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史官对李世民的死因都没有记载 李世民真实的死因是什么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李世民的真实死因被揭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前言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

image.png

  在伟人的诗词里,古来帝王都不值一提,就连成吉思汗也不过是一个只懂得弯弓射雕的莽夫。当然这其中有夸张的成分,实际上伟人对许多皇帝都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其中最赞赏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 毛主席曾经亲口称赞唐太宗:“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皇帝中,没有比李世民打仗更厉害的,而排在第二的就是朱元璋。由此可见李世民在伟人心中的地位确实不低。

  少年起兵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但是唐朝的建立却与李世民脱不开关系。在李世民19岁时,他就跟随父亲李渊太原起兵。随后李世民以出色的军事才能,成为唐军中的一把手,李唐疆土基本上都是他一手打下来的。 平定薛仁杲,荡平刘武周,生擒窦建德,大破王世充,剿灭刘黑阀,李世民在隋末诸侯中战无不胜。因此李渊既感到欣慰,也感到惊慌。他不担心自己的权柄,反而担心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俩的争斗。

  太子之争

image.png

  自古以来立嫡不立贤,因此李唐建国后太子为嫡长子李建成。可是李世民太出色了,以至于朝廷中许多将领都支持李世民当太子,李渊不希望发生兄弟阋墙的悲剧,因此他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强太子的权力,同时稳住李世民。直到武德七年杨文干事件,彻底打破了平衡。 公元624年,李渊接到密报,太子与庆州都督杨文干密谋造反。李渊大怒,急召太子进宫。李建成赶忙进宫请罪,并且态度非常诚恳。于是李渊只将李建成拘押,并且召杨文干入京。而杨文干得到消息后,直接起兵造反,李渊慌乱之下只能找李世民平乱,并且承诺事后让李世民当太子。

  玄武门之变

image.png

  结果李世民带着大军还没到通州,杨文干就被部下杀害,造反大军也不战自败。可李世民回京后李渊并没有实现承诺,反而怪组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不和,于是各打五十大板,流放了双方府衙中的谋士就此了结。 这件事促使了玄武门之变发生,最后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割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并且杀害了李建成的所有子嗣。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没过多久再逼迫李渊退位,自己登基为帝,史称唐太宗

  太宗之死

  唐太宗登基后,对内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发展经济与民休养,让唐朝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对外开疆扩土,消灭了东突厥和薛延陀,征服龟兹、高昌、吐谷浑等西域诸国,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繁荣盛世。 只不过唐太宗英明了一辈子,晚年却忽然开始迷恋丹药,关于唐太宗之死,众说纷纭。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曾寻求天竺僧人炼就长生药。据说那位天竺僧人有200多岁,但是是否真的炼成了丹药,太宗又是否吃了丹药,却不为人知。

image.png

  因此唐太宗的死因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史官也无法下笔,最后只能够用春秋笔法记载,说李世民是因病驾崩。实际上李世民吃丹药而死的说法不太可能,很大可能是年轻时久经沙场留下的暗伤,以及子嗣重演了兄弟相争的悲剧,导致他身体和精神上备受压力,最后才在52岁时去世。 结语

  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旧唐书》

  史书上对李世民的评价几乎都是一个调性,《旧唐书》称他神明圣武,《新唐书》说他治世之君,后代的文人墨客也都赞不绝口。但是这并不代表李世民没有缺点,他修改实录,掘坟鞭尸,晚年迷信丹药都是无法抹除的事实。当然作为一位皇帝,他绝对是杰出的帝王,放在世界历史上来说,能够超过他的也寥寥无几。

唐太宗李世民送给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写了什么,为什么路过的地方的国王都对其恭恭敬敬的!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因超度泾河龙王有功,又被观音菩萨指定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经,所以与李世民结为兄弟。还被观音大士赐予两件法宝,一件锦镧袈裟和九环锡杖,不过感觉这两样法宝没什么鸟用,一路上眼红的人倒是不少,还引出了黑熊精那一难,真是多灾多难啊。 当然,除了观音大士给的两件宝物之外,李世民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自然也不能那么小气,除了给予白马,盘缠,衣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件紫金钵了,说起那个紫金钵啊,可就了…… 当然,最重要的当然是那张通关文牒了,这东西虽然看着不如紫金钵值钱,但是它在后面的通行上起了大用! 文牒上写道: 南赡部州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 嗣续丕基,事治神民,临深履薄,抄袭是惴。 前者,失救泾河龙王,获谴于我皇皇后帝。 后面又写了原因和取到真经的好处: “可度幽亡,超脱孤魂” 最后写了对于周围各国的要求(赤裸裸的威胁啊): “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 通关文牒上还写有那么一个内容,原来李世民怕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麻烦或者被其他国家当作敌国奸细被擒等等一系列危险,所以在通关文牒上特意写道,唐僧是受佛祖的指示去取得真经的,望过路的国家看在佛祖和自己的面子上放过唐僧,不要为难与他。 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国力鼎盛,从来都是以"德"服人,周围小国都被唐朝震慑住,很仰慕唐朝国威,所以在唐僧拿出通关文牒后都会纷纷表达了最大的善意,在通关文牒上印下自己国家的印玺,都在向李世民表达善意。在这里不难看出唐太宗办事是十分的周到,各种情况都能想到,各个国家都能体会到唐朝对佛家的重视,从而来唐僧开了绿灯。所以唐僧在拿出通关文牒后都会受到热情款待。 随机文章为骗过他!诸葛亮:我死后请在我口中「放七粒米」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对瓜农称讚不已 回宫路上竟令:杀了他无限猴子定理是什么意思,无限的猴子加无限的时间将称霸地球揭秘史前最大的动物第一名,新西兰大鱼龙体长38米(重331.5吨)为什么看不到银河系,银河系大小远超想象/直径16万光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唐太宗李世民的亲爷爷名叫大野昺,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知道他呢

咱们中国人,原来都是有氏,姓氏都是分开的。比如现在的,原来都是姬氏,现在的,原来都是嬴氏。的时候,有一个家伙,嬴姓名虎。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爵封唐国公,还被赐姓大野氏。古代的时候,讲究“尊者赐,不可辞”,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李虎和他的后代只能以大野氏为姓了。 大野虎打仗英雄了得,生孩子的本事也非常强。据《新唐书.宗室列传》记载,大野虎一共有八个儿子,长子大野延伯和次子大野真都早逝,三儿子大野昺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大野昺有个儿子名叫大野渊,大野渊又继承了大野昺的唐国公爵位。大野渊碰到了“”改汉姓名为“”的影响,也改回汉姓李氏,成了大名鼎鼎的李渊。李渊改姓之后,大野虎和大野昺又成为李虎和李昺了。大野昺或者说李昺这个人,身为李渊的亲爹,也就是李世民的亲爷爷,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大野昺没存在感,跟名字没取好有那么一点点关系。昺字,也作昞,读音念饼,这个字太生僻了,我以前读《》碰到这个“昺”字,硬是不知道念啥,去查了字典,才知道念“饼”。拿这种生僻字取名,很难让人记得住。当然了,如果一个人非常出名,他的名字再怎么用生僻字,也不会没有存在感,还能让生僻字变成常用字。比如大名鼎鼎的,那个“鞅”字够生僻吧?人家硬是把“鞅”字给弄成常用字了。再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彧字够生僻吧?但是也很少人把他的名字念成“狗货”吧? 大野昺没存在感,关键是他没有什么像样的功劳。大野昺这个人,身为李渊的亲爸爸,被追封为世祖元,但是他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或者政绩。打个比方说,称帝之后,他的爸爸也被追封为皇帝。人家孙坚就有战功,以勇猛著称于世,《志》专门给了孙坚列传。再比如,也是追封的皇帝,也是追封的皇帝,也是追封的皇帝,这父子三人,都是有大功的,所以在《》里面,都有本纪。李昺同样是追封的皇帝,但是实在没什么事迹好写,所以《新旧两唐书》都是以李渊的本纪开头。 也是一天皇帝都没当过,《三国志》照样以他的《武帝纪》开头。要成为曹操这样的人物,你得对这个王朝的建立立下大功啊。唐国公的爵位,是大野虎打下来的,大野昺只是这个爵位的传承者。李昺这个人 ,对于李渊的仕途基本上没有帮助。李渊的前途,主要是靠他妈妈独孤元贞的妹妹独孤文献。 独孤文献是的皇后,李渊在独孤文献的关照之下,小小年纪就成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跟李渊同样是西魏八柱国后人的李密,由于朝中无人,所以仕途就很悲剧。大家去翻看《新旧两唐书.李密传》就会发现,李密由于朝中无人,身为八柱国后人,却只能去给隋明(炀、闵)帝站岗。看李密不顺眼,一句话就把李密打发回家读书去了。把李渊和李密的遭遇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李渊有个皇后小姨是多么的重要。 在我看来,李昺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的作用,远远不如他的老婆独孤元贞重要。他对大唐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娶了独孤元贞为妻,就是成了生出三个皇后的牛人的女婿,就是他与独孤元贞一起生下了李渊。李昺那一辈子,也是运气好,他先是熬死了两个哥哥继承了唐国公爵位,又娶了皇后的姐姐当老婆。他的一生,身为功臣之后,却乏善可陈。偏偏他的儿子李渊和李世民厉害,建立了大唐王朝。 李昺死了45年之后,他的儿子突然当了皇帝,他也被追封为皇帝了。李昺作为追封皇帝,但是实在没有英雄事迹值得史书记载。史官们没办法,只好写一写他的谥号、追封的爵位什么凑数。大家去翻看有关唐朝的史书《》《唐会要》《新旧两唐书》,就会发现关于李昺的记载都是某年某月某日,被追封为王,某年某月某日,被追封为皇帝,某年某月某日被追加谥号那一类的记载。 由于李昺在历史上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事迹,导致史书对他的记载实在太少。又由于记载李昺的史料太少了,再加上他又取生僻字为名,导致他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好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李世民的亲爷爷。在我看来,大野昺活着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后来会变成李昺,也不知道他死后会追封为皇帝,所以没有存在感的事情不能怪他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李世民唐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