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候四大美女分别是春秋的西施,西汉的王昭君,西汉的赵飞燕和唐朝的杨玉环,她们的命运没有不坎坷的,享受着荣华富贵、衣食无忧的生活,世人赞美羡慕的目光,史书浓墨重彩的描写,可是越到后面命运越悲惨。这四位当中真正的恶人可能也就一位,遗臭万年的也就一位,那就是西汉的赵飞燕。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用在赵飞燕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西汉后期,统治王朝的最高阶层日益腐朽,皇帝不可避免的也被同化。汉成帝刘骜登基称帝后,苦于宫中美人不够多不够惊艳,遂暗示臣子上贡美女。皇帝既然有这样的需求,大臣们必然会满足,讨得皇帝开心了,升官发财不是唾手可得吗?
当作帝女的阳阿公主同样是权势投机者之一,她看上自己府上的婢女赵飞燕,见其双腿纤细好看,将她另外分开,教导唱歌跳舞等技能。赵飞燕体态轻盈,容貌艳丽,舞姿绝伦,出身卑贱本无名字的她,被阳阿公主赐艺名“飞燕”,有舞姿似燕子点水的真相。

赵飞燕的父母是因犯罪被籍没入官府的官奴,生下赵飞燕并未给这个残破没希望的家庭带来任何喜悦,反而是重重烦忧困扰。一贫如洗的生活难以好好养大女婴,反而会家中两人的负担。赵父和赵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赵飞燕抛至野外,听天由命。
三天后,赵父没忍心,前往抛弃处,发现女儿并未被狼狐所吃,只是气息奄奄的在那,便动了恻隐之心,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就将女儿带了回来,过的苦点就苦点吧。赵飞燕是官奴的女儿,注定是婢女,入宫做了宫女,几年后转手到阳阿公主。
有一天,汉成帝刘骜“微服私访”,来到阳阿公主家中做客,看中美腿无双、婀娜舞姿的赵飞燕,两人宴会之中频频传情。次日,汉成帝不顾赵飞燕身份卑微,亲自命人草拟诏书,封其为婕妤,仅次于后宫中的皇后、昭仪之位。这可谓是一步登天,麻雀变凤凰,足见赵飞燕对汉成帝的吸引力有多大,若是条件允许,赵飞燕兴许直接登上皇后宝座母仪天下了。

当时汉成帝宫中的皇后是许皇后,从太子妃晋升为皇后的,由先帝为他选娶的。许皇后各方面都非常好,会读书写字,修养高深,容貌昳丽,还为皇家诞下龙子,但没多久就暴病而死。赵飞燕没进宫前,汉成帝对许皇后的宠爱不算少,起码知道每月留宿。
赵飞燕一进宫,后妃矛盾变得异常尖锐起来,你死我活的局面出现。最后赵飞燕胜利,成功赶许皇后下台,废掉幽禁于昭台宫,后来被赐死。赵飞燕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她的从小到大的经历都告诉她,只有让自己独一无二,才能不被丢弃,才能保护好自己。
六宫无主,后位高悬,汉成帝是很愿意让赵飞燕为皇后的,可是朝臣和太后不同意,尤其是太后,她至始至终都看不起这位宫女出身的女人。永始元年,汉成帝于未央宫下诏,册立赵飞燕为皇后,并且大赦天下,赵父借光被封成阳侯。
赵飞燕凭借自己倾国倾城的姿色和阴险狡诈的手段,得偿所愿,完成几乎所有后宫女子的毕生梦想,抵达了人生的终点。赵飞燕肚子不争气,皇帝宠幸多年仍未诞下一男半女,没办法,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她开始借种生子,在后宫挑选已生育多子的侍郎官和宫奴留宿,希望能生下一个儿子,再不济女儿也行,可是一直没动静。

赵飞燕生不了,不代表其他妃嫔不能生,皇后之尊的赵飞燕十分在意此事,想尽办法弄死生下皇子的妃嫔和皇子。汉成帝也是个糊涂蛋,纵容她这样胡作非为,并且自己亲手弄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终于,汉成帝彻底绝嗣,只能选侄子刘欣为皇太子。
成帝驾崩,刘欣即位,赵飞燕拥立有功,可架不住朝臣们民怨沸腾,王莽当政后,将其贬为庶人,让她为汉成帝守陵去了。
王政君为什么要王莽让汉平帝将赵飞燕贬为庶人,并让她去陵园为汉成帝守墓?
王政君和的关系 说起王政君和王莽的关系,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首先,先从血缘上解读王政君和王莽的关系。王莽的父亲为王曼,而王曼是王政君的亲弟弟,所以从辈分上来讲的话,王政君是王莽的姑姑。王政君之子登基后,便将母后王政君的兄弟们一并加官进爵。 王政君念及弟弟王曼去世早,膝下还有一子王莽,便让王莽继承父亲王曼新都哀侯爵位,并任命王莽担任大司马一职位。 其次,要从君臣关系来解读王政君和王莽关系的话,王政君是王莽的“上司”,王莽见到王政君时,需要称呼姑姑王政君为“皇”。王莽为人机敏聪慧,王政君本有仁爱之心,她以小弟王曼去世尚早为由,对王莽非常照顾。王莽为了获得朝中更大的权力,免不了对王政君百依百顺,处处讨王政君的欢心。王政君对王莽的溢美之词很是受用,经常在面前说王莽的好话。去世后,王莽拥立年仅四岁的中山王为汉平帝,朝中大权逐渐转移到了王莽手中。此时,王政君依然没有察觉王莽的野心。 第三,从政权争夺来说,王政君和王莽的关系为仇人。汉平帝去世后,王莽主张拥立孺为帝。王政君年事已高,权力任由王莽操控。随后,王莽推翻西汉政权,建立新政时,王政君大骂王莽为小人。或许,此时王政君的心理既苦涩又复杂吧,她没想到自己信任的侄子会推翻西汉政权。但是,时年80岁的王政君已经没有了反抗能力,只能任由王莽摆布。 王政君 傅太后和王政君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他们之间这段历史前后几十年,跨越了三朝的帝王,但是最后还是在生活在了一个皇宫之中。 首先傅太后和王政君都是的女人,王政君是刘奭的皇后,傅太后是汉元帝的昭仪。两个人也有生了儿子,王政君的儿子是刘骜,而傅太后的儿子是定陶恭王刘康。所以在第一轮的夺位斗争中傅太后是输给了王政君,因为王政君的儿子当上了皇帝,而傅太后的儿子只是个有封地的王罢了。 但是事情就是会,因为刘骜没有子嗣,所以在第二轮的皇位争斗之中,王政君没有了能够扶持的人,可以说是主动退出了战役。所以,汉元帝的另一位嫔妃带着自己的儿子加入到了战斗。但是这个时候刘康已经死了,所以傅太后只能捎上了自己加入到新的一轮战斗中。 在这一次的斗争中,傅太后掌握了主动权,主动出击,将自己的孙子刘欣送上了皇位。这个时候按照等级来说,傅太后虽然没有做过皇后,太后,就直接做了太皇太后,和王政君的地位是一样的。而且不同的是,王政君的儿子已经死了,就算是太皇太后也是有名无实,而傅太后不同,他的孙子刘欣是当时的皇帝,傅太后的权势也就更大了。 所以原本王政君为妻,为妾,王政君的身份更加尊贵,但是等到刘欣当了皇帝就不同了,傅太后已经会对着王政君直接叫老太婆了。 王政君和 在西汉历史上,王政君和赵飞燕算得上是两位传奇的女性。更为神奇的是,俩人生活在同一年代,并且因为同一个男人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起王政君和赵飞燕,不得不说便是汉成帝刘骜。 从关系上来说,王政君是刘骜的生母,赵飞燕是刘骜的宠妃。所以,王政君和赵飞燕为婆媳关系。自古婆媳关系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句话在王政君和赵飞燕身上同样很受用。王政君是大家闺秀出生,从内心深处鄙夷舞姬出生的赵飞燕。赵飞燕来到汉宫后,在汉成帝眼中如同“六宫粉黛无颜色”一般,只钟情于赵飞燕。随后,赵飞燕又接来了妹妹,两姐妹淫乱后宫,让身为皇太后的王政君更是厌恶赵飞燕。不久之后,汉成帝一心想立赵飞燕为皇后,王政君嫌赵飞燕出身低贱,不同意立赵飞燕为后。但是,汉成帝苦苦哀求王政君,并封任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侯,王政君这才首肯。王政君为了不让汉成帝再生事端,便从表面上接纳了赵飞燕,在王政君的心中,依然非常厌恶赵飞燕。赵飞燕来到后宫中,先陷害许皇后,又诬陷。如果得知哪位妃嫔怀有汉成帝的孩子,强行将孩子弄死在腹中。王政君恨不得将赵飞燕撵出汉宫,但是基于汉成帝的关系,王政君为了眼不见心不烦,便深居后宫之中。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赵飞燕为皇太后。汉哀帝去世后,在王政君的示意下,王莽让汉平帝将赵飞燕贬为庶人,并让她去陵园为汉成帝守墓。终究赵飞燕败在了王政君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朝名臣窦固的生平简介,窦固的人物事迹
1人物简介 大臣。字孟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好读书,喜兵法。时袭父爵,封显亲侯。明帝时,迁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后从兄窦穆获罪,受牵连,罢职家居10余年。为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明帝决定出兵西击北匈奴。永平十五年(72)冬,窦固因熟悉边事,被封为奉车都尉,与骑都尉耿忠等屯兵凉州,整军备战。次年,窦固等分兵四路征伐北匈奴。窦固军出酒泉,至天山(今新疆吐鲁番西),大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军屯伊吾庐城(今新疆哈密县)。时诸将唯窦固有功,受表彰。窦固又派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归附。永平十七年(74),窦固率军再出玉门,击败北匈奴在车师一带的势力。后历任大鸿胪、光禄勋、卫尉。久历大位,甚见尊贵,而性谦俭,爱人好施,颇得人心。逝后,赐谥号文侯。 2生平经历 中元元年(56年),袭父窦友爵位,封显亲侯。明帝即位后,迁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秩比二千石。后其从兄窦穆犯罪,窦固受到牵连,被罢官,在家呆了十余年。时天下安定,明帝欲效仿的事迹,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出兵西击北匈奴。窦固因明习边事,于永平十五年(72年)十二月,,被拜为奉车都尉,以骑都尉耿忠为副将,谒者仆射为驸马都尉,秦彭为副将,屯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进攻。 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汉军分四路出击:窦固与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士兵及卢水羌兵万二千骑出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士兵及羌兵万骑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塞;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率河东北地﹑西河羌兵及南单于兵一万一千骑出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塞;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郡兵及乌桓﹑鲜卑兵一万一千骑出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塞。 窦固、耿忠率军由酒泉出塞至天山(今新疆天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吏士屯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北四堡),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耿秉﹑秦彭入大漠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来苗﹑文穆至匈奴河水上,匈奴皆败走,无所获。祭肜﹑吴棠因没到涿邪山,被贬为庶人。四路大军唯窦固有,受表彰。 永平十六年(74年),十七年十一月,窦固与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率1.4万骑再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进军西域,在蒲类海击败白山部后,转军进击依附北匈奴之车师(一作姑师,西域国名,都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10里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车师王降。东汉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宜禾都尉屯田,逐渐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 窦固在边关数年,羌人服其恩信。 章帝即位后,给公主加号为长公主,增邑三千户;召窦固代魏应为大鸿胪。肃宗因其晓习边事,每有大事,都争求窦固的建议。 建初三年(78年),章帝追录窦固前,增邑一千三百户。建初七年(82年),窦固代马防(之子)为光禄勋。次年,又代马防为卫尉。 章和二年(88年),窦固去世,谥文侯。其子窦彪,官至射声校尉,先于窦固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