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羊献容7次成为皇后 但是女儿却被卖为奴隶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咱们今天说的这个人叫做,这个人大家看题目也能看出来她曾经6次成为皇后,经历了五废六立,经历可谓是很坎坷的,但是在最后一任皇后位上能够仍受宠爱,也算是圆满了,咱们就慢慢的说说这件事情吧!其实这个故事是跟咱前两天说的那个挑起西晋的丑女人有关,大家应该还记得贾南风嫁给了谁吧?对,说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傻皇帝,说是在司马衷第一任皇后贾南风被赵王废杀,司马伦宠臣便商讨为晋惠帝再立一位新皇后。

由于羊献容的外祖父孙旂与孙秀是同族,孙旂的几个儿子也都和孙秀结交,于是孙秀在同年十一月初七日(12月4日),立羊献容为皇后(一立),后来,羊献容为晋惠帝生下一个女儿。

上面说了在贾后死的时候“八王之乱”已经开始了,所以其实羊献容嫁给司马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她的一生都不会安稳的呢~下面的五废六立就要开始了!网络配图 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以讨伐羊玄之和皇甫商为名来讨伐长沙王司马乂,永兴元年(304年),司马乂战败,同年二月十七日,司马颖上表废羊献容为庶人,将她幽禁在金墉城(一废)。

七月初三日,陈眕与东海王司马越等人起兵讨伐司马颖,恢复羊献容的皇后的地位(二立),但在司马越大军战败后不久,张方进兵洛阳,再度废黜羊献容(二废)。

不久,张方胁逼晋惠帝到长安,在当地设西留台;并留尚书仆射荀藩等人在洛阳设东台,不久便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地位(三立),永兴二年(305年),张方再次废黜羊献容(三废)。

同年,立节将军周权自称平西将军,让羊献容复位(四立),但洛阳县令何乔随即攻灭周权,再次废掉羊献容(四废)。

河间王司马颙当时以晋惠帝的名义颁布诏书,表示羊献容多次为奸人所立,派尚书田淑到东台赐死羊献容。

要处死羊献容的诏书不断送来,统领东台的司隶校尉刘暾与尚书仆射荀藩、河南尹周馥急忙上书表示羊献容无辜,不该被杀。

此举使司马颙相当愤怒,司马颙于是派陈颜和吕朗前往逮捕刘暾。

刘暾逃到青州,羊献容却终能免于一死,永兴三年(306年),晋惠帝回到洛阳后,重新迎立羊献容(五立)。

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307年1月8日),晋惠帝中毒逝世,羊献容担心如果由皇太弟()继位,他们的关系为叔嫂,自己就不能称为皇,便催前太子清河王司马覃入宫,想立他为皇帝,但是没有成功,晋怀帝即位后,尊称羊献容为惠帝皇后(六立),让她居住在弘训宫。

网络配图 大家注意啊,这个地方羊献容没有被废掉,因为是换了一个皇帝,原因就是西晋当时的制度原因,这个上文又说到,这几废几立的过程还真是波折,每一次都是充满凶险与屈辱,这位皇后能经历这么多真是一个奇女子,也是一个有胆识的女子不是吗? 下面再来说说这位皇后最后的归宿吧,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将领、和呼廷晏攻陷洛阳,羊献容被刘曜所接收。

刘曜相当宠爱羊献容,前赵汉昌元年(318年),刘曜平定靳准之乱并夺得帝位后,于次年立羊献容为皇后(七立)。

神奇的是羊献容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竟然还能得到新皇帝的宠爱,据说当时可就算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了呢,羊献容为刘曜生下三子刘熙、刘袭和刘阐。

据说这羊皇后能得宠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她聪慧可人,一个也是因为这位前赵将领自己的自尊心在作祟,你想,平时高高在上的一个皇后成为了我的女人,那多么的有面子啊,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了,具体理由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吧!羊献容在前赵时,不但相当受宠,平时也参与朝政,光初五年(322年),羊献容逝世,死后葬于显平陵,谥号献文皇后,但是就是这位,她的女儿却被卖为奴隶了!大家应该记得咱们最开始的时候说的这位皇后和司马衷有过一个女儿?对,就是她,据说当年洛阳大乱的时候,她10岁左右,逃了回来,但出城后和家人离散。

被盗贼抢劫,卖到了江南吴兴县一个叫钱温的人家做奴婢。

钱温的女儿从小,对身边的家僮侍婢,非打即骂,清河公主经常被她虐待。

网络配图 但她从小生于宫廷,仪表端庄,长得秀丽,举止都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钱小姐心生妒忌,怀疑她的身份,屡次套问,清河公主就变成“天山童姥”似的. 装哑巴不回答。

钱小姐愤恨无比,动不动就拿鞭子抽她,关在黑房间,几天几夜不供吃喝,差点打死她。

清河公主,只好忍声吞气,几近绝望。

后来在江南建立东晋,清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看到了一丝曙光,钱小姐让她买脂粉的时候,她逃了出去,历尽,来到都城,求见天子,声称是晋惠帝的女儿,卫士见她一身奴婢打扮,衣服破旧,都不相信,她赌咒发誓,卫士才终于上报。

在司马睿面前,她失声痛哭,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司马睿感伤不已,命人抓住钱温和他的女儿,送入死牢,不久,司马睿改封清河公主为临海公主,并为她挑了一个夫婿,她平平安安地活了71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梦见自己脸毁容了是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脸毁容了是什么意思?五行属木,乃事业中多有烦恼之意思,虽有事业之规划,前途展望,却是难以实现,心中不悦,郁结于心,发之于梦,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单身女人梦之,五行主木,主事业可得他人之相助,彼此财运皆可提升之征兆,求财之人不可有贪婪之心,则事业难以兴旺。已婚女人梦之,事业虽有他人信任,却因口舌是非与他人多有争执。中年男人得此梦不顺,性格刚强者,多与他人间有彼此纠葛之事,财运难以提升之迹象。从事药材,医疗等相关行业者,得此梦五行主木,主事业中有偏财运之征兆,得财容易之迹象。从事服装,美容等相关行业者,得此梦主事业多有口舌是非,与他人间大打出手者,财运难以兴旺,小人颇多之迹象。

权力欲极强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能容忍胡惟庸七年之久?

公元1368年,刚刚40岁的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定都南京,从此,中国历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明王朝。 大高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开国皇帝。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在长达31年的皇帝生涯中,、整饬吏治,为大明王朝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就像劳动模范一样勤勤恳恳地位这个帝国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说句不夸张的话,朱元璋几乎是封建社会最勤奋、最拼命的几个皇帝之一。 然而,在如此勤奋、拼命的背后,朱元璋有着他的另一面,那就是权力欲。 大凡能称得上一代雄主的皇帝,都有一个特点——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什么、唐太宗,都是这样。当然,作为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虽然贵为天子,位尊九五,但是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有人拦住了朱元璋,就只有一个下场——死。网络配图 在大明王朝建立、天下安定之后,朱元璋做的很不地道,多次发动大清洗,把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杀了个干净。而朱元璋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权力。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本来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穷人,凭什么你能做皇帝,而我不能呢?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丝怀疑,就让朱元璋杀光了几乎所有的功臣元勋。 可是,却有个例外——。 胡惟庸也算是大明王朝的元勋了,在龙凤元年(公元1355年)就投奔了朱元璋,那时候朱元璋不过只占据了很小的一块地盘,统一天下,门都没摸到呢。 正是因为胡惟庸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此后朱元璋节节胜利,胡惟庸的官职也步步攀升,到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胡惟庸已经成为正四品(相当于正局级)的太常少卿。 胡惟庸一路官运亨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在朱元璋第一心腹谋士的推荐下,他成了右丞相。而到了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胡惟庸更是被任命为左丞相,成为了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后遭朱元璋处死。 事情到此本来就了,可没等胡惟庸坐稳宰相的位子,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案发,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牵连出亲戚、朋友,最后诛杀3万余人才算罢休。 其实朱元璋杀胡惟庸并不奇怪,因为胡惟庸从担任右丞相开始,就开始了自己揽权的生涯。从洪武六年担任右丞相,一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案发,整整七年时间,胡惟庸作为宰相,拥有极大的权力,他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请示朱元璋,私自处理。网络配图 这就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抢夺他的权力,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可是,朱元璋竟然一忍就是七年,要知道,别人抢夺他的权力,他连半年都忍不了,怎么可能忍七年! 所以,官方的说法又是老一套的,什么皇上被“奸臣”胡惟庸蒙蔽了,过了七年,经过“忠臣”的提醒,朱元璋一下子醒悟了,哦,原来胡惟庸这家伙一直都在骗我! 当然,这是不可信的,朱元璋何许人也?白手起家,从一个世代贫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就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么厉害的人,岂是你说骗就骗,说蒙蔽就能蒙蔽的?如果真的那么好蒙蔽,皇帝的位子早就被别人抢去了。 权力欲如此强的朱元璋,竟然容忍胡惟庸专权达到七年之久,他是在等待时机,他要做一件大事——废除宰相。 自古以来,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微妙,宰相作为百官之首,类似于今天国务院总理,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必须要听皇帝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宰相拥有很多特权,比如“封驳”——皇帝做的不地道,宰相拒绝执行;比如代拟诏书——政策制定好了,皇上只要盖个章就行了。 很多偷懒的皇帝,看到有人替他们把活儿都干了,高兴还来不及。可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不管这些人是谁,不管他们干了什么,但凡触及到权力,他就绝不会轻易饶恕。网络配图 但毕竟宰相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贸然废除恐怕要招致大臣们集体反对。所以,朱元璋就让这位管不住自己的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敛财、揽权、结党营私,直到七年之后,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才一举将他的党羽拿下,并且顺势废除了宰相。 而“胡惟庸案”案发之后,为了震慑反对废除宰相的人,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一下子杀了三万多人,总算把反对的声浪给压了下去。 要说起来,胡惟庸被杀,也不算太冤枉他,毕竟他做宰相的时候,品行、道德也确实不怎么样,而朱元璋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利用他,等到了七年之久,才最终行动,杀了胡惟庸,顺便废除了宰相。 朱元璋为了权力,能够、忍耐七年之久,也可以看出此人的城府之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