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和顺是云南的第一侨乡,明清时已有许多和顺人往缅甸经商、谋生。和顺商人在中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南诏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大理古城南7.5公里、苍山佛顶峰麓、太和村一带,是研究南诏初期阶层的结构,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朝中缅冲突与西南边疆》该书作者杨煜达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当时清朝把骚扰西双版纳一带的人叫做“莽匪”,把骚扰孟定一带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缅甸王朝;至于“莽匪”是哪一部分人,与木疏夷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没有搞清楚,清廷从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缅甸王朝。真正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这时战争已经打了几年了。
东方早报(博客,微博):清初,中缅关系在这一地区是怎样的情形?
杨煜达:清初吴三桂追击永历皇帝,率兵进入缅甸,缅甸把永历皇帝交出来之后,两个国家就没有正常的政治往来,但是经济交流非常频繁,远远超过以前。
我们知道西南丝绸之路开通得很早,但是这条路上物流量实际上是不大的,因为交通条件十分困难,只有价值特别高的珠宝、丝绸等类商品才得以在这条道上流通。到了清初,这种贸易完全变化了,有大量云南内地汉人到木邦等掸邦高原地区种棉花,又有客商将棉花带回云南。因为云南本地不产棉花,棉花就变成中缅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产品,贸易量非常大。而内地大量的丝制品、铜铁金属和各种日用百货也大量进入缅甸,可以说,双方的经济往来直接影响到了滇缅双方人民的日常生活。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雍正时期有记载说,缅甸王朝误听谣言以为清王朝要收回木邦,于是就闭关不让云南内地人过去种棉花,然后云南的棉花价格飞涨,老百姓就缺少衣料可买。可见,双方的交流已经远远超过过去以奢侈品为主的贸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是,从明代开始,大批内地人来到这个地方开矿,主要是银矿,当时比较著名的大矿有茂隆银厂、波竜银厂,后来英国人也在波竜银厂大规模开采,这里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含银铅锌矿。
我曾经对这里的银产量做过估计,欧洲专门做冶金史的专家讨论认为这个估计偏保守,依据他们的判断这里的银产量更大。这样的白银产量对中国的白银流通影响很大。所以,缅北地区的经济对西南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都是有影响的。
东方早报:那么,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边疆态势是如何被打破的?
杨煜达:十八世纪中期,按照缅甸的说法,东吁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很腐败,任用非人,导致了缅甸的内乱。缅甸内乱首先就表达为民族战争,表达为孟族对它的反抗,并且也是孟族人最后攻占了缅甸的都城阿瓦。
在阿瓦被攻占之前,缅甸国王派了一个使团,由在茂隆银厂开矿的矿主吴尚贤陪同到北京向清廷皇帝进贡,表示臣服,但是这个使团还没有回到缅甸,阿瓦就被攻破了。此时清王朝态度很有意思,虽然说缅甸王朝已经前来投奔,但是清王朝采取完全的中立政策,包括缅甸的一个王子和王妃逃到边境—就是现在的瑞丽,要入境避难,北京表示不同意,这些人从此就没有下落了。
后来大规模战争的发生,缅甸军队几次进入内地。起初双方发生冲突的原因是缅甸一方要求中国归还入境的难民,这要求不过分,但前提条件是这些难民愿意回去,难民中有些人是反缅的,他就不愿回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方早报:清廷为什么选择完全中立的态度?
杨煜达:缅甸内战是从乾隆初年开始,缅甸使团入京朝贡是在乾隆十五、十六年,缅甸王子要求避难的时间是乾隆二十年前后。
当时清朝整个战略的中心是对付准噶尔,一方面是无暇顾及,第二个方面就是它对整个西南的战略态势是防御性的。即使是北方的压力减小,它也不愿意在这个地方轻易开启战端。尽管后来清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是战争前期,它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而且,战争前期是缅甸王朝和不服从它的傣族土司在打仗。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缅甸会在土司政权中扶植亲近自己的势力做代理人,代理人和土司之间也会打仗;这些土司又会联合起来和缅甸王朝打仗,这就形成反复的战乱。乾隆二十七年以前,这些战乱基本没有波及中国边境,所以中国对这一地区也没有做出直接的反应。
另外,这与地方官员、封疆大吏的性格也有关系。当时云南的官员,包括总督爱必达、吴达善、刘藻这些人都不喜好边功,他们开边患的积极性不高。我在书中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参加缅甸内战的桂家宫里雁,一个是积极防边的矿民集团的首领,总督吴达善把这两个人都处斩了,可以看出他不愿意惹事的心态。
东方早报:既然如此,中国最终是如何参与到这场战争中的?
杨煜达:中国是稀里糊涂被卷进战争的。
关于这场战争有两份重要档案,一个是《莽匪节略》,一个是《木匪节略》。当时清朝把骚扰西双版纳一带的人叫做“莽匪”,把骚扰孟定一带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缅甸王朝(注:缅甸贡榜王朝起家的地方叫木疏村,故称为“木疏夷”);至于“莽匪”是哪一部分人,与木疏夷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没有搞清楚,清廷从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缅甸王朝。真正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这时战争已经打了几年了。
南吴君主杨渥20岁就被迫继承王位,最后被奸臣所害
中国历史中时期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今天说的是南吴君主的儿子,长子。这个杨渥可以说是出生名门贵族,从小衣食无忧爱好广泛,最大的爱好是击球。但偏偏就是对继承君主之位不感兴趣,这点让他的父亲很恼火。 他的父亲杨行密晚年感觉自己快不行了的时候,派人将宣州观察使杨渥召回准备料理父亲的后事,杨行密还派两名亲信张颢、辅佐他成长,当年的11月份,杨渥的父亲去世了。君主之位本来杨渥来继承,但是杨行密本来是不愿意的,可是其他的儿子年纪又太小,不得不让杨渥继承,可杨渥还不稀罕呢,也是被迫继承。 杨渥他生性好玩,整天没大没小我行我素,而且还蛮横不讲理。朝中上下的人都很讨厌他,在他为父亲服丧时,还不忘记饮酒作乐,让旁人看了很是生气。 有一次自己骑马出去玩了,让辅佐他的张颢、徐温到处找也找不到人影,后来两位对杨渥劝说,多理朝政吧,别只顾着玩了。谁知,杨渥回答:你俩要是觉得我没能耐,为什么不把我杀了?二人听后心里很是不爽。杨渥也看出这两人看自己不爽,他深知此二人独揽军事大权,独断专政,早已经把他的权利架空,就安排两个亲信在身边当护卫。 这两个亲信又整天狐假虎威的,欺负别的官员,张颢、徐温看到后有了提防之心,想方设法想要除去杨渥身边的亲信,有次他俩带兵直接闯入杨渥屋内,直接将他的亲卫杀死,杨渥大怒就问其原因,这二人说是为了保护杨渥才将他们杀死。杨渥也无话可说,没有治他们的罪。从那以后,张颢、徐温二人就把杨渥给架空了。 但是这二人心想,虽说杨渥整天,但他一天不死心里就不踏实。就动起了杀念。派将领纪祥带兵直接杀入杨渥的寝宫,杨渥见状就对纪祥说:如果你不杀我,我就封你们做官。士兵们听了都很心动,唯独这个纪祥死心眼,挥刀砍向杨渥,后来又用绳子给杨渥活活勒死,对外宣称杨渥是病死。这个只有23岁的君王就这样被结束了生命,执政只有三年时间。 后来杨渥的弟弟成为君王后后,加封杨渥为杨渥为景帝。 而杨渥也是唯一一位称呼不是吴王的君王。 随机文章百日维新的内容有那些?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有哪些?火星男孩预言中国圣人,就连霍金都称男孩是天才AGM—129隐身巡航导弹,史上最强的核巡航导弹(造价673万美元)冰箱微波炉放一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其威力相当恐怖(需谨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13岁就被斩首,但其儿子李灵龟却很有才
公元618年,义宁二年,李元吉等人纷纷进献祥瑞。各路大臣纷纷宣传李渊有“大德”,隋恭帝也知道大臣们的意思,只好效法宝座给的故事,下诏禅让帝位给李渊。李渊推让三次之后,接受隋恭帝的禅让,创建了大唐社稷。 李渊登基称帝之后,皇族亲属的名分就必须定下来。李渊追封结发妻子为皇后,太穆。的四个儿子,当了太子。李世民爵封秦王,还兼任雍州牧。李玄霸追封封卫王,谥号曰怀。李元吉爵封齐王,兼任太原留守。 李渊地位最高的小妾,依照礼制被册封为贵妃。由于太穆皇后不在了,就成为后宫之首,掌管后宫事宜。万贵妃的儿子李智云,被追封为楚王,谥号曰哀。 大家说到李渊的儿子们,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非常熟悉。由于类小说第一条好汉的地位,大家对李玄霸(李元霸)也不陌生。 唯独对李智云,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原因很简单,李智云死得早,他的楚王爵位是追封的。笔者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倒霉的李智云。 李渊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寇振海先生。 古代的时候,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李渊贵为唐国公,身边肯定不止窦氏一个女人。李渊的妾室,有史籍明确记载的,只有万氏一人。万氏是李渊早年纳的妾,跟李渊生活了至少十五年以上。 妻者,齐也,秦晋为匹,妾通买卖。古代的正妻,地位非常高。小妾的地位低下,随时可以买卖。万氏虽然是李渊地位最高的妾,但是跟窦氏比起来,地位就相形见绌了。 万氏给李渊生了李智云,李智云是李渊唯一的庶子。正妻生的儿子是嫡子,妾生的儿子是庶子。古代讲究“嫡庶有别,长幼有序”。无论是论嫡庶,还是论长幼,庶五子李智云都没有地位。李智云虽然是李渊的亲儿子,但是在李家没有地位,也就是添个蛤蟆四两力的角色。 李渊奉诏赴任太原留守之位,把嫡次子李世民带去任所。嫡长子李建成留在家中负责主持家务,成了李家的实际掌门人。父母不在,长兄如父,李建成的权力非常大。举个例子,李渊赴任之后,女儿高密公主的婚事,就是在李建成的主持下完成的。李智云留在了老家,凡事都得服从大哥李建成。 李世民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余少群先生。 李渊起兵之前,给李建成发了一封鸡毛信,让李建成赶紧带着弟弟李元吉和李智云逃到太原来。李建成知道事态紧急,跑得慢了就要掉脑袋。李建成带着一奶同胞的亲弟弟李元吉就跑了,让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智云自己想办法开溜。 这个时候的李智云,虚岁14岁,周岁13岁。《》记载,李智云写得一手好字,还特别擅长下棋。从史籍的记载来看,李智云还是相当的聪明。李智云虽然聪明,但是庶子的出身就是原罪。李建成带着李元吉逃亡,却留下了李智云,说到底还是看不起李智云的庶子身份。 13周岁的李智云,被大哥李建成抛弃了,只能独自往太原方向逃去。如今13周岁的小孩子,不是在读六年级,就是在读初一。大家不妨想想,让六年级或者初一的小朋友独自一人千里逃亡,有可能会成功吗?李智云逃跑,肯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被官军抓住了。 李元吉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石廷傲先生。 李建成逃到太原之后,李渊没见到庶子李智云一起来,就知道李智云肯定出事了。谋反的事情,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别说是庶子李智云被抓了,就是嫡长子李建成被抓了,李渊也得如期举兵。在万里江山的诱惑面前,死一个庶子的代价,对于李渊来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可怜的李智云,被隋朝关在大牢里,等待着命运的裁决。隋朝一开始还打算用李智云作为筹码,以此胁迫李渊。李渊不吃这一套,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向长安。隋朝看到李智云这个人质没什么用,就判了李智云死刑。 李智云被押赴刑场,成了刀下之鬼,享年13周岁。监斩李智云的人,是隋朝名将阴世师。阴世师本来是奉命行事,执行了李智云的死刑,却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李渊打进长安之后,善待隋朝的旧臣,但是把阴世师抓起来了。李渊下令,把阴世师押到刑场,将他斩首示众,为李智云。 李建成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先生。 李渊起兵前的五个儿子,李玄霸和李智云早夭,都没有儿子。咱们中国人,有“过继”文化。一个人要是没有儿子,可以从亲族当中过继孩子当嗣子。李渊不忍心看李玄霸和李智云没有后代,就下令把李世民的儿子过继给李玄霸和李智云当嗣子。 李玄霸是李渊的嫡子,他的嗣子,地位也比较高。李渊下令,把李世民的嫡次子,过继给李玄霸当嗣子。李智云是庶子,他的嗣子,地位也是比较低。李渊下令,把李世民的庶子李宽,过继给李智云当嗣子。 武德三年,李渊举办了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仪式,追封李智云为司徒。在这个仪式之后,李宽就成了李智云的儿子,还得到了嗣楚王的爵位。 李宽也是个苦命的娃娃,他身在帝王之家,继承了楚王爵位,却无福享用。李宽在武德年间夭折了,后继无人。李渊只好把楚国除了,李智云的香火,算是断了。 李玄霸(李元霸)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王宝强先生。 李泰和李宽被过继出去的时候,李世民还是秦王。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就把李泰收回来了。李世民不忍心看到两个弟弟没嗣,就从宗室当中,挑选了两个侄子,过继给了李玄霸和李智云当儿子。 李智云的嗣子,名叫李灵龟,是初年成就非常高的一位宗室王爷。李灵龟的生父,原来只是济南郡公。李灵龟被选为李智云嗣子之后,得到了嗣王爵位。李灵龟历任魏州刺史,治理地方颇有政声。 《新唐书》记载,李灵龟治理魏州,有三大政绩。李灵龟治理魏州的时候,社会治安非常好,达到了“盗贼不发”的程度。通俗易懂的说法,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李灵龟还拓宽永济渠,大力发展魏州的航运和灌溉,让魏州百姓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李灵龟还开通新市,让老百姓做生意,使得魏州的商业迅速发展。正史在记载李灵龟的时候,用“百之”四个大字,高度评价了他对魏州所作的贡献。 李泰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任山先生。 从宗法意义上来讲,过继的儿子也是儿子,这是没有疑问的。李智云为了大唐的建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李世民给李智云找了李灵龟这样有出息的儿子,也算是对得起李智云了。 李灵龟的子孙,后来也是。虽然出了败家李承况,导致李灵龟的爵位没有传下去,但是李灵龟的子孙也继续繁衍生息,李智云的后代并没有断绝。 写到这里,我有点替李玄霸惋惜。李世民收回李泰之后,给李玄霸找了一个嗣子李保定。李保定早夭无后,李玄霸彻底绝后,连宗法意义上的后代也没有了。跟李玄霸相比,李智云还是不幸中的万幸,他再怎么说,也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李灵龟啊。 随机文章请问什么是康雍干盛世?汉景帝和七国之乱刘濞的关系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是炙热奇点没有时间和空间垃圾人定律是什么意思,逮到个人就大肆倾倒负面垃圾(拳脚相向)袋狮灭绝了吗,袋狮与剑齿虎谁厉害/袋狮咬合力地球史上最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