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韦睿简介 南朝梁武帝时名将辅国将军韦睿生平

时间:2025-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宋端宗赵昰简介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第八位,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 人物简介 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音同“夏”古代人名用字),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在位2年,享年11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他是的庶长子,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 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克临安时,5岁的宋恭帝和谢太皇相继被俘。赵昰和母亲杨淑妃和弟弟由国舅杨亮节等护卫,出逃福建,定行都於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当时时值战乱,哀鸿遍野,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当地人民甚感其恩,元军占领福州时,当地人民遂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祭祀南宋高宗及入闽的益、广二王。左右列的是文臣武将:、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当地泰山宫便塑这些神像,实是回避元代的查禁,以泰山宫作掩护,泰山宫现存完好)。 赵昰登基前被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1276年6月14日即位,改元景炎,时年只有7岁。虽然朝臣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力图恢复宋朝,但在元军的紧紧追击下,端宗只能由大将张世杰护卫登船入海,东逃西避,疲於奔命。他曾逃到南澳岛上,在岛上海滩上开挖的宋井至今仍存,之後又逃到香港的九龙城一带,现存的宋王台和侯王庙都是为纪念宋端宗而建。 景炎三年(1278年)3月,端宗为躲避元将刘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广州对开海面,「龙舟」倾覆,端宗遇溺被左右救起,因此染病。因元军追兵逼近,又不得不浮海逃往碙洲(今香港大屿山)。不到10岁的小皇帝屡受颠簸,又惊病交加,於几个月後(1278年5月8日)在碙洲去世,葬於永福陵(今香港大屿山)。 据宋王台公园《九龙宋皇台遗址碑记》记载,昰、昺二帝南逃期间,「有金夫人墓,相传为杨太后女,晋国公主,先溺於水,至是铸金身以葬者」,葬於今九龙城区,人称「金夫人墓」,後来在该址兴建了圣三一堂,「金夫人墓」也随之湮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夏帝扃简介 夏朝受兄长内禅而登上王位的帝王

夏帝扃(前1783--1766)元年丙戌,在位18年。第14代帝王。夏帝泄之子 扃,泄之次子,廑的父亲,不降的弟弟。受兄内禅而继位,在位18年,病死,葬于安邑。《纪年》作在位十八年。 姒扃(前1745年---前1725年),姓姒,名扃,一作乔、高阳或胤甲。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四任帝王(一说第十二任)。他的祖父是姒芒,父亲是姒泄,他的哥哥是姒不降。受兄内禅而继位。都城在西河。据说即位后天空中妖光连续出现十天。扃在位21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其子姒廑继位。 帝王档案 在位起讫:公元前1921-公元前1901年。 生卒年:公元前?—前1901年。 出生地:斟寻(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东北)。 立都: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 年号:帝扃元年(庚申,公元前1921年)。 继承人:其子姒廑 生平简介 姒扃,姓姒,名扃。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四任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九任王姒芒,父亲是十任王姒泄,他的哥哥是夏王朝第十三任王姒不降。 帝降五十八年(己未,公元前1922年),姒不降因自己的儿子性情乖僻,他怕其子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而将王位内禅给了自己的弟弟姒扃。 帝扃二十一年(庚辰,公元前1901年),在位21年的扃死,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姒廑。姒廑即位二十一年后,病死。因姒不降的儿子孔甲不服,又依然将王位夺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