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应古代的影视节目,相信很多朋友们都看过不少了。在看剧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听到皇帝的话:“某个人立功,赏黄金万两”。对于那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皇帝会有各种赏赐,赏金万两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当年的万两黄金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古代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万两黄金”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即使在秦以后又统一度量衡,但不同时期的计量标准也不尽相同。而且黄金的成分也不同。即使是现在,黄金也分为足金、千足金和万足金。不同时期的汇率也有差异。
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听过,能把“三丈之木”搬到北门的人,会得到“十金”的赏赐。根据资料,这里的黄金其实是铜,不是黄金。
直到汉代,黄金的数量才逐渐增加,但实际上也并不是很多,仍然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这时,“金”才成了黄金的代名词。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冶炼技术没有太大改进,杂质多,纯度低。

由于黄金非常的稀有和值钱,在东晋的时候还成为一种奢侈的“食物”。有钱会将金箔当食物吃掉,认为把贵重的黄金吃进肚子里能让自己更高贵。而且很多贵妇都沉迷于食金箔,认为可以美化自己,生下高贵的孩子。当然很多人也因此而死。重要的是要知道低纯度的黄金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吃多了相当于自杀。
虽然世界上最早的冶金技术发生在中国古代,但当时的环境和设备还很落后,没有出现以金为单位的概念。所以当时提到的一两黄金,其实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五毛钱的铜钱。到了秦朝,这种冶金技术就成熟完善了。所以在此之前,黄金不是我们所知道的黄金,而是铜。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此外,作为一种货币,黄金的汇率因朝代和地区而异。商品的交换也有一定的影响。黄金万两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它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然而不论是如何改变,都是离不开国家生产力的。但是不论怎么样,如果黄金是真金,黄金万两的话那就是一大笔钱。

曾经有一个奖励大量黄金的例子。李世民平关东一高兴就赏了6000斤黄金,相当于现代的800斤。这个数字很惊人,但在现代似乎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为黄铜也可以作为黄金来奖励,而黄金的数量只是一小部分。
古代黄金万两,按照古代的汇率,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个铜币=10000个铜币,而两千金币实际上是102000个银币、100000个铜币和1亿个铜币。按照现在的价值,黄金是10000
* 31.25 * 280(千金280元每克)=8750万元,按照万足金来计算的话,这价值可以是上亿。
皇帝不会赏赐那么多。皇帝一般都很小气。每个朝代的金银价值和我们现代不一样,他不会拿着电视上太监送的托盘给你。一两黄金约等于1500块钱,古代的计算单位一般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10000文铜钱。

电视剧里有很多不正确的说法,皇帝自己经常缺钱,甚至还欠着士兵的工资,久比如在明。如果皇帝以这么高的奖励了某人,很可能只来自宋朝,但是万两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往往那些受到奖赏的人,在战场上肯定也是缴获得足够多了,所以皇帝就干脆顺水推舟,做个顺水人情。不要以为将军们真的能从国库拿走多少钱,有能力的都是从敌人手里抢走的。抢来了欧
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黄金作为财富的象征和支付手段,已经被广泛流通。与白银相比,黄金的开采率较低,中国的金银价格一直低于国际价格。因此,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有大量的外国人把白银运到中国,然后用黄金代替,运走。结果,中国的白银价格越来越低,黄金价格也相应上涨。就这样,大部分黄金流向了国外,这大概是中国古代黄金消失的主要原因。
黄国灭亡后臣民都去哪里了?黄姓是来源于黄国吗
黄国是中华的发源地。 追根溯源,自有黄国,方形成“以国为氏”的黄姓。林宝的《元篡》云:“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载:“蠃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北夏黄氏族谱序中亦称:“考我黄氏,始于神农、、、颛顼高阳氏曾孙陆终之后有南陆公,兄弟三人,公居其二,食邑于黄,遂因地而赐姓焉,黄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黄城。”北京、湖南、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专著以及出自广东、福建、河南等地的黄氏族谱,均有类似的记载。大量史实证明,黄姓源于黄国,根在光州。黄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不断繁衍壮大,逐渐形成黄姓望族。 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灭后,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纷纷离乡背井,但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仍是以国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当时的腹地,于是就有了因黄氏迁居而得名的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等地。还有一部分被“浮诸江南,以实海滨”于是就形成了南方诸多黄氏家族和黄洞蛮的黄姓。 楚灭黄三百年后,在黄国故址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黄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黄歇。邓世明所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载:“黄为楚灭后,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后。”这位留居黄国故址遗民的后代,为复兴黄氏家族,委身仕楚,为相二十五载,政绩卓著,赐以淮北十二县,成为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从而给黄氏家族带来了第一次中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黄歇在宫廷内讧中遇害,其子孙受株连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黄氏家族再度中衰。但黄氏家族并没未因此而沉沦,他们分别与原来流散各地的黄氏族人汇合,顽强奋进,不仅渡过了危难,且先后在许多地方形成了望族。 据有关史料和姓氏通书证实,黄歇长子黄尚一支,形成了后来的淮阳黄氏和江夏黄氏;次子黄俊一支,形成了后来中原阳夏黄氏;五子黄堂一支,形成了后来的东吴黄氏。继之而起的金华、邵武黄氏望族,皆是江夏黄氏繁衍的分支,今天在海外的黄氏族人,大多是从上述各地先后南迁的。纵观黄姓的播迁过程,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即由黄国——黄歇,发展至淮阳、江夏黄氏,进而播衍出金华、邵武等黄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后播迁出海外异域黄姓,他们源出一脉,同根同祖。 历朝累代,黄姓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对中原文化向南传播及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都起过重要作用。继黄歇之后,西汉著名丞相被誉称为当朝第一循吏;黄香以孝道楷模而;后唐黄峭山教子有方且颇具开拓精神,带来了邵武黄族的繁荣;北宋的大书法家、大诗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近代的第二开国元勋黄兴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胜举。如今,黄姓儿女更是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佼佼者活跃于国际国内的社会舞台,分别在政界、侨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崭露头角,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名字四海传扬,充分显示了黄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和勃勃生机。 随机文章英国旗舰玛丽·罗斯号沉船,700船员仅仅生还40人解读世界十大核潜艇,俄罗斯核潜艇15秒内可击沉任何战舰人类杀死了地球原住民,外星来的人类灭杀地球居民蜥蜴人日冕层是什么颜色,厚度几百万公里/温度超100万摄氏度印度诺贝尔奖比中国多,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国家(中国没有)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江国灭亡后江国的臣民都去哪里了?江姓哪里人最多
江国灭亡后,江人被强迁于楚国内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为楚的臣民。在战国时江人后裔江乙出任郢大夫,郢,为春秋后期所建的都城,即在今湖北江陵。这支成为楚人的后来向南方移民,繁衍发展,最终在广西形成了江姓人里的一个重要聚集中心。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陈国,今河南准阳地区,后由淮阳为中心向四方散迁,其中一支向东北方迁移到齐鲁大地。秦汉时期,江人主要活动于河南、山东、湖北地区,后来向西、北、南发展,河北、山西、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迹。两晋时,北方战火纷飞,政权频繁更迭,中原地区百姓大批向东南方迁移,江姓也随这股南移之风向江东移民,定居于会稽,即今浙江的绍兴。这一时期是江姓历史上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最终发展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唐宋之际,随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进入了赣、浙、闽广大地区,时进入台湾。 当代江姓的人口已330余万,为全国第79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江姓人口由40万增到330多万,增长了9倍多,江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至今1000年中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江西、安徽四省区,大约占江姓总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湖南、湖北,这六省又集中了33%。广西为当代江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江姓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江姓,以北碜淫缝懿分布局面。在近600年期间,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国东南部向华中、华北有一定的回迁,但向西南和南部地区的移动十分强劲。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江姓是两广地区为较常见的。 在桂粤、赣闽台、皖浙南部、湖南南段、湖北东端、贵州南部、云南东部,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57%以上,在中心地区的比例可高达2.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12.3%,居住了大约55.3%的江姓人群。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中部、上海、湖南大部、湖北南部、四川东南、重庆大部、云南中部、贵州北部,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8%一o.57%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7.4%,居住了大约25%的江姓人群。2012年人口统计:3563395.94 人,每1000人中大约有江姓人口: 3.56 人。 随机文章平安京简介大理国跟宋朝的关系?1994年特大彗星撞击木星,最大威力等于2.5亿颗原子弹空中屠夫德国FW-190战斗机,杀得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生产2000架)火龙卷和水龙卷撞一起,小概率事件/火龙卷造成1000人死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