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中国历史上1300多年的空白期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了,为什么说历史上有一段时间长达1300多年的空白期呢?我们知道,古代的每个朝代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有很多的史书可以供后人们去了解这段历史,那这1300年的空白期又是处于什么时间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长的一段时间的空白期,在这1300年的时间里面究竟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这段时间是因为没有历史记载,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一直不为人所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1300多年的空白期发生了什么?

1.1300年的空白期是怎么回事

在近现代考古学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存在着长达1300多年的空白时期。对于这1300年的历史,虽然也有一部分史书有过记录,但遗憾的是,这种记录,多是后世的杜撰,甚至不乏虚构成分,这导致这1300年的神秘感更为严重了。这1300年历史,是从轩辕黄帝时代开始计算的。按照《史记》等史书记载,轩辕黄帝是五帝时代最早的君主。

同时《史记》还提到,轩辕黄帝年轻的时候,天下共主是神农氏,只是神农氏衰落无法让天下服从,于是轩辕氏得以上位。那么,神农氏和轩辕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司马迁没提到神农氏的来历?这些,司马迁可谓语焉不详。而儒家典籍《礼记》则将五帝时代称之为“大同社会”,认为人人平等,百姓无不饱暖,没有欺诈和压迫,百姓幸福指数很高,但是,现代考古学却表明:

那时候的华夏处于石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在饥饿中挣扎,这种情况,又怎么能视为幸福?因此可见《礼记》说的不能相信。五帝时代的夏朝存在了四百年,这四百年的历史,也充满了太多让人无法相信的记载。比如《尚书》记载,启在对外发动战争的时候,使用了战车。而现代考古研究得出结论,战车这种工具,大约是商朝中期甚至更后才出现的。

那么,在商朝立国的前四百年时间里,启从哪里得到的战车?这又让人觉得,《尚书》对于夏朝的记载,实在太不可信。终究,夏朝四百年是空白的。夏朝之后的商朝前后存在了六百年。在儒家典籍记载中,殷商王朝也是一个奉行仁爱的王朝,包括《史记》中,也有对殷商君主贤明的记载,但是,殷墟被发现后,儒家典籍的记载再度遭到推翻。

殷商是一个热衷殉葬的王朝,时常杀戮成百上千的奴隶和俘虏用于祭天,甚至殷商贵族还有食用人肉的习惯。而这些,是儒家典籍从未提到的。从此可见,殷商的太多真相是不为人知的。甚至在明末,明朝人眼里的商朝,已经成为鬼怪遍地,可以上演封神故事的奇异王朝了,从这也可以看出,正因为夏商王朝空白太多,才成为衍生神话的最佳时代。

商朝之后的西周前三百年,也存在了大量的未知和空白。比如周穆王到底在位多久,继位年纪多大,迄今为止依旧迷雾重重。这长达1300年的空白,直到公元前的842年才宣告结束。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的纪年有了可靠性,历史也开始真正连贯起来,之后的每一年、每个月份,发生了什么事件,都有着详细记录。这一年,在史书上,叫做“共和元年”。

中国历史上1300多年的空白期发生了什么?

2.空白期是如何形成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光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就距离如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建立夏朝的人叫做启,他的老爹就是功盖华夏的“大禹治水”的那个“禹”。夏朝的建立是一个分水岭:因为夏以前的事迹充满了神话色彩,夏以后的中国才算步入了半信史时代。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故事似乎流传甚广,但这些毕竟是神话传说。按照《中国人史纲》的定义,有文字或文物能反应当时社会实际生活的时代才算信史时代。据史料分析,信史时代和神话时代之间有1500多年的漫长岁月,然而这段时间似乎有些“真空”的感觉,因为只能依靠传说故事来弥补。然而这还不算什么,在后来的夏、商、周甚至还出现了比“真空”更“空”的“空白期”。

夏、商、周3代已步入了“半信史时代”,而夏商之间有500多年的空白期,商周间也存在着600多年的空白期。在这几段空白期内,文献并没有记下当时发生了什么,同时也没有出土文物来填补那段时期的空白。因此这段空白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毕竟当时已不再是神话传说时代了,照道理这段时期所发生的事情应该属于历史,值得人们去探索。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先来看夏朝。华夏族的大英雄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从此中国开始进入半信史时代。然而这个时期并不是统一的王朝。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个时期的中国其实存在很多小的国家,比如有穷国。其实客观来说,这个时候所谓的国家还不如说是部落更加准确。

夏启名姒启,他爹大禹名姒文命。当时的华夏部落首领舜把位子传给了禹,而禹的儿子则建立了夏。这些就是夏朝的500多年空白期唯一可以确定的史实了。有盛必有衰。夏衰落后,商在首领汤的带领下开始兴起并强大。夏桀残暴不仁,因此汤成功灭夏,商取代了夏。可是文献上仅记载了汤的孙子太甲继承了大统,再后来就没然后了。

在长达60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看不到商朝的动向,直到公元前841年,中国的历史上开始出现了准确的纪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叫共和新政。当然,关于这段历史到底讲的啥,史学界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说,讲的是西周时期的一场政变,周王权力被架空,两个权臣一同执政,所以叫“共和”。但由于缺少其他佐证材料,故而缺乏说服力。

中国历史上1300多年的空白期发生了什么?

3.共和元年

共和元年是指公元前841年,西周进入了短暂的共和时期。该年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共和时期是指周厉王逃离镐京后至周宣王登位前的一个时期,即约前841年至前828年期间。前841年(一说前842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之后周宣王之前十四年间(前 841~前828)的政权。有两说,一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称共和;一为共伯和执政。周厉王胡暴虐侈傲,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大夫芮良夫曾加劝谏,指出荣夷公好“专利”(霸占土地山川的产物),会酿成大难,厉王不听,终以荣夷公为卿士,执政用事。芮良夫又告诫执政诸臣,不可“专利作威”,否则国人将“为王之患”,也未得结果。国人对厉王不满,“谤王”,厉王大怒,命卫国之巫监视国人,有“谤”者杀,致使诸侯怨恨不朝,国人不敢谈论政事。大臣召穆公虎进谏,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厉王仍不听。经过三年,国人愤而起义,攻袭厉王,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被国人包围,召公以自己之子代替,太子才得免难。

厉王出奔后,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同行政,号为共和。共和元年(前841),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乃告结束。仅见于《史记·周本纪》。

一说厉王出奔后,诸侯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事,故称共和。厉王死,共伯和使诸侯奉太子静为王,自己回到卫国。此说见于《竹书纪年》与《吕氏春秋·开春》,但与《史记.卫世家》记载不合。

中国古时封建王朝不断更替的真相是什么?

天下大势,总结而来就是。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朝代就是这样不断地更替着。周末七国纷争,最后统一全国。秦朝灭亡之后,纷争,成立,之后,魏蜀吴鼎立﹍今天跟大家讲一下非常宏观的朝代!为什么会时常更替,是什么导致一个朝代存在的时间不超过三百年?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从小开始学历史的时候这首朝代歌相比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各位注意过没有?这么多的朝代中没有一个朝代寿命超过三百年。当然这里的朝代指的是自秦朝以后的朝代,毕竟才是中国古代有第一个,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有的历史好的读者可能要开始反驳了,就好比,在秦朝之后,持续时间长达了319年。但是那也分为了北宋和,就好比一家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了一样,相比于别的创业公司,南宋起步要好很多。 先要来分析王朝更替的原因是什么?纵观中国封建历史,当有一个朝代刚刚兴起时,总是,民心所向,而且第一任君主兢兢业业处理朝政。当一个朝代的气数走向没落时,民间已经是怨声载道,皇帝也昏庸无能。简单地用开端、发展、鼎盛、衰败、灭亡五部分来形容一个王朝兴亡历史。拿来跟大家具体解释这五个时期的代表。李渊建立了唐朝,史称唐高祖。他代表着唐朝的开端期,在位期间颁布和租庸调制,重新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为发展期,他励精图治,善于听取意见,国立也日渐恢复起来,为之后的唐朝盛世奠定了很大的基础。之后继位,的盛世达到了顶峰,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不愧一句大唐荣耀,这使得治世能臣居多,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的益事。 后来唐朝发生了争夺帝位,安史之乱,导致国家内忧外患逐渐走向没落。唐玄宗时期,君主放纵享乐,国家大事交给奸臣手中,贤才得不到重用。在很多朝代中国家衰落时期,有的君主会进行改革来扭转这种局面,做事勤勉,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短暂的,不过这时的唐朝气运已经是强弩之末,拉不回来了。最后禅位,唐朝灭亡。 总的来说,维持一个朝代几百年能够不灭亡,确实是比较困难,不仅仅是君主励精图治,而且国家的制度体系,外族的侵略,内部的篡权夺位,结党营私,哪一样都会祸及国本。中国封建王朝也为如今的中国体制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随机文章盘点世界诺贝尔奖国家排名,美国356人的获得者夺得第一(意大利垫底)德国MG42机枪的威力,半天一把机枪杀死4000人(号称希特勒的电锯)盘点墓地风水禁忌事项,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坏人葬下去得恶果)盘点精神系异能有哪些,催眠/控制/精神穿刺/制造幻象/幻想具现化银河系是怎么形成的,经过136亿年才变成现在模样/还在继续演化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也有狂犬病吗?中国古时候第一个治好狂犬病的是哪位

谈起葛洪这个名字,大家联想到的肯定是《抱朴子》、“”、“神仙”等几个词汇。毕竟他是东晋时期的道教领袖,“葛洪”两字广为流传,或多或少因为他对道教“修仙理论”系统化相关,开创了道儒结合,从而被道士大肆渲染他的传奇事迹,如何如何得道成仙,最后被道教尊师拜祖。 实际上葛洪是一位非常了不起学者,虽然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神仙方术,炼丹追求长寿。但是他在各方各面都颇有建树,学贯百家。他既把儒道哲学融为一体,在《抱朴子》一书中,不仅对“老庄”理论加以承袭和推广,还提出了道教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杂糅儒、墨、名、法诸家。 而且葛洪在医学上的成就对于后世的影响亦足以讴歌。例如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该书中记载着大量有效实用的急救医疗方法。书中提出诊治天花的办法比西方足足早了五百年。 该书所记载的疾病,以及对疾病论述的完整性不亚于现代医学。而且对于某些寄生虫疾病的描述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最准确的,比美国医生帕姆的记载早了1500多年。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狂犬的脑子来治疗狂犬病的人,虽然没啥用,但是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尝试,对狂犬病采取预防措施,也是他开创的先河。 可能会有人觉得好笑,但是在欧洲免疫学的开始,也是人工方法,使兔子染上狂犬病,再提出疯兔的脑髓,制成药剂,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而他因为时代的变迁,工作条件和方法更为科学,才能成功。但那也是葛洪之后的一千多年了。 你们以为这样就完了?不,葛洪最大的追求还是炼丹,他的一生都奉献在炼丹成仙上了。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封建迷信的思想,但是不可否认,炼丹讲究的是化学反应。 葛洪通过“炼丹”炼制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药方,其中有些已经证实有效。并且他还“炼”出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炼”出了许多化学反应物,发现汞的氧化还原反应,虽然没有较现代社会的“化学式”的系统性,但是葛洪能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那种条件,那种环境,就发现了其中种种玄妙,足以说明他的伟大。 随机文章历史上最会说漂亮话的皇帝杨广清朝百姓为何不愿生女儿?因1「特殊制度」 当时人不敢说揭秘美国发声石头之谜,一堆石头发出金属叮当声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进展,第15艘被验收(24亿美元)诺亚方舟遗址被发现,4800年前的木船99.9%是诺亚方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