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风土人情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时间:2023-08-1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3

  近日网上流传了一份关于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不管真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WWW。

SoJIE.cN

  1、南京秦淮河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秦淮风光带地处南京城南,东起东水关淮清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直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秦淮河两岸的街巷、居民、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一千八百年以来,这里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

秦淮风光带以内秦淮河为轴线,夫子庙为中心,具有明清风格、庙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能相结合的秦淮风光带。

1990年它被选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

  2、无锡鼋头渚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

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肖神鼋昂首而得名。

鼋渚风光,山清水秀,天然浑成,为太湖风景的精粹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

当代大诗人郭沫若所作“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

WWW。

SoJIE.cN

  3、苏州园林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苏州古城座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等于一体的苏州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魄宝奇葩,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于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扬州痩西湖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扬州西湖称“瘦”,究其美,一为布局曲折多变,左一石右一桥,或厅或台总以为“山穷水尽”,倏而又“柳暗花明”。

瘦西湖门厅首先如屏障,将诸景遮掩,转而入水面两丈余宽的“长堤春柳”,花雨柳烟拂面,进而入徐园,亭台石桥,直到虹桥,前方景致无限,古人说“扬州以园林胜”,滨水园林群落可谓是中国首屈一指。

  5、周庄江南第一水乡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WWW。

SoJIE.cN

  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

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4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

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

  6、连云港海滨沙滩及花果山景区

WWW。

SoJIE.cN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连云港市风光秀丽,山海齐观,名胜古迹众多,文物遍及全市,具有“海、古、神、幽、奇”五大特点,是国家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省三大旅游区之一。

花果山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云台山脉之中,距市区7公里,云台山脉大小山头136个,其中的花果山海拔625.3米,是江苏省最高山峰。

花果山绿荫葱茏,山峰含黛,这里特别的地理纬度造就了春催花果,波涌云台,真山真水,绮丽多姿的迷人景色。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连云港一带的海湾有多处海滨浴场,最大的在西连岛,交通方便,位置适宜,设施完备,水清沙细。

沙滩上帐蓬、太阳伞鳞次栉比,浅水中泳衣五额六色,犹如给大海镶上了一道美丽的花环。

位于赣榆县小口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海滩连绵lO多里,有江苏北戴河之称,不仅可以在海水中嬉戏,还可以参加采集滩涂贝类的活动,现捉现烤,野趣无穷。

WWW。

SoJIE.cN

  7、南京中山陵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

  8、苏州苏州乐园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苏州乐园地处苏州新区中心,规划面积94公顷,以名闻遐迩的狮子山为依托,由加拿大多伦多福莱克公司进行总体规划,首期工程──水上世界,二期工程欢乐世界分别于九五年七月、九七年二月开园迎宾。

水上世界,占地8公顷,主要项目有高架组合滑道、造浪池、戏水池和漂流河等,是国内投资规模最大、项目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水上游乐场。

  9、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批准建立,1984年10月挂牌。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协调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并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1996年又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

  10、南京南京长江大桥

江苏省十大旅游景点排行

  在中国提到南京,所有的人知道南京长江大桥,就像提到北京,人们自然会想到天安门一样自然。

这座桥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

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

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

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

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

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

晚清时期淮军十大名将都有谁?谁更厉害?

上次达摩君给大家盘点了湘军十大名将,那今天咱就来说说淮军。

作为晚清历史上另外一支重要的军事集团,淮军实际上脱胎于湘军,并在的下,逐渐超越了湘军,成为晚清政府最信赖的主要国防力量。

那么,除了统帅李鸿章,淮军中又有哪些名将呢?今天,达摩君就给大家盘点晚清时期淮军的十大名将。

张树声(1824—1884) 字振轩,安徽合肥人。

1853年开始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

1862年联络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吴等人,并协助李鸿章组建了淮军。

1865年授直隶按察使,率军镇压捻军。

随后历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山西巡抚、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直隶总督等职。

1884年爆发,张树声率军进入越南抗击法军,同年病逝。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安徽合肥人。

早年与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等人一道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1862年被编入淮军,1863年率军俘获之子洪天贵福及洪仁玕年,因功授直隶提督。

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或一等男爵位。

1884年任福建巡抚,加衔,坐镇台湾,于基隆、沪尾等地重挫法军舰队。

1885年,清政府于台湾设立行省,刘铭传担任第一任巡抚。

抚台期间编练新军、修建铁路、开设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促进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吴长庆(1829—1884) 字筱轩,安徽庐江人。

1855年奉命统帅舒城、吴江团练,对抗太平军,同年又创办合肥东乡团练。

1861年率军随李鸿章援救上海,接连攻克虹桥、柘林、奉贤、南汇、川沙、金山,并击退宝山援军。

1862年被编入淮军,1863年攻克嘉兴,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

1882年朝鲜叛乱,日本发兵干预,吴长庆率军击溃朝鲜叛军,因功封三等轻车都尉,留守汉城。

1884年病逝,武壮。

程学(1829—1864) 字方忠,安徽桐城人。

原为太平天国陈玉成部属,镇守安庆。

1861年投降清军,跟随曾国荃攻克安庆。

1862年协助李鸿章攻克上海、苏州等地,因功担任南赣镇总兵。

1864年攻打嘉兴时中弹负伤,死于苏州,谥号忠烈。

潘鼎新(1828—1888) 字琴轩,安徽庐江人。

1849年中举人,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臣传。

随后在家乡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并得到赏识。

1862年任江苏常镇通海道,后加按察使、布政使衔。

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任山东布政使。

1874年任云南布政使,1876年任云南巡抚,后因与总督刘长佑不合,被调回北京,另候任用。

1883年担任湖南巡抚,1884年任广西巡抚,参与并指挥中法战争。

1888年病逝。

刘秉璋(1826—1905) 字仲良,安徽庐江人。

1860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1862年随钦差大臣张芾军赴南京,抵抗太平军,为李鸿章所赏识。

在此期间,刘秉璋率军攻克福山,常熟、嘉善、平湖、乍浦、嘉兴等地,因功获振勇巴图鲁名号,升任侍讲学士。

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补授江苏按察使,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江西布政使、江西巡抚等。

1886年任四川总督,维修工程,后因处理“重庆教案”失当被免职。

1905年病逝。

丁汝昌(1836—1895) 原名先达、禹亭,号次章,安徽合肥人。

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归顺湘军,不久得李鸿章赏识被编入淮军,并先后参与了对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因功被授为总兵,加提督衔,获协勇巴图鲁勇号。

1879年李鸿章将其调入北洋,任充炮船督操。

1880年,同林泰曾、邓世昌等一道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两舰,并觐见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1882年朝鲜叛乱,丁汝昌率舰队开赴朝鲜,并与吴长庆配合平叛。

1888年任北洋海军提督,加尚书衔。

1894年战败,次年威海卫之战兵败,自杀殉国。

叶志超(1838—1901) 字曙青,安徽合肥人。

1862年投淮军张树声帐下,率军收复常州、太仓等地。

1865年随刘秉璋平定捻军,因功获额浑巴图鲁名号,并得李鸿章赏识。

1875年任直隶正定镇总兵,1889年升任直隶提督,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

1894年率军赴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但在牙山遭遇日军袭击,临阵脱逃,随后谎报军情,狂奔500里,逃回中国。

1896年被革职,定斩监侯。

1900年获释,转年去世。

聂士成(1836—1900) 字功亭,安徽合肥人。

1862年投效庐州军营镇压捻军,并随军攻克庐州、湖沟、浍北等地。

1863年改隶淮军刘铭传部,升守备赏戴蓝翎。

转年又随军因功升都司,加游击衔赏换花翎。

1870年调任直隶,办理海防。

1873年任武毅右军前营管带,前往陕西平定回乱。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聂士成率军渡海援台。

1894年率军进驻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但遭日军袭击,虽取得几场小胜,但仍惨败。

1895年,调至天津,主持天津沿海防务。

1900年,在与八国联军交战中,战死于天津。

(1837—1894) 字冠廷,山东费县人。

1856年投军,入江南大营,参与抵抗太平天国。

1865年,随讨伐捻军。

1868年,任天津镇游击。

1872年,率军赴热河剿灭“马贼”。

1889年,任广东高州镇总兵。

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赐黄马褂。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率军进驻平壤。

在平壤战役中,左宝贵拼死抵抗,壮烈牺牲,谥号忠壮。

随机文章成语草菅人命的主人公是谁?草菅人命是什么意思秦始皇为什么焚书?李斯为什么建议要焚这些书?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曹操如何用不到两万的兵力赢得官渡之战?请问西汉[窦婴]生平简介及事迹?助力恋爱的黑暗效应,让你免除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加快推到进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和珅二十大罪状没有一条贪污 嘉庆杀和珅的真相是什么

还不了解: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的杀心是什么?和珅二十大罪状没有一条涉贪,奇怪吗? 聊的话题,必然绕不开一个人物,那就是和珅。

和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封建社会头号巨贪,有人说他的智商与情商无人能出其右。

25岁以前,和珅是仪仗队的侍从,说白了就是个给皇帝抬轿的轿夫。

次年26岁成为的,掌握大清军机要事23年直到被嘉庆办了。

你可能想象不到,从仪仗队侍从成为军机大臣是什么概念。

通俗点说,相当于从办事员一跃成为副国级的位置。

和珅最终的人生结局也是很凄凉的,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大起大落,身后也留下“贪”的千载骂名。

但叫你更想不到的是,查办和珅时,给他罗列二十大罪状,当中没有一条与“贪”有关。

不由得叫人产生联想,嘉庆皇帝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嘉庆“速度”快到叫人浮想联翩 公历1799年注定是大清代不太平的一年。

新年刚过正月初三,那位自诩为文武全皇帝的乾隆驾崩了。

临终前,乾隆向和珅留给和珅最后一项任务,负责置办自己的丧事。

无论从乾隆对和珅的喜爱,还是和珅此时身处的位置,总理太上皇丧事的差事非和珅莫属。

正月十三,举行完乾隆皇帝的丧礼后,嘉庆皇帝来到和珅家中,向和珅宣读二十大罪状。

紧随其后,不得和珅有任何辩解。

嘉庆皇帝大手一挥,一票人开始对和珅进行抄家。

关于和珅家里到底抄出多少财产,文史界,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八亿两的财产。

整个清代税收基本没有超过一亿两,大多数维持在七八千万两。

也就是说,和珅在军机大臣的位置上辗转23年,相当于把清代十五年的收入一毛不剩地搬到自己家里。

所以,留下一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皇帝等不及了,正月十三抄家,正月十八上朝廷议凌迟处死和珅。

在和的极力进谏下,嘉庆皇帝网开一面赐和珅三尺白绫狱中自尽。

和珅在大清代的影响力太大,势力盘根错节,听说和珅被火速查办,很多同僚纷纷。

巧的是,嘉庆皇帝在正月十九那天,颁布一道圣旨,通告全天下和文武百官,和珅的事已经查清结案,跟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是嘉庆查办和珅的大致过程,当你看完后,你不觉得“诡异”吗? 更诡异的是嘉庆以贪墨入手查办的和珅,但在给和珅定二十大罪状时,没有一条是关于“贪墨”的。

先来看看,和珅的“二十大罪状”都包括什么: 1. 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

2. 骑马直进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

无父无君。

3. 乘椅桥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

众目睽睽之下。

毫无规矩。

4. 娶妻不端。

5. 有心欺蔽。

6. 皇考圣躬不豫,和珅毫无忧戚,谈笑如常。

7. 皇考力疾批答章奏,字迹间有未真,和珅辄谓不如撕去另拟。

8. 兼管户部报销,竟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

9. 上年奎舒奏循化、贵德二贼番肆劫青海,和珅驳回原摺,隐匿不办。

10. 皇考升遐后,朕谕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和珅擅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

11. 苏凌阿重听衰迈,因与其弟和琳姻亲,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寺卿李光云在其家教读,保列卿阶,兼任学政。

12. 军机处记名人员任意撤去。

13. 所钞家产,楠木房屋僭侈逾制,仿照宁寿宫制度,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

14. 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

15. 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馀,多於大内数倍,大珠大於御用冠顶。

16. 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於大内。

17. 藏银、衣服数逾千万。

18. 夹墙藏金二万六千馀两,私库藏金六千馀两,地窖埋银三百馀万两。

19. 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馀万,与民争利。

20. 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馀万,并有大珍珠手串。

我们不妨总结一下,和珅的罪状主要包含如下: “僭越”,家里的宅邸和所用的器物超过身份的限制,高出皇帝的规格。

“欺君”,在协助皇帝批复奏章时,有从中做手脚的嫌疑。

“弄权”,在没有征得皇帝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撤换军机处的工作人员。

“作风有问题”,娶妻纳妾不够端庄。

从工作问题到生活作风问题,嘉庆皇帝能给和珅定的罪都定上了,结果没有一条明确地说他在“贪”。

实际上,和珅的二十大罪状,除了第一条,往后十九条大多都是“废话”。

比如“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娶妻不端”,吃瓜群众称赞和珅修的坟叫“和陵”,娶老婆不够端庄,连这种经不起推敲的罪名都加上了。

显然不是一件由皇帝亲自督办的大案该有的风格。

提起这,嘉庆皇帝的意图应该很明确了。

真正把和珅置于死地的不是“钱”的事儿,也不是“老婆”的事儿,而是第一条罪状! 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

这条罪名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乾隆皇帝临死前,私下找和珅议定太子后,没有向天下昭告,结果和珅在正月初二那天,拿着一块玉如意跑到嘉庆那里递给十五爷。

和珅递上玉如意,什么都没说转头就走了。

言外之意是暗示十五爷将来要承继大统,将来不要忘了老臣的拥立之功。

反过来想,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替嘉庆说好话了,而且在获知第一手消息后,及时向嘉庆递信。

按理说,嘉庆应该感激和珅才对,为什么反而转脸把和珅的当成驴肝肺给卖了。

那么,嘉庆为什么要火急火燎办和珅? 一直有一种观点说,和珅是乾隆留给嘉庆的另一个“国库”。

乾隆皇帝了解自己平时、,把大清代的家底败得差不多了。

心疼儿子登基后没钱花,干脆给儿子留一座活体的金库。

但是不觉得这种观点漏洞百出吗?假设乾隆把和珅视为活体金库是真的,嘉庆至于一天都等不了吗。

作为一个刚刚继位的皇帝,没有任何处理朝政的经验,又是如何调动朝廷的监察系统在短短数天把这么大的案子说办就办了。

很显然,这种说法不能完全站得住脚。

在我看来,嘉庆想办和珅的动机只有两个: 一是争宠积怨已深 嘉庆与乾隆性格不同,乾隆接手的大清,局面那叫一个好,简直好得不像样子。

这也就决定乾隆后来“好大喜功”的性格,凡事只图一个体面。

嘉庆是比较务实的皇帝,在做皇子的岁月里,和珅与嘉庆有过不少共事的机会,嘉庆看不惯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吹吹捧捧的嘴脸。

他认为和珅的飞黄腾达,完全是靠上去的。

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正红着呢,势必会出尽风头,掩盖急于表现自己的十五爷。

从政23年,所有大清代的重要岗位都由和珅一个人占着。

诸皇子还得看和珅的脸色行事,这种事换作哪位爷登基,都会对和珅磨刀霍霍,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这只是嘉庆必须铲除和珅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一天都不想等的原因。

真正让嘉庆等不及的原因是和珅的作茧自缚。

二是旧势力与新世界的火并 旧势力永远不可能征服新世界,昨天的逻辑征服不了明天。

这是加速和珅把自己推向嘉庆刀口的直接原因。

和珅与嘉庆隶属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和珅代表的是乾隆的旧世界,嘉庆代表的是清代的未来新世界。

没有一个新世界的建立,会容忍旧势力的存在。

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和珅错就错在这里。

当年,乾隆皇帝临死前,找一帮人来确定继承人,在场的人除了和珅,所有人都守口如瓶,只有和珅急不可耐地去献殷勤。

和珅的想法很简单,他想继续做大清代的大红人。

换句话说: 和珅是在用同一套逻辑,在两股势力或两个世界里谋取生存。

用过去讨好老皇帝的方法,去对付即将继位的新皇帝。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拍马屁”“献殷勤”。

“拍马屁”是一种万金油的处事方法,但未必时时奏效。

在查办和珅那年,大清代一共有十一个总督,嘉庆皇帝一口气换了六个。

和珅一生,他没看透嘉庆是什么样的人。

嘉庆皇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在他看来欲望是危险的东西,哪怕是女真祖先定下的皇帝定期外出游猎的祖制,他都是象征性地走走过场,收获一两只猎物赶紧回宫批奏折,沿途的风景都不敢多看一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