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希特勒建南极洲基地,东山再起?54艘U型潜艇失踪,真相未解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二战时期,德国研发了先进的水下潜艇,一度让盟军受到很大的损失。因为德语中潜艇以字母U开头,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将德国潜艇称之为U型潜艇。从1934年德国开始突破修筑潜艇的限制,到二战期间,德国总共修筑了多达十几种型号的U型潜艇,数量超过了1100艘。

1576674920(1).png

邓尼茨发明的德国海军狼群战术,成为盟军海上行动战略运输的死亡阴影。在1940年10月之后,盟军开始为商船进行护航。不过邓尼茨指挥的更大规模潜艇狼群战术,让盟国的海上损失急剧扩大,最多的一个月损失吨位达到了17万吨。

在二战的总共5年零8个月中,德国总共派出了830艘U型潜艇,击沉盟国商船的总数高达3000艘以上,吨位约合1500万吨,击沉盟国的军舰数量高达150艘。更为夸张的是,一名德国舰长曾经击沉了44艘盟军商船,另加一艘军舰,创造了世界的纪录。不过,德军潜艇虽然当时战果卓越,但最后这800多艘潜艇几乎全部被消灭,超过3万名潜艇兵全部葬身于大海。

为了保住U型潜艇的最终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德国突然有54艘U型潜艇消失了,到底这些潜艇去了什么地方?有一种难以证实的说法认为,希特勒在盟军打到柏林的时候,本来并没有自戕,而是通过谜团渠道逃到了南极洲。因为在1938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那一年,德国就曾经向南极洲派出了考察员,并在南极洲大陆上插上了万字旗。德国在南极洲建立了基地,声称整个南极洲都是第三帝国的领土,那么希特勒是不是有可能在德国覆灭时逃往南极洲?因而德国消失的54艘U型潜艇,以及6000多名科学家都到了南极洲。

以上的说法当然只是臆测。真实的情况是,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鲸油重要用来制造黄油和肥皂,德国从挪威进口了大量的鲸油。因为挪威在南极洲建立了捕鲸站,因此获取了巨额的利益。德国有一些官员非常眼红,向戈林建议,德国也要在南极洲建立自己的捕鲸站,获取鲸油,减少进口。不过,当时戈林并未重视这件事。

到了希特勒时期,这些官员再度提起南极洲计划,希特勒很感兴趣。但他偏重的方面不是建立捕鲸站,而是在南极洲建立谜团的军队研发基地,打造一支强大的帝国军事。根据解密的档案表明,希特勒确实派了亲信里切尔,带领大批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前往南极洲,为自己研制高端武器,目标就是为了称霸世界。

但后来美国和苏联为了得到这个传说中的战果,派出大量的特工进行追查,最后没有任何收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结束的时候,大量的德国潜艇被召回,到德国港口卸下了船上的弹药装备,将很多货箱装上潜艇,最后这些货箱被运到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1945年,德国的U-530以及U-977两艘潜艇从德国开往南极洲大陆,到达南极洲之后将潜艇上的大箱子都投入冰冻中,随后这两艘潜艇便向阿根廷投降了。

根据美苏两国的绝密档案,1940年希特勒曾经在南极建立了两个针对性很强的地下基地,他们除了当作避难场所之外,也可以研发黑科技。有说法认为,希特勒在南极的地下领域打造了一个雅利安地下城。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和俄罗斯的人造卫星在1988年,都在南极洲大陆腹地发现了一座“城市”的影子。

还有一件难以解释的事,就是美军在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年之后,突然进行了一次强大的南极洲大陆“跳高行动”军演。他们不但派出了一艘航母和一艘战列舰,还有数艘驱逐舰和补给舰,外加4000多名海军陆战队人员进行南极洲登陆。

但由于天气实在过于恶劣,美军的演习草草收场。但为什么美军要没头没脑的跑到南极洲进行一次大规模军演呢?到底是不是为了搜寻希特勒的纳粹的潜艇基地?美军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公开真相。而且在南极洲,美国和俄罗斯还拍到了一个高度为30米的蝶形洞口,这是不是南极洲的“飞碟”入口呢?

为了防止德军的反扑,美军对南极洲进行了大量的侦察行动,重要是派出战机进行空中侦查德军潜艇。当时美军派出6架4-4D飞机,全部按照提前定好的路线进行勘查。但却发生了非常诡异的事。虽然这6架飞机路线都差不多,然而其中有一位海军上将理查德·伯德的飞机,比其他人的飞机晚了3个小时才回到基地。

更加诡异的是,这架战机上面好像被全部打劫过一样,里面什么都没有了。据这个海军上将回忆,他在执行这次飞行任务时,曾经看到飞行物从飞机前面飞过。美军对所有参与行动的人都进行了封口,不准对外泄露本次进行探测的数据和照片,这次美军的南极洲探测成为了“最高机密”。

更加让人不解的是,邓尼茨后来说,“德国的潜艇已经到达了世界的另外一端,并且打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这是否意味着邓尼茨在向世人明示,德军已经在南极洲建立了谜团基地?有很多迹象指向德国的211军队基地,虽然全世界对于德军的南极洲211军队基地没有什么证据,但是这个基地到底存不存在还不好说。

曾经有军谜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在南极大陆上进行搜寻时,发现了一个长度约为310英尺的结构体。他把这个照片放在网络上并且配上了一段话,称这是一艘潜艇的外形。看一看它的顶部,有很多灰色的钢材结构,而且可以看到它通过直线穿往该物体的中心。这并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人类设计出来的结构体。这位网友的发现,再次将希特勒的南极洲潜艇计划推向风口浪尖。

本来,德军在后期有很多潜艇都是有据可查的。在1944年8月,罗马尼亚向德国宣战,使得德军有三艘潜艇U-19号,U-20号和U-23号,马上就进退两难,因为他们失去了基地,通过水路回到德国也已经不可能。最终,3艘潜艇的舰长被命令,把潜艇自沉在黑海海域,所有官兵谜团从陆地回到德国,但在经过土耳其时他们全部被抓获。

最近这些年,土耳其方面一直在寻找这3艘U型潜艇。在他们翻阅了大量的德国档案资料之后,并采访了幸存的士兵,对海底进行了大量的声呐搜索。而且U-23号潜艇的艇长还专门为之前的潜艇绘制了一幅地图,并指出了他们上岸的位置。

最后,土耳其方面在距离黑海海岸3.2公里水下大约24米的地方找到了U-20号潜艇。而且土耳其方面还认为另一艘U-23号就在不远的地方,他们准备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再去进行探索与打捞。另外,土耳其方面还准备测出第三艘U-19潜艇的位置。据推测,它躺在海底大约300米的地方。

因为这三艘潜艇都是自沉的,所以并没有经过大量的破坏,因此他们就像密封起来一样,可以说是独特的幸存者。本来还有一部分U型潜艇,也是因为无法返回指定位置而直接自沉在海中,只不过没有史料记载,无从打捞了。

野史秘闻:解密活人殉葬第一人 竟不是秦始皇嬴政

殉葬源于我国奴隶制社会,一开始用活人殉葬,以后推行“仁政”,对殡葬制度实行了改革,“人殉”得以废除,奴隶主死后改用土偶和草人殉葬,“俑殉”取代了“人殉”,以俑殉葬应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这种为推动社会进步、惠及于民的好政策,却被早于460多年的秦武公彻底“改革”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秦本纪》记载:“二十年(前678年),(秦)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武公为何要承袭以往旧习而遭千古骂名呢?宁公时,武公被立为太子,宁公死后,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掉太子,拥立宁公之妾的儿子出子为君主。出子六年,三父等人又杀害了出子。拥立了原太子武公。武公登位三年后杀了三父等人,夷灭了他们的三族。身为太子的武公没有被大臣立为君王,登位后,出于对自己威信的维护,实行了暴政。 武公在位20年虽无大作为,但却开创了自周朝废除“人殉”以来的先河。他的子孙将此传统作了继承和发扬。“三十九年(前621),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 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秦缪公是个为祖宗基业立下的君主,他在位39年、功城掠地,使秦增加了十二个属国,开避了千里疆土,称霸于西戎地区,为以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秦缪公还是位极为仁义的君王。 有一次缪公丢失了一匹良马,被岐山下的三百多个乡下人抓来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们,要加以法办。缪公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洒,会伤人。”于是就赐酒给他们喝,并赦免了他们。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义君王,其死后却用了177人陪葬,陪葬的人中还有深受秦国人民敬重的三位良臣。“人殉”的实行毁了缪公的一世英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后各诸侯国的君王包括秦,大多采用了土偶陪葬,但仍然遭到士大夫的反对,曾担心,即使以土偶殉葬也会助长以人殉葬的风气,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言下之意用俑殉葬都应该废除。 在缪公400多年后的秦始皇为了统一版图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一场战役少则数日,多则数年,每次战争都杀人无数,最少六千人,多则数万数十万人,秦赵,活埋降卒四十万。 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干旱、地震甚至彗星不断出现,可见残暴之一斑。暴虐的始皇帝在自己死后的殉葬上却实行了“仁政”,制作了大量的兵马俑作为殉葬品,然而他这“美好”的愿望却被二世皇帝击碎。 胡亥秉承了其先祖的遗训,将先帝后宫没有留下后代的嫔妃以及制造陵墓的工匠数十万人全部作了陪葬。“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据有关报道,最近在西安南郊疑为秦始皇祖母的墓葬中发现了“天子驾六”,但没有发现活人陪葬的迹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不是秦始皇实行“仁政”的又一印证呢?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消息,有专家称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打开墓的时刻,如果消息属实,我们就可以得知胡亥到底用了多少人作为秦始皇的陪葬品。 同时也可以结束两千多年来关于秦始皇墓葬和兵马俑的各种传说,但是制造活人陪葬的始作俑者应该是胡亥,而非秦始皇本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野史秘闻:残暴的秦始皇嬴政为什么会后悔杀一个男人?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华夏族,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众所周知,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慎到,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 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但人心却是变化的,李斯本初并没有必须杀韩非子的想法,但韩非子多次向秦王纳谏,要求铲除权臣,李斯就是最大的权臣,岂有不先下手为强之理;网络配图 二、虽然天资聪颖,但却太过实诚,推出法家思想,治理天下,让政权巩固,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出在实诚上,秦始皇看重的是他的治国思想,却不是他本人,当他将法家精要和盘托出之时,他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更不要说秦王不会杀李斯,而去救韩非子,相比之下,李斯有更大的用处。 三、虽然精通权谋,但未认真思考,一山不容二虎,秦国已经有了一个李斯,而李斯又如何能容纳下一个才能比自己高,却又对自己地位产生威胁的师弟呢?所以韩非子必死。《》记载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 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李斯想害韩非,说韩非是韩国间谍,继而促使秦始皇杀的决断,虽然史记上说秦始皇后来后悔了,但其实韩非子进入秦王宫的那一步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悲剧的命运,很简单,秦王不需要他,需要他的思想,所以李斯才能趁虚而入。 向就是合作,背就是离去。这是一个选择,关乎人生旅程是否平坦,有时候我们看古人比如韩非子,韩信,我们都会为其最终结局而惋惜,甚至会臆测,要是韩非子不投靠秦王,韩信不投靠,或者背叛刘邦就好了,可惜历史就是历史,人生不会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选择了,就要为当初的选择而承担后果。网络配图 有人把当成谋略圣经来看,也有人对鬼谷子嗤之以鼻,实则不必如此,他只是给后人一个善意的提醒,起的是一种迪、借鉴的作用。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会因为读了一本书而改变些什么,更不会因为一本书而变成另一个人。那么鬼谷子是否给了我们一些提醒。 鬼谷子的格局比较高,是从宏观大势上考虑问题,古代懂得向背之理的人,能协同联合天下的力量,根据天下大势,采用忤合的理论而不断变化,然后才会选择合适的人与之联合结盟。所以过去五盗用臣肫,五次臣服夏,洞察大势后离开,就决定一心臣服商汤王。网络配图 吕尚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发现纣王无道,而投靠周文王,这就叫懂得天道,天命所归,所以才能归顺一主而毫不犹豫。所以不懂得天下至理的人,不能治理天下,不认真思考的人,不能看透事情的本质,不洞察人心,不能成就名声,才华智力不高,不能用兵。 太过忠诚,不善于思考,而不能了解他人。所以说忤合之道,必须自己揣度才华和智慧,度量优势和不足,远近的人的能力是否超过自己,才能选择进退,纵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