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南北朝宫廷血案:太子刘劭剖开帝王后妃胸膛

时间:2025-03-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红潮导语:刚生下来,袁皇后看他的模样不同寻常,认为他将来可能会破国亡家,就想把他杀掉,派人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宋文帝。

宋文帝匆匆赶来,从大殿的窗户外伸手掀开床帐,让袁皇后不要动手,这才救下刘劭的一条小命。

刘劭走近地上的两具尸体,垂头看了看父皇凌乱的遗容,一语不发,转身走入东堂,坐了下来。

太子中庶子萧斌手持长刀,侍卫一旁。

外面的厮杀还没有结束,几十个宫廷侍卫正在向东堂这边冲击,他们都是宋文帝的亲信,现在还不知道已经命丧黄泉。

张超之带着众多兵士围住他们,挥刀狂砍,几十个侍卫纷纷倒下。

刘劭的士兵捉住了中书舍人顾嘏,带到刘劭面前。

刘劭问顾嘏:“父皇打算废掉我,你知道这件事吗?为什么不早来告诉我?” 顾嘏浑身颤抖,要为自己辩解,刘劭不想听,挥手示意,顾嘏立刻被斩杀在殿中。

刘劭派人到后宫去寻找潘淑妃,将她杀掉,还特意吩咐杀手,一定要剖开潘淑妃的胸膛,看看她的心到底生得正不正。

杀手把潘淑妃杀死,回来编了一句谎话,说潘淑妃的心果然是偏的。

这让刘劭感觉非常满意,“这就对了。

邪侫之人,心一定是邪的。

”网络配图 刘劭最痛恨的徐湛之和潘淑妃死了,但杀戮还没有结束,刘劭心里还惦记着一个人,就是江湛。

江湛,字徽渊,有文才,有操守,能够固守清贫,清廉自爱,很得宋文帝的信任。

在北伐的问题上,朝中大臣普遍反对,江湛却极力赞成。

北伐失败之后,皇太子刘劭建议处死江湛,说:“北伐败辱,丢失了几个州郡,只有杀死江湛,才能对国人有一个交待。

” 宋文帝不肯,“北伐是我的主意,江湛只不过没有表示异议。

” 索虏派人求亲,皇太子刘劭和大臣们都认为可以答应,江湛再一次站出来反对,认为北人没有信用。

刘劭非常愤怒,对着江湛怒吼一通。

散朝出来,刘劭余怒未消,让自己的侍卫过来使劲推搡江湛,险些把他推倒,两个人的关系从此彻底闹僵。

刘劭举行宴会,请遍了朝中大臣,惟独不请江湛。

他又提醒父皇说江湛是一个奸侫小人,不宜亲近。

宋文帝夹在亲信与儿子之间,只能极力调和,给刘劭的大儿子和江湛的三女儿说媒。

当宋文帝打算废掉皇太子时,指派江湛起草诏书,这是江湛一直盼望的一件事。

刘劭弑父之后,当然不会忘记仇敌江湛。

此时江湛正在朝中,听到宫中喧嚷,知道情况不妙,急忙躲进一间小屋当中。

刘劭的士兵前来搜寻,杀死属官,最后在小屋子里找到了江湛。

江湛站在窗边,面色不改,被害时四十六岁。

他的五个儿子也没能躲过劫难,全部被杀。

残杀之后,整个皇宫终于安静了下来,刘劭派人急召自己的二弟、潘淑妃的儿子刘浚率兵进宫。

同一天,刘劭即皇帝位,宣布大赦天下,把元嘉三十年改为太初元年。

同时把宫中发生血案的罪责全部推到徐湛之和江湛身上。

只有几十名朝廷官员出现在刘劭的登基仪式上,其中就有昨天警告过宋文帝的那位太史令。

刘劭把他叫到自己面前,问道:“知道吗?你险些坏了我的大事。

你看看,我可以在皇位上坐几年?” 太史令很肯定地回答:“十年。

” 十年的时间不长,但也不算太短,刘劭挺满意。

哪知道太史令退下去,小声对别人说:“哪里会有十年,能有十旬就不错了。

”网络配图 十旬就是一百天。

此话传到刘劭的耳中,刘劭大怒,把太史令活活打死。

做了皇帝的刘劭心虚得厉害,登基仪式结束之后,马上称病躲起来,没有出来参加宋文帝的大敛。

心虚的表现还有:下令收缴各处的兵仗,藏入武库;处死江湛、徐湛之等人的亲党,同时大肆封赏和提拔官员;放低姿态,向朝廷官员请教治国良策;减轻赋税,分给穷人田地等。

现在,刘劭最害怕的是京城之外的几位亲王。

宋文帝一共十九个儿子,而且十九个儿子十九个妈,互相之间都不是同胞兄弟,也是很奇特的一种现象。

刘劭字休远,在十九人当中排行老大,生母是袁皇后,属于皇帝的嫡长子。

二儿子、始兴王刘浚是潘淑妃所生,三儿子是路淑媛所生。

在宋文帝的十九个儿子当中,这三位最有故事。

刘劭的出生本身就不太光彩,在宋文帝即位之后,在为父亲守孝时生下刘劭,感觉说出去不太妥当,拖到元嘉三年闰正月才公开刘劭出生的消息。

刘劭刚生下来,袁皇后看他的模样不同寻常,认为他将来可能会破国亡家,就想把他杀掉,派人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宋文帝。

宋文帝匆匆赶来,从大殿的窗户外伸手掀开床帐,让袁皇后不要动手,这才救下刘劭的一条小命。

出生第三天,宋文帝前去看望自己的长子,结果发生了一件颇为诡异的事,宋文帝头上插戴的簪帽突然滚落到婴儿的身边。

当时宋文帝是在室内,外面又没有风吹进来,簪帽也一直戴得很牢固。

所以宋文帝感觉到一丝不祥,很不高兴,这似乎也预示了后来刘劭的作为。

刘劭六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宋文帝专门为他建造了华丽的东宫。

到了十二岁,皇太子刘劭娶了黄门侍郎殷淳的女儿为太子妃,夫妻住进东宫。

最初,宋文帝对袁皇后十分敬爱,宋文帝自己生活节俭,却经常拿钱交给袁皇后,让她接济娘家的生活。

以后宋文帝移情潘淑妃,袁皇后受到冷落,心中恚恨,称病不见宋文帝,处处回避,自我放逐。

长期的精神折磨,最终袁皇后果然得了重病。

网络配图 弥留时刻,宋文帝来到袁皇后的病床前,执手流涕,问她还有什么话要说。

袁皇后凝视宋文帝许久,自己拉起被子把脸遮住。

也许袁皇后此时还没有原谅宋文帝,或者她突然痛苦地意识到,宋文帝对她并没有想像的那样绝情。

只是到了此时,一切都已经意义不大。

元嘉十七年,袁皇后死在显阳殿,时年三十六岁。

从某种意义上说,袁皇后算是被潘淑妃气死的,所以刘劭的政变一得手,立刻就把潘淑妃杀死,为自己的母亲袁皇后报仇。

袁皇后的死让宋文帝非常伤心,后来他对刘劭一忍再忍,其中大概也隐含着一些对袁皇后的歉疚。

成年以后的刘劭形象不错,而且喜欢弓马骑射,又爱读书,特别是史书,看起来真是一块文武兼备的好材料。

宋文帝对这个皇太子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皇太子想要什么,宋文帝总是尽量满足。

东宫卫士的数量基本与皇宫中的羽林军相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宋文帝对刘劭的娇纵,也非常信任,非常倚重。

曾经有一段时间,天象异常,宋文帝担心会有不测发生,预做防备。

防备的措施之一是大幅度增强太子府的力量,东宫的甲士达到上万人。

既然如此,皇太子刘劭为什么发动政变、残忍弑父?其中原因说来曲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盘点宫廷剧中八大废后 废后真的都很恶毒吗?

皇后作为的妻子,天下人的圣母,要求贤良淑德,母仪天下,德配高位。但宫廷剧中,大部分都把皇后描述成反复无常、、刁难嫔妃,不被皇帝所喜最后被废的可怜可恨之人。真的是这样吗?在历史上,她们也是可怜人,一入皇城深似海,在帝王身边稍有不慎,轻则被废,重则被杀,连累家族。 让我们来看古装剧里那些废后的历史真相吧! 1、废后- 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汉景帝第二任皇后就是的母亲)。薄皇后是景帝的太子妃,能够当上皇后全凭当时汉景帝的祖母,也就是的小妾薄支持。薄皇后与薄太后同族。薄皇后与汉景帝20多年夫妻,无子无宠。终于在景帝立刘彻为太子时被废。 没有以薄皇后为主角的宫廷剧,美人心计中,饰演的薄皇后愁云满面,对于深居宫中不被皇后宠爱,且无子无后的女人来说,这种表情再合适不过。 2、汉武帝废后— 的小名叫“阿娇”,阿娇从小出身豪门,母亲馆陶长公主深得母后窦太后的喜爱。汉武帝母亲极具慧眼,选择让当时的“”,使得他在争夺太子位中拿到了馆陶长公主家族可贵的一票。 想必开始阿娇也是深得汉武帝喜爱的,但是太过忌妒心重,在宫中跋扈并无所出(没有子女),后来因“惑于巫蛊”罪名被废入长门宫。《长门赋》就是为阿娇写的,情深意切,十分感人。 《美人心计》中,贡米饰演的陈皇后娇柔高贵。说得没错啊,汉武帝能顺利登基,跟金屋藏娇有很大关系。 《》郑媛元饰演的陈皇后端庄典雅。出身豪门的她,想来气质修养也还不错,这个形象有点华丽。 《大汉天子》中,何佳怡饰演的陈皇后,感觉像一介布衣呢,物资匮乏,也可以理解。 3、汉武帝废后—卫子夫 卫皇后本来是家的歌姬,后来被送给汉武帝。开始卫子夫并不受宠,但她个人应该是运气很好,皇后无子的情况下,卫子夫顺利为汉武帝生下了长子。阿娇被废后,卫子夫顺利当上皇后,其子当上了太子。、其实都是卫子夫的娘家人。卫子夫是宫廷尔虞我诈斗争的牺牲品,当了38年皇后,后来因遭遇“巫蛊事变”(宫廷中很爱搞这一套),不能自证清白而自杀(儿子也死了)。 《汉武大帝》中林静饰演的卫子夫,看起来温婉大气,高贵端庄,可怜她当了半辈子的皇后最后落得的下场。 卫子夫到底有没有被废,历史上有争议。因为汉武帝没有下发正式的废后诏书卫子夫就自杀了,而且后来汉武帝还给了她谥号“思”(废后是没有谥号的)。想必是到汉武帝晚年,终于明白卫子夫多年的陪伴、自杀的委屈,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4、废后—许皇后 汉代许家也有两个皇后,许皇后与汉成帝的许皇后,前者被大臣毒杀,后者被废,古代帝王家,真是人情浅薄啊。说起来许皇后是的妹妹,也就是汉成帝的姑姑(古代帝王外戚家谱也很乱)。 许皇后出身名门,色艺俱佳,犹擅文章,十数年间汉成帝专宠皇后,后来慢慢年老且无子女,再后来与入宫,的地位更是不稳固。许氏的姐姐平安刚侯夫人许谒等人行妇人媚道诅咒后宫怀有身孕的王美人和王凤等人,事情败露,皇太后大怒,将这些人投入监狱严刑拷问,许谒等人被处死,许氏被废黜皇后之位。 许皇后被废后,还谋求复位,结果事情败露被汉成帝赐药自杀。 5、废后—阴皇后 汉和帝的废后也是出身名门,她和的原配是同门闺秀。阴氏是汉和帝的第一任皇后。 阴氏聪明颖慧(古代名门女子,可以理解),入宫后受封贵人,得到汉和帝的特殊宠爱。后来汉和帝立阴氏为皇后。同年,贵人入宫后阴氏渐渐失宠,心里屡有怨恨,便以祝诅之术诅咒邓绥。事情败露,汉和帝废黜阴氏的皇后之位,后来她不堪折磨,忧愤而死,死时才二十三岁。 《班淑传奇》中的阴皇后,扮演,因为太不重要还没有剧照~~ 6、废后— 唐高宗的王皇后,就是被搞掉的那个,其实出身名门,她的祖母同安长公主,是唐高祖的妹妹。李治还是晋王的时候,是晋王妃。李治继承皇位,王氏为皇后。像李治这样一个性格的人,如果没有武则天,也许两人可以平安过一辈子,可惜王皇后遇到了对手。 王皇后没有生育,当时宫中只有宫女生皇子和生皇子。要说武媚娘入宫,其实主要是王皇后为了对付萧淑淑,但这也是王皇后自觉坟墓。王皇后先后被冠上巫蛊案(皇宫里总也喜欢搞这个,在古装剧里出现的频率跟麝香滑胎差不多)和杀死武媚娘小女儿的罪名,最终被废,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囚禁起来。 《武则天》里的王皇后 《唐宫美人天下》中的王皇后,看起来美丽端庄。 7、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是蒙古皇族姓氏。这也是后宫前朝的显赫家族。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最为出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两代君主。 但这个显赫的家族,也有废后。顺治帝废了太后家的侄女,大概这个儿子是极其不满自己母亲的婚姻安排吧。 顺治帝的博尔济吉特氏废后,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孝庄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真心不喜欢她,奏明皇太后,降后为静妃,改居侧宫。这个皇后也是个苦命丫头,当皇后时在后宫没什么话语权,被废也不是因为失德,只是皇上认为她“无能”;当了静妃以后,没有子女也没有历载,也不知道葬在哪里;而且她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下发正式诏书被废的皇后。 《少年天子顺治篇》中郝蕾饰演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 8、帝废后—乌拉那拉氏 这个姓是不是最近很熟,对,就是《甄缳传》中的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是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乌拉部的王族姓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 多说几句。乌拉那拉氏在清朝有三个皇后,分别是的太妃、帝皇后、乾隆皇后,一朝开国五君主能占到三后,家世显赫,怪不得《甄缳传》中说,乌拉那拉氏不得废后。 乌拉那拉·,孝烈武皇后,努尔哈赤的太妃,有“满洲第二”称号(第一美女?),后被逼殉葬得谥号“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但随着倒台牌位被赶出了太庙,真是个可怜的女子。 雍正帝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原配嫡后,为雍正帝的福晋。雍正年间去世,谥号孝敬皇后,其皇长子也早殇。她应该就是《甄缳传》中那个只在传说中的,宜修是她妹妹,根据书的描述,既然乌拉那拉氏不得废后,就把关于宜修这个皇后的描述全部毁掉,她是个虚构的人物。 前两个乌拉那拉氏皇后其实都没有被废,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次数很多,真正被废的乌拉那拉氏皇后,是乾隆帝的皇后。 乾隆继位前,乌拉那拉氏为侧福晋,乾隆继位被册为“娴妃”,后册为贵妃。乾隆帝的第一个皇后孝贤皇后去世后,娴妃成为皇后。皇子永基、永景都是她亲生。乾隆中年以后生活日渐淫靡,皇后失宠,帝后感情日渐淡薄。 乾隆帝南巡时(寻花问柳?)帝后决裂,皇后愤然剪去头发,触犯国忌,被打入冷宫。死后没有享祭,葬在裕陵妃园寝墓穴内。在《还珠格格》中,皇后是个的角色。 看看这些古代系出名门最后却惨淡收场的皇后们,小八认为,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善良,不忌恨不嫉妒,无论是古代今朝,都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安全感和福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宫廷御医为讨好慈禧太后,研究了一个美白的方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医文化,不仅在民间受欢迎,在古代的后宫中,佳丽们也十分痴迷对其进行研究。 大家熟知的,她70岁时,其皮肤依旧白皙娇嫩,十分让人吃惊。这一切,都与她平时的保养有很大关系。 慈禧成为大清王朝真正发号施令的主宰后,就有宫廷御医为了讨好她,特意用珍贵药材研究了一个美白养颜的方法给她,没想到慈禧却对宫廷御医说:哀家可不喜欢你们的法子,如果你们真想孝敬,哀家有一个专用之物,你们拿去好好研究改良一下。 当慈禧把她的研究方法说出来后,宫廷御医们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慈禧让宫廷御医们专门为她研究的美白养颜方法,主要材料让人,竟然是珍珠粉,并不是名贵中药材。 宫廷御医们自然知道珍珠粉的作用。在中国的很多古代医学典籍中,都有对珍珠粉的描述,其中,名医所箸的《本草纲目》是这样讲解的: 珍珠粉味咸、甘、无毒。镇心点目。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除皮肤逆胪,坠痰,除面斑,止泄。 慈禧虽然不懂医学,但对美白养颜的研究,有深刻体会。根据《》等历载,慈禧17岁被选宫中后,成为兰贵人,但直到3年后,才对其进行宠幸。 熟悉清宫历史的人都知道,咸丰是一个十分喜欢沉迷后宫的皇帝,除了他的妃子们外,也常常命令漂亮的宫女陪寝。可兰贵人(慈禧)为宫3年得不到咸丰的宠幸呢? 这是有原因的。当时的慈禧虽然容貌端正,还算漂亮,可就是皮肤不白皙,甚至有点黝黑。 慈禧是一个十分有谋略的女人,她知道自己的不足,于是从宫廷御医里找来大量医学典籍,并在杨贵妃常用的秘方中,找到一个关于用珍珠粉美白养颜的方法。 杨贵妃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之一,要想达到她的容貌自然不可能,但从皮肤改变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个白皙、光洁、滑嫩的肌肤,这一点,慈禧还是非常有信心。 刚刚进入皇宫,慈禧的地位并不高,为了不引起其她妃子的怀疑和关注,更多的是怕遭到嫉妒。最开始时,慈禧仅仅是用磨得非常细腻的珍珠粉来敷面,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面膜。 用了一段时间后,慈禧发现自己的面颊果然如《本草纲目》上描述的一样:润泽光洁,白里透红,容光焕发。 面部的变化让慈禧心情愉悦,她加大了珍珠粉的使用量,不仅用来做面膜,还用来洗澡。 当咸丰皇帝再次见到后宫中的慈禧时,眼睛再也无法挪开了。而慈禧也顺势而上,靠着咸丰皇帝的宠爱,一步步在后宫中站稳了脚跟,最终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有了权势后的慈禧,巴结的人自然很多。一些宫廷御医为了讨她欢心,特意用人生、鹿茸等名贵中药材研制了各种美白养颜方法,作为孝敬之物贡献给慈禧,希望她永葆青春,容颜不老。 慈禧对宫廷御医们的东西根本看都不看一眼,而是说:哀家已经用珍珠粉很多年了,是一个受益者。如果要为我配制美白养颜的法子,还是用珍珠粉吧! 为了能让自己用到上好的珍珠粉,慈禧还特意命令宫廷御医们成立了一个“珍珠粉研究机构”,并指派专人负责,为她研制内服、外用、刷牙等各种珍珠粉。 慈禧的女侍官德龄公主,在清宫中伺候慈禧多年,根据她的亲眼所见所写成的《御香缥缈录》一书中,有一段对慈禧60岁时的描述:肌肤白嫩光滑,如十五六岁少女一般,细腻光润,,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 而慈禧也常常在后宫中现身说法,推荐珍珠粉的妙用,认为珍珠粉不仅能祛斑美白,还能延年益寿。 当然,在清朝时期,除了皇宫里的佳丽们外,民间能用上珍珠粉的女人毕竟是少数。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现在,珍珠粉已经成了很多爱美女人的必备之物。 慈禧如果还活在世上,对今天这些爱美的女人们,她会不会羡慕嫉妒恨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