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与中国有着什么关系

时间:2025-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代表作有长诗《穿裤子的云》。

革命后写了剧本《宗教滑稽剧》,是苏联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戏剧作品。

之后有长诗《列宁》、《好!》,讽刺喜剧《臭虫》、《澡堂》等。

对他的评语:"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

" 他是戏剧革新家。

主张舞台应有强烈的剧场性和假定性,反对自然主观地描摹生活。

他的戏剧理论对后来的苏联戏剧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并在世界现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过去的苏联戏剧批评界,人们对马雅可夫斯基的戏剧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没有给予公正的评价。

著名导演梅耶荷德早指出:“马雅可夫斯基是个真正的剧作家,他一度没有得到承认是因为他超前了好几年。

” 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最美好情感的诗人,在上世纪20年代,他相继写下三首“中国题材”的诗作,即《不许干涉中国》(1924)、《莫斯科的中国》(1926)和《你来读一读,踏上巴黎和中国》(1927)。

他在诗文中提到中国和中国人的地方,更是多达数十处,这在苏俄文学大家中比较少见。

反过来,中国人民对马雅可夫斯基的热情之高亦世所罕见,他的诗作几乎全被译成汉语,且发行量巨大。

“我几乎走遍了/整个世界,/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得很好。

”“铁锤/和诗句,/请歌颂/这青春的大地。

”他的这些诗句,在当年的中国家喻户晓。

他的诗歌风格,更是影响了不止一代的中国诗人。

对于我们而言,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现代经典,也构成一种经典的现代。

此雕像是苏联著名的雕塑家亚历山大·巴甫洛维奇·基巴尔尼柯夫(1912~? )的作品,青铜制品,像高62厘米(不连座),台座用富拉玄武岩制成,座高22厘米,1956年由苏联美术家联盟转赠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基巴尔尼柯夫在塑造此像时,技术更老练,观察更细致,能以适当的手段取得内容和形式的一致。

这尊雕像在构图上尤其具有独创性,它突出表现了马雅可夫斯基的头部和两肩,让肖像的脸部神情更集中:冷眉横对的冲动是这尊雕像的主题内涵。

这位革命诗人的气质与性格非常鲜明,因而雕像也更富感染力。

随机文章巴西亚马逊外星人事件,外国游客意外拍到外星人/真实外星人图片如厕遇马桶爆炸事件,女子如厕遇马桶爆炸/险些丢掉性命揭秘最有福气的10处胎记图片,屁股上长胎记竟然是大富大贵的象征银河系是不是整个宇宙为什么,银河系是宇宙中一粒尘埃龙脉为什么不能起房子,建不好会引龙脉怨气缠身/福薄之人镇不住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有关于玛戈王后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她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人物评价 瓦卢瓦的玛格丽特在瓦卢瓦王朝最後一名在位者亨利三世去世後的人生为丑闻,阴谋和悲剧所围绕。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和雨格诺派国王纳瓦拉的亨利的政治婚姻使她成为了法国宗教战争以及宫廷政治的牺牲者。 她的人生首先通过她的自传广为人知,这部自传涵盖了其从1565年到1582年的可靠事迹,她的人生的其他岁月的情况则大部分通过保留下来的私人信件所获得。同时代的人将她刻画为高傲的,“慷慨并且宽宏大量甚至有些挥霍”。她还被视为“充满求知欲的,善於发表演说的,敏捷而俏皮的并对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的“女性”。 玛格丽特是她所生活的那个对法国皇室充满流言蜚语的时代的非同一般的生活作风的一个鲜明写照,对她的流言为整个上流社会所传播,因此她在後来的著作中常常被认为是一位放荡而堕落的王后。但现代的历史学家却承认她不过是行使了当时只能够由男性贵族所拥有的特殊的自由 家族成员 玛格丽特对她的父亲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因为他死於发生在她的姐姐伊丽莎白和腓力二世婚礼上的一场比武,当时玛格丽特只有六岁。玛格丽特对她的母亲的感情非常的矛盾,既充满钦佩又夹杂著恐惧。她和她的姐姐们以及弟弟弗朗索-赫尔克里有著深厚的感情,而对哥哥亨利从她幼年开始就非常抵触甚至到了後期两人曾在一段时间里非常仇视对方。对於她和她的长兄查理之间的感情基本上无可考证,唯一可以证实的是,是他给玛格丽特取了玛戈这个外号并一直使用它。 她和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期间夹杂的多位纳瓦拉的亨利的情妇的故事。虽然她没有什麼政治影响力,但玛格丽特有时忠心地站在亨利的政治立场,并极力维护他和他的政治目的,而下一个时刻她又突然完全反对他,并试图破坏他的计划。在他们的婚姻被废除後的几年里,他们之间发展成一种长期对立的仇视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梁章钜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轶事及评价有哪些

人物评价 梁章钜是颇有建树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他一生勤于著述,卷帙浩瀚,内容题材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考证实录、笔记丛谈、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诸类,其著述之丰,在清代罕有其匹。他的许多著述填补了不同领域的空白。他的诗文创作记录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也折射出鸦片战争前后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梁章钜七十寿辰时,好友王淑兰所撰贺联非常贴切地概述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子女后代 梁章钜的夫人郑齐卿为进士郑光策长女,两人于元年(1796年)年底结婚。 梁章钜共有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分别为:长子梁逢辰、次子梁丁辰、三子梁恭辰、四子梁映辰、五子梁敬辰;长女梁兰省、次女梁兰台、三女梁兰芳、四女梁兰衡。 时期政治人物梁鸿志是梁章钜的曾孙。 人物轶事 一约四十年 距今大约200年前的清代嘉庆年间,后来成为封疆大吏的福州人梁章钜进士及第并当了3年庶吉士之后,不知何故忽然告假回乡,家居10年之久。这期间却又跑到闽西僻县浦城,去主持南浦书院讲席。一次,他就近游武夷,回浦城后去拜访他的老师祖舫斋尚书,恰好祖老师不久前也刚游过武夷。闲聊中祖老师说起自己在武夷山的时候,夜宿天游观,曾梦见由天游峰顶飞游雁荡,“梦境甚奇”。祖老师问梁章钜:“子能为我纪之乎?”祖老师的意思,是他自己未曾去过雁荡,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把雁荡的实景描述下来,印证自己的梦境。其时梁章钜也不曾游过雁荡,但他答应一定去雁荡一游。恰好祖老师桌上有两本《雁荡山志》,就借回去读,一读就满心欢喜。 那时梁章钜不过30岁出头吧,谁知等他真的来践雁荡之约时,已是二十八年(1848),一晃40余年,他已成皤然一叟,退休有年。道光二十七年,他在温州任知府的第三子梁恭辰将他迎养到温州,并效赵清献父子故事,为他筑了戏彩堂。梁章钜在温州闲居期间,写了许多著作,其中《浪迹丛谈》及续谈、三谈中有许多关于温州的记载。 到了温州,雁荡就不远了。 道光二十八年春,乐清县令安庆人蔡琪(字子树)写信邀顶头上司的尊翁、也是自己的太老师梁章钜游雁荡。梁章钜是蔡琪之父柳州刺史蔡维新的业师,蔡琪因以门下晚学生之礼事梁。这位徒孙颇懂得孝敬太老师,曾贻以雁荡山石门潭所产名贵香鱼干,并呈诗两首。有蔡琪作东道兼导游,梁章钜便于农历三月份欣然前往游雁荡。陪同的有他的两个儿子、幕中画师冯懋、温州卫守府廖寿彭。一行人沿瓯江顺流而下至馆头,再坐肩舆至乐清县城,会合蔡琪。二十四日因雨滞县城。二十五日晨行,于虹桥午餐,过窑(瑶)岙岭,晚住芙蓉村。二十六日晨越丹芳岭入西内谷,游能仁寺、大龙湫,下午越马鞍岭入东内谷,游灵岩、净名。在净名寺吃晚餐时,他们商量了勒石题名的事。二十七日游灵峰,越谢公岭,游东石梁洞,午刻至大荆,借居守备官廨中。二十八日早起,循白溪、清江、虹桥一路,至暮返乐清县城。二十九日沿原路回温州。 梁章钜此次雁荡之行,历时7天,正式在山中才2天,从西内谷跑到东外谷,雁荡山的精华部分二灵一龙都游过了,74岁的老人,难得兴致还那么高。他在二十六日的日记中写登龙鼻洞的情景:“同人皆从渍苔滑石中贾勇而登,余亦扶筇抠衣,强随其后,实有既竭吾力欲罢不能之慨。十余息而始达其广……”老人奋力登山的形象十分生动。 或许是雁荡山的风光太吸引眼球了,梁老先生一路贪看风景,竟然忘了作诗。回到家里后,女儿和儿媳向他索诗,他无以为应。原来一门风雅,其时在温州的长女梁兰省、三儿媳婉蕙均能诗。梁章钜自觉惭愧,在日记中写道:“回首生平所历名山,,皆有诗纪之,独于雁荡不留一句,未免山灵笑我老衰。乃勉成长歌一首,不追景而专记事,且语人曰:‘此余之禁体游山诗也。’……”老先生觉得不给雁荡写首诗,不仅无法向家人交账,更对不起雁荡山,怕山神嗤笑他老朽了。于是补作了一首七言长诗。所谓“禁体”,就是不按常规去做(游山诗而不写景)。诗中有曰: 三十二岁登武夷,七十四岁陟雁荡。平生浪游老不衰,俯仰名山且自壮……同侪诧我脚腰好,人所到处都不让。二儿扶持一筇稳,但饬门生省供帐。冯工绘事廖工诗,二客能从亦倜傥。写景何如纪事真,枯吟懒画壶卢样。山中七日即游仙,草草出山神已畅。 这种叙事之作,在雁荡诗词中甚少见,自具特色。作者似乎也颇为自得,抄示有关人等。于是纷纷和韵,亦一时之盛。游事已毕,梁章钜不觉忆起浦城旧事,搦管作小文《雁荡》。他在文中追忆了当年与祖老师对晤的情景后,地说:“今四十余年,而果遂雁荡之游,但惜不获与吾师相质,因亟记吾师之语以践宿诺焉。” 翌年,老先生即归道山。 十字令抒为官之道 梁章钜《归田琐记》曾写过二首《十字令》,分录如下: 《贪官十字令》: 红, 圆通, 路路通, 认识古董, 不怕大亏空, 围棋马钓中中, 殷勤奉, 衣服整齐言语从容, 主恩宠德满口好称颂,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清客十字令》: 一笔好字不错; 二等才情不露; 三斤酒量不吐; 四季衣服不当; 五子围棋不悔; 六出昆曲不推; 七字歪诗不迟; 八字马吊不查; 九品头衔不选; 十分和气不俗。 两首《十字令》,刻画出两种决然不同的为官之道,真可谓形象逼真、。 “贪官”《十字令》将贪官从官职升迁的秘诀到官场处世的原则,从组织程序的黑幕到活动范围的肮脏,从行贿方式的龌龊到贪赃手段的卑鄙,从公众形象的虚伪到舆论导向的控制,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刻画得淋漓尽致,讥讽了当时的官场恶习,刻画出了投机钻营者的嘴脸,揭开了贪官的“隐私”。 身为省部级干部的梁章钜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人民公仆,对贪官的“为官之道”是深恶痛绝的。在数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梁章钜一直努力当一位“清客”。《清客十字令》是他自己拟就的“为清客之道”,以此来应对贪官的“为官之道”,“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则是他在湖北江陵官署门上自题的一副楹联。梁章钜以此联昭示了除弊兴利,造福人民,使百居乐业;心地纯正,襟怀坦白,诚恳老实,,才会“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司马光语)。“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这是一位好友升官赴任告别时梁章钜书赠的楹联。上联是贺刘发得官时的告诫之诗,下联是苏轼唱和张近之句。从中也可看出梁章钜对当官的态度。 梁章钜喜欢看大戏,戏棚台柱两侧的佳联他都抄下写入《楹联丛话》。其中有两副:“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做戏何如看戏乐,下场更比上场难”。梁章钜作的点评是:“几于格言矣!”梁章钜把“为官”当成了唱戏的“上台”“下台”, 淡泊心态可见一斑。 文学成就 主要著作 梁章钜工诗,精鉴赏,富收藏,喜欢研究金石文字,考订史料。勤于读书,学识渊博,“自弱冠至老,,盖勤勤于铅椠者五十余年矣”。博藏群书,闻见日广。喜作笔记小说,题材广泛,文笔畅达。精于书法,其小楷、行书,笔意劲秀。因居于福州黄巷,建一藏书楼名“黄楼”,藏书数万卷。藏书印曰“芷林珍藏”。所藏书主要用于著述、创作。 梁章钜著述繁富,刊者达70余种。主要有《制义丛话》、《浪迹丛谈》、《称谓录》、《归田琐记》、《文选旁证》、《清书录》、《经麈》、《夏小正通释》、《论语旁证》、《旁证》、《志旁证》、《退庵所藏金石书画题跋》、《藤花吟馆诗钞》、《三思堂丛书》、《南省公余录》、《退庵诗存》、《退庵随笔》、《枢垣记略》、《楹联丛话》等。认为他在当时“仕宦中,著撰之富,无出其右”。 楹联丛话 共十二卷,分别为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集字、杂缀、谐语等,收入联话600余则。在广西巡抚兼署学政任上时,梁章钜花两年公余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此后,远近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先后寄来不少对联佳作,遂又着手编撰《楹联续话》。此书一出,各省纷纷翻刻出版。梁章钜本想把《续话》之后收集的联话附到笔记《浪迹丛谈》里去,做个交代,不再编联话了。但在友人的鼓励支持下,他又收集资料,编出了《楹联三话》。这时他已73岁了,还想继续出《四话》、《五话》。但两年后,这位楹联大师就逝世了。他的儿子梁恭辰曾随父游学二十年,官至温州知府,后继承父业,编撰了《楹联四话》和《巧对续录》。《楹联丛话全编》是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 对联作品 梁章钜一生显要,著作等身。他精于对联创作,有数十副题署、酬赠、庆挽联传世。 集、句题长乐魁星阁联: 彩笔昔曾干气象; 文昌新入有光辉。 赠林则徐联: 帝倚以为股肱耳目; 民望之若父母神明。 又一联赠林则徐: 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倾开荒成伟绩; 凤池诏令子,喜听,一门济美报清时。 题北京福州会馆联: 同人与门,群贤毕至; 适子之馆,吉事有祥。 集、诗句题苏州沧浪亭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题荆州府署大厅联: 政惟求于民便; 事皆可与人言。 题淮海监司厅事联: 到此真成以政学; 相逢但愿由中行。 游泰山,撰联云: 揽月居然凌上界; 搴云便要洒齐州。 题江苏布政使藩署大门联: 爽气挹天平,国计民生如此象; 雄藩称地户,湖光江色照余心。 戏拈宋人句赠军机处同事赵光禄(雨楼)云: 醉中掷笔金銮殿; 睡起鸣笳铁瓮城。 题南京随园联: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龚自珍之父龚丽正七十寿辰,寄贺一联: 累世纪群交,忆兰省枢桓,齐向后尘趋轨范; 传家召杜谱,喜皖峰沪渎,共听两地颂台莱。 得文衡山()芝南山阁画卷,乃自书“芝南山馆”匾于厅事,并自制一联云: 历中外廿年身,宦海扁舟,万顷惊涛神尚悚; 就高低数弓地,儒宫环堵,三竿晓日梦初醒。 集苏句赠余小霞联: 劝子勿为官所腐; 知君欲以诗相磨。 又一联赠余小霞云: 笔老诗新疑有物; 水清石瘦亦能奇。 修葺宅左小园,榜曰“东园”,于园中葺藤花吟馆,制一联云: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又构筑百一峰阁,为园中最高处,题联云: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游宿焦山,作联云: 山中鹤寿不知纪; 世上诗声早似雷。 挽俞德渊联: 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 处脂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 题兰州城北黄河镇远桥联: 天险化康衢,直如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堧开画本,安得云梯关外,作如是观。 题兰州城南皋兰山(五泉山)崇庆寺: 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 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题广西节署怀清堂联云: 怀哉惟清,既到此间须刻鹄; 勤将补拙,敢云余暇可骖鸾。 题桂林独秀峰五咏堂联: 得地领群峰,目极舜洞尧山而外; 登堂怀往哲,人在鸿轩凤举之中。 题桂林独秀峰五咏堂北厅联: 胜地如画图,是贤守遗区,雄藩旧馆; 灵山托文字,有叔齐作记,孟简题名。 挽两江总督陶澍联: 尹文端厚泽深仁,重见江乡说遗爱; 陈恪勤精心果力,方知楚产信多才。 挽江苏巡抚陈銮(芝楣)联: 仪表称科名,帝许云程难限量; 文章兼政事,我惭风义托渊源。 挽吕璜(月沧)联: 三管失斯人,癸水辰山都暗淡; 千秋存定论,乡贤名宦伫馨香。 集、杜甫句题桂林仙李园“恰受航”(舟名)联: 灌池才深四五丈; 野航恰受两三人。 集韩愈诗句题桂林叠彩山景风阁联: 粉墙丹柱动光彩; 高崖巨壁争开张。 贺桂林太守兴仁(静山)寿联: 宜民颂起延年后; 寿世筵开浴佛先。 挽成兰生(成世瑄)联: 望断黔阳,可怜万里云帆,依然将母; 魂消白下,共惜半年风鹤,了却孤臣。 挽吴县县令贺崇禧联: 百里旧神君,剡牍未酬举主愿; 卅年前进士,盖棺犹是宰官身。 挽归安沈廉联: 淮浦最倾襟,脱颖为君欣得地; 吴门方扫榻,遗函报我已生天。 游平山堂并撰联: 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 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 题浦城新宅“北东园” 中堂联云: 历宦海两朝身,万顷惊涛仗忠信; 借他乡一廛地,卅年此屋亦辛勤。 又一联云: 安土而能敦,因寄所托; 择邻焉得智,且住为佳。 题北东园中池上草堂联云: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又一联云: 地价不妨多,明月清风本无价; 物情何足校,近水遥山皆有情。(借欧阳修及苏舜钦诗句) 又书室中一联云: 平地起楼台,流寓依然吾土美; 著书多岁月,退思未报主恩深。 挽浦城友人周芑源联: 一乡善人,勖哉一弟分忧,一孤在抱; 两行老泪,痛此两年盛会,两世交期。 挽许芍友(许惇书)之母联: 桂岭芜城,随地齐歌众母母; 萱心莲性,生天早现法身身。 集唐宋人句题扬州宅中“见一楼”联: 即知远客虽多事; 将谓偷闲学少年。 扬州建隆寺僧小支募建后周李招讨祠龛,求取楹联,集刘兼、句应之云: 万叠云山供远恨; 一家烟雨是元功。 偕黄右原(黄奭)、罗茗香(罗士琳)同游扬州桃花庵、三贤祠,合拟一联云: 四朵兆金瓯,是二千石美谈,不因五色书云,谁识名流皆五马; 万花停玉局,惟六一堂如旧,若溯三贤谥典,合将祠额署三忠。 题扬州城内水仓门联: 玉瓒何烦裨灶禳; 金莲永免灾。 集《韩诗外传》及《汉书·河间献王传》语赠黄右原联: 虚己受人,彼其之子,殊异乎族; 实事求是,夫惟大雅,卓尔不群。 挽淮扬道李国瑞联: 吴会领班联,实政真无惭益友; 淮扬瘁心血,虚衔何以慰衰亲。 重宴鹿鸣。献联云: 异数超七阶,帝眷东山; 嘉宾伫三肄,天留南国鲁灵光。 阮元之妾人七十寿辰。献贺联云: 鹿宴沐恩浓,正及臣门膺旷典; 翟衣襄政久,更看子舍策清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