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什么是古文经学?古文经学起源于哪个朝代?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古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才被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发端人物

  汉哀帝时,刘歆领校秘书,发现古文经不但文字与当时立于学官的博士本有异,而且有的博士本定为今文经。他指责今文经为秦代焚书之余,残阙不全。基于此,刘歆请立古文经《毛诗》、《左传》、逸《礼》于学官。

image.png

  刘歆在对今文经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又竭力提倡古文经学。刘歆认为,当时太学中的博士们所传习的经典是在秦焚书之后、由汉初经师凭记忆口耳相传下来的,因此难免会有差错。所以这些用汉初文字记载下来的今文经是不完全的,不是全经,也不是真经。

  “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传向民间,则有鲁国柏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闵,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这就是说,在刘歆看来,只有“古文经”才是真经、全经;而“古文经”又有三个来源:一是鲁恭王在孔宅坏壁中的发现;二是宫庭秘府藏书的公开;三是民间经师的传习。这三者比较起来,当然是从坏壁中和秘府中得到的经典更加可靠。因此刘歆竭力主张将“古文经”《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及《古文尚书》立为博士。

  其重点又在《左氏春秋》。因为刘歆认为,与通过口说流传下来而倍受尊崇的公羊春秋相比,《左氏春秋》是由左丘明执笔记录下来的孔子与左丘明一起研究鲁国古代的成果,因此它最能代表孔子的思想。

  刘歆说:“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乃称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朝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

image.png

  《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谷梁》、《邹》、《夹》之传。四家之中,《公羊》、《谷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

  在这里,我们除了注意刘歆所谓只有《左传》才是孔门真传之外;我们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古文经学家刘歆的笔下,孔子已由今文经学中受天命的圣王和谶纬神学中当作黑帝之子的神还原成了一个研究古时候制度文化的学者、还原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是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谶纬神学的最大不同之处。

  发展

  刘歆倡立古文经博士,在哀帝时未能实现。但平帝即位后,王莽为了改制代汉,开始推崇古文经,因此他为《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周官经》皆立了博士,古文经学在新朝时盛极一时,到东汉时又获得了更大发展,尤其是东汉后期,出了马融、许慎、郑玄、贾逵、服虔、卢植等几位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他们深究经义,兼采今文之说,在学术上占有了压倒的优势。后来经过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今文经典丧失殆尽,而古文经学却流传不绝。事隔一千多年之后,在清末时今文经学才重新出现。

江国的起源是什么?是怎么样一步步进展起来的

江国建国初期,曾一度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人民渔、猎、耕、织,。后期东周势微,大国崛起,战事频仍,江国深受其害,加之淮水侵扰,春秋时介于楚、宋、齐大国势力之间,江国成为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只得依附大国,受其控制和操纵,一直再没能强盛起来。 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到鲁文公四年(前623年),楚国国君一怒之下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国所属人口,史书中未见记载,根据其时代人口密度推断,其人口当在一万人左右。 江国故城约有900平方公里,距淮河1公里,城池约有2.4平方公里,是一片险拔的高地,古称“凤凰台”,当地人叫它“烽火台”。西北角有座2000平方米的圆椎形土堆,曾是江国国君游乐、纳凉的地方,古称“江亭”。 据《世本》、《史记·秦本纪》等记述,江为嬴姓国。何光岳先生曰:江为“东夷族与夷的一支。江,又作 、鸿、邛、邛,音鸿。卜辞有“鸿”的国名,系以鸿鸟为图腾,以后发展成为国号”。周代江则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这里发现有江国故城,平面长方形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时代为东周至。徐少华先生认为,江人周初以前应在东方,东征伐淮夷,践奄后才南迁。周穆王时及其以后,溯淮河两岸西侵,渐入中土。西周晚期,召公平淮夷,江、黄等嬴族归附于周,各自所居即成为周王室承认的封土。江为小国,春秋早期先依附于楚,楚成嫁妹于江。待称霸时,江又改依于强齐。 《春秋》僖公二年(前658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左传》曰:“服江、黄也”,注:“江、黄,楚与国也,始来服齐,故为合诸侯”。不久,江又参加了北方诸侯谋楚的阳谷和召陵之会。和黄国一样,江国因惧楚,未敢贸然参与直接伐楚的行动。即便如此,也已得罪了决意北上东进的楚国。前624年,“楚师围江”。后因晋国出兵救江,楚师暂时撤走。第二年秋天,楚穆王再次出兵,一举灭掉江国。《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江的亡国,大大刺痛了同国,为之服哀。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杜预《注》:“降服,素服也、}意思是秦伯公穿朴素的衣服,表示悲哀谦卑,和现在的降半旗意义是一样的。出次、不举、过数。大夫谏,(秦伯)公曰:“同盟灭, 虽不能救,敢不矜乎!(意思是虽然江国也为嬴姓,但不能相救,实为惭愧,大丢面子。)吾自惧也。 随机文章宋朝历史上获评价最高的皇帝是如何拒吹枕边风?外星人帮助中国抗日,外星人暗中帮忙中国打赢日本(纯属扯淡)学人工智能10本必看书,个个都是伟大作品助你在人工智能领域逆袭阿尔忒弥斯神庙毁灭的原因,频频战乱导致神庙被废弃(遗址成景区)揭秘东皇太一和鸿钧谁厉害,混沌先天圣人东皇太一力压鸿钧老祖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温国的起源是什么?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来源

《春秋传·隐公三年》记载郑国军队收温地之麦和成周之禾,导致与郑国的交恶。 《春秋左氏传·隐公十一年》记载周朝与郑国换田。温地的属于周王的田地被周朝换给郑国,温邑还在温国国君手中。 《春秋·僖公十年》记载,三年(前650年),温国为狄人所灭。《左传》说,是温子在王子颓之乱后背叛周王室,采取亲近狄人的政策,而狄人来攻击温国时,周王室就不救援,所以灭亡,温子出奔卫国。狄人灭温后撤退,温地为周王室所有。 《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周襄王十八年(前635年),温被周襄王赐给晋文公,奖励晋文公平定王子带之乱的功劳。温入晋国后,先后为晋国大夫和的封邑。 的起源始于,黄帝之后有,昌意之后有颛顼,颛顼之后有称,称之后有老童(或称卷章),老童的部族发展为重黎和吴回,吴回之子为陆终,陆终之子为昆吾。昆吾部族在中原地区活动,今山县安邑有昆吾台,河南濮阳有昆吾之墟,《国语》载:“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说明河南也有昆吾之墟。 夏代时期的帝相年间,昆吾氏的一支在温地立国,因有温泉而称温国。年《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浴德,民利灌溉。昔人曾建亭于上,时游赏焉。今亭与泉俱废,不可设矣,说者谓黄河淹没其源,遂淤。”这说明,古时温地有泉,明代时已涸。 夏桀二十六年,商灭温。古温国被灭后,国人以国为氏,遂为温姓。古温国遗址在今温县城西南15公里的上苑村北岗地上,面积为3万平方米,文化层深约3米,发掘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属的遗物,这便是温姓的祖根地。 随机文章印度泰姬陵的传说,国王为宠妃花22年建成梦魇女妖莉莉丝传说,因不满性爱位置而背叛亚当算命怎么知道我的一切,算命先生会算准的原因(心理战术/真相)百香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安神助眠和美容养颜/多吃易上火女儿上坟对谁不好,女人上坟有什么禁忌吗(怀孕和来姨妈禁止)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