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魏延能力不输于姜维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为何诸葛亮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魏延能力上完全不输姜维,为何却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

  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算到魏延会造反,仅仅是认为魏延可能在他死后不听调度而已,理论上,诸葛亮也不会认为魏延会造反,魏延作为刘备一手提拔的老部下,对蜀汉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诸葛亮死后,魏延的权力有可能一步登顶,这也是诸葛亮认为魏延会不听调度的原因之一,但是终究逃不过小人的暗算。

image.png


  01、蜀汉最具争议的武将

  魏延可以说是蜀汉最具争议的武将之一,他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一批将领,在入川作战之时屡立战功,这也让刘备对其能力有着高度的赏识。

  当时,刘备进汉中王之时,所有人都以为会让张飞当汉中太守,就连张飞自己都这么认为,而刘备力排众议,钦点了魏延来当这个太守,震惊四座。

  而魏延也说了一番豪言壮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大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

  而魏延也并非吹牛,他在汉中镇守十余年,魏军寸步未进,魏延的守城能力可以说是毋庸置疑。

  大家经常说刘备是哭出来的天下,这不过都是演义中所表现出来的,作为三国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君主,刘备的魄力、胆识、眼光都是常人所不能比的,尤其是用人方面,刘备用人能力远高于诸葛亮,这点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肯定有人会拿夷陵之战来贬低刘备的用人统帅能力,但是那场战争所带的人也都是当时蜀汉能带出来的最优人选,之前萌叔曾经讨论过这个事情,感兴趣的可以翻一下历史记录。

image.png

  就这样一个为蜀汉事业兢兢业业奉献二十余年的老将,在诸葛亮死后,竟然“造反叛国”了,并为此付出了被夷灭三族的代价,属实有点让人看不懂,因此,这也成为了魏延成为蜀汉最具争议武将的原因。

  02、魏延能力如何?

  我们先看一些大事件的时间表再来讨论魏延的能力:

  211年,魏延随刘备入川作战,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力排众议封其为汉中太守,并从此为蜀汉守卫门户十余年;

  223年,刘禅继位,魏延被封都亭侯;

  228年,诸葛亮北伐,众人觉得可以让魏延当先锋,诸葛亮不用,反而任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导致街亭之败;

  230年,魏延大破魏将郭淮、费瑶,进封为南郑侯;

  231年,魏延与高翔、吴班再破魏军,斩甲首三千级;

  234年,魏延终于当了先锋,却被摆了一道,因诸葛亮病逝,魏延与杨仪在指挥权上发生冲突,最终导致魏延被马岱所杀。

  那么,我们从这些时间节点来分析一下,魏延在刘备手下做事的时候,正史记载叫“数有战功”,而且能够从万人敌张飞手中抢走汉中太守的位置,并让所有人称赞,还能稳稳守住十余年,证明其在领军打仗上是有点东西的。

  尤其是诸葛亮北伐中,魏延的表现是可圈可点,其能力也在军中被普遍认可,只可惜最后被人算计了。

  总的来说,魏延的能力在蜀汉后期属于顶级存在,被杨仪算计,只能说蜀汉自毁长城。

  03、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为何刘备敢用的人,诸葛亮却不愿意用,甚至于还在暗中打压呢?谈到诸葛亮和魏延,就必须要提到争论千年的“子午谷奇谋”,每当北伐的时候,魏延就像要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奔袭长安,出奇兵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再由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两军会师潼关,一举击溃魏军,但是诸葛亮觉得这么做太凶险,并不同意,这也让魏延经常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从子午谷奇谋中我们就能看出,诸葛亮和魏延的性格是迥然不同的。诸葛亮更加的谨慎、细心,魏延则更偏向于冒险、胆大。

  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的一个原因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有能力却不听话的下属,你会愿意用吗?

  而诸葛亮为何愿意用姜维呢?诸葛亮对其的评价是,“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更重要的是姜维心存汉室,他的政治主张其实跟诸葛亮不谋而合,完全符合诸葛亮接班的人选。

image.png

  你说,如果你手下有这么两个人,你会用哪个?

  后来姜维虽然扛起了北伐的大旗,但是蜀汉的家底比其他两家都要薄上不少,纵然不可否认姜维的才华,却也无力回天,如果魏延还在为蜀汉效力的话,或许他就有机会联手姜维,亲自试验一下子午谷奇谋,即便失败了,也是辉煌的战死,总好过被自己人捅刀子,死得不清不白。

曹魏尚书卫觊之子,轻松干掉邓艾、钟会及姜维,却被一丑女玩死

后期,司马家族掌控了曹魏政权,并开始出兵伐蜀。公元263年,派遣钟会、邓艾、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大将率兵将钟会阻挡在剑阁,而邓艾则率精兵偷度阴平,直达蜀汉都城成都,后主刘阿斗经过短暂的思考,遂出城投降,这也标志着蜀汉的灭亡。 此次伐蜀之战中,钟会和邓艾功不可没。而姜维听说皇帝阿斗那么快就投降了,自己差点气吐血,为恢复蜀汉之政权,姜维就假意投降于钟会。客观来说,邓艾、钟会和姜维,都是此时不可获得的人才,可谓是智勇双全。令人意外的是,如此聪明的三个人,却被同一人所杀,能轻松干掉三位猛将的人是谁呢? 卫瓘,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卫瓘,因深厚的家庭背景,很早就踏入了仕途,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卫瓘绝对是一股清流,一直坚持秉公执法,不亲不疏,总是明之以法,晓之以理,为世人所称赞。 卫瓘 司马昭篡权后,对卫瓘予以重用,并在讨伐蜀汉之时,任命他为监军,以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等同于手持尚方宝剑。虽名义上为监军,但卫瓘手中仅有一千士兵,而钟会和邓艾则掌握着真正的实权。蜀国灭亡后,邓艾有点飘飘然,卫瓘看不惯邓艾的作风,就诬告邓艾有谋反之嫌疑,并最终于忽悠钟会一起生擒了邓艾父子。 邓艾剧照 次年,在姜维的忽悠下,钟会以为郭致哀为由,将胡烈等将领、官员请至蜀国朝堂,趁机将他们软禁起来,并举兵叛乱。 钟会深知,卫瓘是司马昭的心腹,一旦此消息被卫瓘泄露,自己将身败名裂,就极力拉拢他。卫瓘表面上答应了钟会,却私下联合其他魏军,一起讨饭钟会和姜维。最终,钟会和姜维兵败被杀,卫瓘取得了胜利。 姜维剧照 邓艾的部下曾想要救出邓艾,把他迎接回成都,卫瓘把自己陷害邓艾之事暴露,就连夜派亲信杀死了邓艾父子。就这样,邓艾、钟会及姜维三人,都被的卫瓘所出掉。西晋建立后,卫瓘备受的信任,转任征东将军,不久进爵为菑阳公,官至尚书令,加侍中、太子少傅,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宠臣,儿子还娶了当朝的公主。 当时的太子,智商令人担忧,卫瓘就曾私下里向晋武帝进言,为了江山社稷考虑,希望废掉司马衷,令立太子。此事被太子妃知道,对卫瓘恨之入骨。后来,司马衷继承了皇位,贾南风顺势被封为皇后,因皇帝司马衷太傻,贾南风把持朝政,第一件事就下令对卫瓘满门抄斩。 贾南风 曾经的卫瓘,很轻松地干掉了邓艾、钟会及姜维三位牛人,最终却被贾南风满门抄斩,不可谓不惨。所以,千万不能得罪女人,尤其是心机很重的女人,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卫瓘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随机文章勾践尝粪惑夫差最终灭了吴国一艘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能在30分钟内让美国从地球消失霍金完美体现鲨鱼效应,与病魔斗争50年获得惊人成就(内心强大)揭秘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蔡伦竟不是发明者/西汉造纸术就出现了古巴沉落的海底古城,沉没于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期(史前文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降将姜维是如何做到掌握蜀国军权的?是什么真相

第五次北伐之时,病逝五丈原,留下“令延断后,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遗言,以这个遗言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交给姜维,只是让姜维辅助断后,而主持蜀汉军队撤退的,则是另一个人——。至于蜀汉治国的接班人,诸葛亮依次选择了、、,唯独没有选择姜维。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诸葛亮就算再信任姜维,再赏识姜维,即便有民间传闻姜维是诸葛亮的徒弟,依然改变不了姜维是魏国降将的事实,作为一位刚刚投降不久的将领,也没用多少实际的军功,即使诸葛亮愿意,后主及蜀汉群臣怎么可能放心把军权交给他呢?何况姜维在军中资历不足,如果给予军权,势必引起蜀汉老将的不满,而且诸葛亮也会被人认为任人唯亲,这样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姜维最终掌握蜀汉军权,并非因为诸葛亮,而是他自身的努力。那么姜维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掌握蜀汉军权的呢? 死诸葛走生仲达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阵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汉晋春秋 在正史中,姜维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是在诸葛亮病逝以后的断后途中,由于魏延拒绝断后,蜀汉军暴露在魏军追军之下,原本作为辅助断后的姜维,此时不得不承担了断后的任务,即将追上蜀汉军队,这时候是姜维想到了一个计策(演义中是诸葛亮遗计,正史是姜维自己想出的),让蜀汉军队得以全身而退,。他让场仪将旗帜反向,鸣起战鼓,假装要主动进攻司马懿,司马懿害怕中计,主动撤退,不敢逼近蜀军,于是蜀军得安然无恙的撤退,从此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实际上并非死诸葛走生仲达,是姜维妙计退宣王。 偏师入羌,郭淮破走 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志 回到成都以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但是很快,姜维的机会来了。姜维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在汉中之战,在阵亡以后果断率领主力撤退,并且推举为主将,避免了魏军更大的损失,多次西征横扫羌胡,北原之战和阳遂之战,两次识破诸葛亮的计策(司马懿都差点中计了,被郭淮识破了)的魏国名将——郭淮。姜维领军第一战,便是这个让诸葛亮都为之忌惮的郭淮,历史上并没有对这场战争的过程详细记载,但是我们依然从史书中看到了结果——偏师入羌,郭淮破走。姜维因此升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蜀汉总兵力不过10万,既然三国志说的是偏师,证明兵力不会超过1万,而姜维以不到一万之偏师,居然能够深入魏境,打败魏国名将郭淮,可见其军事才能之强。 费袆制约下的偏师北伐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汉晋春秋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表面看来,姜维的军职进一步提升了,但是实际上,姜维么军权反而降低了。因为费袆,是反对北伐的,费袆认为,我们的军事才能远远不如丞相,丞相暂且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们呢?但是姜维认为就算这样也不能,还是坚持要北伐,费袆只好同意,但是,费袆每次允许姜维出征用的兵力不超过1万。在费袆制约之下的偏师北伐,虽然取得过打败、接应胡王的小胜利,但对于魏国而言,只不过是式的骚扰袭击,自然也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但是姜维以不到1万的偏师,竟敢在魏国境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而且也取得过一两次小胜利,已经很了不起了。 洮西大捷——姜维的巅峰 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三国志 费袆被刺杀以后,姜维终于能够率领蜀汉主力进行北伐了,兵力增加到数万的姜维取得了的胜利:降李简、斩徐质,取河关,破王经。姜维最终取的了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姜维也因此功,被任命为大将军。 因此,姜维最终能够担任大将军,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是因为诸葛亮。 随机文章平等院简介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八大珍稀动物灭绝后复活/震惊世界冰箱微波炉放一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其威力相当恐怖(需谨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