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
桓公当时就怒了,心想你是傻逼吗?遣返。回你哥那儿反省反省。蔡穆公看见齐国把妹妹送回来了,也很生气,开会的时候当众大骂:“送人回娘家,显然不想过了!”我妹妹长那么漂亮,你居然敢遣返,有你哭的一天!
遂将蔡姬嫁给楚王。
齐桓公是喜欢蔡姬的,年轻漂亮有活力。因为宠着蔡姬,所以蔡姬越来越没数。齐桓公送她回娘家,也是指望蔡穆公能好好教育教育他这个不懂事的妹妹,让她意识到在湖心荡舟吓唬国君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错误很严重。
可是,没想到啊没想到,这边儿还等着媳妇儿回家道歉呢,左等右等,居然等来了媳妇儿改嫁他人的消息。

小白闻讯震怒,一万只草泥马在心中奔腾。盛怒之下,领军攻打蔡国。蔡国,小国也,真不是齐国的对手,齐国还没脱裤子,蔡国那边儿就已经跪地求饶了。齐桓公余怒未消,因为这事儿还没完,媳妇儿被别的男人抢跑了,他得要回来。面子还是要的,媳妇儿也得要回来,还没想好借口,反正军队已经来到了楚国边境。楚王听说有大军压境,不敢怠慢,立即纠集军队跟丫对峙。于是,史上有名的抢媳妇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楚国莫名其妙被齐国压境,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距离那么远,气势汹汹,到底发生了什么?楚王自然要先问明白怎么回事。
喊话不可能让国王喊,自然有专人打嘴炮,楚国是大夫屈完,齐国是国相管仲。齐国这回打楚国,道理是有,就是不能明说。此番兴师动众,必然要找到楚国的大罪,哪有说是来抢媳妇的。
屈完先发话了:“为什么打我?
另一面的齐桓公竟然屠兄杀妹冲冠一怒为红颜
提到春秋这段历史,不得不提及“春秋五霸”。东迁洛邑,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四夷不段内侵,严重威胁了中原民族的生存空间。为此一些强大的诸侯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断拓展自身实力,成为各诸侯国公认的“霸主”。网络配图 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他原本是齐国国君的兄弟,齐国内乱后,他逃亡莒国。内乱平定后,他与兄弟公子纠争赴齐国即位,途中他被公子纠的师傅一箭射中带钩,险些丧命。 但他乘机诈死,日夜兼程赶到齐国,最终即位。此后他宽宏大量赦免了管仲,任命他为相,支持政务。最终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千秋霸业。人们对齐桓公的生平事迹了解颇多,但他还是有些鲜为人知的事迹。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继承齐国国君之位,立即派兵拦截鲁国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当年秋天,齐、鲁两军在乾时交战,鲁军败走。于是齐桓公给鲁国国君鲁庄公写了一封信,“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网络配图 鲁庄公不愿得罪强大的齐国,于是将公子纠杀死。权力斗争中手足相残并不少见,齐桓公“杀兄入嫂”的行为,饱受后世史学家的诟病。而且这种行为与颇为相似。 此后不久齐国与鲁国恢复了友好的关系,公元前669年鲁庄公亲自到齐国迎娶齐桓公的妹妹(有的说法是侄女,甚至女儿)哀姜。此时的鲁庄公已经36岁,且性格懦弱,朝政掌握在自己的弟弟庆父的手里,于是哀姜便与他私通。公元前672年鲁庄公病死,哀姜想扶持庆父即位,于是二人勾结,先后杀死鲁国两位国君,”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就来源于此。 此时齐桓公的霸业正是蒸蒸日上之际,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天下诸侯,除相扶弱,匡扶正义,颇有正义代言人的气势。出身齐国的哀姜与庆父淫乱,把鲁国搞的乌烟瘴气,这让他这位霸主很没面子。公元前前659年齐桓公将自己的妹妹哀姜引渡回齐国,在路上用毒酒将其酖杀,同时庆父被迫自杀,从而结束了鲁国长时间的内乱。网络配图 齐桓公虽然是高高在上的霸主,但也是个性情中人,也极爱面子。公元前656年他竟然为一个女子发动了一场战争。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657年的一天,齐桓公与蔡姬在水中划船游玩。蔡姬熟悉水性,颇为顽皮,不停的晃动小船。而齐桓公是个旱鸭子,十分害怕,便阻止蔡姬。蔡姬不听,还是晃个不停。齐桓公登岸后大发雷霆,便把蔡姬送回蔡国,但双方的关系并未断绝。 如果蔡国国君蔡缪侯,把妹妹送回去,事情也许也就过去了,毕竟妹夫齐桓公是霸主。然而蔡缪侯却十分昏聩,他对此十分恼火,一怒之下竟便把自己的妹妹,也就是蔡姬嫁了人。消息传到齐国后,齐桓公震怒,开始集结军队,准备讨伐蔡国。 公元前656年春天,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组成的“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弹丸之地的蔡国。结果可想而之,蔡军一触即溃,蔡缪侯被活捉。各个诸侯纷纷为蔡侯求情,最终齐桓公才赦免了自己的这位曾经的大舅哥。关于这段故事,在《渌水曲》中曾引用过,“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萍。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网络配图 公元前648年,管仲病重,临死前他建议齐桓公不要任用“杀子以適君”的易牙、“背亲以適君”的开方,以及“自宫以適君”的竖刀。但此时的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建议,最终三人专权,齐国开始陷入动荡。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他的三位正妻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但齐桓公姬妾众多,因而庶子较多。 早年间齐桓公与管仲商议立郑姬所生的公为太子,但管仲死后,在三权臣的撺掇下,桓公决定立卫姬所生的公子无诡。此时齐桓公重病,公子无诡、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等各率党羽争夺君位,导致齐桓公被饿死。10月齐桓公死后,易牙、竖刀率内宠杀死群吏,立公子无诡为君,公子昭奔往宋国。网络配图 而“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情景十分凄惨。直到12月公子无诡才将尸体装殓,次年8月齐桓公才正式下葬。由于齐桓公没有采纳管仲的建议,导致齐发生夺位内乱,自己最后也被饿死,殊为可叹。 后世对于齐桓公评价颇高,《春秋公羊传》称赞道:“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齐)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春秋时代对齐桓公最衷心的大臣是哪位?
是春秋五霸之首,之前大家都称呼他为,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可爱,很温柔,很无害,可是实际上这些跟齐桓公本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春秋时代齐国的第十五任国君就是,他,名小白,曾经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的政治大权,最后战胜了公子纠,并在公元前685年继位。网络配图 齐恒公是著名的帮助的大功臣的后人,经过了十几任的君王之后,如今的齐国已经今非昔比。虽然其中有和别国交恶的情况,也有哀公被烹的事件发生,还有频频爆发的内乱,这些都使齐国的国力渐渐缩小。庄公和僖公两父子大力整顿齐国的民不聊生的现状,于是齐国的国情有所好转。无奈,襄公继位后,屡次对周边的邻国发动战争,百姓怨声载道,刚刚有所恢复的国力就又被他消耗完了。正是因为襄公无德,做下了许多令人不耻的事情来,百大臣们都不想再让他做这个了。 公孙无知联合了大臣,一起发动了政变,襄公被杀,无知自立为王。但是无知后来又被渠丘大夫雍林给杀了。一连串的事情都发生得太快,齐国的国君转眼之间就变了一个,接着又在转眼之间就没有国君了。 当时能够有能力登上国君之位的就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子纠有强大的鲁国作为后盾,还有谋臣的辅佐。而公子小白素来与齐国的贵族和两大氏族交好,还有鲍叔的帮助,公子小白也能够和公子纠平分秋色。 当时的情况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竞争激烈,两人听到了无知已死的消息,纷纷赶回齐国。但是公子纠有鲁国相助,鲁国派了管仲去拦截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在被被带钩射中后,假装死亡,瞒过了管仲。管仲于是偷偷给鲁国的公子纠传递消息,公子纠就开始往齐国赶来。但是公子小白却日夜兼程,早就赶到了齐国,被封为了齐桓公。 齐桓公上位以后,鲁国大军打到了齐国来,齐桓公打败了鲁国军队,并放出话,让他们乖乖把公子纠和管仲交出来,否则就要出兵攻打鲁国。鲁国人害怕,就主动绑来了管仲,因为公子纠已经被他们逼死了。网络配图 管仲被抓起来之后,齐桓公想过要把他杀掉,但是被给阻拦了。鲍叔牙说这个叫管仲的人能够帮助齐桓公完成宏图霸业。如果齐桓公只是想治理好这个国家,那么他就不需要管仲这个人,如果齐桓公想要实现治理国家的理想的话,就需要管仲的帮助。 于是管仲虽然被囚禁但是并没有被处死。齐桓公拉拢了管仲,管仲也一直的辅佐齐桓公。因此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果然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一时之间发展成为五霸之首。 但是,管仲并不是唯一一个对齐桓公衷心的人,历史上还有一个相当有名的事件。 齐桓公有一个大臣叫易牙,是专门为齐桓公准备早餐的人。当时齐桓公在位,齐国发展成为了五霸之首,国力强盛,周边的效果纷纷要进献一些珍稀的东西给齐桓公。因此,齐桓公就见识过了很多的稀世,吃过很多别人没有吃过的东西。有一天,齐桓公突发奇想,他说道:“我这一生见识过的东西多了去了,吃的东西也是一般人吃不到的,但是,我突然发现至今为止我唯一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就是人肉了!”网络配图 虽然齐桓公当时只是一句无心之言,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知道了齐桓公的这个愿望之后,回到家里。怎么才能让齐桓公吃上人肉,还要好吃的那种呢? 就在他绞尽脑汁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四岁的儿子,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萌生。第二天,他端上一碗肉汤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吃完感觉味道很是鲜美,就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吃起来怎么如此美味?易牙跪在地上告诉齐桓公这是自己小儿子的肉。齐桓公虽然有些恶心,但是感念易牙对他的衷心,就没有惩罚他。 易牙为了得到齐桓公的宠爱,竟然连自己的儿不放过!虽然是衷心的表现,但是目的并不单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