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帝王司马懿、司马昭父子俩看来,他们篡位夺权,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开了个头以后,后代古代上,权臣篡位的事情,便屡见不鲜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祖孙三代人接力篡权,你说有多阴险?
很多人说曹丕篡位和司马家一样,本来这是有本质分别的。曹丕的大位是从一代奸雄曹操那儿得来的,一代奸雄曹操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
反观司马家呢??他们吃穿用度都是老曹家的,结果他们一大家子都在考虑把自己的老板干掉,直接继承公司所有财产,你说这厚道吗??
要是直接这么干了也就算了,毕竟当初王莽就是这么干的。可问题是司马家偏偏祖孙三代人接力干这件事,那可真的是恶心到家了。
为啥?因为他们这么做是既想要有好名声,又想要夺取江山。做人呐,哪能两头都占着呢??宣帝王司马懿负责夺权,但是他不给自己任何高级封号。司马师负责平叛,他把所有反对派都给宰了。司马昭负责加九锡、封晋公,这一步就走到一代奸雄曹操的位置上了。
紧接着司马家的第三代司马炎出场,直接学习曹丕推翻了曹魏江山,建立了晋王朝。之所以搞这么久,他们就是为了让后人明白一件事,他们家和曹家是很类似的。要骂也得先骂曹家。
二、宣帝王司马懿夺权的过程,也开了个不好的头。
魏明帝曹叡去世的时候,让宣帝王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由于曹爽是老曹家的人,所以大权独揽,把宣帝王司马懿晾在一边。
年迈的宣帝王司马懿就在家装病,等到曹爽放松警惕,带着曹芳去高平陵祭祖的时候,宣帝王司马懿果断发兵控制了太后,拿着太后懿旨,带着人马包围了高平陵。
那么宣帝王司马懿的人马是哪儿来的呢??要知道当时的宣帝王司马懿可是退休了啊!他的老伙计们都在雍凉待着呢?!
这就要问问他的好儿子司马师了,司马师早就在民间阴养着3千死士了。这些人平日里和普通人没啥分别,吃吃喝喝,花的都是司马师的钱。可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立刻被召集起来,成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
阴养死士,这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禁止的。因为这玩意儿太恶毒了,而且不可控。是统治者们都反感的事情。就算司马家得了天下,帆叶网,他们也会禁止其他人做这种事情。
此外,司马昭这家伙不地道,在篡权时,居然连曹魏的帝王曹髦都给宰了。这事儿又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为司马家被灭门埋下了伏笔。

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都跟司马家脱不了干系。
由于咱们现在是接近大一统的状态,而且将大一统当作目标。所以不少人便开始盲目地吹捧西晋王朝怎么了不起,完成了这一壮举。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西晋王朝大一统以后,都干了些什么事儿?这不是扯犊子呢?嘛!自己扯还不够,非要把蜀汉和东吴拉进群里一起扯,结果差点把我大华夏给毁了。
第一,荒唐的司马炎。
司马炎一统江山以后,过上了骄奢淫逸的日子。他的后宫有几万名美女,都是从全国各地弄来的。但凡有点姿色都逃不过司马炎的手心。为了安置这些美女,司马炎大兴土木,把皇宫扩建了好几倍。
以至于这些美女中的绝大多数,都没见过司马炎。没办法,女人太多,司马炎忙不过来。司马炎想了个办法,就是用羊拉车,羊停在谁的门口,今晚就宠幸谁。所以美女们为了吸引司马炎过来,想了个好办法,那就是在家门口撒盐。羊喜欢吃盐,吃着吃着就停下来了。
光好色也就算了,到了晚年的司马炎有点拎不清现状,居然把大位传给了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司马衷的智力是有问题的,所以说司马炎这么做无疑是害了晋王朝。
第二,八王乱政,导致民不聊生。
公元280年,西晋王朝灭亡东吴,完成了大一统工作。公元291年,八王之乱爆发。也就是说大一统才过去11个年头,华夏大地上便再次迎来了战争。
司马炎把大位传给了司马衷以后,司马衷不管用,什么事情都是他媳妇儿贾南风说了算。结果引起了司马家族各路王爷们的反感。
司马炎主张分封制,因为曹魏没有实行分封制,这才把江山给丢了。可没料到分封制下的八位实权王爷们,各自带兵,先后夺取朝政大权。把整个西晋王朝搞得民不聊生,元气大伤。
八王之乱的情况,还赶不上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好歹只是三大军阀互相攻杀,大部分居民可以安居乐业。可八王之乱时是八大军阀互相攻杀,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第三,五胡乱华,这是司马家被骂得最惨的一件事。
这事儿最早要追溯到宣帝王司马懿时期。魏明帝让宣帝王司马懿平定辽东,宣帝王司马懿跑到辽东宰了公孙渊,同时将辽东超过15岁的男丁全部斩杀,所有官员也都被灭了。
灭就灭了,总得派人来管理吧?结果宣帝王司马懿压根就没考虑这件事,辽东一眨眼只剩下了老弱妇孺,这么一来更北方的鲜卑、匈奴可就盯上辽东了。他们果断南下占据辽东,等到机会继续南下。
八王之乱爆发以后,西晋王朝元气大伤。这个时候北方的胡人们再次看到机会了,果断继续南下,这一下可惨了,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战火。匈奴、鲜卑、羌、氐、羯等族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保存实力,司马睿在长江以南建立了东晋,有点背景的人,都选择衣冠南渡。而没有南下的汉人,十之八九都被灭了。当然也有为了生存,选择和胡人合作的。
可以说,司马家把我华夏子民给害惨了,要不是王导、司马睿等人在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权,那麻烦可就大了。中原地区因此出现了接近300年的战乱时期。你说要西晋有什么用?
总结:刘裕灭了司马家,一点儿也不亏心。
现在你知道为啥大家这么痛恨司马家了吧?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就别想着用阴谋诡计夺取天下。得到天下以后,又不懂得珍惜,结果造成了华夏的一场惨剧。
有样学样,时间来到了东晋末年,刘裕当作再造东晋的大将军,手握军政大权。显然成了下一个一代奸雄曹操或者司马昭。
但是他不想跟他们一样留有遗憾,果断选择在去世前登基,还做了两年帝王。但是登基前,刘裕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灭了司马家全族。
这可真不能怪刘裕,因为司马家太可恨了,被他们害死的华夏子民,少数也有上千万人之多。当初司马家篡位时,也没少杀老曹家的子嗣,所以说风水轮流转,今年到老刘家而已。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简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末年至三国时期将领。 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等共尊奉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朱治署理郡政时,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晚年自请屯守故鄣,以镇抚山越。黄武二年(223年),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鄣侯,旋即返回吴郡。于黄武三年(224年)病卒,年六十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 中平五年(188年),朱治被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 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联军讨伐,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领步骑,往徐州帮助讨伐。 从平江东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朱治便辅助其子孙策,依靠于。他后来知道袁术不立政务、品德,便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太傅马日磾正滞留在寿春,便辟朱治为掾属,升授吴郡都尉。当时,吴景在丹官,而孙策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深怕为袁术、孙策所吞并,产生误解、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朱治便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对孙家甚有恩惠。 兴平二年(195年),朱治从钱唐想进至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派兵抵御。两军发生战斗,许贡军大败。许贡南逃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遂进入吴郡,代领太守事务。孙策成功平定江东。 建安二年(197年),朱治举孙策之弟孙权为孝廉。 转战江南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所伤,旋即不治身亡。朱治与张昭、等继续辅助孙权嗣位。 建安七年(202年),孙权表奏朱治任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以娄、由拳、无锡、毗陵四县为其食邑,允许其设置长吏。后参与征讨夷越,平定东南,并擒获黄巾余军陈败、万秉等。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占领荆州,威震南土,孙权之堂兄、曹操的亲家孙贲畏惧,想要送儿子到曹军处为人质。朱治听到后,向孙贲陈说安危,孙贲便不送子质。 晚年生涯 孙权视朱治为上将。孙权进封吴王后,朱治每次进见,孙权仍亲自迎接,以厚礼相待,设宴、赠予,恩泽、敬意特别多,连朱治的随从都有礼物。 黄武元年(222年),朱治被封为毗陵侯。 黄武二年(223年),孙权拜朱治为安国将军,授与金印、紫绶,徙封邑到故鄣。孙权常赞叹朱治忧心、勤于王事,令其担任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不过,朱治只愿意接受领四县的租税。但当地子弟及吴四大族多到郡出仕,郡吏常常以千计,朱治统辖了数年,全部遣到王府,每次都有数百人。 每年进献,孙权都答报过厚。而当时丹杨深地,叛乱频频发生,而朱治仍觉年事而高,思恋故乡,自表到故鄣屯兵,镇抚山越。郡中的长老、朋友都到朱治家拜访,朱治任都引见,与他们共饮欢宴,乡党的人都引以为荣。朱治在故鄣居住数年后,又返回吴郡,住了三十一年。 黄武三年(224年),朱治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个人作品 《全三国文》载有朱治的作品一篇:《说孙贲》。 人物评价 陈寿:①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②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①朱治、吕范以勋旧重,、以胆勇称,皆隐然敌国有古大将之风。②天分鼎裂,鸷搏狼抗。成霸安疆,式资良将。形势深阻,江山沉雄。势常北向,以守为攻。舟楫是利,武骑无用。矫矫诸臣,功崇信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简介:夷陵之战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毗陵侯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擒杀,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中,与合力大破,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朱治未嗣,于是请求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 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战后,孙权欲以为濡须督。当时驻守于濡须附近的朱然、等将领将会被迫听从周泰的调遣,于是,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于是朱然、徐盛等人心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认为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武三年(224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但孙权不准。 黄武六年(227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和蜀国丞相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朱然出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都四面迎战,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已经来不及收合,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 备受礼遇 赤乌元年(238年),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 赤乌二年(239年),、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孙权开始并不允许。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孙权终于答应,可惜不久之胤病死了。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朱然用之计攻破樊城外围。后来率军抵挡,朱然最后退军。 赤乌九年(246年),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将李兴等人听闻朱然率军深入,于是带领六千步骑断绝朱然的后路,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战斗最终胜利,斩获数千,军队凯旋。早在一年前(245年),马茂企图叛逆,被发现并且诛杀,孙权非常愤怒。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说:“马茂小人,居然胆敢有负国家的恩惠。臣现在奉天子的威名,战事有幸报捷,有所斩获,震撼国内外,整合船舰充塞江面,令其足以成为大观,来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希望陛下理解臣战前的此言,以后再责臣日后努力的战绩。”当时孙权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们公布,朱然凯旋后,群臣纷纷上表祝贺,孙权举酒作乐,然后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说:“朱然之前已经有上表给我,但我认为此战难以成功,现在果然如朱然所预料的,可以说是在预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于是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年(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无比隆重。然而,朱然此年开始寝疾。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派去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后派的使者都能望见先前的使者)。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