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迷案追踪

两名重刑犯越狱,近5小时里无人察觉是真是假?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锯断窗户杆、撬开四道门、翻过铁丝网,辽宁凌源第三监狱的两名无期徒刑犯人越狱逃走。这起发生在2018年国庆假期的罪犯脱逃事件,曾引发媒体和公众的追问:两名犯人穿越监狱层层封锁的近5个小时里,为什么没人察觉?

事发后,凌源第三监狱监狱长被免职,包括副监狱长、监区负责人、值班警察在内的6名干警,被检察机关以涉嫌渎职提起公诉。

2019年4月下旬,这一系列司法工作人员渎职案已陆续在沈阳开庭审理。截至澎湃新闻发稿时,还有一名被告人的审理尚未结束。

随着公开审理的进行,凌源第三监狱罪犯脱逃事件的发生过程及诸多详情被披露。监狱的管理漏洞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认定,成为案件焦点。

两名重刑犯越狱,近5小时里无人察觉是真是假?

辽宁省凌源第三监狱干警渎职案件,2019年4月陆续在沈阳市大东区法院开庭审理。澎湃新闻记者朱远祥图

两名重刑犯越狱,怎么通过层层关卡

4月22日,在沈阳市大东区法院三楼的审判庭,被告人张宇作最终陈述时声音哽咽。他表示认罪,请求法院从轻处理。

去年两名罪犯脱逃时,张宇是凌源第三监狱二监区两名值班干警之一,但那一晚他脱岗回了家。此次与他一起受审的,还有他的值班搭档谢子阳。而此前陆续出庭受审的,包括副监狱长李洋、二监区负责人赵越、监控室值班员陈国伟。当时在二监区管教副监区长岗位挂职锻炼的王贯群,4月19日首次出庭受审,原定4月26日的第二次开庭已经推迟。

张宇、谢子阳、王贯群等人,被指控因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当时脱逃的犯人张贵林、王磊,越狱前就被认定为危险犯人,关押在凌源第三监狱二监区。

县级市凌源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交汇处。1949年后,这里先后建起了6座监狱,在民间有监狱城之称。凌源第三监狱位于市区北郊,关押犯人近两千名。

绰号张飞的犯人张贵林,曾因犯抢劫罪被判无期徒刑。在凌源第三监狱服刑的四年间,他做过监狱生产车间的机台工、顺线员和犯人组长。可事实上,服从管教只是他的表象。2018年10月4日凌晨,张贵林联合同监舍的犯人王磊,一起越狱脱逃。

王磊曾因犯绑架罪被判死缓,后来减为无期徒刑。白天,王磊、张贵林和其他犯人一起到生产车间制作背包;夜晚收工后,他们回到监舍大楼四层的4011室一间有12张床铺的集体宿舍。

2018年10月3日晚,张贵林、王磊从监舍楼的晾衣房逃出,在会见室撬开四道门后,翻墙爬出监狱。两天后,两人在河北平泉被民警抓获。追捕行动中,平泉市公安局两名辅警因车辆侧翻殉职。

2018年12月,辽宁省朝阳市中级法院以脱逃罪,区别判处张贵林、王磊有期徒刑五年、四年六个月,并与其此前刑期并罚,决定对两人均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判决书显示:越狱事件发生的10天前,张贵林从生产区偷了钢锯,让王磊暗自携带进入监舍。连续四个夜晚,王磊用钢锯将监舍晾衣间的窗户铁栅栏锯得只剩一点连接,并用床单遮掩。

2018年10月3日晚,张贵林、王磊从四楼晾衣间掰开窗户栅栏,翻过窗外后沿消防通道护栏到达地面,然后以褥子铺垫,翻越了生活区和生产区两道铁刺隔离网。他们在草丛中找出事先准备好的铁钎子后,潜入生产车间盗取食品和衣物,然后用铁钎子撬开电工房,从里面扛走梯子,来到监狱看守室的后墙,用梯子爬上屋顶从看守室屋顶直通监狱大门,是张贵林预想的第一条越狱路线,但他当时发现屋顶是铁皮的,担心踩上去惊动看守人员,遂决定沿另一路线出逃。

张贵林让王磊返回电工房拿了锤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两人来到来到监狱的会见室,撬开一楼窗户进入屋内,盗取了民警的警服和一些现金。此后,他们连续撬开了一条钢制栅栏门和三条防盗门,逃出会见室,穿过干警食堂楼,从停车棚翻围墙逃出监狱。

张贵林、王磊逃离监狱的时间,是10月4日凌晨3时许。3个小时后,10月4日早上6点多,值班干警谢子阳起床后接到犯人报告,发现张贵林、王磊已不见踪影。

许多人不解的是,事发前张贵林、王磊盗取钢锯带入监舍,连续四晚锯割窗户栏杆,为什么没被发现?越狱当晚,两名犯人从翻窗、撬门到逃出监狱,耗时约4小时50分钟,为什么监狱值班人员没有察觉?

两名重刑犯越狱,近5小时里无人察觉是真是假?

辽宁省凌源第三监狱位于凌源市北郊。受访者供图

值班人员失守,有的脱岗有的睡觉

凌源第三监狱的监舍楼是一栋五层楼房,二监区的犯人关在第四层,每层都有铁门隔离。

张贵林、王磊越狱的第一步,就是逃出监舍大楼。他们选择从四楼的晾衣房翻窗。晾衣房位于走廊东侧,与张贵林、王磊睡觉的4011室仅隔一间监舍。晾衣房的窗户有铁栅栏,徒手无法掰开。

据张贵林、王磊供述,2018年9月20日,张贵林从生产区偷走半根用断过的钢锯条,悄悄给了在同一车间的王磊。收工时,王磊将锯条藏在牛奶箱带入监舍。当晚,王磊用半根钢锯条去锯晾衣房的窗户铁杆,才一会就把锯条折断了。第二天,张贵林通过一名机修工犯人拿到工具箱钥匙,又盗取了一根钢锯。当天收工时,王磊将这根钢锯藏在纸箱里带入监舍。

此后连续三个夜晚,张贵林放风、王磊动手,每晚锯十来分钟,将晾衣房的窗户栅栏锯得差不多可掰断。

上述过程是两名犯人越狱前的准备阶段,其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公诉人在庭审时提了出来。

首先是生产工具的管理。根据辽宁省《监狱人民警察直接管理罪犯暂行规定》,生产工具由值班警察负责清点、发放和收回,实行定人、定位、编号管理,刃器具应集中保管,危险性工具应上链上锁。可凌源第三监狱二监区的机修工具箱,却由犯人管理钥匙,且存在忘记上锁的情况,这为张贵林两次盗取钢锯提供了机会。

第二,钢锯为什么被犯人带进了监舍?按照规定,犯人收工返回监舍前,值班警察要对每名犯人进行搜身和安检,严禁罪犯将刃器具、生产工具带入监舍。可二监区每天收工时,5名值班干警对两百余名犯人仅抽查10人左右,有时甚至由罪犯代干警搜身。于是,王磊先后两次携带钢锯进入监舍,均未遇到麻烦。对此,凌源第三监狱多名工作人员解释为警力不足。

第三,犯人在晾衣房锯割窗户杆,为什么连续四晚未被发现?当时楼层有坐班犯人值班,但张贵林、王磊的举动未引起其警惕,而跟随犯人上厕所的跟茅制度也未得到执行;值班干警对监舍及其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也没起到效果;按规定,犯人就寝后晾衣房要上锁,但凌源第三监狱监舍晾衣房的电子门2017年损坏后,便没有使用。

另外,事发前10天内,凌源第三监狱二监区对监舍进行了两次清监查号,均未发现晾衣房窗户栅栏被锯,也未发现张贵林藏在监舍的钢锯。

完成越狱前的准备后,张贵林、王磊便等待时机。据张贵林供述,他曾计划在2018年9月24日出逃,那天是中秋节,监狱里负责值班的是一位姓白的狱政科负责人。张贵林觉得他为人正直,我不想连累他。

10月3日正值国庆假期,当晚22时10分左右,张贵林、王磊翻过了晾衣房窗户。此后近5个小时里,他们辗转在监狱生活区、生产区、看守室、会见室,盗取了铁锤、钳子、撬棍、梯子等工具,翻过了两道铁丝隔离网,撬开了四道房门,最终爬墙逃离监狱。

当时,二监区的两名值班干警张宇、谢子阳,前者脱岗回了家,后者没在分监控室看监控,而是在一旁的值班室睡觉;张贵林、王磊翻越两道隔离网时,没有遭遇电力和报警器的阻挠;监舍楼外面的中心岗、正门岗的警务大队看守人员,也没有发现他们。

张贵林、王磊越狱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会见室一楼的四道铁门,他们花了三个多小时才一一撬开。当时,总监控室的值班干警陈国伟,以及一名姓韩的值班职工,还有指挥中心的值班长、副监狱长李洋,其值班的办公室都在会见室二楼,却均未发现一楼撬门的异常。

张贵林后来承认,他越狱就是一场赌博,赌的是值班看守人员离岗或睡觉。结果,竟如他所愿。

两名重刑犯越狱,近5小时里无人察觉是真是假?

2018年10月6日,凌源第三监狱两名脱逃犯人之一的张贵林,在河北平泉被警方抓获。图片来源:辽宁省公安厅

6名监狱干警受审,有律师作无罪辩护

辽宁凌源第三监狱2018年10月4日发生的这起越狱事件,被称为1004案。事发两天后,监狱长李光绪被免职,副监狱长李洋、二监区负责人赵越、二监区管教负责人王贯群,以及值班干警张宇、谢子阳、陈国伟,均被停职检查。

此后,根据辽宁省和沈阳市检察机关的指定,沈阳市城郊地区检察院展开案件侦查。李洋、赵越、王贯群、张宇、谢子阳、陈国伟等6人先后被刑拘、取保候审,并由沈阳市大东区检察院区别审查起诉。

2019年4月中旬和下旬,上述6名干警的渎职案件先后在沈阳市大东区法院开庭审理。

澎湃新闻记者旁听王贯群、张宇、谢子阳法庭受审时注意到,这三名被告人均被指控失职致使在押人脱逃罪。起诉书显示,检方认为,上述被告人身为司法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致使两名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脱逃,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失职致使在押人脱逃罪,属于玩忽职守罪的特别规定,其处罚对象为司法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条第二款,构成该罪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结果的判刑三年至十年。

至于李洋、赵越、陈国伟三人被诉的罪名,有知情者称或涉嫌玩忽职守,但案情尚未发布。副监狱长李洋,案发当天系值班长;赵越是二监区负责人,案发12天前调入该监区;陈国伟是监狱总监控室的值班员。

张贵林、王磊越狱当天,张宇、谢子阳是二监区的值班干警,构筑监区第一道防线。侦查机关查明,事发时张宇并没有在岗。自2018年9月5日谢子阳调入二监区后,张宇、谢子阳共同值班4次,均私下约定只轮留一人在监区值守。10月3日晚,张宇按照约定回了家,他的值班签名由留守在监狱的谢子阳代签。

2019年4月22日,张宇、谢子阳出庭受审。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时指出,事发当天张宇脱岗,未能履行其值班职责,违反了夜间应由两名警察值班、不得私自调班换班的规定;而谢子阳一人值班却去睡觉,也未能正确履行在岗值班的职责。

澎湃新闻10月8日发文,标题是每一道门是怎么失守的,公诉人在法庭说,通过今天的庭审,我们清楚了犯人脱逃的经过,这一切都发生在凌源第三监狱的监管之下,所以我们心中会有一个疑问,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怎么失守的?

公诉人认为,相关司法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无视,是责任心缺失的真相,张宇脱岗,谢子阳睡岗,乃至从二监区到指挥中心,倘若有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脱逃事件就不会发生。

在法庭上,张宇请求从轻处罚;谢子阳则认为自己无罪,他说,当天他在白天值班了12个小时,夜晚继续值班,只能算备勤状态。

在4月19日的庭审中,另一被告人王贯群亦被指控严重不负责任。公诉人认为,王贯群在履行管教副监区长及狱侦干事职责期间,不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在劳动工具管理、罪犯搜身、安全排查等方面出现重大监管漏洞。

王贯群称,他在工作中的确存在疏漏,但不构成刑事犯罪;去年两名罪犯脱逃前的10天,他都处于休年假或正常休息状态,直到事发后的10月4日上午,他准备去监狱上班时才得知犯人脱逃。

王贯群的辩护律师王誓华认为,两名逃犯从准备脱逃、实施脱逃到最后脱逃,整个过程与王贯群的管理行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王贯群当时休假、相关岗位均有责任人的情况下,王贯群被指控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应该不成立。

王誓华指出,当时监狱警务大队的多处看守人员有失职行为,另外监狱存在设施老化、警力不足、岗位责任不清、监管不力等管理漏洞,不仅仅是工作人员责任心的问题。

目前,王贯群一案庭审仍未结束。其他被告人所涉案件也尚未宣判。

美苏争霸时期的两名大将 冯.布劳恩和科罗廖夫

人类航天史上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冯.布劳恩,一个叫。他们是人类进入宇宙的绝对先驱者,也是美苏争霸时,两国搞太空竞赛的扛鼎之将。 同是研究登月计划的两人,冯.布劳恩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达成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使美国在太空竞赛中成功扳下重要一局;而科罗廖夫却先苏联登月计划一步,离开人世。两人的命运唯一相同的转角,可能就是他们最后都死于大肠癌。 关于他们的成就和荣誉,可能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先挑一个悲剧色彩比较浓的说起。我们来说说苏联这边的第一人——一个让西方人迷惑不解、让美国人头疼不已的隐形英雄。 在他去世之前,他的身份一直被和继任者列为当时的最高机密,他们担心美国玩阴的,刺杀这个国家栋梁。直到厚葬的那一天,全世界才恍然大悟:苏联之所以能在太空竞赛一直保持领先,都是因为拥有一位航天巨擎,他叫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中文全名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1907年1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自幼爱看书、尤其喜欢数学和电器。 5岁的科罗廖夫,拿着枪 16岁时他加入乌克兰和克里米亚航空协会,第一次得到驾驶水上飞机的机会。17岁自己设计一款滑翔机。18岁在一次滑翔机训练时折断两根肋骨。其实,直到23岁他才拿到飞行驾照。 科罗廖夫坐在自己设计的滑翔机里 1925年,18岁的他考上基辅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两年后转学到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与莫斯科大学齐名的、苏联/俄罗斯最具历史和学术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建校至今已培养16万名科技人才,甚至包括一大批中国两院院士和技术高官)。 毕业后,科罗廖夫进入苏联第4实验飞机设计局工作,承担着图波列夫(图波列夫设计院的创始人,代表作Tu系列各种)TB-3轰炸机的部分设计工作,但表现平平。而他跟图波列夫真正有交集,还是在1930年代初。 飞机设计大师图波列夫 其实,历史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轨迹走下去,科罗廖夫应该会成为一名杰出的飞机设计师。不过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另一位大神级人物——,这位“人类宇航学之父”彻底改变了科罗廖夫的事业轨迹,从此以后,苏联少了一个杰出的飞机设计师,却无可取代地出现一位航天巨擘。 人类宇航学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不仅是科罗廖夫的人生导师,授业恩师,更是事业灯塔,智慧源泉,日后由科罗廖夫主持创造的一个个人类航天纪录,背后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型,大都来自这位宇航之父的最强大脑。宇航学最强大脑 + 航天界最强实干家,苏联已在人才储备上领先于美国。 命运的拐点 但凡英雄都有命运拐点时,科罗廖夫也不例外,1931年正是他的拐点。他从飞机设计转向火箭推进,加入苏联最早一个由国家资助的火箭研发中心(GIRD)。同一年,追求7年的大学同学齐妮亚·温琴蒂尼终于同意跟他结婚。第二年他又被任命为GIRD中心主任,首次试射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第三年他被调任到位于列宁格勒的苏联喷气推进研究所(RNII),担任副主任,这一年他26岁。 1935年4月,科罗廖夫的女儿出生。同年9月,恩师齐奥尔科夫斯基辞世。1936年,29岁时他成为RNII研究所总工程师,并赢得苏联元帅的信任和支持。这一时期,他就像坐上火箭一样。为军方研发巡航导弹,甚至是载人火箭动力滑翔机,他还相继出版不少著作。 但火箭也有坠落的时候。1937年斯大林一手策划的苏联大清洗开始了,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被迅速处决后,厄运也降临到科罗廖夫头上,他被扔进西伯利亚古拉格集中营,直到6年后的1942年,苏联遭遇二战最艰难时期,快速重建军用火箭这类利器成为当务之急。 被扔进西伯利亚古拉格集中营的科罗廖夫 颇为讽刺的是,当年恶意指控他的手下格卢什科,不得不向当局打报告,研发火箭离不开科罗廖夫,于是“戴罪立功”的科罗廖夫变成了格卢什科的手下。忘我工作是他最好的疗伤办法,有时被炸得,他还面带微笑,说自己终于找到爆炸原因了。 太空竞争拉开序幕 1946年,科罗廖夫被任命为苏联弹道导弹总设计师,成功研制出苏联第一枚弹道导弹。1947年至1953年间,他的团队成功仿制及自行设计近程、中程、远端和战术导弹。 从1953年起,他开始主持研制R-7洲际弹道导弹,并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导弹可以改装成发射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所以向苏联科学院提出将狗送入太空的实验,但遭受拒绝。此时正值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之际,政治紧张局势压倒了一切。 直到两年后,1955年美国宣布“将在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卫星”,短短4天后的1955年8月2日,在的赫鲁晓夫亲自指示下,苏联宣布也要发射自己的卫星。美苏太空竞赛就此拉开帷幕。 于是,科罗廖夫此前的提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在美国刺激下,这位航天巨擘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擂台。 1956年,他领导的团队将R-7导弹改装成能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 1957年8月3日,由他主导设计的R-7导弹试飞成功,这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洲际导弹,而且航程高达7000公里、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 1957年10月4日,苏联率先发射全长近30米的R-7改进型运载火箭,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成功进入近地轨道。尽管除了测量温度和有节奏的发射电波之外,并没有做出什么自然科学上的贡献,但是这颗小小卫星确实开了人类的太空时代。 赫鲁晓夫终于点头认可了科罗廖夫的价值。没过不久,19年前对他莫须有的指控正式被撤销。此时他恰好50岁。 紧接着,科罗廖夫继续拼了命似的创下一连串的宇航第一: 1957年11月3日发射了第一个太空狗莱卡; 1959年1月2日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搭载着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一号Vostok-1,成功绕地飞行108分钟,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太空人。 科罗廖夫与加加林,既是伯乐千里马,又是良师益友。他对加加林视如己出。 但赢得第一的同时,往往代价更大。赫鲁晓夫贪得无厌地不断要求科罗廖夫刷新更多个第一:第一个载人长期太空飞行,第一个多人宇宙飞船,第一个太空行走,第一个航天器对接,第一个太空站,第一个载人登月……如果他做不到的话,就会把位置和任务交给科罗廖夫在团队中的竞争对手。 人高马大的科罗廖夫对此只能死磕自己,凭着工程管理、科技攻关能力以及个人魅力率领团队全部赌上,终于换来——1964年10月12日三名宇航员搭载多个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短短两天后,赫鲁晓夫就被勃列日涅夫逼宫退休,但这并没给科罗廖夫带来任务上的松绑。 英雄之死 此时的科罗廖夫已经病魔缠身,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不管是为了航天梦想,还是最高指示,他只能最后一搏。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随后不久科罗廖夫就卧床不起,1966年1月14日,在刚刚度过59岁生日仅两天后,科罗廖夫没能撑过癌症手术,在开刀过程中去世。 科罗廖夫的葬礼 很遗憾,他没有看到自己设计的宇宙飞船联盟者号和礼炮号空间站成功对接——那时科罗廖夫已经长眠于地下四年多了。 一代航天巨擎,生前隐姓埋名,身后荣誉无数,苏联给予了科罗廖夫国葬待遇,国际天文界也将月球和火星上的两个陨石坑以他命名。 当冯·布劳恩知道已故的科罗廖夫就是前苏联航天事业的总设计师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原来,他一直都是一个人。” 尽管科罗廖夫身后的太空竞赛还在持续,他的继任者·米申却没有他那样的影响力和魄力。虽然米申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N1火箭的研制,但是该火箭四射四败。再加上不断的航天事故,尤其是宇航员的丧生,导致前苏联登月计划的整体失败,并且最终被放弃了。 科罗廖夫的逝世,使苏联的太空计划陷入迷茫,而另一边,美国宇航局的优势却开始绽放。冯·布劳恩开始迎头赶上,美国宇航局“水星计划”、“双子计划”圆满完成,随后,“阿波罗11”号实现了美国人的梦想,也代为实现了科罗廖夫的梦想。 失去了对手的冯·布劳恩认为已经没有新世纪可以征服,于1972年离开了的美国宇航局。美苏太空的竞赛,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科罗廖夫与冯·布劳恩之间的竞赛。 现在回过头来再想想,苏联如果没有科罗廖夫,人类宇航事业将会怎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马忠是什么样的人?一位击杀过两名五虎将的低调猛将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