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盘点史上十大权势女性:中国竟有两个女人入选!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历史的书页中到处都闪现着权威女性的名字,时常都会出现一些与她们同时代的男性一样散发权威光芒的伟大女性。

她们中的一些影响深远,为现代人熟知,这里列出了历史上极具权威的十位女性。

第十名:阿基坦的埃莉诺(1122?~ 1204) 埃莉诺是中世纪中期最富有最权威的女性之一。

在父亲去世后年仅15岁的埃莉诺接管了阿基坦公国和普瓦捷公国,为此,她分别被加冕为阿基坦的女公爵和普瓦捷的女伯爵,成为了独立的统治者。

在12世纪,阿基坦是法国最大也是最富裕的省份。

和中世纪中期其他很多君王和妇女不同,埃莉诺及家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在埃莉诺的统治下,阿基坦成为了中世纪西欧最大的知识和文化中心之一,她也因此备受赞誉。

公元1137年埃莉诺嫁给法国路易七世成为王妃。

这段婚姻期间,埃莉诺参与了1147年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还跟随丈夫拜访了拜占庭帝国。

在与西欧,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的贸易中,埃莉诺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终在1152年她与路易七世的婚姻宣告破产,1154年与英格兰亨利二世结为夫妻。

1170年,坎特伯雷的大主教ThomasBecket因为不满亨利二世被行刺。

对此,埃莉诺和很多人一样,强烈谴责。

这次事件导致了后来的1173至1174年的叛乱事件,埃莉诺的三个儿子以及其他追随者都参与了这次叛乱。

最终以失败告终,埃莉诺因此被囚禁16年。

第九名:哈特谢普苏特(公元前1508?~公元前1458) 哈特谢普苏特是古代历史上最富权威的女性之一。

她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五位法老,是埃及历史上掌权最久的女法老。

哈特谢普苏特嫁给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体弱多病的图特摩斯二世。

公元前1492年,父亲图特摩斯一世去世,哈特谢普苏特夫妇开始共理国家。

公元前1479年图特摩斯二世去世,哈特谢普苏特继续担起治国之职,一直到公元前1458去世。

对此,许多埃及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认为哈特谢普苏特是埃及最成功的法老之一。

哈特谢普苏特委建了许多建筑工程,还恢复了第二中间期遭希克索斯王朝入侵者破坏的贸易网络。

她还带领了部下远征到了埃及南部的彭特之地,一个富裕发达的国家。

据传,哈特谢普苏特在任期间还成功征战了努比亚、黎凡特和叙利亚。

第八名: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西亚(1717-1780) 玛利亚·特蕾西亚于1740年继承了她父亲神圣罗马帝国查理六世的哈斯堡家族掌控的中欧地区。

在她丈夫死后的1765年,她让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成为了共治者。

在她登基的同年,玛利亚·特蕾西亚开始执政,此时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二世通过入侵哈斯堡家族的西里西亚省挑起了。

弗雷德里克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作为奥地利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他联合了一些别的国家譬如巴伐利亚,萨克森,法国,西班牙以便在战争中为他出力。

玛利亚·特蕾西亚则通过匈牙利军队还击。

结果,她击败了干涉军并维持了哈斯堡家族欧洲领袖的地位。

这场战争最后于1748年随着亚琛条约的签订正式结束。

玛利亚·特蕾西亚为她的帝国带来了许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

她的军队规模增加了两倍并增加了赋税以保证政府的稳定尤其是军队的稳定。

她加强了奥地利和波西米亚政府的中央集权,原先分离的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

她也由于外交革命而为人熟知,1756年她与曾经的敌人法国结成联盟来对抗普鲁士与英国的新联盟。

玛利亚·特蕾西亚对经济和政治的改革和决策总体上加强了国力,她同时也是蒙运动的参与者,她大力推动教育与开明政治,她于布鲁塞尔创立了帝国皇家学院并为维也纳大学出资以研究更高效的医疗学系。

玛利亚·特蕾西亚的民事政策还包括废除焚烧女巫和酷刑,革除死刑以及进行义务教育。

第七名:提奥多拉皇后。

生于公元500年;死于公元548年 提奥多拉皇后是中世纪早期最有影响力和权力的女性之一。

她是查士丁尼大帝的妻子和拜占庭帝国的联合执政者。

在嫁给查士丁尼之前,提奥多拉是一位在贵族宴会上表演的女演员,并成为服务多名贵族的名妓。

其后她转而仰基督教一性派并放弃了之前的生活方式。

她在公元523年或525年与查士丁尼结婚。

公元527年查士丁一世去世后,查士丁尼一世与提奥多拉接过了帝国的统治权。

许多关于政府的决定都是由提奥多拉做出的。

例如,公元532年,在君士坦丁堡发生的由对高税率的怨恨、宗教冲突和政治腐败导致的尼卡暴动中,查士丁尼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而试图逃离城市。

提奥多拉干预并劝说她的丈夫留了下来。

在提奥多拉的支持下,查士丁尼得以成功的镇压了暴乱。

提奥多拉参与建设君士坦丁堡,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庞杂的城市之一,同时大力提升妇女权利。

她建设了桥梁、下水道和教堂,其中建于公元532年到537年的索菲亚大教堂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拜占庭式建筑之一。

她通过了禁止强制妇女卖淫的法律并关闭了妓院。

提奥多拉还给予妇女在离婚和财产所有权上更多的权利。

她授予母亲们孩子的抚养权,鼓吹对强奸罪处以死刑,还禁止杀害被认为通奸的妻子。

提奥多拉于公元548年6月28日死于癌症。

她和查士丁尼大帝都被尊为东正教的圣人。

第六名:女皇帝(624年-705年) 女皇武则天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她生活在,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官员家庭,接受过良好教育。

武则天13岁时就成为太宗皇帝的才人。

公元649年太宗皇帝去世,高宗即位,武则天被遣入感业寺为尼。

此后,高宗的妻子与高宗最喜爱的起了权利争执。

为了不让高宗专宠萧淑妃,王皇后召回武则天,并让她成为了高宗的妃子。

然而,对王皇后来说,事与愿违。

武则天最终成为高宗最宠爱的妃子,武则天、王皇后、萧淑妃三人之间的权利斗争更加激烈。

为了对付武则天,王皇后与她的前竞争对手萧淑妃联合起来。

事与愿违,公元654年武则天生下了一个女儿,但不久就去世了,高宗与朝廷官员们认定是王皇后杀了武则天的女儿。

为此,高宗让武则天取代了王皇后成为新的皇后。

公元655年,萧淑妃与前皇后王皇后被指控使用巫术,均被武则天皇后命令处死。

作为皇后,武则天拥有了极度的权利。

在高宗生命的末期,所有能影响国家的主要决策几乎都是武则天决定的。

公元683年高宗去世,武则天成为。

公元690年,武则天打破传统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尽管武则天获取权利的过程中使得许多官员死亡或流放,但她在位期间还是做出了许多贡献。

她影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使它代替道教成为国教。

她成功的降低了税负,提高了农业生产。

这位女皇80岁时于公元705年去世。

第五名:伊莎贝拉一世(1451-1504) 伊莎贝拉被认为是西班牙历史上最有权势,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女王。

她因为资助了的航海跟成立了宗教裁判所还有和她的丈夫费迪南德(从1474年开始掌权直到去世)几乎统一了西班牙而被铭记。

伊莎贝拉和她的丈夫一样,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尽管,当时的西班牙宗教林立,天主教徒,犹太人和穆斯林生活在一起已经很多个世纪。

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德觉得他们有义务把天主教变成在西班牙最具统治力的宗教。

结果,在1478年,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德成立了西班牙宗教法庭,上千位刚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被认为是可疑的。

据估计,有2000个犹太人被折磨,被杀,被流放,据说也有4000名犹太人选择了洗礼,一避免受到迫害或者流放。

接下来,在西班牙的穆斯林成为了下一个目标伊莎贝拉被天主教当成“上帝的仆人伊莎贝拉”看待,这是他成为圣人所走出的第一步,同时,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德的权势与日俱增,宗教裁判所迎来了它的末日,除了一小部分在安达卢西亚纳斯立德王朝下的穆斯林小王国外,大部分都在天主教的控制之下。

从1485年到1492年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德企图攻克剩下下的穆斯林城邦和迫使穆斯林流亡。

在1492年,伊莎贝拉赞助了哥伦布的西半球航海,哥伦布的发现奠定了西班牙海外殖民的基础,这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力量,换句话说,伊莎贝拉使得西班牙成为世. 第四名:英格兰伊莉莎白一世 生于1533卒于1603 尽管过去的玛蒂尔达皇后,简?格雷小姐,和玛丽一世都凭借自身的实力统治了英格兰,但伊丽莎白是真正第一个靠绝对权力成功统治的加冕女王。

她终身未婚,常常被称为“童贞女王”。

伊莉莎白最值得铭记的是为英格兰带来了文艺复兴。

同样被值得铭记的是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并且在英国建立新教,取代罗马天主教。

伊莉莎白是亨利国王八世和他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她从1558年开始统治直到1603年她去世。

她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她的统治时期以“伊莉莎白时代”而着称。

伊莉莎白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并且师从着名学者罗杰·阿斯卡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家,着有《教师手册》)的教导。

作为一个学生,她学习希腊语、拉丁语、修辞学和哲学;她掌握了所有这些科目。

毫不意外的,当伊莉莎白上台时,她把英国法院变成了一个以诗人、作家、音乐家、学者的中心。

她与威廉·莎士比亚、埃德蒙·斯宾塞(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代表作有长篇史诗《仙后》)、克里斯托弗·马洛(英国剧作家、诗人及翻译家,以写作无韵诗及悲剧闻名)有密切关系。

伊莉莎白也把英国从一个天主教国家转变成一个新教国家。

尽管她对新教颇有好感,伊莉莎白因宽容英格兰所有宗教而着名。

她的统治和宗教转换在其他欧洲天主教国家备受争议。

多年来,伊莉莎白的表妹,玛丽苏格兰女王觉得她是英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玛丽曾经策划刺杀伊莉莎白多年。

因此,玛丽一生中大部分都软禁在英格兰。

然而,最终的最终,玛丽在1587年被处决。

玛丽的行刑和英国对西属尼德兰新教徒的长期支持是最后一根稻草。

1588,伊丽莎白的前姐夫,西班牙菲利浦二世,派出了他的海上舰队,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入侵英格兰,废黜伊丽莎白,重建罗马天主教作为官方宗教。

然而,伊莉莎白证明自己不是畏首畏尾的人;她报复并且获胜。

打败无敌舰队使西班牙破产并使菲利浦二世蒙羞。

无论如何,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从繁荣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强国。

第三名:太后(1835~1908) 慈禧可能是自7世纪女皇武则天的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事实上,慈禧可能比武则天更具权势,她是一个有野心的保守的领导者。

她反对国外势力以及支持1900年的,不管怎样,我把她排在这个榜单的第三的位置。

慈禧是皇帝的配偶,在她的丈夫死后,她为了她的儿子同治皇帝,作为摄政王垂帘听政,之后是她的侄子,咸丰皇帝。

慈禧的统治始于1861年,一直持续到1908年慈禧逝世。

慈禧是满清的最后一个皇太后也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太后。

慈禧1851年被送入紫禁城,作为咸丰皇帝的妃子。

1856年,慈禧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未来的君主——同治皇帝。

儿子的出生,使慈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她成了咸丰的配偶,不久以后,咸丰皇帝在1861年去世了,同治成了皇帝,而慈禧成了摄政王。

事实上,慈禧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因为完全由他独揽朝政。

她在安排了优秀的顾问在她周围,同时也巩固了她的权力。

在慈禧时期,内忧外患困扰着中国,那时这个国家正遭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余波,同时还有运动。

慈禧委派总督处理太平天国运动,结果,曾国藩成功平复了太平天国的叛乱。

在1881年,慈禧处理太多与西方外来影响有关的事情,她终止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结果,她下令停止了留美幼童向西方学习的计划。

1898年,皇帝,慈禧的侄子,认为中国需要文化和政治上的改革,所以他发起了史称“百日维新”的改革,他开始转向西方。

慈禧发起了政变终止了变法运动,并把软禁。

对西方影响的仇恨继续,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成为袭击的目标。

义和团运动失败了,然而,是西方国家干预和让他们停止了反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02年和1908年之间,慈禧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她开始鼓励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我想知道是什么使她改变了主意。

第二名:俄国女皇凯瑟琳(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 凯瑟琳二世,又称凯瑟琳大帝。

在我的名单中,她理应排名第二。

她统治俄国成为并且到今天仍然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一大国,她还将启蒙运动思想引入俄国。

自1762年始到1796年凯瑟琳去世,她的统治时间长达34年。

凯瑟琳出生于德国(今波兰)一个信仰路德教的小公爵家庭。

1744年,已经掌握俄语的凯瑟琳来到俄国,她将要嫁给即将继承王位的彼得三世。

在这一年,她皈依了东正教。

一年后,凯瑟琳开始了这段后来证明对她来说非常不幸的婚姻。

她看着她的丈夫傲慢而幼稚,于是,在1762年,凯瑟琳与国王近卫军密谋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她的丈夫。

最终,凯瑟琳在俄罗斯称帝。

作为女皇,凯瑟琳继续像她的丈夫彼得和伊丽莎白沙皇那样西化俄国。

她将启蒙运动思想融入她的政治、艺术中,并创造出一套成功的对外政策。

她在两场重要战争中击败奥斯曼帝国,从而将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扩充至黑海。

凯瑟琳的帝国领土跨越三个大洲——欧洲、亚洲以及部分北美洲,并延伸至北冰洋以北、黑海以南、阿拉斯加太平洋以东以及波罗的海以西。

凯瑟琳于1767年创建立法委员会进行体制改革,1775年引入地方政府自制制度,并于1785年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

然而,在1773年,一位名叫叶米里扬·的哥萨克人在乌拉尔山脉附近发动了叛乱。

这场叛乱后来被称作,其主要追随者包括哥萨克人以及一些不满的少数民族,包括巴什基尔人、鞑靼人、哈萨克人以及卡尔梅克人。

普加乔夫声称自己是失踪已久的彼得三世,并且不少人相信他在十一年前从谋杀事件中逃了出来,如今是回来要回王位的。

这场叛乱激怒了凯瑟琳并最终促成她的改革政策。

凯瑟琳迅速镇压这场普加乔夫起义以及国内发生的其他叛乱,而后她给民众制定更多的限制并进一步加深了农奴制的盛行。

换句话说,再也不会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威胁到凯瑟琳的皇权了! 第一名:维多利亚女王(1819年~1901年) 是的,位居榜单之首的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

我强烈赞同选择维多利亚女王为历史上最具权威的女性,因为他不仅是英国女王还是疆域辽阔的大英殖民帝国统治者。

整个殖民地的面积达1400万平方英里,横跨六大洲,它统治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尼日利亚、南非、苏丹及其他众多国家。

论地理范围,大英帝国是十九世纪也是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维多利亚统治时期的人口数大约为4到4.58亿。

维多利亚开创了一个全球性趋势,被称作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影响了国民的保守宗教观念,人们的社会态度,时尚,以及政治理念,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深受其影响。

维多利亚女王的任期是1837年到1901年,总共在位63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统治者。

尽管她不得不让英国议会分享她的权利,但维多利亚在还是拥有一定的政治决策权。

例如,在同时任命内阁大臣和总理时她的分量举足轻重。

她甚至还负责任命特别大使和英国国教的主教。

她也定期通过书信或者私下里与总理门商讨国家大事。

维多利亚促成了联合王国以及大英帝国的大规模政治和社会改革,她还支持了议会在1838年提出的法案,统一废除大英帝国殖民地的奴隶制度。

1847年,她主张工厂法,将纺织厂工人的工作时间减少到每天十小时。

最后一项重要的事迹是,维多利亚支持了1884年提出的第三次改革法,法令规定所有家庭主男均拥有选举权,这项权利的顺利扩展让几乎所有英国男性都获得了选举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武则天如何死的 历史上唯一的女帝王武则天死因

武则天怎样死的:武则天,生卒于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东,父亲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正统的女,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和寿命最长的皇帝,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登基后废唐,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是上承,下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在接上来就由小编来探讨下武则天是怎样死的。 武则天晚年,一批男宠慢慢走进她的生活。高宗去世后不久,武则天便有了第一个男宠,当时武则天还比较注意约束男宠,后来冯小宝因为任性使气,得罪了武则天最后被秘密杀死。武则天生命中的第一个男宠销声匿迹后,、兄弟迅速崛起,成为武则天的新宠。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作耳目,二张兄弟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一个迷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把武则天列为“七圣”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历史上你不知道的郑氏三公

荥阳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10万年前,有织机洞古人类遗址为证。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距今5300-5600年),相传的老婆在荥阳养蚕缫丝,教老百姓做衣服,所以荥阳有“中国嫘祖文化之乡”的美称。 荥阳,中国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时期,与博陵、陇西、赵郡李氏、范阳、清河崔氏、太原并称为五姓七家。 “天下出荥阳”的说法在郑姓人中颇为流行,郑姓在中排第七。古时候荥阳是郑国的领地,第一代国君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郑国被灭后,国人都以国号为姓。2004年建成的“郑氏三公像”是郑国开国三代君王: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也是荥阳的市标。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末年,以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 秦汉,经过多年的沉寂,中国首次大一统到来,中国以中原为中心向周围辐射。郑姓也进入了首个“望族”时期。其中,部下名将郑荣为代表的家族异军突起,成为历史上郑氏发展演变的主体。 郑荣之子郑当时,曾在西汉王朝任职大司农,他因贤德而被人尊称为“郑庄”,“声闻梁楚间”,当时的也知道“郑庄行千里不赍粮”的故事。 荥阳郑氏起自西汉大司农郑当时,郑兴、父子是东汉名儒,郑浑历任魏郡、上党太守,是曹魏名臣。郑泰是扬州刺史,汉末名臣。郑冲西晋太傅,开国元勋。郑袤是密陵侯,西晋初名臣。郑袤子孙四世都是西晋重臣。郑浑八世孙郑羲是北魏中书令,郑羲子郑道昭为兖州刺史,号称北方书圣。郑羲兄弟六人都为北魏重臣。郑俨官至中书令等十多职,名震天下。郑浑十一世孙郑孝穆为中书令,郑伟为北周襄城郡公、龙骧大将军、江陵防主。郑孝穆子为北周内史,上大夫。助建立,被封为沛国公、祁州刺史。郑译子郑元寿历仕隋、唐两朝,官拜鸿胪卿。郑元寿堂兄郑善果,历任隋唐两朝的兵部、户部、,卒于江州刺史之职。在,荥阳郑氏有十一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多的无法细查。 “荥阳世家”——自太始祖桓公受封立国,郑武公建都荥阳后,由于当时郑氏家族旺盛,许多郑氏族人都引以为荣,其后代子孙也光耀门庭,故有“天下郑氏出荥阳”之说,郑氏族故称“荥阳世家”。 魏晋时期,是郑姓的显赫年代,荥阳郑氏、开封郑氏都成为这一时期的历史功臣,出现了赫赫有名的“郑氏四祖”。 以“七房郑氏”郑羲一房为首的北祖定居于古荥阳(今郑州市古荥镇),在郑氏家族中势力最大,著名书法家郑道昭就出于北祖一脉;南祖定居于京县(今荥阳市南京襄城);中祖定居于大索(今荥阳城);西祖随西征,定居于陇西。目前存在的几大郑氏家族,多由“郑氏四祖”发展而来。 西晋,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世人开始第三次南迁,郑痒便是其中之一,被称为郑姓“南渡始祖”。郑昭从荥阳、开封入闽,迁居福建永泰,曾担任泉州和建州刺史,是福建郑姓的始祖。 北魏时,孝文帝将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确定为“汉姓最高门”。 荥阳郑氏在隋唐发展到鼎盛时期,出过22名进士、6名状元、8位驸马、9位宰相,人称“郑半朝”。 隋唐时期,郑氏在中原兴旺发达的同时,南方郑氏也逐步壮大。隋唐五代,郑氏五次南迁,唐末,居住在荥阳的郑氏南祖、北祖、中祖几乎全部南迁,居住在固始等地的郑氏家族则随王审知入闽。 五代十国,荥阳郑氏逐渐衰落,因动乱迁居到云南大理的荥阳郑氏后裔郑买嗣,在西南边疆建立了大长和国,完成了郑国灭亡以来郑氏称帝的新尝试。郑氏在大理实行汉化教育,大长和国传三世亡于内乱。 ,郑姓在南方,其中一支在浦江郑宅镇共居300多年,是“江南第一家”浦江义门郑氏。 其第七世郑文融治家时,参照的《家礼》制定58则《家范》。明初,这个家族成为“大孝大义”的典型。 被后世熟知的“江南第一家”称号,出自。荥阳世界郑氏联谊总会常务会长郑朝阳说,当时,朱元璋本要赐义门郑氏为“天下第一家”时,他身旁有人提醒:义门郑氏是天下第一家,朱家呢?朱元璋一听,才将“天下第一家”改为“江南第一家”。 明天顺三年,大火烧毁义门郑氏房舍、祖产。300多年族人共居共食的历史终止,族人各自外出谋生。 多年后,他们互不相识的后代相遇,发现辈分、口音、习俗相同,连喝酒时行的酒令也完全相同。拿出族谱,他们才发现同是“江南第一家”。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人从金门出发到澎湖,趁涨潮之机登陆台湾。接着,他指挥军队歼灭一小股荷兰军,迫使台湾城、赤嵌城的荷兰守军投降,收复台湾。此后,大批郑氏开始迁居台湾。同一时期,一部分郑氏后裔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日本等地,足迹逐渐散布在世界各地。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现分属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祖籍莆田和漳州。 《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由固始县入闽,于东晋永嘉年间,自河南固始县白沙镇避地到闽,后又从莆田迁往漳州,再迁南安,约在1144年至1210年间,郑成功先祖自莆田迁往龙溪县,后代再迁南安。事实上,郑成功与汉唐时期的荥阳郑氏有着深厚的祖源关系。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郑氏寻根,开封不可不说。开封郑氏文化,源远而流长。 《郑氏附葬祖父墓志》称:“王父讳成功,字明俨,号大木,氏,先世自光州固始且入闽,由莆居漳、居粤之潮,至始祖隐石公,乃居于泉之南安县杨子山下石井乡,遂世为南安人。” 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到海外,始于,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天下郑氏出荥阳”,郑氏源出郑州荥阳。 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为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乌兹别克斯坦地狱之门,1000度的地狱门户燃烧54年卢浮宫维纳斯断臂之谜,作者亲手敲断维纳斯双臂(残缺美)揭秘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就连霍金都不看好人工智能的未来东南亚最神秘莫测的毒蛇,蓝长腺珊瑚蛇有致命神经毒素(一口就凉凉)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