以此使警察觉得他碍眼让他赶紧离开,一次作案后因鞋上带泥被带到警察局询问时,也面不改色的报上家门,警察出动去处理他的杀人案时,他还留在警局内给警察们做手擀面条,等到警察回来看着他们一边讨论自己的杀人案一边吃着自己做的面。
2002年11月,杨新海在河南各地犯下的杀人案被河南省公安厅并案处理,并开始重点排查1995-2001年以来因入室盗窃、抢劫、强奸的劳改、劳教释放人员,有着“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之称的李玫瑾教授也参与此案的侦破,而杨新海在这时仍在疯狂杀人,平均每个月就要作案两起。
2003年春节前后,河南省公安厅下发了《豫南8·15系列杀人案宣传提纲》,河南省各地更是印发了近百万份,面对浩浩荡荡地人民战争,杨新海不敢再在河南省境内作案,转而向周边省份逃窜,先后在山东菏泽曹县、河北邢台、石家庄作案,直到2003年11月3日在河北沧州被捕。
2004年2月1日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杨新海案进行审理,所有的庭审材料全部摞在一起竟有半米之高,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
为了节约时间,法庭还准备了2个塑料桶让杨新海就地如厕,但杨新海系列杀人案的审理还是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了夜晚7点,杨新海在审理结束后也自认为罪无可赦,当庭放弃了上诉,最后在2月14日被执行枪决。
而这一年,却出现了一件让全国人民震惊的恐怖事件,一场关于警察的噩梦。
当时,梅州市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公安大案,一连串的杀人案件震惊全国。
这些案件整整持续了五年时间,让当地的警方不得不大肆动员,进行全面侦查和追捕,直至将恶魔缉捕归案。
最初,这些案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只是局部区域内出现的一些血案。
但是,警方很快发现,这些事件并不是零散发生的,而是有很强的连贯性。
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从1991年到1995年间一共发生了22起的凶杀案。
这些凶手的作案手法非常残忍,他们不仅在暴力犯罪中表现异常冷静,而且针对的目标都是女性,需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他们出手都选择在下雨的天气。
而更让人不安的事情是这几起凶杀案居然全部发生在同一个小区内,很显然,这他们是有着相当的胆量和毅力。
没有人能够抓住凶手,也没有人能够提供有关犯罪嫌疑人的线索。
然而,这种局面很快被改变,因为警察们发现,这些案件实际上是由雨伞杀手这样一个信手拈来的绰号,杀戮周围京城的人们,但是卞某(雨伞杀手)的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直接让人们感受到死亡阴影正在向自己靠近。
卞某的案件非常难破,但是这位恶魔很快被捕了。
其实,他是在犯罪现场被警察发现,并通过DNA识别进行抓捕。
在这之后,卞某被判处死刑,最终因其罪恶的行为被执行了极刑,警察们才终于能够气呼呼地松了一口气。
这场雨伞杀手的案件,实为1990年惊骇警方的恐怖事件之一。
总之,警察们的职责就是保护百姓的安全,为了这个任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虽然卞某的罪行终究被侦破,但是这场从1990年到1995年的凶杀波澜,对整个社会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警察们的追捕历程告诉我们:犯罪活动已经成为一项永恒的危险,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在这种环境下,警察怎么才能够快速反应和提供有效的帮助?这种挑战也许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但是,无论如何,道路上仍定会有迷茫与挫折,但警察们的使命依然需要去完成,即便生命随时会被置于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