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孟皇后是哪位?靖康之乱后支柱北宋时期残局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宋哲宗之妻孟皇后极具传奇色彩,她曾经两次被废,却在宋朝面临重大危机时挺身而出,两度垂帘,在靖康之乱支柱起赵宋王朝的残局。

孟皇后是哪位?靖康之乱后支柱北宋时期残局

皇后出身世家,是曾任宋朝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的孙女。宋哲宗幼年即帝位,后来逐渐长大,祖母太皇太后高氏替哲宗选了美貌的世家之女百余人入宫,孟皇后是其中之一,当年孟皇后才十六岁。元祐七年(1092年),太皇太后高氏谕宰执:“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遂将孟氏封后。

但当时新旧党争严重,也不可幸免的影响到了孟皇后。

由于孟皇后是高太后所选,在高太后去世后,哲宗亲政,欲极力摆脱这位祖母的阴影,他不仅改而支持新党,就连20岁的孟皇后也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为由被废,出居瑶华宫,成为一名女道士。

在徽宗继位后,旧党在向太后的支持下重新抬头,孟皇后遂被复位,因其封后于元祐年间,故又称为元祐皇后。

然而向太后一年后过世,崇宁元年(1102年)又发生元祐党人事件,徽宗重新任用新党蔡京等人,贬谪旧党,孟皇后再受牵连,二度被废,重回瑶华宫,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之号,再一次离开了皇宫。

正是这次被废,使孟皇后避开了靖康之乱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宋皇室宗亲三千余人,史称“靖康之变”。金人扶植张邦昌建立了伪楚政权,张迫于金人压力登上皇位。在金人撤走之后,张邦昌失去了靠山,不知何去何从。

于是张邦昌接受吕好问建议,迎接宋皇室仅存的后妃孟皇后入居延福宫。但有人以这是张邦昌依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篡后周以后,尊后周的符太后为周太后,并迎入西宫居住的往例,认为张邦昌仍有代宋自立的野心。后来大臣胡舜陟、马伸又上书,政事应取得孟太后之命令才干决定,张邦昌便再次尊孟皇后为元祐皇后,“迎入禁中,垂帘听政”。

孟太后此时已成为宋朝的精神领袖,她的垂帘听政,不仅稳定了当时的政局和人心,支柱着赵宋王朝的残局,更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对宋王朝的重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孟太后垂帘后四处寻访皇室后裔,在得知康王赵构在南方后,派遣尚书左丞冯澥为奉迎使,尚书右丞李回为副使,“持书奉迎”康王。

有了孟太后支持,这年五月庚寅朔,帆叶网,康王在南京应天府继位,建立了南宋政权。

孟皇后在赵构称帝后立即撤帘,功成身退。但不到两年时间,她又被推到了古代的前台,再度垂帘听政。

南宋王朝建立初期,政权并不稳固。在金兵南侵、宋高宗逃亡的过程中,发生了大将苗傅、刘正彦叛乱。苗、刘二人胁迫高宗将皇位禅让于3岁的太子,并请孟太后再度垂帘听政。孟太后说:“今强敌(指金兵)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但为了稳定局势,孟太后表面上还是答应了叛将的请求。她一方面对叛将“曲加慰抚”,加以笼络,一方面却派人谜团联络各地的勤王之师。不久,韩世忠率大军平定了“苗傅之乱”。

内乱平息后,孟太后立即下制请高宗复位。

这以后的几年里,南宋小朝廷被金兵追着打,孟太后一直在浙江江西一带流亡。直到韩世忠的“黄天荡之役”后,局势改变,南宋政权逐渐稳定,宋高宗立即派人到赣州去接回孟太后,对其十分孝敬,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

绍兴元年(1131年)孟太后去世,谥昭慈献烈皇后,葬会稽县上皇村。绍兴三年(1133年)改谥昭慈圣献皇后。

北宋宰相王旦有着怎么样的识人本领?他提拔了哪些人

北宋宰相,有一套的识人眼光,他能从观察人的缺点中,识别人品。他任宰相期间,曾为朝廷举荐过许多奇才,被贬外放的就是其中之一。寇凖和王旦本来关系应该是很好的,他俩是同年的进士,同年关系就是天然的政治同盟。澶渊之战时,寇凖是宰相,王旦是,给当副手。因为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病,王旦要赶回去主持后方,临行他特意让把寇凖叫来,问这仗如果败了(“十日之间未有捷报”)该怎么办,真宗被他俩逼得只好表示:“如果朕捐躯或被俘,那就立太子吧”。从这件事来看,寇凖和王旦合作得是很好的。 签订后,寇凖因功高,深得敬重。但在死对头的不断蛊惑下,皇帝听信王钦若之言,寇凖被贬外放。后来,王旦做了宰相,极力推荐寇凖回朝,在这样的背景下,寇凖才得以回朝担任枢密使的职务。按理说,寇凖应该对王旦很感激,应该跟他合作才对,但是,寇凖却梗着脖子跟王旦扛上了。 具体表现为,当时东西二府经常互通文件,寇枢密瞪大眼睛从东府(中书门下)送来的文件里挑刺儿,发现错误后,马上给宋真宗送过去,导致中书工作人员从王旦以下都被真宗骂了一顿。然后,中书门下,,也瞪大眼睛从西府(枢密院)送来的文件里挑刺儿,果然也发现了错误,结果宰相王旦表示,把文件退回西府,让他们好好改过来。 东府众人不解,王旦回答:既然知道他们干的是错事,干嘛还要跟着他们干? 这件事让寇凖很,特意跑过来跟王旦讲:“同年,甚得许大度量?”,但王旦的大度却没能阻止寇凖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宋真宗面前讲他的坏话。 宋真宗对王旦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王旦却说:“没事,毕竟我当宰相久了,犯的错自然就多。寇准把这些事告诉陛下,说明他是忠臣,这就是我欣赏寇准的原因。”王旦就是这样从寇凖的缺点中去认识他的人品的。 不久,寇凖又要被外放了。宋真宗找到王旦,聊寇凖外放的问题,王旦笑道:“臣以为像寇凖这样的大功臣,给个使相(相当宰相待遇)做是极好的,倒也不负恩泽。” 寇凖拿到使相后,地到宋真宗面前谢恩。真宗说:不要谢朕,这是王旦推荐的。 后来,王旦就积劳成疾要不行了,临终前,宋真宗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爱卿你走了我怎么办?我上哪儿找你这么好的人来当宰相?” 王旦一开始不说话,后来真宗一直问,王旦才很艰难地说:“寇准吧。” 王旦去世几年后,宋真宗居然真的把寇凖重新召回京城来当宰相了。据说寇凖到京后,第一时间到真宗面前,表示要去给王旦上坟。 王旦不但是一代贤相,他还是个谦谦君子,他凭着独特的识人眼光,始终对寇凖满怀善意,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保护他。 但寇凖的识人眼光就差远了,这大概一个人的性格有关。 最典型的就是如何识。这个后来成为他死敌的丁谓,曾经是他的“门人”,寇凖对他的才干非常器重(丁谓属于有才无德),极力向当时的宰相推荐,“寇凖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李沆传》)寇凖后来果然被丁谓这个白眼狼坑得够惨。 其实,直到让丁谓非常丢脸的那次“溜须”事件发生前,可以说丁谓对寇凖都是非常尊敬,甚至可以说非常殷勤的。 有这样一个段子:丁谓给宋真宗上报祥瑞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仙鹤说事。有一天寇凖坐在衙门里,一群乌鸦扑棱棱飞过来,老寇哈哈大笑道:“幸好丁谓不在这里,不然他肯定要说这是一群玄鹤!”这个段子流传出去之后,丁谓从此多了个绰号,叫做鹤相。 寇凖从外地回京当了宰相,丁谓是参知政事。在一次朝臣宴会上,丁谓给寇凖擦胡须献殷勤的时候,反被寇准呛了一顿。丁谓便成了“”的代名词。丁副相瞬间黑化,秉持着“得不到你就要毁了你”的心理,丁谓开始黑寇凖。 后来,丁谓把寇凖和另一个宰相(也是他的政敌)排挤出朝廷还不够,还特意假传圣旨派使者给两个人各送了一把剑,请他们自行了断。丁谓这么搞实在太过分了,当时就有人质问他说,相公就不害怕后世史书怎么记你吗?结果丁谓淡定地回复道:“不过是一句‘天下惜之’罢了,能奈我何?” 据说那把剑送过去,李迪当场就崩溃了,打算自杀,幸好他的儿子和门客拼命保护,才免于被害。 而寇准的表现是这样:“中使承(丁)谓指,以锦囊贮剑揭於马前,示将有所诛戮状。至道州,(寇)凖方与客宴,客多州吏也,起逆中使,中使避不见,问其所以来之故,不答。众惶恐不知所为,凖神色自若,使人谓之曰:‘朝廷若赐准死,愿见敕书。’中使不得已,乃受以敕。凖即从录事参军借绿衫着之,短才至膝,拜敕於庭,升阶复宴,至暮乃罢。及赴贬所,道险不能进,州县以竹舆迎之,凖谢曰:‘吾罪人,得乘马幸矣。’冒炎瘴,日行百里,左右为之泣下。”(见《续长编》) 这是怎样一个阳刚硬梗的老男人,每一根骨头敲起来都铮铮作响,压不垮,折不弯。他还是当年那个在澶州城上运筹帷幄,扶危挽澜的大英雄,整个人都闪闪发光。 他在朝堂上再怎么不受欢迎,可是出京时照旧有百姓牵衣顿足十里相送,那就是民心,独属于寇凖他一个人的荣耀。尽管他识人的眼光并不佳。 寇凖被丁谓贬到雷州没两天,丁谓自己也恶有恶报被贬到更远的崖州。途径雷州的时候,寇准还派人去给他送了一只蒸羊。 丁谓看了很感动,表示想跟寇准见一面,也许是想和他“相逢一笑泯恩仇”什么的,但被寇凖拒绝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寇凖“君子坦荡荡”的胸怀。 随机文章花木兰中的性别与身份汉景帝和亲政策对汉武帝的影响?盘点中国十大天坑,夺得多项天坑世界之最(最深/最大/最多)埃及出土木乃伊是无价之宝,为制作木乃伊而掏空内脏俄罗斯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覆盖美国所有城市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北宋杨家将中有七郎八虎,都是哪些人呢,有什么本领?

原来“”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将世家杨家的兄弟八人,其中七个是亲兄弟,一个是义兄弟,所以被称为"七郎八虎"。评书中第二代为兄弟七人,有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合成“老八郎”。 而第三代杨家将的名字则有很多说法:《宋史》等书所记兄弟七人是:延朗(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 《烬余录》中所记兄弟七人为:渊平、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昭、延彬。其中,大郎已经变成杨六郎。有的书中,杨延昭作杨延钊。元明杂剧中,写杨六郎(或为杨六使)的戏文较多,剧中人名多叫杨景或杨朗。 小说《北宋志传》中,兄弟七人为:渊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而《杨家府》中兄弟七人则为: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早期京剧《铁旗阵》中,七兄弟都为单名,他们是:大郎杨泰,二郎杨正,三郎杨高,四郎杨贵,五郎,六郎杨景,七郎杨希。 晚清时,评书、戏曲中,七兄弟才定型为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光、杨延辉、杨延德、杨延昭、,加上杨继业的义子(原名王平),合成“七郎八虎”或作“中八郎”。 至郎八虎,八虎不是指八个人,而是指第八个人。 一般来说,“七郎八虎”分别指,大郎杨泰字延平、二郎杨永字延定、三郎杨勋字延光、四郎杨贵字延辉、五郎杨春字延德、六郎杨景字延昭、七郎杨希字延嗣、八郎杨顺字延顺。这八郎是当年杨令公收的螟蛉义子,乃是他部下王锦的遗腹子,本名王顺。当年杨令公不肯归宋,北汉又中了反间计,派兵围困应州,辽军趁机出兵攻打杨令公,令公腹背受敌,是王锦冒死突围,搬来了呼延赞前来搭救,不幸重伤而死。 因此杨令公为了报恩,收养了王锦的儿子,又因为怕他长大后,得知自己不是杨家人,惹来生分。所以将他改名杨顺,没有和他明说。而杨顺也很有出息,小小年纪就被赐为殿前虎旗飞猛军指挥使。这就是,后来演义中常说的“七郎八虎”。 随机文章他们为什么把纽约变成美国的首都?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最近3.15亿公里存在潜在威胁中国有舰载巡航导弹吗,东海10先进程度超战斧(未证实)德国p-1000超级坦克重1000吨,装两门280毫米火炮(堪比巡洋舰)河北异能者杀人事件,通过精神力控制别人变成傀儡(杀人不用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