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短跑还是长跑,慢跑还是快跑,有些人跑完小腿肌肉酸疼,特别是第二天,甚至无法正常行走,这种情况属于迟发性肌肉酸痛;迟发性肌肉酸痛在运动后不会很明显,24小时-72小时达到酸痛顶峰。
坚持每天跑步,除了身体健康的受益,最重要的是对人精神意志的锻炼。
为什么跑步后腿会酸?跑步有哪些注意事项?跟着千问网一起了解下吧
本文目录
1、跑步小腿酸怎么办
2、跑步要注意什么
3、跑步前后吃什么
跑步小腿酸怎么办
1、做整理运动
为避免跑步后腿疼,还是建议大家在运动之前做热身准备运动,把筋骨伸开。
在跑步之后呢,要做简单的整理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腿部的疼痛。
2、热毛巾敷
使用热毛巾敷住腿部疼痛部分,可以有效的缓解腿部的疼痛。
如果大范围疼痛的话,也可以考虑泡个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
3、敲打按摩疼痛部位
我们可以敲打按摩腿部,从而促进肌肉内的乳酸排出,这样很快腿就不疼了。
4、持续锻炼
当你跑步腿疼时,一定是你长时间不运动导致的。
那么只要你坚持跑步,每天都把腿部肌肉拉伸开,以后就不会痛了。
5、剧烈疼痛要就医
如果是持续疼痛或者撕裂感疼痛,估计是肌肉拉伤,要及时就医。
跑步要注意什么
跑步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跑步之前的热身,主要包括对肌肉、韧带、关节的拉伸,可以减少对关节包括肩关节、髋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的摩擦,使机体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有利于运动,避免大力的活动导致肌肉拉伤或者骨骼的损伤。
其次要注意跑步的活动量,要避免长时间停止活动后突然增加体育运动,导致机体出现不适应,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地增加。
跑步之后的拉伸动作主要针对肌肉和韧带,避免肌肉成为大块肌肉导致减肥后难以塑性。
跑步前后吃什么
1、香蕉:如果你是晨跑者,就不难知道空腹跑步的困难,这时候距离你上一次进餐已经过去十多个小时,你的能量储备不高。
南希·克拉克女士建议,吃100到300卡路里的食品能为你补充体力,香蕉包含纤维和蛋白质,容易进食及消化,职业运动员也经常在比赛前和比赛中休息时食用。
2、浆果:经过跑步这样大运动量锻炼后,你的双腿可能感觉酸痛,这是因为肌肉经过练习后出现了轻微撕裂。
那就是为何浆果对于跑步者来说是个好选择的原因,除了拥有高纤维之外,草莓等浆果中的维他命C和钾元素都有助于身体自我修复。
3、花菜:花菜被称为“营养的发电站”,拥有维他命C、钾元素、纤维和植物素,据南希·克拉克女士介绍,这些都是运动中保持巅峰表现和健康的关键元素。
4、低脂酸奶:跑步等需要对抗身体重力的运动,都能改善骨骼密度,但跑步者仍然需要通过饮食摄入钙。
一杯酸奶或者酸奶酪包含人体一日所需钙元素的三分之一,而且,还富含蛋白质,这对锻炼后肌肉生长和恢复都非常有益。
5、瘦牛肉:牛肉是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而且铁元素含量极高,这是跑步者尤为重要的一种元素,因为铁元素不足会导致疲劳。
如果你是素食主义者,那么大豆、豌豆、绿叶蔬菜和加入铁元素的谷类食品都是很好的选择。
6、三文鱼:三文鱼也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而且包含很多有利于心脏健康——众所周知跑步是一种经典的锻炼心血管的有氧运动——的欧米茄3脂肪酸,可以防止发炎,预防疾病。
石家庄如何算退休金,影响退休养老金多少的因素有哪些
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通过退休金计算公式和社保君一起来了解下:石家庄怎么算退休金?养老金基数调整有什么好处?什么是养老金基数调整?养老金基数调整是指对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进行调整的过程。这一调整是根据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等来进行的,旨在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基数调整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定法定了养老金基数调整的法律基础。这一条款指出,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从而确保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养老金基数调整有什么意义?养老金基数调整对于退休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数额。通过调整养老金基数,可以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能够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避免因物价上涨而导致的购买力下降。同时,养老金基数调整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体现。它有助于缩小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养老金基数调整方式哪些?养老金基数的调整通常是由相关部门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确定的。具体调整方式可能包括调整缴费基数、调整缴费比例、调整养老金计算公式等。在调整过程中,有关部门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物价上涨情况、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等,以确保调整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综上所述,养老金基数调整是养老保险制中的一项重要法规,它对于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会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养老金基数的调整,以确保养老金制的稳健运行和退休人员的福祉。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确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
城乡居民社保补缴新规2025,哪些人可以一次性补缴社保
缴纳社保,通俗地讲,是单位与个人按照法律要求,向社会保险体系足额缴纳费用的行动。社保的全称是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员工缴纳的一种保护制。它主要包括五大险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接下来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城乡居民社保补缴新规2025”的详情。划重点:2025年社保补缴最后机会来袭!这四类人可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补缴15年仅需3000元,退休后月领180元;国企老职工补缴免滞纳金;灵活就业者需抓住断缴特殊补救期。补缴近5年职工社保最划算,6万元投入可换每月多领450元,十年回本。红利窗口期即将关闭,1975年前出生、缴费不足10年者请于年底前完成补缴,让晚年更有依靠。雅安着眼于城乡社保新规,哪些人符合补缴要求,这些人要补缴的金额具体会是多少呢?2025年社保补缴新规重大调整落地,众多60后、70后将拥有填补养老金缺口的良机。新规下,四类人可申请一次性补缴社保。单位欠缴社保的职工:若曾因企业未足额缴纳社保导致缴费中断,现在可要求单位补缴,包括滞纳金。灵活就业人员:尤其是在(2022-2023年)断缴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在2025年底前一次性补缴至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201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实施时已满45岁(1965年前出生),且缴费不满15年的人群,可在60岁时一次性补缴至15年,立即获得领取养老金的资格。特殊群体:国企老职工和下乡知青,凭借档案材料就能直接补缴,并且无需缴纳滞纳金,尽享福利。补缴费用计算:明白这些不吃亏补缴费用究竟怎么算?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缴成本相对较低,按当地最低缴费档次补缴,15年大概只需3000元左右,退休后每月能领取150-500元不等。河南的赵大伯补缴15年只花了3000元,现在每月能领180元养老金,一年半就回本了。职工养老保险补缴金额相对较高,以2025年社平工资8000元为基数,补缴1年约需2万元(含单位和个人部分),退休后每月能多领约150元。补缴5年内的职工最为划算,滞纳金相对较少。比如补缴3年,费用约6万元,退休金每月能增加450元,10年就能回本。补缴操作:四步走流程要记牢确认自己的资格:可登录“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查询缴费记录和缺口年限,也能拨打12333热线,或前往社保局窗口咨询当地具体法规。不同地区法规存在差异,以上海为例,非户籍人员需连续缴费8年。准备材料:职工身份需准备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和单位欠费证明等;城乡居民则需身份证、户口本和村委会证明等。申请办理:线上通过“掌上12333”APP提交申请,一般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线下单位通过电子税务局申报,个人可直接到社保局窗口办理。缴费核验:费用到账后,通常3个月内可在社保系统中查询到补缴记录。一定要保留好缴费凭证,避免后续纠纷。红利:这些补贴别错过2025年新增两类补贴,能减轻大家的补缴负担。就业困难人员补贴:“4050人员”,即女40岁、男50岁以上人群,补缴养老保险可获得最高800元/月的补贴。高校毕业生补贴: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毕业生,补缴费用可报销50%。社保和五险一金什么区别社保和五险一金什么区别社保和五险一金主要在概念和报销范围上有所区别:概念: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社会保险包括五个险种;而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报销范围:社保往往只报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险;而五险一金除了以上五险外,还多了一个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包含社保,但社保中没有住房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