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具有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的强大功效。丁香是什么样子的呢?中药丁香能治幽门螺杆菌吗?一起来了解下中药丁香的图片吧~
中药丁香图片
中药丁香使用的是桃金娘科蒲桃属丁香的干燥花蕾,其原植物为常绿乔木,株型较大。其花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尊肥厚,绿色后转紫色。而平时见到的赞赏丁香为木犀科紫丁香属的植物,品种较多,树型较小,其花在秋冬时凋谢。
丁香因其外形如钉子,气味芳香而得名。《齐民要术》中记载:“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即今丁香是也。”丁香是一种古老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原产于马来群岛与非洲,喜热带海洋性气候,现于广东、海南等地有栽培。

丁香的功能与主治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症。《日华子本草》曰:“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壮阳,暖腰膝。”《开宝本草》言:“温脾胃,止霍乱壅胀,风毒诸肿。”《本草纲目》记载,“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丁香分公母
公丁香与母丁香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实为桃金娘科丁香不同发育阶段的产物。以花蕾入药的是公丁香,以果实入药的是母丁香。两者在外形上有比较明显的分别,公丁香呈“丁”’字形,像一个研磨棒;母丁香呈长椭圆形,有两片肥厚子叶,形如鸡舌,故又名鸡舌香。两种丁香在药物性味和功效上也有些许差别。公丁香气味浓烈,有麻舌感,以气味浓郁、油性足、入水下沉着为佳。母丁香性味和公丁香类似,但气味稍淡,功效也稍弱。平时入药的丁香多为公丁香。

中药丁香能治幽门螺杆菌吗
香是很好的一种温胃药,能够医治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腹胀、泄泻等疾病,但是丁香并不能够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如果患者有轻中度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建议应该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才干彻底根治疾病,帆叶网,丁香可以泡水喝,对于辅助医治疾病有一定的效果。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对胃黏膜刺激。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中药名。为桃金娘科丁子香属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效。主治胃寒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 功效作用功能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主治1、胃寒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吐泻:丁香辛温芳香,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为治疗胃寒呃逆、呕吐之要药。2、肾阳不足所致阳痿,精冷,腰膝酸冷:丁香能入肾助阳。3、阴证肿疡及腹中冷痛:本品有温通经络、活血消肿作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贴。禁忌1、中药配伍禁忌:畏郁金,不宜同用。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组胺、氯化钡、乙酰胆碱、利舍平等药合用。注意事项1、中药配伍禁忌:畏郁金,不宜同用。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组胺、氯化钡、乙酰胆碱、利舍平等药合用。化学成分含挥发油16%-19%,油中主要成分是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微量成分有丁香烯醇、庚酮、水杨酸甲脂、α-丁香烯、胡椒酚、苯甲醇、苯甲醛等。药理作用丁香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止泻、利胆、抗缺氧、抗凝血、抗突变、抑菌杀虫作用。相关论述1、《药性论》:“治冷气腹痛。”2、《日华子》:“治口气、反胃,鬼疰蛊毒,及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治冷气,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3、《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4、《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坚牙齿及妇人七情五郁。”5、《本草汇》:“治胸痹、阴痛,暖阴户。”6、《医林纂要·药性》:“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治虚寒呃逆,配柿蒂、人参、生姜,如《症因脉治》丁香柿蒂汤。2、治胃寒停饮呕吐,配半夏以化饮降逆止呕。3、治脾胃虚寒、吐泻食少,配砂仁、白术,以温中健脾。4、治寒湿伤中,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致上吐下泻,见心腹冷痛,面青肢冷,配良姜、肉桂、胡椒,加强温里散寒止痛之功。5、治肾阳不足所致阳痿精冷,腰膝酸冷,配附子、肉桂、巴戟天等同用。6、治阴证肿疡及腹中冷痛,配肉桂研粉置膏药中贴患处,有温通经络、活血消肿作用。相关配伍1、丁香配人参:丁香辛温气香,主入脾、胃经,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为专长;人参甘温,入脾、肺经,善于补脾调中,鼓舞脾气,助生化之源,为补脾要药。两药配伍,可增强益气健脾,调中止呕的作用。适用于胃虚呃逆。2、丁香配砂仁:丁香辛温气香,主入脾胃经,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为专长;砂仁善于化湿行气,温中止泻。两药配伍,可增强温中行气,止呕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湿阻气滞所致脘腹冷痛,食少吐泻等。3、丁香配半夏:丁香长于温中降逆,为降逆止呃的要药;半夏善于降逆和胃止呕。两药合用,增强了温中降逆,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胃寒呕吐者。5、丁香配吴茱萸:丁香长于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吴茱萸善于疏肝解郁,温中下气两药配伍,可增强温中散寒,下气止呕的作用。适用于胃寒呃逆,脘腹冷痛等。6、丁香配肉桂:丁香长于温中降逆,为降逆止呃的要药,又兼入肾经,有补肾助阳之效;肉桂辛甘大热,有温补肝肾,补火助阳之效,为补火助阳的要药。两药配伍,可增强温肾助阳起痿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腰膝冷痛等。7、丁香配巴戟天:丁香入肾经,有补肾助阳之效;巴戟天甘温,主入肾经,善于补肾助阳益精,有补肾壮阳之功。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等。鉴别用药1、丁香与小茴香:二者皆辛香温散,均能散寒理气止痛,治脘腹冷痛胀满。但小茴香又长于暖肝温肾和中,善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少腹冷痛及经寒痛经;丁香则长于温中降逆,又兼温肾助阳,善治虚寒呃逆及肾虚阳痿宫冷。2、丁香与吴茱萸:两药皆辛温,归脾、胃、肾经,均具温中散寒,温肾助阳之功,同可用治中焦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泻泄等。不同点为:吴茱萸又归肝经,且有小毒,又能散肝经之寒邪,解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尚可助阳止泻,善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丁香长于温中降逆,善治虚寒呃逆及肾虚阳痿宫冷之证。相关药品丁蔻理中丸、六应丸、痧药、泻定胶囊。相关方剂丁香散(《圣惠方》)、丁香脾积丸(《和剂局方》)、桂香丸(《三因方》)、香棱丸(《济生方》)、丁萸理中汤(《医宗金鉴》)。药膳食疗丁香雪梨汤:1、功效:温中祛寒、暖胃止呕。适用于妊娠呕吐属脾胃虚寒者。症见妊娠期间,恶心呕吐,口淡流涎,食少脘胀,舌淡红、苔薄白。2、原材料:丁香4粒。大雪梨1个,冰糖适量。3、做法:丁香洗净沥干水、研末,雪梨洗净,挖出核和心,塞入丁香封好放入炖盅内,加少许的水和冰糖适量,置锅内,用文火炖1小时,即可食用。4、用法:随意服用。加工炮制采收加工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保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药材鉴别鉴别1、本品萼筒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较厚角质层。皮层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长150-200μm;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壁厚,木化。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型腔隙。中心轴柱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粉末暗红棕色。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花粉粒众多,极面观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4-26μm,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16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药材性状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覆瓦状抱合,棕褐色或黄褐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浓郁、富有油性者为佳。常见伪品伪品:肉桂子(桂子):为樟科植物桂树CinnamomumcassiaPresl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略呈倒卵形,长0.5-1.2cm,宿萼杯状,直径4-6mm,边缘具不明显的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下部延长为萼筒,有的具果柄。宿萼内有椭圆形的幼果,黄棕色,顶端稍平截,上有微突的花残基。气香,味辣。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桃金娘科丁子香属植物丁香。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10m。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组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萼肥厚,绿色后变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状,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分布区域原产马来群岛及非洲。现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有栽培。道地产区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广东、海南等地主产。生长见习喜热带海岛性气候。幼龄树喜阴不耐烈日暴晒,生长缓慢;成龄树喜光,需充足阳光才能早开花,开花多。怕寒、怕涝,不抗风。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0-6.0的砂壤土栽培。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栽培技术种子繁殖:从5-6年生留种植株上于5-6月果实为紫红色时,及时采收,且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种,最好剥掉果肉放入潮湿细沙或湿木糠中贮藏,以免干死。处理后的种子,最佳播种时间为8-9月。开沟点播,行距15cm,粒距约5cm,种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播种后覆土1cm,鲜果播后35-45d,处理后的种子播后10d左右出苗,苗长至4-5cm,具两片幼叶时,即可移植于苗床或移入营养袋里育苗,苗高610cm,有4-6对真叶时移栽实植,移栽时需带土团。病虫防治1、病害有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的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喷射、另有煤烟病为害。2、虫害主要为介壳虫。
丁香茶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吗?丁香对胃有什么好处?
丁香茶是一种中药养生茶,茶色泽碧绿,有自然的香气,而且能清热解毒,并能增强人体的抗炎抗菌能力,丁香茶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吗?丁香对胃有什么好处?下面就和大众健康网一起了解下吧!本文目录1、丁香茶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吗2、丁香对胃有什么好处3、丁香会上火吗丁香茶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吗丁香茶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要知道,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门螺旋杆菌,而幽门螺旋杆菌的大量繁殖可能会诱发胃癌,因此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很重要。丁香对胃有什么好处丁香油是一种中草药。丁香茶主要成分为常绿乔木丁香干花叶,丁香茶具有养胃的功效,适用于各种人群,对胃胀、腹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均有较好疗效。丁香茶虽然不是治疗胃病的良药,但对脾胃也有调理的作用。丁香茶中特有的成分可以有效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杀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因此,对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病,如胃炎、胃溃疡患者,应坚持长期饮用,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丁香会上火吗丁香是不会上火的。丁香茶适合所有人饮用,特别是胃有胀痛或者脾虚不明显的人,身体虚弱的人也特别适合喝丁香来养胃。虽然丁香不是治病的能手,但它却可以调理脾胃。丁香茶有去除口臭的作用,可以祛风散寒、养胃、调理胃寒还有增强消化功能的功效。丁香还有温肾的功效,对于干呕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治疗一些妇科疾病。需要注意的是胃热引起的有口渴、口苦、口干的人不可以食用,容易上火的人也不可以食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