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翰(?―927年),字子逸,唐淮南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闽太祖王审知长子 ,时期第二任君主,926年-927年在位。
王延翰初任节度副使。

王审知病重时,命其暂管军府事务。
925年,王审知去世,王延翰即位,自称威武留后。
926年,任命王延翰为节度使。
同年,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但仍向后唐称臣。
927年,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钧以及王审知养子王延禀联手反叛,进军闽国都城福州,抓获并斩杀王延翰,史称闽嗣主,死后葬于福州北关外寺东,俗称 王墓山 。
王延翰身材高大,皮肤美白如玉 ,喜好读书,颇通经史。
王审知在世时,因对其管束严厉,尚能协助父亲处理政务。
王延翰初任节度副使,后历任管内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太傅、江州刺史,封琅邪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王延翰的父亲闽太祖王审知患病卧床,王审知命王延翰暂时代管军府事务。
期间,王延翰作为长子, 力侍汤药,寝食俱忘 。
同年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去世,王延翰继位 ,自称威武留后。
天成元年(926年)二月,王延翰向后唐表奏福建情势。

同年三月,后唐庄宗授任王延翰为威武军节度使。
四月,后唐庄宗李存勖遇害,继位,改元天成。
五月,后唐明宗加授王延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自后唐庄宗遇害后,中原地区多有变故。
王延翰见中原已乱,便于十一月取出的《·闽越王无诸传》,传示给将吏们看,说: 闽,自古是王国,我现在不称王,等待何时? 于是,军府将吏们便上书劝王延翰称王。
十月初六日,王延翰称王,国号 闽 ,以后唐年号为正朔。
修建宫殿,设置百官,礼仪细节以及礼乐典章制度都效仿天子,臣下称他为殿下。
赦免境内的罪犯,追尊其父亲王审知为昭武王 ,并改延平镇为永平。
王延翰立国后,自是骄淫奢侈,跨福州城西西湖筑室十余里,号称 水晶宫 ,经常携后妃游宴。
王延翰轻视欺侮自己的兄弟,继位才一个多月,就让他的弟弟王延钧出任泉州刺史。
王延翰选取很多民女来充实他的后宫,无止境地到处选取。
王延钧上书极力劝谏,王延翰非常生气,因此兄弟两个人便产生嫌隙。
时任建州刺史的王延禀,本,是王审知的养子,素来与王延翰不和。

王延翰给他写信让他帮助选取宫女,王延禀回信很不客气,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更为加深。
天成元年十二月(927年1月),王延禀、王延钧联合袭击福州。
王延禀顺流而下先到福州,福州指挥使陈陶见状,便仓促率众抗拒,兵败后,陈陶自杀。
当天夜晚,王延禀率领一百多壮士直奔福州西门,踏着梯子进入城内,把看守大门的人抓起来,打开兵库,取出武器。
到寝门时,王延翰吓得藏匿在其他的房间里。
十二月初八日(927年1月14日)早晨,王延禀抓获王延翰,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而且说王延翰与他的妻子合谋毒死王审知,并把这些告诉官吏、百姓们,然后在紫宸门外斩杀王延翰。
当天,王延钧到达城南,王延禀打开城门让他进去,并尊崇王延钧为威武军威武留后。
兄弟内讧相残自此开始。
王延翰死后葬于福州北关外天王寺东,俗称 王墓山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八位名将排行吕温侯摘得榜首
导读:时期是各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名将,在这里,我们将大家心中印象最深的八位名将做个排行,看看他们能排到第几呢?网络配图 1. 吕布有三绝:武绝天下,马绝寰宇,妾绝千古。吕布有此三绝,已不枉英雄一世。 吕布,字奉先,天下无敌的勇将。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力过人,使一枝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但是为人反复无常,嗜血好杀,不忠于任何人,只相信强者的力量。 吕布手持的方天画戟,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绵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背后扎八背护旗,威风凛凛。由于《》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2.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于建兴七年。 3. 马超(176年-223年1月 ),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末卫尉之子,末年及蜀汉开国名将,汉末群雄之一。 早年随父征战,马腾入京后,马超留驻割据三辅。潼关之战被击败后,又割据陇上诸郡。失败后投靠,又转投刘备。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凉州牧。于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终年47岁,追谥威侯。 《三国演义》及民间文化中绰号“”,因俊秀容貌与狮盔兽带、白袍银甲的非凡装束而得名,有“不减吕布之勇”。网络配图 4.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大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未报曹操之恩于白马坡时斩颜良诛,并告诫曹操三弟张飞更有之勇,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斩蔡阳兄弟释疑,在古城三兄弟聚义。 5. 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 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曹操闻典韦已死,痛哭不止。 6.张飞 张飞,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网络配图 7. 庞德,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 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 219年,庞德协助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8. 许褚(chǔ),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春秋时期齐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