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山东真实的蛇化龙的事真相揭秘:蛇化龙事件是真的吗?

时间:2024-12-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山东真实的蛇化龙的事真相揭秘:蛇化龙事件是真的吗?

龙蛇一家,我们传说中的龙是蛇变得吗?网上一段蛇化龙的故事被传的沸沸扬扬,山东真实的蛇化龙的事是真的吗?蛇在山东即墨一带,是最敬畏它的存在。当地老人会经常提醒年轻人不要祸害蛇;因为曾经在那些没电没科学的地方他们经历了不能置信的离奇;蛇在这里有恩恩怨怨,这件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小虎拾起砖头砸了起来,蛇快速的吐着信子游走,小虎追着不放,一直把那条蛇砸成两段,拿砖头砸的血肉模糊

山东真实的蛇化龙的事真相揭秘

蛇在山东即墨一带,是最敬畏它的存在。当地老人会经常提醒年轻人不要祸害蛇;因为曾经在那些没电没科学的地方他们经历了不能置信的离奇;蛇在这里有恩恩怨怨,这件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

那时候在他们那里几乎还没有通电。人物是亲历者的姑姑,她是一个寡妇,丈夫在孩子五岁那年去世,转眼四年、六月中旬,农村地里正忙着棉花,姑姑带着她九岁的儿子去地里打花叉。儿子叫小虎,从小胆大,天不怕地不怕。因为他什么也不会,姑姑就把他放在地头、一人去地里忙了,九零年代初的时候,这里的蛇很泛滥,尤其是夏天,土路上到处可见蛇爬。

小虎一人在地头上玩,游走过来一条蛇,小孩子胆大,地头上都是破碎的砖头,小虎拾起砖头砸了起来,蛇快速的吐着信子游走,小虎追着不放,一直把那条蛇砸成两段,拿砖头砸的血肉模糊

姑姑忙完时,发现小虎不在自家地头上,六月份棉花已经很高,八九岁的孩子几乎站里面就看不见了!

姑站在地头喊了五六分钟没有人回应:她才慌了神,愣在地头,过了一会,安静的田野里突然一声涕哭。是小虎!姑姑慌乱的奔向哭声的方向…大约穿过了有两亩地,小虎大哭不停的站在一座坟前、坟头上一条两米多长,有男人胳膊粗的蛇!边上一条血肉模糊的小蛇;大蛇半身立起,又是在坟上,比姑姑还高

大蛇不看小虎,吐着信子直勾勾的盯着亲历者的姑姑,似乎在讨要一个说法:大晌午的,四下田地里也没有人,很安静!蛇吐信子的声音刺耳,几乎能听见大蛇沉重愤怒的呼声!

姑姑拉起儿子起来…大蛇立刻呼的一声起来,追了起来,姑姑拉着小虎沿着地头跑,身后的棉花呼啦啦作响!大蛇一直在追…

跑到自家的地头,姑姑推起飞鸽的洋车子,抱起小虎放后座上,推着跑回家。

事情远远没有这样完…

姑姑姑一脸苍白的跑回家,直奔神婆二姑家,二姑见她神色慌张,忙问端详。

姑姑慌乱的像是抓住了救命草,匆忙的说出,小虎在地里玩,打死了一条蛇。现在一条大蛇在后面追过来了

此时的小虎已经不哭不闹,双目呆滞。神婆二姑听后,急忙吩咐快拿鸡蛋,家里有什么水果拿出来。姑姑急忙回家拿了几个鸡蛋和苹果,鸡蛋那时候基本是奢移品了。

这样一折腾,四邻八家都出来了,人人一脸担忧;因为蛇在这里是敬畏的!

前后不过十分钟,众人刚七手八脚的摆弄了点水果鸡蛋、远远的东边土路上一条大蛇快速爬来;呼呼的尘土带起。

邻居大娘高呼“快把小虎藏起来” 一位叔叔抱起小虎,跑进院子,能藏哪里啊?这也是个不小的孩子。看见角落里的大缸,掀开一个盛麦子的大缸!把小虎放进去,盖上盖子!农村的应该都知道,那种放粮食的大缸,洋灰做得!盖子也是洋灰做的!那大锤砸坏都难。

大蛇爬到众人跟前停下来,我姑普通跪下,对着大蛇磕起头来!

大蛇昂头环视一下众人,那种目光那种之态,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人!那时候院里还都是土墙,最多一米高。大蛇直接爬起来,爬过土墙,在小虎家院里来回爬了两圈,而后直接爬进东屋,小虎就藏在那屋的缸里!其间,一行人一直在大蛇身后嘟囔求情!

那种大石灰缸很大很重、盖子一个人都抬不起来,大蛇围着石灰缸缠绕起来,大缸很严!大蛇在外面缠绕了两圈没有办法就走了!

众人松了口气,两个年轻的汉子抬开石灰盖,才发现小虎已经死里面了,全身扭曲的像麻花一样。

象麻花一样的萎缩在缸底!这种大缸装两个小孩都不是问题,小虎在里面空间很有余,大蛇究竟是怎么隔着厚厚的石灰缸缠死小虎的?

关于蛇缠小虎的这件事,很多人还听说过另2个版本:一个是缸里变成了血水,另一个是缸里只剩下了骨架,反正小孩是死了。当地人的解释就是,和人一样,你打架的时候会出拳头,这是人的本能!

而蛇只能是缠人!这也许是它的本能。

再讲一个在县城当时影响很大的事件,说到报复,最强的莫过于蛇。说道因蛇带来的不幸,还有更惨的。

邻村郑七夫妻在地里正干活,郑七的妻子怪叫一声:有蛇… 在地贝上一条黄褐色的蛇;

吓得郑七的老婆不敢干活、郑七拿起锄头把蛇挑走了,边嘟囔“你走远点、别吓人了,孩子他娘都不敢干活了”

说着把那条蛇挑到远点的地方!郑七刚回来,他老婆又怪叫一声“怎么又跟你回来啦”

郑七一转过身,那条蛇跟着郑七脚下回来了,又盘据在刚才的那个地方!

郑七脾气火爆;拿起锄头铲起蛇来、边嘟囔“送你走你不走,又回来吓唬人,打死你!说完,拿锄头把那条蛇弄成了两段!

弄死蛇之后,郑七才发现那是蛇窝。不过郑七没有放心上,继续干活;过了将近一个小时,郑七的老娘颤颤微微的跑来叫郑七“小七、小七、你快回家看看,小涛一直哭不停,谁也哄不住!”

小涛是郑七的儿子,不到四岁,勉强说话!郑七两口子一听,急忙跑回家、小涛站在门外,一直大哭郑七抱起孩子“怎么了宝贝?哭什么啊?”

小涛边大哭边指着屋里的大桌子上说“蛇、桌子上有蛇”

郑七扭头一看,可是桌子上什么也没有;郑七迷惑的问他老婆“你看见大桌子上有蛇吗? 郑七的老婆也摇摇头、

可是小涛一直大哭着指着桌子上哭着说有蛇在桌子上盘着…

就是说只有小涛看的见那条蛇… 郑七脸色沉闷,我去找二姑来看看。

郑七的老婆一把拉住郑七,神色恐慌,“你说是不是你刚才在地里弄死的那条蛇报复来了!” 郑七脸色一晃,有些苍白,还是逞能的道“娘们家的瞎想什么!”

虽然这样说,还是加快脚步跑向神婆二姑家。二姑来到后,看看一直嚎哭的小涛,拍拍他, 问小涛“你看见什么了?”

“蛇…蛇…”

“什么蛇?

“两瓣蛇,两段”

二姑一听,脸色难看的回头问郑七“你是不是祸害蛇了?”

郑七“就一个钟头前,在地里…” 二姑打断他“行了,快拿镜子和一个鸡蛋”东西都摆好,二姑在镜子一头垫了一盒火柴,拿起鸡蛋在小涛身上滚了一圈,在倾斜的镜面上嘟囔着立起鸡蛋;

“是不是郑七祸害的蛇仙来了?是你来了就请坐下吧” 说完,二姑一松手,鸡蛋竟然就站立在倾斜的镜子上…

见鸡蛋立住了,二姑急忙道“农村的莽汉子不懂事,祸害了大仙肉体,您别计较莽汉子,也别吓唬孩子了、我让他们买点贡品孝敬您一下,您就走吧,别吓小孩子了”

二姑嘟囔完,那鸡蛋咕噜噜就倒下了。见鸡蛋倒下了。蛇仙答应了二姑的请求。

二姑松了口气。回头对郑七说“快去买点纸钱,鸡蛋!在哪里祸害的那条蛇就去那里烧烧纸,磕几个头!好好给蛇仙陪个不是!“

说完起身就走了、此时小涛已经不哭了

如果郑七按照二姑说的去做,这件事这样就完了,这个蛇仙还通人情的。可是郑七是个暴脾气的人,他一脸阴霾的送走二姑,因为他因为蛇回来吓他儿子而愤怒,所以他不但没有买东西给蛇赔礼道歉、扛起铁锨奔向地里。

山东缴纳社保费的比例具体是多少(2025

公司社保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五险,包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山东单位员工缴纳社保比例是多少??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社会保险缴费比例是多少?1、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2、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5%,个人不用缴费。3、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7%,个人2%(大额医疗保险8元/人。月,其中:单位缴纳80%,个人缴纳20%);4、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个人8%;5、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根据单位所属行业风险程度实行差别费率0.5%-2%,个人不用缴费;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缴纳比例可能会根据调整而有所变化。如有疑问,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社会保险法》对于养老保险法规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补贴等组成。社保公司需要缴纳多少?以某个城市社保缴费为例:山东社保断交有什么影响?断交社保有什么影响,具体是哪些?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断交一个月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建议尽快补缴以保持连续性。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断交一个月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建议尽快补缴以保持连续性。医疗保险待遇中断:社保断缴一个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医疗保险待遇的中断。一般来说,从社保断缴的次月起,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就会停止。这意味着,在断缴期间,如果生病或需要医疗服务,所有的医疗费用都需要由个人承担,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部分地区要求,医保断缴超过一定期限(如三个月)后,即使重新参保,也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如六个月)才能恢复医保报销资格。养老保险:断交期间不累计年限:断交后重新续交,缴费年限会接续计算。养老金待遇可能减少:因断交期间未缴费,个人账户金额减少,退休后养老金待遇可能略低。生育保险断交后,如果生育时未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足月数,如12个月,则无法享受生育险待遇,一般也不存在累计年限的说法。

纪晓岚与和珅之间的真实关系是如何样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与的故事。 纪晓岚于二年(1724)出生于直隶河间府崔尔庄(今属河北沧州),十二年(1747),24岁的纪晓岚参加顺天府乡试,名列第一,成为乡试解元,其中名臣之父刘统勋是纪晓岚的座师之一,纪晓岚也因此和与他同龄的刘墉订交。到乾隆十九年(1754),纪晓岚中,列二甲第四名。从此,纪晓岚走上了仕途之路。 纪晓岚比和珅年长26岁,而纪晓岚成为进士的这一年,和珅刚刚四岁。可以说,和珅与纪晓岚是两代人。但是,纪晓岚为官之后,除担任乡试、会试的考官和福建学政一年之外,长期担任如日讲起居注官、武英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被刘统勋举荐为首任总纂官,纪晓岚长期担任的都是文化教育尤其是典籍纂修的工作。和珅受宠之后,有意让和珅参与到这些工作当中,这使得纪晓岚和和珅不仅同朝为官,而且在工作上更密切接触,两人有了更多的交集。 野史记载了很多纪晓岚戏弄和珅的故事。比如《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了纪晓岚骂和珅全家个个草包”的故事。据说,乾隆皇帝将什刹海畔的新宅(今恭王府)赐给和珅之后,和珅建了一座幽雅精致的园林。在园林当中,和珅建了一个凉亭,希望能找一个有名气的人给自己题一个匾额挂到凉亭之上。和珅一下子就想到了纪晓岚,虽然和珅自己的字写得也很好,可是如果有才名满天下的纪晓岚给自己写一个匾额,那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 和珅特地将纪晓岚请到自己富丽堂皇的新宅,园中、亭庑廊阁,让和珅非常得意。纪晓岚看着和珅得意的样子,便指着这凉亭旁边的一丛竹林说:“《·小雅·斯干》篇中,有歌咏碧竹苍翠,青松茂密之句,说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和大人这花园正称得上这两句啊。”和珅饱读诗书,知道这两句是歌咏周王宫的句子,心中暗暗高兴,纪晓岚接着说:亭台悠远,竹林在畔,和大人,您这小亭,题为‘竹苞’如何?” 和珅连连点头,这竹苞松茂不仅是说和家家族兴旺,更寓意富贵堪比王侯,正是和珅心中所想。他连忙吩咐家人准备笔墨纸砚,纪晓岚饱蘸黑墨,写下了“竹苞”二字,字迹苍劲有力。和珅非常高兴,很快就将这两个大字制成了金匾挂在了亭子上。 这一日,乾隆率领一众大臣到和府花园中来游玩,众人看到这亭子上的匾额,纷纷。乾隆皇帝看了之后,也哈哈大笑,问和珅道:“和珅,这‘竹苞’二字,意境幽雅,是谁所题啊?”和珅被笑得有点儿发懵,“回皇上,是纪晓岚先生手笔。” 乾隆笑个不止:“这人,真是有雅兴,哈哈,和珅,你仔细看看,这是什么意思?竹苞竹苞,纪昀骂你‘个个草包’啊!”和珅一听,气得直瞪眼,但他毕竟是拍马屁的高手,知道乾隆并未生气,他也不敢扫乾隆的兴,赶忙跪下说:“这是皇上的意会啊,若能为皇上增加点儿乐趣,是奴才的荣幸啊!”众臣听了和珅的话,心中直犯恶心,和珅脸皮真是厚啊! 乾隆听了和珅的奉承,心中很是高兴:“朕的两位爱卿,纪昀有才,和珅有量,这等文字玩笑,乃是雅事,只是朝中大事,却需你等共同努力啊!”和珅和一干大臣纷纷磕头称是。 纪晓岚从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开始,历仕乾隆两朝,一直到嘉庆十年(1805),还以82岁高龄,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与嘉庆帝师同入内阁。在这一年二月十四日,纪晓岚去世,嘉庆皇帝命令散秩大臣德通带领侍卫十名,往奠茶酒,并赏银五百两治丧,更为纪晓岚撰写了御祭文并御赐碑文,其中嘉庆皇帝评价纪晓岚“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谥纪晓岚“文达”。纪晓岚可谓是备极衰荣。在乾隆、嘉庆两朝,纪晓岚如同一个政坛不倒翁,一生仕途顺利。 可以说,纪晓岚是政坛当中的一个老滑头,他对乾隆皇帝也是处处迎奉拍马,与和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和珅在这一方面只是纪晓岚的学生辈。他们两人在朝中,称得上是忘年交,和珅比较年轻,虽然极有城府,但是毕竟官场经验不足,处事圆滑的纪晓岚的经验对和珅来说是宝贵的。和珅时常向纪晓岚请教官场经验,而作为乾隆宠臣,又在生活各方面给纪晓岚以关照,这才是两人的真实关系。 至于两人在合作过程中,由于性格和珅政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矛盾也就止于“竹苞”这样的玩笑和珅罢了。野史当中传说两人在朝中相斗、纪晓岚智斗和珅的故事,大多是后人出于对贪官的憎恨和清官的企盼而杜撰的美好想象而已。 比如,有的书上说,纪晓岚被发配到乌鲁木齐一事,与和珅因为“竹苞”一事对纪晓岚记恨在心而报复有关,就纯粹是杜撰的小说家言了。 乾隆三十三年(1768),纪晓岚被补授贵州都匀知府,还未来得及赴任,便被乾隆皇帝以“学问素优,予以外任”,“恐不能尽其所长”为由,仍旧以四品官衔留任京师,稍后乾隆皇帝亲自考试翰林,纪晓岚又被授予侍读学士。正是在这一职位上,纪晓岚犯了重大的错误,被乾隆皇帝贬戍乌鲁木齐。 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清朝对盐也十分重视,特设有各种盐运专卖官吏。纪晓岚的大女儿便嫁给了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的卢荫恩。这一年,监生李容举报,两淮盐政挪用公款营私舞弊,盐引被侵吞无数。盐引,是朝廷发给盐商的合法贩盐的凭证。盐商向官府购买盐引,导致了大量的舞弊案件。因为盐业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乾隆皇帝向来对此十分重视。 这一次的涉案金额竟达到一千多万两白银,这让乾隆皇帝十分愤怒。他连续下令要求彻查此案,并迅速将卢见曾革职,押解审问。但在查抄卢见曾家产时,却发现其家产早已被转移。乾隆皇帝愈发生气,通过审问卢荫恩,发现是纪昀向卢见曾走漏了风声。对这一事件,野史中有着精彩的演绎,比如说纪昀用一个信封装了点儿茶叶,用加盐的面糊好封口,放入一个精致的盒子里,冒充为古玩,送到了卢家。 卢见曾琢磨好久,终于悟出是“盐案亏空,查封”的意思,所以及时转移了财产。最终,这一大案,令卢见曾和纪昀都丢了官,卢见曾被发配伊犁,纪昀则被发配乌鲁木齐。 这一案件是真实存在的,但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珅甚至还没有承袭他那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朝廷之事,怎么会与纪晓岚交恶呢?这件事情,在很多书中被编排给和珅,真是冤枉他了。 在和珅与纪晓岚共事期间,他们的矛盾,主要是因为性格和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当然也是由于他们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不同而决定的。在乾隆皇帝心中,和珅是文武双全的治国能臣,是能够忠实贯彻自己意思而绝无二心的忠心奴才;而对纪昀,正如《满清外史》中所记载的那样,乾隆皇帝只不过是“以倡优蓄之”,甚至并不允许他妄议国事。 比如在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纪昀虽然也善于体察乾隆的心思,但是对于大规模删改禁毁古籍一事,他从一个文人的身份出发,是有抵触的,而和珅却是完全以乾隆皇帝的代言人身份参与到这件工作当中,对于删削禁毁违碍图书是不遗余力的,因此在纂修和校对过程中,作为总纂官的纪昀不止一次地受到处罚,其中多次还是和珅兴风作浪导致。 但是这样的矛盾,只是因为两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而已。更多时候,纪昀作为一个官场老滑头,被乾隆皇帝委任去充当和珅和其他官员冲突的协调者和仲裁者。比如我们之前讲到的,乾隆六十年(1795)的恩科,和珅兴风作浪,要置正考官窦光鼐于死地,而纪昀和窦光鼐有同门之谊,他们早年曾共同师事董邦达。但乾隆却让纪昀来主持重新考试。 纪昀只好居中调停,他首先奏请处罚了窦光鼐和其他两位副考官,毕竟他们破坏了科举省级平衡的原则,挑起了这一事件;然后纪昀又取消了王以的复试资格,最后纪昀仍旧将王以之弟王以衔列为殿试第一。这一事件的处理,既让和珅满意,又让乾隆心里舒服,并且还顾全了老友窦光鼐的面子。这才是真正的纪晓岚,他,在朝中充当着老好人的角色;他左右逢源,能够与和珅等一干贪官;他小心谨慎,能够在伴君如伴虎的朝廷中屹立不倒。 不过,纪昀比和珅早入仕多年,年长名高,但却一直被以“倡优”视之,乾隆在世,官不入军机处,位未晋封公侯,甚至连太子少保之类名誉都不给他,而所有的这些,远比他年幼、才学又远不如他的和珅却都早早拥有了,对此,不知道纪晓岚心中,作何感想? 也许是被斥为倡优让纪晓岚猛然觉醒了吧,他的一生,除了主持科举、纂修四库、写作小说诗文之外,我们看不到他任何的政绩,而“不倒翁”或者是他这个倡优所演得最逼真的一个角色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