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靖康之变中的韦太后经历有多凄惨?

时间:2023-08-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127年,金人攻破汴京,废二帝为庶人,北宋时期灭亡。金人在汴京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抢掠之后,裹挟着宋朝俘虏十万人和大量的金银财宝北去。在这十万人当中,除去二帝及皇室宗亲男丁二千余人之外,还有三千四百名妇女,包含宋徽宗和宋钦宗几乎所有妃子和子女在内。

  经此一难,北宋时期皇室基本上被一网打尽,赵构得以自立为帝,是为宋高宗。而赵构的生母韦太后则跟着宋徽宗一起,也被金人给掠走了。

  韦太后原来只是个小小的侍女,因为生下了赵构,所以地位稍微有所提升。后来因为赵构主动表示愿意去金人营地谈判,宋徽宗很感动,所以将他的母亲封为贤妃。本来韦太后在被金人掠走之前,是一点都不受宠的,只不过在去金国之后不久,赵构就建立南宋并称帝了,赵构遥尊母亲为太后,韦太后这才被金人所重视。

  在去金国的路上,金人对宋朝皇室妇女进行了野蛮而激烈地折磨和凌辱,许多人不堪屈辱而自杀,而更多的人为了苟且偷生,则选择默默承受。等到了金国的时候,三千四百名妇女只剩下了一千六百余名,其他人要么死亡,要么被金国将领私藏。

image.png

  刚开始的时候,韦太后及赵构元配夫人媳邢秉懿还见到了金太宗,金太宗还挺客气,但是转眼就将8名宋朝公主和妃子召入后宫。后来韦太后还跟着二帝,与其他妃子、公主一起“肉袒”,参加在会宁府举行的金国献俘仪式,随后与媳邢秉等三百多女眷一起,被安排在金国洗衣院工作。

  大家可别以为宋朝女眷去洗衣院是洗衣服的,金国再穷,总不至于需要宋朝的皇室女眷去给他们洗衣服吧?本来这只是一个借口,让她们成为洗衣院的女工,即是为了侮辱宋朝,也是为了掩人耳目。宋朝女眷所在的地方,名为洗衣院的地盘,本来就是一个供金国将领寻欢作乐的地方。

  宋朝皇室女眷在洗衣院受尽了屈辱,很多人受不了就自杀了。就比如说宋钦宗的老婆朱皇后,她一路隐忍下来已经算是不容易了,但还是受不了在洗衣院的遭遇,所以后来投井自杀了。像朱皇后这样的女眷还有很多,可见金人是多么疯狂而又野蛮。

  当然,大多数皇室女眷为了活命,还是坚持了下来。据说,韦太后在洗衣院曾经制造了一天接待上百人的记录,不过她却活得好好的。韦太后那时候三是七八岁,虽然已经算不上年轻,但是养生得好,还是很有韵味的。而且喜欢韦太后的金国将领也很多,就比如说进过的盖天大王完颜宗贤。

  早在回金国的路上,完颜宗贤跟韦太后好过,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柔福帝姬,还差点跟她私奔了。在回到金国之后,完颜宗贤曾一度不愿意离开俘虏回家去,真相就是舍不得宋朝的这些女眷。不过那时候金国有规定,宋朝的女人都是贱民,而且属于国家财产,没有帝王的命令,金人不能娶宋国人为妻。

  从宋朝回到金国的第三天,完颜宗贤就请韦太后到自己家里做客,当天留宿一宿;第二天夜晚,完颜宗又邀请韦太后等数人到家里做客,第二天才把她们送回去。后来韦太后等女眷去了会宁府,被安排在洗衣院工作,完颜宗贤还多次去找她和柔福帝姬。

  在洗衣院苦熬了好几年之后,可能是由于赵构的外交攻势吧,韦太后和赵构的原配邢秉懿,以及妾侍姜氏被抬为良人,也就是脱离了奴籍,成为了自由人。完颜宗贤第一时间将韦太后和柔福帝姬纳为妾,不过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完颜宗贤居然把柔福帝姬又送给了手下徐还。

  这里是文章图片\5.jpg

  据说,是金国帝王把韦太后赐给完颜宗贤为妾的,韦太后还生了两个孩子。只不过大约在1135年的时候,金国帝王让韦太后去伺候宋徽宗,所以她就去了关押宋徽宗的所在地五国城。可惜的是,韦太后在回到宋徽宗身边之后没多长时间,宋徽宗就扔下在金国生下了十几个儿女去世了。

  就这样,韦太后守寡了,一直到后来宋金议和成功,韦太后于1142年返回宋朝。

  那么从宋徽宗去世的1135年到韦太后回宋朝的1142年明着七八年间,韦太后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我们先看一个事实。宋徽宗是1135年4月死的,而韦太后是2月才出发去五国城的,这早不去晚不去,刚好去了就给宋徽宗收尸,这怎么看都像是可以安排好的。而且在宋徽宗死后,按道理来说,韦太后留在五国城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种种迹象表明,韦太后又回到了完颜宗贤身边,而且还亲自抚养了她生下的两个孩子。

  所以说,韦太后在这段时期日子过得还不错。

  这里是文章图片\6.jpg

  1141年,宋金和议达成,宋朝向金国称臣,割让淮河以北全部土地,宋朝每年向金国纳贡25万两银和25万匹绢。原来岳飞是打败了金人的,但是宋朝却卑躬屈膝地主动找金国求和,还送上大礼包,金人那叫一个感动啊,当即决定把赵构的生母韦太后,以及已经死去的朱皇后和邢秉懿等人的梓宫还给宋朝。

  韦太后要走,完颜宗贤自然不舍得,所以他主动要求护送韦太后。1142年4月,完颜宗贤护韦太后从经过出发,七月到达宋金边界,两人泪眼汪汪地道别;八月,韦太后抵达临安。就这样,阔别宋朝十七年之后,韦太后终于回到了宋朝,而此时她已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婆了。

  韦太后回来之后,很多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开始传播开来,说韦太后嫁给了金人,还生下了孩子。为了维护皇室尊颜,赵构就把自己母亲的年龄认为增加了十岁,说自己的母亲“北狩”的时候已经四十八岁了,半老徐娘,不可能有人看得上她,更不用说给金人生孩子了。

  这里是文章图片\7.jpg

  这个显然不合常理,因为如果这么算的话,那么韦太后生赵构的时候已经28岁了,而且韦太后生赵构的时候还只是个侍女,难道宋徽宗在韦太后年轻的时候没有宠幸她,反而在她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到对她有兴趣了?

  但不管怎么说,经过赵构的一番包装之后,韦太后成功洗白,成为了慈宁宫的主人。

  不过这里面有个关于柔福帝姬的故事挺有意思,帆叶网,说柔福帝姬从金国逃了回来,她告诉赵构很多金国的事情,包括韦太后在内,赵构相信了她,封她为福国长公主。后来韦太后回到宋朝,就说这个柔福帝姬是假的,赵构便把她给杀了。

  有人说,本来这个柔福帝姬是真的,只不过韦太后不想让她曾与柔福帝姬共侍一夫等在金国发生的丑事坐实,所以就就杀人灭口了。

  这里是文章图片\8.jpg

  还有一件事也不算太光彩,在韦太后在离开金国的临行前,她的的好姐妹、宋徽宗的妃子乔贵妃曾去送她,说让她回去享受富贵,不要忘了把自己给捞回去。可是等韦太后回去之后,没有按照承诺把乔贵妃给接回去。韦太后还答应想把法把宋钦宗捞回去,还发毒誓说接不会去,自己就吓了眼,结果韦太后晚年就真的瞎了双眼。

  据说,韦太后在回到宋朝之后,对于岳飞被杀这件事很生气,所以一气之下就准备要出家,被赵构拦下来了,韦太后便终生穿道服,直到死去。韦太后为何对岳飞之死耿耿于怀呢?也许是因为岳飞是主战派,她希望岳飞帮自己报被金人掠夺的仇恨吧。

解析:历史上的清朝八旗统帅有多威风?

提起满清,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是满人社会和军事的组织形式。这项制度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后来进行了改编,设置了黄、白、红、蓝四旗,并且每一旗任命一个首领。随着后金的发展壮大,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就此形成。那么八旗旗主在清朝是什么级别呢? 刚开始的时候,八旗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只不过正黄旗和镶黄旗由皇帝直接统领,其他六旗就由皇帝的儿子统领。后来清军入关之后,那些宗室都分别归为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们分府之后也是归为这五旗,而其他三旗则由皇帝直接统领。 别说是旗主,就是普通的旗人也比不在八旗之中的普通人待遇要好,比如说旗人不仅拥有大片的土地,而且被免除了赋税和徭役。正因为如此,到了清朝后期,那些八旗子弟才个个颓废荒唐,以至于清朝灭亡之后,这些人卖房子的卖房子,卖地的卖地,最后穷困潦倒。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由于八旗中人待遇优厚,因此在清朝时期,八旗子弟生活是相当奢靡的,八旗子弟在经常中也是无人敢惹。普通人经过十年苦读,一步步从童生考到进士,才有做官的资格,而八旗子弟做官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普通八旗子弟尚且如此,那么旗主就更加威风了。传说就有这样一件事,在北京的路上,一次遇见了一位金爷,这位金爷就是一位旗主。和珅当时是最宠信的臣子,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然而即使如此,和珅见了旗主之后,也得下跪磕头请安。能让和珅也乖乖下跪的人,地位可想而知。 随机文章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土星为什么恐怖?夏季温度仅-140℃(29年公转一次)人工引爆美国黄石火山爆发后果,足以吞噬地球/毁灭性灾难距离产生美感的刺猬效应,哪怕是最亲密的夫妻也应有私密空间空天母舰真的会有吗,十万吨的空天航母想要上天(痴人说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人 因为他一个人却处死900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封建社会刑法严苛,有形形色色的处死死刑犯的的方法。最普通的比如砍头、绞刑,这属于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遍的。但还有更加恐怖的比如凌迟处死等,这些刑法的血腥程度简直,所以一般是用来处罚危及统治者王权的人。 也许说到这里,你已经感受到古代刑法的残酷,但这些刑法总归是只处罚当事人,还不殃及到家人。而有这么一种更加残暴的刑法会祸及其所有家人、亲戚,这就是株九族!这种刑法殃及人员之广可以说是所有刑法之最,但历史上更有甚者,被诛灭了十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发上在,主人公是明初大学士方孝孺。方孝孺从小就聪明伶俐、十分好学,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他在十五岁时开始,师从当时的大学问家翰林院士宋濂;经过宋濂的指导以及多年的刻苦专研,方孝孺在文学造诣上成长很快,仕途一片光明。 作为宋濂最骄傲的学生,方孝孺很快就被恩师引荐给朱元璋。朱元璋初见方孝孺觉得他、学识渊博,就有意留在身边,让他去教育自己的子孙。 朱元璋死后,方孝孺从小看着长大的学生继位。朱允炆小时候经常受到方孝孺的教导,两人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继位之后,方孝孺一路高升直接进入了翰林院,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文学上的问题朱允炆都会咨询完方孝孺再下决策,他在朝中的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但就在方孝孺平步青云准备辅佐新皇帝有一番作为的时候,朱允炆削藩的政策触怒了自己的叔叔燕王。要知道燕王朱棣屯兵北方,他的军事实力是当时整个明朝最厉害的,所以惹了朱棣就像小孩子淘气捅了马蜂窝一样后果可想而知。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领兵南下开始进军当时明朝的首都南京,朱允炆慌忙应对但无奈是以卵击石,只应战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将皇帝宝座给丢了,自己只能逃亡在外。 但想想就知道,朱棣之日起就是他与大臣们斗争的开端。数千年以来,浸润了“君臣之道”的大臣们怎么能容得下一个“谋逆篡位”之人来当皇帝!这里面反对最为强烈的就是方孝孺! 燕王朱棣南征期间,朱允炆处境十分危急,但方孝孺始终坚守在朱允炆身边,直到最后一刻南京城门被攻破也没有投降,随后方孝孺就被关进了大牢。占领皇宫之后,朱棣就开始谋求登基皇位。 燕王听说方孝孺学识很是渊博,所以就准备让他帮忙写登基诏书。但方孝孺一身傲骨怎会服从!被召见进宫写诏书时,他便穿上一身丧服跟死了亲爹一样跑到了皇宫里给朱允炆哭丧,朱棣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但方孝孺却对此,因为他从心底就觉得朱棣登基就是在谋朝篡位,是大逆不道! 他心里想:“我活着进来,就没想着能活着出去!别看我方孝孺是个柔弱书生,但也是个有骨气的书生!”于是方孝孺呵呵一声,就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朱棣看到之后脸一下就被气绿了,他指着方孝孺说:“你就不怕我杀你九族嘛?!”方孝孺听到又呵呵了一声:“九族?有本事你灭我十族!怕了我的名字倒着写!”朱棣顿时被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本来历史上没有过诛人十族的,但是的朱棣管不了那么多,就立即下令杀了他十族人!此时的十族人除了包括方孝孺原有的九族又加上自己的学生算作一族。这样一来,方孝孺一人之罪牵扯了他的十族,将近有900人统统被杀,没能留下一个活口…… 历史上名臣被杀的案例比比皆是,像岳飞、文天祥是其中的代表!但他们的死也仅仅是波及到了自己的妻儿老小,殃及的人数和惨烈程度远远不能和方孝孺相比。 方孝孺因为不肯屈服于朱棣惨遭灭门,前前后后一共死了将近900人。虽说他的忠心与骨气是值得千古流传的,但可怜了他的数百亲人和学生成为了朱棣的刀下冤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宋朝古代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