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曾直言犯上指摘帝王过失的韩愈为什么蜕变成懦夫?

时间:2025-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核心提示:三年(823年)早春,邀同僚张籍游曲江,写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网络配图 春景是美艳极了,但与社会现状反差强烈,令人反感。

后世的、都批评韩愈“独善其身而置朝堂时弊于不顾”,今人也指责这时的韩愈已从一个敢说敢为的文人蜕变为一个明哲保身的懦夫,表现出了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话是说得不错,只可惜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作为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他曾仕途浮沉几起几落,甚至差点儿掉了脑袋,待到人老了,好不容易有了垂垂暮年其乐融融的安生日子,你再要求他像年轻时一样地去冒政治风险,岂不是太了吗? 元和十四年(819年),崇道信佛的亲率宫女30人,手捧香花,去护国寺恭迎佛骨进宫供奉三天,然后再送往京城各个寺庙里瞻仰。

上有好者,下必效之,于是君臣皆以信佛为荣。

韩愈看不惯了,上表力谏,说供奉佛骨实在是一件荒唐事,梁朝就是因为信佛而亡国的。

这下可就触怒了宪宗,声言要用极刑处死韩愈。

幸亏裴度等人为其说情才免去一死,后被贬到潮州去做刺史。

可韩愈还是“拎不清”,再度上表,而且措辞比前一次更严厉。

宪宗龙颜大怒,遂下了一道圣旨,把韩愈一家逐出京城。

可怜韩愈12岁的女儿当时正病在床头,被抬着上路,其时正是风雪高寒的深冬,走到商山时女儿就咽气了。

韩愈把女儿草草地埋在路边,连一块小小的碑也顾不上立,就被差役催着赶路去了。

家人不幸,个人浮沉,加上路途遥远,使得50多岁的韩愈身心十分疲惫。

一到潮州,他立即写《谢罪表》,痛责自己,感恩圣上,乞求圣上开恩让他回京城。

网络配图 佛事过后,宪宗时常念起韩愈的好来,再看他的《谢罪表》言辞恳切,有心召他回京。

但宪宗要杀杀他的傲气,就让他到离京城较近的地方任职,以观后效。

韩愈,从此学乖了,朝堂上的事一概不闻不问,空下来就钻研学问。

继位后,韩愈被召回长安担任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后又升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官越做越大,胆子却越来越小。

当下属要上表改革吏治时,作为第一把手的韩愈竭力阻止,痛责下属。

其实他不是看不见当时吏治的腐败,对百深火热的境况也不是不清楚,只是他老了,心寒了,得过且过了。

要是再有什么“佛骨事件”,他的一把老骨头是经不起折腾了。

长庆三年(823年)早春,韩愈邀同僚张籍游曲江,写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景是美艳极了,但与社会现状反差强烈,令人反感。

网络配图 后世的陆游、文天祥都批评韩愈“独善其身而置朝堂时弊于不顾”,今人也指责这时的韩愈已从一个敢说敢为的文人蜕变为一个明哲保身的懦夫,表现出了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话是说得不错,只可惜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作为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他曾仕途浮沉几起几落,甚至差点儿掉了脑袋,待到人老了,好不容易有了垂垂暮年其乐融融的安生日子,你再要求他像年轻时一样不顾一切地去冒政治风险,岂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吗? 韩愈老了,经不起折腾了,想过一点属于自己的安定和谐的生活,也是人之常情啊。

敢于说话是要有让人说话的环境的,在“噤声如寒蝉”的氛围里,与其发出任何一点不同声音都可能招来灾祸,还不如索性不说,尤其是对身处官场又垂垂老矣的韩愈——唉,怪谁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海盗王陈祖义:曾令永乐帝悬赏750万白银捉拿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曾当过设计师

他是那个从水乡绍兴坐船去看社戏的孩童,是于封建末世中成长的早熟少年;他是被自然科学吸引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戎马书生,是弃医从文,立志要立人、发扬国魂的青年,也是慷慨倾力社会进步,历尽曲折令众人敬佩的文艺战士——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牛。”80年前的今天,鲁迅逝世。80年后的今天,小编带你认识教科书之外的鲁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他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网络配图 鲁迅的“第一次” 第一次离开家乡: 1881年9月25日,鲁迅在江南绍兴城出生。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从此家道中落。1898年,鲁迅第一次离开家乡,开始了南京的求学生涯。1902年,21岁的鲁迅赴日求学。 第一次投稿: 1899年的冬天,鲁迅偶然在《游戏报》上看到该报的主编、《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发起征诗的事后,激起了创作热情。经短暂构思,鲁迅一气呵成一首文言诗歌。 12月19日,《游戏报》上公布了征诗获奖名单,鲁迅的名字“周树人”被列在前十名之内,这是他向报刊投稿的开始。 第一次当老师: 1909年9月,归国后的鲁迅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教书育人是鲁迅付出了时间和心血的一项事业,是他生命实践的重要内容。 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写作: 1918年5月,37岁的周树人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篇小说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网络配图 第一次当“老板”: 1927年初,鲁迅来到广州。为了向广州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培育南方的文学新苗,鲁迅决定开设一间书店,这是鲁迅第一次当老板。由此,广州北新书屋应运而生。不少青年除了常来这里买书之外,也常来这里向鲁迅先生请教。但书店开业不到一个月,“四·一五”事变爆发,革命形势混乱不堪,鲁迅只好决定将北新书屋停业。 你所不知道的鲁迅 作品入选教科书最多的现代作家之一: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已成为新的文化经典,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至今仍然是现代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教科书最多的一位。 经典作品回顾: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珍君》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故乡》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网络配图 设计师鲁迅:为北京大学设计校徽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也是设计史的核心人物之一。 鲁迅先生较早的设计作品,是1917年8月完成的北大校徽的设计。 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稍有名气的鲁迅,眼光可谓独到。他在给鲁迅先生的信中写道:“余想请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一枚校徽,也不必多复杂,只需将先生一向倡导的美育理念融会贯通即可。”当时的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草案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与鲁迅在书籍装帧设计领域对中国平面设计的贡献相比,1917年的标志设计只是其小试牛刀。除了推广木刻版画之外,鲁迅一生曾设计过60多个书籍封面。其中《呐喊》与《引玉集》堪称鲁迅书籍封面设计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