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
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
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
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
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东都事略》卷一〇一、《》卷四七二有传。
蔡京的儿子都有谁 蔡京有八个儿子,有六个儿子五个均是学士。
长子,蔡攸,字居安,曾任宰相,与蔡京不睦。
元年(1126年)赐死。
次子,蔡鯈(音tiáo),早卒。
三子,蔡翛(音xiāo),曾任宋朝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靖康元年(1126年)赐死。
四子,蔡绦(音tāo),字约之,官至徽猷阁待制,后流放白州。
五子,蔡鞗(音tiáo),娶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为妻,成为驸马,官宣和殿待制,靖康元年被掳至金国,茂德帝姬改嫁完颜宗望。
七子,蔡脩,靖康元年与父在潭州崇教寺暴病而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宋名臣司马光诚对买马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一代名臣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在小时候便是有名的神童,七岁时就能背诵《春秋》,这令他声名远播。而救人的故事在今天都被誉为美谈,除了他砸缸救人的故事外,司马光诚对买马人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日,司马光想要将家中的一匹马给卖掉,便将这匹马交给了管家,让管家牵着去集市卖。这匹马,性情十分的温顺,毛色也很纯正,身姿矫健,算的上是一匹好马。但这匹马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在夏季时会有肺病。于是,司马光特别嘱咐管家让他一定要告诉买主这匹马在夏季时会有肺病这件事情。管家听后感到十分的不解,哪里有人会将自己要卖的物品的缺点告诉买主呢?管家对司马光说道:“我们卖的这匹马外形看起来十分的漂亮,只要我们不说买主是不会知道这匹马夏季会有肺病的。”司马光听后十分不认同管家的说法,司马光认为做人就应该讲诚信,这跟钱多钱少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么他的损失就会更大。管家听了司马光的话后十分的愧疚,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于是,管家在集市卖马时,诚实的告诉买马的人,这匹马在夏季时会生肺病。 从司马光卖马的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非常重视信誉的人,他认为做人诚实是非常重要的,这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司马光祠 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于公元1086年,因病去世。为了纪念他为北宋这一王朝做出的贡献,下令为司马光建了一座司马温公祠。司马温公祠位于夏县小晁村北的峨嵋岭上,是司马光墓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司马温公祠中一共有两座石碑,一座名为鱼子碑,另一座名为杏花碑即司马光碑。鱼子碑是司马光祖父司马炫的墓碑,是由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为纪念父亲司马炫所立的石碑。鱼子碑的碑石是一种非常难见的石头,是鱼卵化石。从碑石的珍贵程度,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池对其父亲的孝心。司马一族在当时可以说是名门望族,入朝为官的人多达二十人,官位也较高。 而杏花碑则是宋哲宗为表彰司马光对北宋王朝所作出的贡献所立的,由宋哲宗亲自题写了“忠精粹德之碑”六个大字,以及北宋大学士为其撰写了碑文。但,因为受到他人的诬陷,在司马光死后的第八年,宋哲宗听信谗言下令将杏花碑摧毁。记载了司马光丰功伟绩的杏花碑被断成了四段,长埋于地底之下。等到公元1148年,才被夏县的县令挖掘出来,掩埋多年的杏花碑得以重见天日。杏花碑经过了风雨的洗礼,见证了司马光死后的兴衰荣辱,是历史最忠诚的见证者。杏花碑的碑文对研究司马光的生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司马光家训 北宋名臣司马光对其独子司马康一直都是精心教导的,《训俭示康》是司马光所写的一篇散文,同时也是他写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司马光家风严谨,其家训在现今看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日益奢靡,人人都竞相攀比,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司马光对这种社会现象感到十分的焦急,他认为这种风气是会影响到年轻人的,会进一步腐蚀年轻人的思想。司马光为了自己的后世子孙能够避免这种恶习,于是写下了《训俭示康》这一篇文章作为家训,意在教育儿子及后世子孙们要勤俭持家,不能奢侈腐化。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的第一段中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先是说明自己一直都是不喜欢奢侈的作风,并交代了自己的家世,进一步说明勤俭持家是他们家的一贯作风。接下来,司马光用自己的事例来说明自己不好奢侈的作风。文章的第二段就是司马光感慨北宋初年与现在社会风气的不同,越来越多的人喜好奢侈,并做了详细的事例说明。文章的第三段则是对北宋初年的一些人物节俭的事例做了一个补充说明,进一步说明现在社会生活习俗的奢侈之风。在之后的文章中,司马光引经据典,说明节俭的重要性以及希望后世子孙一定要勤节持家。 在《训俭示康》中,司马光教育自己的后世子孙一定要牢记“俭朴”两字,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搞笑将军党进:北宋文盲将军党进的糊涂与精明
党进是北宋初期的名将,要说党进的主要成就便是在期间曾经两次带病远征北汉,其中最辉煌的就是第一次征讨北汉,当时党进还只是一名副将,跟随围攻太原,而杨继业带领数百精骑来突袭,杨继业是谁呢?他就是小说《》中大名鼎鼎的杨令公的原型,在小说中号称“无所披靡”,党进也不是吃素的,党进带兵一直追击,最后杨继业躲在护城河中,还是被城中守城兵用绳子狼狈地拉上去才得以逃脱,这是杨继业带兵生涯中为数不多的败绩,而把这个所向披靡的杨继业打得落荒而逃的关键正是党进。党进在被突袭时,首先反应过来,挺身而出,以少敌众,带着几个人追着杨继业打,杨继业也无语了,肯定心想:“这小子怎么那么倔啊!” 自从在征讨北汉大挫杨继业后,党进的名声可谓一时如日中天。之后的战役就取得没什么特色成就了。党进呢,首先是一个文盲,性格朴实粗狂又有点愣,所以经常闹出一点笑话,这也就是为什么笔者觉得党进萌萌哒。 在一个大雪天,党进驻军在外,在帐篷里挨着火炉边喝酒边吃肉,然后免不了出了一身汗,党进就觉得奇怪了,这么冷的天他还出汗,肯定有问题,就随口说了句:“这天气肯定出什么问题了。”而此时在帐篷外驻守忍受雪寒的士兵真是,就随口接了句:“小人觉得很正常。”这时我还有点怀疑这个党进是真傻还是假愣啊! 党进因为文盲也闹出了很多笑话。他负责管理禁军士兵,禁军中一般把自己手下有多少士兵,多少马屁器甲都记录在木梃上,当时称为“杖记”,但党进不识字!所以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兵马,偏偏有一次宋太祖问党进:“你手下现在有多少兵马啊?”党进瞬间就懵了,匆忙之际,党进就举起木梃给宋太祖,说:“都在上面写着了。”宋太祖不但没有生气,还大笑,觉得他很老实,可能正是党进这种呆萌,所以宋太祖才对他委以重任。 还有一次党进去边关防守,按照惯例,每位大臣被派往地方之前都要上朝向汇报一次,宋太祖也知道党进不识字,怕难为他就派个人和党进说:“你是个边臣,这些小细节就免了吧。”不料这个萌萌哒的党进还是个死要面子的人,偏要走程序,其他人只好帮他写好说词写在笏板上,党进就在家把上面的说词背熟。面朝时,所有人都说完了,轮到党进了,关键时候党进就歇菜了,跪在地上半天憋不出半个字,最后看着皇上说了一句:“臣闻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读到这里我就笑喷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根本就不搭边,旁边的大臣都忍着不笑,他们也怪难受的了。后来有人问党进:“你面圣时为什么突然说那两句话啊?”萌萌哒的党进竟然说:“那群读书人,天天吟这个对那个,我也来上一两句,让皇上知道我也读过书啊!”笔者也是被党进的呆萌气死了。 党进虽然萌萌哒,但他也不是笨。当时党进负责巡查京城,每次巡查,党进一看到有人在饲养那些鹰、鸟之类的,就会命令左右的士兵把那些给放了,还要骂那些饲养的人:“不买点肉来供养家里面的父母,反而拿来喂养这些鸟儿?”那时宋太祖的嫡长子正好命人饲养他那只鹰鹞,碰巧被党进看见,党进就命人去把它给放了,养鹰的人马上说:“是晋王命令我在这里养的。”而且还要马上跑去告诉晋王。党进马上阻止他,还给钱那个养鹰人买肉,并且说:“你要好好恭谨地照顾好这只鹰啊,千万不要让那些猫猫狗狗不小心伤了它。”为此百姓还笑党进厚此薄彼。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党进徼巡京师》。这党进萌萌哒起来其实还不笨,虽然有些人说他见风使舵,但笔者觉得这正式他机灵的地方。 党进镇守许州的时候,有一天回到家里,刚进房间就看到一条大蛇竟然在自己床上睡觉,竟敢在萌萌哒的党进面前睡觉,党进大怒,把这条大蛇给煮了吃,但不久之后,党进莫名其妙地生病了,而且一病不起,最后死在了许州,党死的时候也才五十一岁,刚步入中年后期。至于他的死与这条大蛇有没有关系就不知道了,毕竟也没有相关的正叙,我们也无从考证。 想必那时党进应该也有不少朋友,因为谁不想身边有这些二愣子朋友,偶尔闹出一点小笑话来一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