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落魄人,通过乱世成长为一国之君,离不开其身边的谋臣和武将的贡献。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先主传》

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颠沛多年终于占有了益州和荆州两地,算是事业终有起色。当时刘备麾下也是人才济济,诸葛亮为“肱骨”,法正为“谋主”,还有关羽、张飞等人为“爪牙”。
关于诸葛亮和法正,向来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说法,比如“诸葛亮和法正谁的地位更高”,诸葛亮和法正相比,刘备更信任谁?谁的地位高毋庸置疑,诸葛亮自然高于法正,肱骨和谋主毕竟不一样。至于刘备更信任或者说喜欢谁,我认为不太好说,刘备对两人都很信任,但或许从内心来讲刘备更喜欢法正。
今天我们来聊聊诸葛亮和法正的关系,通过他们两人之间的一些事情,来分析一下两人之间关系如何?
合作与冲突并存
简单捋一下诸葛亮和法正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诸葛亮之于刘备,用刘备自己的话说是“如鱼得水”,而且在请到诸葛亮出山前,刘备虽然胸怀大志,但一直却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得过且过。诸葛亮为刘备指明了战略方向,让刘备集团有了目标,有了方向,而且诸葛亮还是一个足兵足食的“萧何”。
诸葛亮207年加入刘备阵营,而法正和刘备见面则在公元211年。相信刘备对法正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毕竟刘备能够夺取益州,张松、法正两人功不可没,而且法正更像一个军事型高参,可以弥补刘备的不足之处。两人共同辅佐刘备,夺下益州、汉中。
211年刘备入蜀,法正作为“引路人”,而且当刘备与刘璋反目之后,法正一直跟随刘备身边出谋划策。而诸葛亮则和关羽、张飞留守荆州,后因战事胶着,诸葛亮、张飞、赵云一起入蜀拿下成都。夺取益州后,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四人所得赏赐最多。
218年开始汉中之战爆发,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法正还是随军出征,并且设计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而诸葛亮则留守成都,为前方筹运粮草,募集士兵源源不断地送到汉中前线。最终曹操撤军,汉中自此成为刘备的地盘,这都是诸葛亮、法正通力合作的成果。

有合作就有冲突。拿下益州后,刘备命法正与诸葛亮、伊籍、刘巴、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改变刘璋治下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蜀科》制定后,由于严法治蜀,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豪强十分不满,以消极态度抵触蜀汉政权,
法正对诸葛亮说:当年汉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认为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但诸葛亮认为不能盲目沿用汉初的法度,应当因时制宜,懂得变通,于是写了封信《答法正书》给法正,晓以大义,告诉其更深一层的意思。这是两人关于如何运用法律的冲突,最终还是按照诸葛亮的思路,依法治蜀。
性格不同却互相敬重
之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当时说刘备内心更喜欢法正,举了两点证据,一个是刘备喊出的“孝直避箭”,还有一个就是法正死后,刘备无比悲痛,而且给法正上了一个“翼”的谥号,要知道关羽、张飞死的时候都没这个待遇。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刘备、法正的性格更相近一些,他们都是讲究“雄略”的,不要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把刘备想成一个唯唯诺诺,天天讲仁义的“爱哭鬼”。刘备是一个充满血性、征战半生的燕赵男儿,他也有他的机变权谋,法正也是一个有志想成大事之人,甚至有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诸葛亮和他们不一样。
刘备平定益州后,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时之间权势滔天。而法正这个人,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擅自杀了那些当年诽谤自己的人。
有人向诸葛亮告发,希望他能够劝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而诸葛亮深知法正深得刘备宠信,劳苦功高,因此不加过问。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幡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这段话意思是,刘备在公安,北有强大的曹操,东边孙权虎视眈眈,身边还有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孙夫人(据说带刀婢女有上百人)。这样的局面,让刘备进退失据,非常狼狈,是法正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找法正的麻烦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曾感叹:“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这意思很明显,如果法正不死,肯定能够阻止刘备伐吴,即使不能阻止,也不会遭受如此惨败。
总而言之,诸葛亮、法正两人都是刘备非常信任的属下。诸葛亮和法正的关系也是合作与冲突并存,两人虽然性格不同但却互相敬重。法正遵从诸葛亮的依法治蜀,诸葛亮深深知道法正对刘备的重要性,所以二人共同帮助刘备成就了一番事业。
三国董袭身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为什么会被淹死?
死后,吴夫人担忧年纪太小不能成事,召见张昭等人询问江东能否安定。此时有一人,从东吴地势到人才一一分析,吴夫人这才放心。 这个人却不是文臣谋士,是个武将,叫,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十二虎臣之一。 当时山阴惯盗黄龙罗、纠集党众几千人,孙策亲自出兵征讨,董袭亲手砍下黄龙罗、周勃的首级。 吴夫人问江东能否安定。董袭回答:“江东之地,有山川之固,长江天险,而主公是一位好的掌事者,对百恩德,上下都齐心效命,张昭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为帮手,正是之时,不用担心。”众人都认为董袭的话豪壮! 208年,孙权报父仇,征讨黄祖,黄祖用两条艨艟横在河面扼守沔口,艨艟之上有一千多人,弓弩交替发射,箭如雨下,孙权军无法向前。董袭和各带100名敢死士,每人身披两副铠甲,突击到艨艟前。董袭亲自用刀砍断两条缆绳,艨艟散开,孙权大军终于能够前进。 黄祖打开城门逃走,被吴兵追杀。次日宴会,孙权举杯对董袭说:“今日宴会,归于你断缆之功!” 213年,南征至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前往,孙权命董袭率五楼船驻扎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众将士乘走舸逃走,并求董袭一起逃出。 但董袭大怒说:“我受主公重任,在此处防备敌人,怎能委身而去,再说要逃走的立斩!”于是无人敢逃。当夜船沉,董袭淹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一代奸雄曹操要攻打东吴遭到了哪些人的反对?
本来是征伐的,用曹操自己的话说,你这家伙太坏了,我对你这么好,拿你当亲兄弟,你却背后给我捅刀子。现在我都给灭了,我照样也灭了你。网络配图 于是曹操就对刘备进行了斩首行动,行动很彻底,如果不是刘备带着很多老百姓逃跑,估计早就被曹操赶上了,小命也早已玩玩了。可是刘备就是刘备,曹操跑得快,刘备逃得更快。因此曹操没办法抓住刘备。 曹操没办法抓住刘备,心里很气恼,他怕和刘备联合,就给孙权写了一封恐吓信,自然是吓唬孙权,可他不知道,孙权可不是刘琮,人家是射虎的英雄,看到信之后,孙权想到的是我如何要给曹操斗法,可惜没人帮助他,孙权很郁闷,也想让人帮助他。 曹操不是纸老虎,孙权明白,强大的袁绍说没有就没有了。不过孙权也没弄明白,老曹,你打刘备就打刘备,为何要扯上我,还说和我要在东吴会猎,会猎就会猎,还要带上八十万水军,咋,搞恐吓。老曹,我给你讲,孙权我,可不是吓大的。 本来曹操想打孙权,手下人就有异议。那个叫的谋士,说:曹丞相你是好样的,打败袁绍,北征乌桓,拿下荆州,威震四海,这是很牛逼哄哄的事情。这事到此为止,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奖励士兵,多练练军事,这样一旦咱们,让孙权这小子自动乖乖的会投降咱。 曹操很不高兴,搞什么搞,老贾,当初是你劝我要出兵的,现在刚刚拿下了荆州,刘备也吓得跑了,怎么你倒唱起了反调。 贾诩头一扬,脖子梗了一下,笑着说:丞相,以前没有得到荆州,现在已经得到了荆州,不一样。 曹操沉默不语,不知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人来报:曹丞相,咱的士兵,拉肚子的太多。网络配图 奥,我知道了。 傍晚,曹操和贾诩、等谋士走了出去,但见大营帐子里两名士兵在熬药,走进帐子里,十多名士兵躺卧在地,不住的再叫,他们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多时,又有几个士兵被抬了进来。 什么病,曹操赶紧问。 发疟子,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而且呕吐,拉稀屎……军医连忙跑了过来,向曹操汇报道。 曹操看了看贾诩:老贾,不能打孙权这也是个理由吧。贾诩伸出了手指,道:丞相,高见。 程昱此时看了看贾诩,对曹操说:丞相,我以为要赶快打东吴。 仲德,说说理由。 主公无敌于天下,现在拿下荆州,威震江东,孙权肯定吓坏了。他自己不敢对付,一定会拉上刘备,趁两小子还没准备好,打他个措手不及。 贾诩心里想:你小子绝对是个馊主意,你以为孙权给刘琮一样,孙权手下要兵有兵,要谋士有谋士。当年跟着打天下的人物健在,真的不好对付。贾诩没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说:揍他,谁不老实揍谁!孙权这家伙肯定不想投降,要投降,早来了。 文若,你的意见呢?曹操问,这是曹操手下首席谋士,二荀在当时可了不得。网络配图 打,现在有的水军八万,如果咱们水陆并进,还有孙权的活路。现在不打,一旦养虎为患,岂不可恨。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你看西北韩遂,我等离许都那么远,一旦马超进犯,招呼不过来。 报,刘备和、刘琦等人合兵一处。刘备派出前与孙权谋划。 这时王粲走了进来,丞相,应该趁此千载难逢之机会,水陆并进,一统华夏,千古功名,举手之间尔。 哈哈,到底是仲宣说话提气。 贾诩心里悲凉了许多,这个曹丞相,现在怎么如此,可是他又不敢再言语,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投降过来的,比起其他人,曹操对自己其实还没有言听计从的地步,他喃喃的看着翻滚的波涛,心里想:这真的是一统江东的前兆? 事实上,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曹操也不能免俗,只是贾诩也没有过分坚持,可惜老曹接下来要吃大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