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郭威:47岁被逼造反,4个老婆都是寡妇

时间:2025-02-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天下大势,。

当历史的车轮在大唐的时代中行使了近3个世纪后,再次来到了一段泥泞不堪的纷乱之世——。

从灭亡的公元907年,到北宋消灭所有割据政权的979年,这个乱世持续了72年之久,人口也一度锐减到3500万。

乱成这样的一个时代,让许多小说家都难以进行艺术加工,汉末乱世好歹还出了一本《演义》。

因为五代十国实在太乱,所以至今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也不多。

曾经尊贵无比的“”之名,在这个时代也成了烂大街的存在,短短数十载就有十几家天子。

在数都数不清的皇帝中,有这么一位极具传奇色彩:他2岁时先后丧父丧母,在乱世之中成长为大军阀,后来被皇帝杀了全家后造反自己当了皇帝,一生娶了4个老婆都是寡妇,死前还把皇位传给了侄子。

天祐三年(906年),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杀顺州刺史郭简,遗孀携2岁的儿子出逃。

一路上的,夺去了这个孩子母亲的生命,好在姨母收留了他才让他不至于饿死。

长到18岁后,这个名叫郭威的年轻人看见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正在招兵,便前去参了军。

在弱肉强食的乱世,李继韬被消灭,队伍也被后者收编。

还只是基层军士的郭威,就这样成了的兵。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郭威一直在军队中发展,等待自己的机会。

当初石敬瑭为了当皇帝,不惜将割让给契丹,并向比自己小的契丹皇帝称“”。

石敬瑭死后,他的儿子不愿意当“孙皇帝”与契丹决裂,却因为悬殊的国力差距被契丹灭国。

中原无主,手握雄兵的趁机入主,郭威为刘知远称帝立下了大功,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政治投机。

刘知远建立了后汉,当了皇帝的他为了继续拉拢郭威等实权派,对他们大家封赏,郭威也当上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如今的军委副主席。

刘知远龙椅还没坐热乎就去世了,郭威成了后汉的顶梁柱。

曾多次平定了反对老刘家的叛乱,堪称后汉的一道长城。

功高震主、君弱臣强,年轻的皇帝非常不信任郭威,便趁着郭威领兵在外时,派人将其全家上下全部杀害,一个活口都不留。

怒不可遏的郭威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带着自己的部队向开封杀去,最终将其攻陷。

皇帝刘承祐被自己的大臣杀害,遗体被拿去向郭威邀功。

天下无主,我自为之,47岁的郭威终于爬上了皇位。

郭威当了皇帝后并没有沉迷美色,相反他娶的4个女人都是寡妇。

第一任夫人是李存勖的妃子,杀李存勖后将她赶出了宫廷。

郭威在破庙避雨时,与她相遇并走到了一起。

但柴氏并没能陪着郭威到最后,还没等到郭威称帝便病逝了。

之后郭威又迎娶了,她也是个寡妇,也没过多久就病逝了。

第三任夫人,被刘承祐杀害,嫁给郭威之前也是寡妇。

郭威的最后一任夫人,依旧是个寡妇,但郭威并不嫌弃,称帝后册封为。

因为自己的儿被刘承祐杀害了,所以郭威晚年并没有亲生儿子可以接班,于是便传位给了侄子。

柴荣是第一位夫人柴氏的侄子,后被郭威收为养子,长期以来都是郭威的左膀右臂。

当初郭威率大军杀向开封时,就是又柴荣全权负责大本营的事务。

柴荣堪称五代十国中最优秀的皇帝,他曾计划用30年结束乱世、开创盛世,可惜上天却只给了他6年,最后江山还被抢了去。

正因如此,后人只知有柴荣,往往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开国皇帝郭威。

郭威是从社会的最底层爬上来的,所以他深知民间疾苦。

他当皇帝之后,努力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减少税负,努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的这些举措,与其他政权的暴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他在当时也堪称一代明君。

虽然功绩不及秦皇汉武一般辉煌,但也是五代黑暗乱世中一抹难得的曙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封身为刘备义子,最后为什么被逼自杀?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五代十国大将李守贞为什么会惨败于郭威?后晋大臣李守贞生平事迹

李守贞(?—949年), 五代时后晋大臣。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位洛阳市东北、黄河北岸)人。初为本郡牙将,石敬塘即位,拜客省使,升宣徽使。出帝时,杨光远叛乱,以平叛为名,导契丹入侵平乱,而他则以义成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侯随出帝平叛,因功拜同平章事,后任兵马都监,而与杜重威同时降契丹,又为天平军节度使。后时,复仕后汉,为河中(今山西省晋西南隅永济市,位芮城县西北)节度使。后汉隐帝刘承佑时,与赵思绾、王景崇反叛,据潼关(今陕西省潼关,位华阴市东)被推为秦王,隐帝令枢密使讨之,他兵败自焚。 人物生平 后汉刘承佑(开国皇帝刘知远之子)即位之后,李守贞伙同赵思绾、王景崇,发起叛乱。刘承佑先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人讨伐。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人击败李守贞后,李守贞退守河中城,闭门不战。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人围城,从春天一直围到夏天,始终没有攻破河中城。 刘承佑只好请出老帅郭威,由郭威出马。郭威攻破河中城的方法很特别。 而李守贞深知此中利害,他的河中城城高墙厚,城里兵多粮广,从一开始就打定了死守河中拒不投降的主意,任凭白文珂等人想尽了办法攻城,他就是玩命死撑。因为他知道,时间的优势站在他这边,他每多撑一天,距离刘承佑的江山崩溃的日子就近了一天。就这样,他撑来撑去,终于把他的老熟人,后汉王国的最后一张底牌郭威给撑来了。 第一次筑寨 郭威到了,他先是稍事休整。这期间,他并没有地去卖自己的老脸,劝李守贞投降,更没有故做姿态,去训斥甚至惩罚久攻不下的白文珂等人借以振奋军心,他只是带上了些人,轻装简骑地围着河中城转了几圈。之后,他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令——即刻起开始筑寨。 具体情况是――常思筑寨于河中城南,白文珂筑寨于河中城西,郭威自领中军筑寨于河中城东,留城北一地空缺,不设人马。同时征调周边五县百姓近两万人,在三寨和河中城之间筑起了连接不断的小型堡垒,来保护新建的营寨。 命令一出,全军哗然。这是要干什么?为什么不乘着生力军新来,一鼓作气全力攻城,就此把河中城拿下?这不是坐失良机吗?筑寨是干什么?是为了更好的围困?河中城和李守贞早已经是瓮中之鳖,只需要不断地攻城,就算不能攻破,也会迟早耗尽城中的人力粮草,火到猪头烂,到时候自然灭亡。何必要大费周折,先干起水泥瓦匠的玩意儿?这完全没有意义,只会让自己的士兵劳累,让敌人赢得难得的喘息之机,结果是增加了取胜的难度。 面对质疑,郭威,他的沉默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接下来的日子,和所有人都郁闷地对着高大巍峨的河中城城墙呲牙,那上面本来惨兮兮的李守贞的人变得悠闲自在,甚至能舒舒服服地晒太阳。而城下的大兵们就混得矬了,他们得监工看料,如果工程进度慢,还得时不时地搭把手,混得像些拿不着工资的农民工。 就这样,好多天之后,三个营寨都筑好了,寨前的堡垒也都筑好了,可郭威却不放周边五县的百姓回家,而他也没有再下新的命令,全军所要做的事,就是各就各位,排号进住刚刚盖好的新家。 然后呢?没有然后,郭威似乎把战争忘了,他每天似乎都很平静的样子,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人敢问(就连刘承佑都不敢问,他比谁都急,可是同样没办法)。 现实并没有让人们等多久,一天夜里,久困城中绝不露头的李守贞突然率军出击,没有准备的后汉军一片慌乱,只得放弃了堡垒,向新筑的营寨里撤退。奇怪的是,李守贞也没有乘胜追击,这本是他自开战以来难得的战机,他的军队在战时的间隙里全力以赴,把新建的堡垒都毁了,然后就马上撤回城里,再次开始坚守。 等后汉军重新集结,列队出寨,准备痛扁敌人时,敌人已经不见了,他们的面前只剩下了满地的断瓦残垣。他们所能做的只有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脑子里一片空白。 就这样全毁了?他们辛苦了好几个月的成果就这么都毁了?这个世界还有公平、公理和道义吗? 愤瞒、激动、劳累,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不断积压的郁闷,让这些火气旺盛的大兵们再也控制不住,有人开始骂娘,有人却大笑了起来,懂得什么叫黑色幽默了吧?就是极度的诧异弄出了让人接受不了反差,让当事人无论如何接受不了,与其说这时候他们把李守贞恨到了骨头里,倒不如说实在是忍不住想把郭威这老混蛋从帅帐里拖出来海K一顿。 而这时他们终于听到了郭威的第二条命令。 第二次 令——再次筑垒。 他妈的! 军营里暴发出了空前巨大的粗口,真是太棒了,大兵们终于知道了那些征调来的农民工们为什么没被遣散回家了,这些人得重新劳动,把刚刚被毁的堡垒再筑起来,而他们也别想闲着,以前干什么,现在起接着继续练!只不过他们很是奇怪,看起来这场战争的主角像是这些勤劳的农民工,而他们这些当兵的,只不过是这些农民工的保镖。 但不管怎样,军令如山,又过了些日子,堡垒就又出现在河中城和后汉军之间。 之后的事情就像是复制粘贴,再复制粘贴的重复程序一样无聊,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只要堡垒出现,李守贞就会心急火燎,不计利害地率队出城,不管用什么样的代价,都一定要把堡垒毁了,然后他才能稍微恢复点理智,带着人马逃回城。 而郭威就像故意和他斗气一样,只要你来毁,我就马上重建。如此周而复使,没完没了,这种单调无聊的工作竟然持续了――别惊讶,是接近整整一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李守贞远远比郭威忙碌。他时常出现在城墙上,带着越来越让人难以揣摩的神情向城下测量。对,不是眺望,而是日复一日,随时随地向郭威领导的开封建筑工程队的进度行进精度测量。,他的部下们都掌握出了规律,那就是只要城下的堡垒修到了一定的位置,他们就得出城运动了。 只不过,每一次出城拆除这些违法私建的建筑之后,他们回去时的人马都会少很多。其中有战死的,有拆墙累死的,还有借机逃跑的。 就这样,不断地拆、建,不断地重复,李守贞带得出来的人越来越少,拆不完的墙却越来越多,当这种反比例指数越来越大时,郭威终于下达了第三条命令。 攻城 令——攻城! 郭威部全体士兵嗷嗷叫着冲向了河中城,他们的怒火和怨气已经足足憋了有一年!李守贞,我们来了,你这一年来拆了我们多少堡垒,现在要你连本带利都还回来!我们这就拆你的河中城……就这样,三面强攻,北面放行,李守贞的士兵被这致命的一线生机,以及在拆墙游戏中玩得筋疲力尽的身体给彻底拖垮了。河中城被一鼓而下,李守贞贯彻了自己绝不投降的宗旨,城破后全家集体自焚。消息迅速地传向了全国,不多久,又迅速地传了回来,另外两处的反叛,凤翔节度使王景崇和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很痛快地投降了,他们实在不想像李守贞那样被郭威玩。 一切搞定,大功告成。郭威用尽可量小的代价,得到了最圆满的战果。 谜底 现在都明白了吧?郭威为什么会在最初下达了那个莫名其妙的命令。的确,那时的李守贞和河中城就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只要不断地攻城,不断地消耗,就足以让他们崩溃。胜利只争迟早——但是前提却是要以战具的毁坏和士兵们以可怕数字的死亡去换取。 有必要那么做吗?一定要强攻才行吗? 与其我主动去攻,去承担损耗,为什么不让对方来攻我,让对方来承受损失?也就是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躲在城里装的李守贞主动跑出来打我? 答案是——有! 郭威准确地分析出了李守贞的心理――死守无援,又突然看到郭威带着大队人马来增援,不仅围得更加水泄不通,更新添了一个个新建的营寨和堡垒在向他步步逼近……最后一根稻草能压死骆驼,己到绝境的李守贞再也难以忍受这些本是无害的挑衅。 于是,他只能一次次冒险出城,以毁灭堡垒来维持自己还能生存下去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