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李鸿章防止士兵腐化离营有绝招

时间:2025-02-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3
众所周知,湘军军饷是自筹的。

军饷的缺乏一直像一把钢刀一样,架在的脖子上。

另外,曾国藩在实践中发现,不少士兵领了满饷,就去嫖赌,甚至离营。

为了解决军饷问题,同时防止士兵腐化甚至离营,曾国藩想到了一个只发“半饷”的好办法。

根据曾国藩制定的新制度,湘军每次发饷时,只发给士兵应发工资的很小一部分,其余大部分都存入公所。

士兵遣散或請假回家的时候,可以申请核算,军营会发少量的现银给士兵做回家的盘缠,其他的银子,则需要凭粮台发的印票,到湖路粮台去领取。

有了这种“半饷”发放方式,湘军军饷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每次发饷只要发小部分,压力比较小。

虽然以后还是要全部付清,因不是集中发放,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士兵手上没有多少现银,也就不会想着嫖赌,军队腐化的问题也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士兵无故离营逃跑的事情那就更少了。

一方面,士兵手里没银子,没有盘缠回老家;另一方面,一旦离营,他之前积累的饷银都将被没收。

拼着性命好不容易赚来的钱,就这么被没收,真是划不来。

所以,动离营逃跑这个念想的士兵很少。

湘军士兵的工资水平是相当高的。

这样累积几年,就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可以在乡下置买很多的田地。

这对那些还没有应募入伍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所以,自从实施新的发饷制度后,踊跃参加湘军的农民越来越多了。

曾国藩通过扣“半饷”这一招,实现了三个目的:减轻了筹饷的压力;防止了士兵腐化及逃跑;引诱了农民踊跃参加湘军。

真是一箭三雕的好计策! 随机文章商朝三朝元老伊尹是怎么死的?揭秘伊尹死因之谜上帝是7维空间的人,能改变过去现在和未来(超越神仙)基本企业管理中的十大定律,比尔盖茨马云等人坚信的理念aidma销售法则简析,消费者心理过程总结出的最佳销售策略为什么要警惕人工智能,未来25年超级人工智能诞生(超越人类成上帝)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最有福气帝王死后尸骨被士兵扯着辫子拖出棺材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宋太祖重文轻武是为了防止黄袍加身再次上演

人都说大是文人的。

一切的幸福,源自于重文轻武。

当年太祖以武力夺取后周天下,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太祖,并且从制度上压制武将,抬高文臣。

于是重文轻武,遂成两宋风气。

不过,宋太祖真的是重文轻武吗?在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太祖幸朱雀门,赵韩王从。

上指门额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

”上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网络配图 宋太祖有一天驾临朱雀门,当时随从。

当时大门上的匾额写的是“朱雀之门”,太祖说:“为什么不只写朱雀门呢,加个之字有什么用处?”赵普回答:“之字是语助(缓解语气的用处)啊。

”太祖一听笑了,说:“之乎者也什么的,能够帮助什么呢?”太祖非常人,赵普也并非寻常文士。

本来,两人说起门额,不过是生活琐事不值一提。

可是,在赵普回答时,或许还只是就事论事,而太祖反驳则有所指了。

确实,在以武力夺取天下的赵匡胤看来,文人的那些之乎者也,根本就没什么用。

在那个乱世,在建立大宋之初,那都要以武力定天下。

世人都说赵匡胤武功了得,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

赵匡胤个人技艺当然不可能完成那样的宏图伟业,是赵匡胤过人的勇武和过段的决策,使得赵匡胤在那个乱世诸多王侯中脱颖而出,建立四百年大宋王朝。

不过,赵匡胤又绝非寻常武夫。

在赵匡胤的心中,看重武力而鄙视文事,可是在表面上却恰恰相反。

宋人笔记《国老谈苑》中记载了另一件事情。

太祖尝曲宴,翰林学士王著乘醉喧哗,太祖以前朝学士,优容之,令扶以出。

著不肯出,即移近屏风,掩袂痛哭,左右拽之而去。

明日或奏曰:“王著逼宫门大恸,思念世宗。

”太祖曰:“此酒徒也。

在世宗幕府,吾所素谙。

况一书生哭世宗,何能为也。

”有一次,宋太祖举行宴会,当时有个翰林学士叫做王著的喝了点酒就撒酒疯。

网络配图宋太祖看了也没多说,只是让人把王著搀扶除去。

没想到王著这人一点不识相,死缠烂打不肯出去。

侍卫们一边一个架着王著,到了屏风附近,王著竟然大哭。

一些官员怕事情闹大,连忙过来帮忙把王著拉出大殿。

没想到第二天还有人在朝堂上禀奏:“王著在宫门前大哭,明显是思念啊。

”宋太祖听了,简单回复:“王著只是一个酒鬼,一向就在周世宗手下,我很了解。

何况,就算是有个书生,为世宗而哭,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宋太祖确实有王者的气度。

当王著撒酒疯时,宋太祖就已经看出王著的用意。

但是王著和他本人一样是前朝旧臣,都曾经受到周世宗的恩惠。

虽然太祖即位多年,可是,朝中大臣打半也曾在周世宗手下为臣,公然斥责就无疑是责骂所有那些归顺自己的降臣。

于是赵匡胤抢先让人拉走王著。

等到有人打小报告的时候,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此时,太祖说文人无用,其实正帮助了王著,洗刷了王著思念世宗,意图谋反的大罪。

后来,其他各个王国陆续被大宋消灭,宋太祖积极筹备征伐南唐。

江南的才子徐铉代表南唐国主李煜前往宋朝和谈。

拜见宋太祖后,徐铉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

李煜如地,陛下如天;李煜如子,陛下如父。

天乃能盖地,父乃能庇子。

”徐铉表示,南唐国主李煜一向恭敬的侍奉大宋王朝,在即位之初,就自贬身份,自称为国主,对大宋称臣,多年以来情如父子,并没有什么亏欠的。

宋太祖出兵讨伐是师出无名!可是宋太祖反驳说:““既是父子,如何两处吃饭?”赵匡胤没有什么学问,但是却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马上进行反击,并且语意通俗,却杀伤力很大。

确实,李煜所谓的父子情谊,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赵匡胤从来不信,而李煜也哪里会相信。

如果是真父子,为什么在两个地方吃饭呢?既然只是并非真父子,那又何必来那么多客套,大家兵戎相见好了。

网络配图 宋太祖这样回答,并非单纯炫耀武力,当时除了北汉,只剩下南唐和吴越。

而吴越只是东南小国,已经答应配合大宋出兵南唐,一旦南唐消灭,吴越自然不战而降。

在当时,已经不必再和南唐敷衍应付。

于是宋太祖一下子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让习惯了迂回客套的徐铉很是震惊。

于是,宋太祖究竟是重文轻武,还是重武轻文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时期,来定位赵匡胤不同的态度。

在五代时期,在宋太祖打天下的时期,宋太祖看重武功,在天下坐稳之后,为了消除,武将坐大的隐患,宋太祖刻意打压武将势力。

宋太祖的本心,是很轻视文人、文事的,但是为了天下计,宋太祖也会以掩人耳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