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鲁肃的才干真能和周瑜、诸葛亮等人比肩是真的吗?

时间:2023-08-0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这样一个敦厚长者,竟然常被孙权拿来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甚至达到了让其他文武大臣心里酸不拉几的层次。鲁肃何德何能,不仅能被孙权称赞为“天以卿赐我也”,还被周瑜指定为自己的接班人,“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就连在其病逝后,诸葛亮也为他举哀,鲁肃的才干真能和周瑜、诸葛亮等人比肩吗?

一、乱世清流,劝进帝位

 

image.png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富的是大发国难财的豪强地主,苦的则是要背井离乡的黎民百姓。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家财万贯,在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中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爷,但他可没一点名士该有的“样子”,鲁肃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还曾亲自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在地主豪强们借机欺凌百姓、大肆兼并土地之际,鲁肃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治家事,大量施舍钱财,卖出自家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因此深得乡人敬慕,可以说是乱世中的一股清流了。

  当时,周瑜和鲁肃都在袁术的势力范围内,周瑜看出袁术不是能成大事的主君,“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袁术同意了,周瑜也因此结识了鲁肃。周瑜听闻鲁肃仁爱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鲁肃毫不犹豫指着家中储存粮食的两个圆形大粮仓,将其中一个直接送给了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后来周瑜折服于孙策的魅力,将鲁肃推荐给了孙策,孙策很赏识鲁肃,但没多久孙策就被刺身亡了,又是周瑜劝说鲁肃留下来辅佐孙权,还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鲁肃最终答应了。

京剧《借东风》,鲁肃

  但孙权还是想考究一下鲁肃,在一次酒宴后,孙权秘密留下了鲁肃,推杯换盏之际,孙权向鲁肃询问建功立业之谋策。本来孙权是想问鲁肃如何辅佐自己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但鲁肃却说孙权成不了齐桓公、晋文公,而是劝他要“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称帝?就连孙权也愣住了,只能谦虚着说:“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但很显然孙权把这话听进了,鲁肃却因此进入到东吴政权的核心区域。

 

image.png

 

二、结盟主战,接替军政

  甘宁投靠孙权后,孙权借机挥师夺江夏,准备夺取荆州,这也引来了曹操的瞩目与其手下的南征大军。建安十三年(208年),就在曹操征兵之际,荆州之主刘表病逝,一下子让局势紧张起来,鲁肃建议孙权派遣自己前往荆州向刘表的儿子们吊唁,并表示自己能够与刘备达成结盟,孙权答应鲁肃前往荆州看看情况。

  就在鲁肃日夜兼程赶往荆州时,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献出荆州降曹,而刘备则无法在荆州立足,只得南撤渡江。刘琮懦弱无能,反观刘备具有枭雄之姿,因此鲁肃立马出发去找刘备,并与其商议联盟一事,刘备被他说动了,决定并力抗曹,这时诸葛亮已经在刘备军中,鲁肃则因为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友,因此两人结下友情,诸葛亮在后来劝说孙权结盟一事上也出了很大力。江东氏族都认为曹操来势汹汹,且占据大义,只能投降,唯鲁肃不发一言,而是私下劝说孙权,我鲁肃可以降曹,外面的文武百官可以降曹,唯独你孙权不行,“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将军家诣邺;不然,将危。”而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心,鲁肃还劝孙权将在鄱阳的周瑜召回,在周瑜的一通分析下,孙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以表决心。

  赤壁之战大胜后,正当孙权喜气洋洋认为能够拿下荆州时,盟友刘备却反悔了,说自己没地盘,想先“借”荆州,孙权知道刘备肯定是有借无还,不想答应。鲁肃则劝孙权借了又有何妨,能让刘备在在家门口承担火力,还能坐看二虎相争,岂不美哉,孙权一想也是这么回事,答应了,曹操一听吓了一跳,“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然而没过多久,周瑜病危,推荐鲁肃代替自己,“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鲁肃开始接手江东军政,威望恩义,大行于众,江东很快稳定下来。

三、周旋荆州,维持联盟

 

image.png

 

  后来刘备入主西川,命关羽镇守荆州,让孙权气不打一处来,还大骂刘备:“猾虏乃敢挟诈!”此时鲁肃与关羽邻界统兵,疆土犬牙交错,多次发生摩擦,但鲁肃都以大局为重,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安抚双方。但在刘备平定益州后,孙权急不可耐想要收回荆州,于是派吕蒙进军,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刘备也急忙回来坐镇,鲁肃也率领一万人与关羽对峙。“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单刀会上,鲁肃据理力争,但双方僵持不下,剑拔弩张之时,曹操趁机进攻汉中,直逼成都,刘备恐益州有失,于是和孙权重修盟好,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鲁肃在时,多次主张孙刘联盟抗曹,且得到了孙权的采纳,能维持联盟,共同抗曹,鲁肃功不可没。

  鲁肃在大局观上能够与诸葛亮相媲美,在与孙权会谈中,鲁肃就明确提出孙权不是要做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霸主,“尊王攘夷”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太大区别,他劝孙权要做就做汉高祖那样的皇帝,还提出了一个与诸葛亮类似的“三分天下”论,只不过里面的“刘”指的是刘表。在刘表病逝后,鲁肃直接找上刘备,并一生维护孙刘联盟,可以说没有鲁肃,孙权与刘备很有可能被曹操逐个击破也就没有后面这么多事了。

三国董袭身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为什么会被淹死?

死后,吴夫人担忧年纪太小不能成事,召见张昭等人询问江东能否安定。此时有一人,从东吴地势到人才一一分析,吴夫人这才放心。 这个人却不是文臣谋士,是个武将,叫,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十二虎臣之一。 当时山阴惯盗黄龙罗、纠集党众几千人,孙策亲自出兵征讨,董袭亲手砍下黄龙罗、周勃的首级。 吴夫人问江东能否安定。董袭回答:“江东之地,有山川之固,长江天险,而主公是一位好的掌事者,对百恩德,上下都齐心效命,张昭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为帮手,正是之时,不用担心。”众人都认为董袭的话豪壮! 208年,孙权报父仇,征讨黄祖,黄祖用两条艨艟横在河面扼守沔口,艨艟之上有一千多人,弓弩交替发射,箭如雨下,孙权军无法向前。董袭和各带100名敢死士,每人身披两副铠甲,突击到艨艟前。董袭亲自用刀砍断两条缆绳,艨艟散开,孙权大军终于能够前进。 黄祖打开城门逃走,被吴兵追杀。次日宴会,孙权举杯对董袭说:“今日宴会,归于你断缆之功!” 213年,南征至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前往,孙权命董袭率五楼船驻扎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众将士乘走舸逃走,并求董袭一起逃出。 但董袭大怒说:“我受主公重任,在此处防备敌人,怎能委身而去,再说要逃走的立斩!”于是无人敢逃。当夜船沉,董袭淹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一代奸雄曹操要攻打东吴遭到了哪些人的反对?

本来是征伐的,用曹操自己的话说,你这家伙太坏了,我对你这么好,拿你当亲兄弟,你却背后给我捅刀子。现在我都给灭了,我照样也灭了你。网络配图 于是曹操就对刘备进行了斩首行动,行动很彻底,如果不是刘备带着很多老百姓逃跑,估计早就被曹操赶上了,小命也早已玩玩了。可是刘备就是刘备,曹操跑得快,刘备逃得更快。因此曹操没办法抓住刘备。 曹操没办法抓住刘备,心里很气恼,他怕和刘备联合,就给孙权写了一封恐吓信,自然是吓唬孙权,可他不知道,孙权可不是刘琮,人家是射虎的英雄,看到信之后,孙权想到的是我如何要给曹操斗法,可惜没人帮助他,孙权很郁闷,也想让人帮助他。 曹操不是纸老虎,孙权明白,强大的袁绍说没有就没有了。不过孙权也没弄明白,老曹,你打刘备就打刘备,为何要扯上我,还说和我要在东吴会猎,会猎就会猎,还要带上八十万水军,咋,搞恐吓。老曹,我给你讲,孙权我,可不是吓大的。 本来曹操想打孙权,手下人就有异议。那个叫的谋士,说:曹丞相你是好样的,打败袁绍,北征乌桓,拿下荆州,威震四海,这是很牛逼哄哄的事情。这事到此为止,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奖励士兵,多练练军事,这样一旦咱们,让孙权这小子自动乖乖的会投降咱。 曹操很不高兴,搞什么搞,老贾,当初是你劝我要出兵的,现在刚刚拿下了荆州,刘备也吓得跑了,怎么你倒唱起了反调。 贾诩头一扬,脖子梗了一下,笑着说:丞相,以前没有得到荆州,现在已经得到了荆州,不一样。 曹操沉默不语,不知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人来报:曹丞相,咱的士兵,拉肚子的太多。网络配图 奥,我知道了。 傍晚,曹操和贾诩、等谋士走了出去,但见大营帐子里两名士兵在熬药,走进帐子里,十多名士兵躺卧在地,不住的再叫,他们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多时,又有几个士兵被抬了进来。 什么病,曹操赶紧问。 发疟子,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而且呕吐,拉稀屎……军医连忙跑了过来,向曹操汇报道。 曹操看了看贾诩:老贾,不能打孙权这也是个理由吧。贾诩伸出了手指,道:丞相,高见。 程昱此时看了看贾诩,对曹操说:丞相,我以为要赶快打东吴。 仲德,说说理由。 主公无敌于天下,现在拿下荆州,威震江东,孙权肯定吓坏了。他自己不敢对付,一定会拉上刘备,趁两小子还没准备好,打他个措手不及。 贾诩心里想:你小子绝对是个馊主意,你以为孙权给刘琮一样,孙权手下要兵有兵,要谋士有谋士。当年跟着打天下的人物健在,真的不好对付。贾诩没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说:揍他,谁不老实揍谁!孙权这家伙肯定不想投降,要投降,早来了。 文若,你的意见呢?曹操问,这是曹操手下首席谋士,二荀在当时可了不得。网络配图 打,现在有的水军八万,如果咱们水陆并进,还有孙权的活路。现在不打,一旦养虎为患,岂不可恨。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你看西北韩遂,我等离许都那么远,一旦马超进犯,招呼不过来。 报,刘备和、刘琦等人合兵一处。刘备派出前与孙权谋划。 这时王粲走了进来,丞相,应该趁此千载难逢之机会,水陆并进,一统华夏,千古功名,举手之间尔。 哈哈,到底是仲宣说话提气。 贾诩心里悲凉了许多,这个曹丞相,现在怎么如此,可是他又不敢再言语,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投降过来的,比起其他人,曹操对自己其实还没有言听计从的地步,他喃喃的看着翻滚的波涛,心里想:这真的是一统江东的前兆? 事实上,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曹操也不能免俗,只是贾诩也没有过分坚持,可惜老曹接下来要吃大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鲁肃三国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