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明朝锦衣卫服装都有哪些?穿斗牛服是多大的官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更是一个十分硬气的朝代,从未发生过用女子和亲的方式来获取国家的安宁,可以说明朝是唯一一个将国富民强的重担压在男人身上的朝代。要知道,哪怕是强盛如唐朝,依然派出了和亲公主维持边疆的安稳。在这一点上,明朝也是获得后世人赞赏最高的朝代之一。

  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所颁布的种种制度,都让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对于明朝的了解,更多人第一反应是身着闪瞎人眼的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锦衣卫,作为明朝特有的一支队伍存在,他的出现可谓是万众瞩目。武艺高强、飞檐走壁、衣着华丽、权势滔天等等都是他的代表名词。

image.png

  不过,这一切的形象都源自于电视剧对他们的塑造,那么,真实的明朝锦衣卫到底是怎样的呢?

  01一、锦衣卫爆款服饰:飞鱼服

  从明朝建立之初,到明朝统治结束,锦衣卫一直犹如神一样的存在。锦衣卫,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而后改为“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同时也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

  因是朱元璋专门设立的机构,锦衣卫非常受皇帝的信任,在他们的职责承担宫廷守卫之外,最重要的是承担监察百官的职责。情报,是一国天子掌握天下动向的关键存在,虽说他们的官品不高,但他们的实权极大,朱元璋是他们的直接领导人,除此之外,任何人的命令他们不听。

  监察百官这一条就让锦衣卫的地位凌驾于众人之上。同样的,与地位相匹配的还有他们独有的服饰——飞鱼服。

  飞鱼服是历史上锦衣卫常备的服饰,龙首鱼身的花纹,制作过程十分特殊。

  服饰采用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娟合制而成,并绣上著名的飞鱼纹,整个服饰呈现大红色。所谓飞鱼纹,并不是会飞的鱼,而是一种龙首鱼身的动物,这是皇帝幻想出来的生物。

  制作工艺的复杂,选材的讲究,花纹的奇特,都让这件衣服华美异常,用精美绝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不过,作为皇帝的仪仗队,贴身伺候的侍卫,他们的出现自然也代表着天家的颜面,所穿之物就不能太过随便。

  一身大红飞鱼服、腰佩同样绝美的绣春刀,这一出场就能震惊众人的衣着,也就成为了锦衣卫的终极目标。不是所有锦衣卫都能穿上飞鱼服,锦衣卫中同样实行朝中百官的等级制度,有着固有的品阶级别。而大红飞鱼服,就是属于品阶最高的人才能拥有的荣耀。

  除了飞鱼服之外,皇帝对待锦衣卫可谓是十分大方,要说朱元璋在对待朝官的俸禄上很是吝啬,但对自己的亲信却是极其大方。并且,因为锦衣卫特殊的地位存在,飞鱼服也被当成一种皇帝信赖官员的一种赏赐。根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常常赏赐飞鱼服给一些武将,虽说作为赏赐的飞鱼服除了飞鱼之外,并没有特殊的制式,但依然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飞鱼服象征的权势、地位惹眼,出于一种对权利的追求和向往,不少朝官以及富豪都变得极其虚伪,私穿飞鱼服。按理说,这是皇帝亲赐的服装,旁人不可随意穿戴,寻常人更是达不到接触的层次。然而,很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由于飞鱼服没有统一规制,更没有专门的机构制作,这就给有心之人有机可乘了。

  随之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朝中后期,全国上下只要有权有势的人都喜欢穿着这类服饰,飞鱼的标志早已不仅仅专属锦衣卫了。对此,朝廷也想过不少办法制止这类仿制品,但终究由于民间大量的需求,难以起到效果。

  飞鱼服的流行,不仅仅是独有的图腾,而是它的华贵精美。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人们对于着装的审美标准,从朴素转为崇尚奢靡。这类风气一出现,便如雨后的春笋般,狂涨,哪怕是朝廷都难以幸免。如此情况下,朝廷也就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任由飞鱼服泛滥大街小巷。

image.png

  帝制时期,等级观念刻入人们的骨髓中,衣服上的图腾成为最重要的区别阶级的标志。

  02二、比飞鱼服还要珍贵的地位象征

  锦衣卫中,除去华贵的飞鱼服,还有比飞鱼服更为珍贵、地位象征更高的衣服——蟒服。

  蟒服:“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

  这是万历年间的史书描述的蟒服。蟒服不同于飞鱼服龙首鱼身的花纹,而是以蟒,作为标志。而在蟒中,又分为坐蟒和单蟒。从花纹便能看出蟒服的尊贵,因为对于古人而言,蟒是仅次于龙的存在。历史上,大多数似的朝代中蟒服都是太子的专用图腾。

  而在明朝,却将蟒服作为锦衣卫高级领导者的专属,这一点至今看来还匪夷所思。当然,能够有资格穿着蟒服的人,也必须是皇帝十分信任的人,并且还必须由皇帝亲赐。同样,皇帝依然将蟒服作为了一种荣耀,赏赐给朝中受赏识的重臣,甚至连一些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宦官都有机会得到蟒服。

  不过,虽然规矩是这样,但通过查阅史书就能发现,历史上真正得到蟒服的人没几个。

  03三、更为少见的斗牛服

  斗牛服可不是服饰上绣上牛的图样,而是与皇帝常穿的龙衮服相似,因此它也是除蟒服之外,又一高品阶的专属服装,朝中一品的大臣能穿着。

  飞鱼服、蟒服、斗牛服,毫无疑问都是皇帝亲赐的服装,其代表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虽说都是锦衣卫的服装,但真正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飞鱼服。由于是皇帝亲赐的服装,在穿着上也极为讲究。

image.png

  一是,服装皆用于和皇帝一起参加正式场合,三种服饰都非常珍贵,可不能随意在练武中损坏了;二是,小心翼翼的存放,平日里需要好好照顾这些衣服,不能有丝毫的损坏,毕竟这可是代表皇帝的恩宠,一但弄坏那可就是对皇帝大不敬。

  不过,相比飞鱼服、蟒服、斗牛服的珍贵和少见,武备常服却更能代表平日中的锦衣卫形象。

  它区别于前三种,是锦衣卫的锦绣常服。还有一些品阶较低的锦衣卫以校尉官服为主要的官服,这两类服饰明显区别于明朝的武官服饰,成为独立的存在。

  锦衣卫中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风光无限,更多的还是平凡人,校尉官服的普遍存在就能说明这个问题。锦衣卫是世袭制职位,有些家族世世代代都是锦衣卫人,传承的不仅是锦衣卫的职位还有校尉官服,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早已让原本光鲜亮丽的校尉官服变得破烂不堪。

  锦衣卫是一个特别且神秘的存在,没人知道他们的势力范围有多大,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能力有多强。锦衣卫能监察百官,同时更负责全国并辐射周边的暗杀活动。根据史书记载,明朝周边的国家,以及国内的各大省市都有大量的锦衣卫探子,他们负责搜集各国、各地区的情报,将所有情报汇总至皇帝一人。巨大的情报网,让他们成为明朝皇帝执政期间必不可少的耳目,皇帝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

  不过虽说外省市的锦衣卫探子多为锦衣卫骨干,但其实他们的衣着反而没有在明朝京都的锦衣卫衣着华丽。辨认他们的方法也不再停留在服饰表面,而是依靠贴身令牌。毕竟在外当探子可是个高危行业,刀口舔血的日子,让锦衣卫有着异于常人的警惕性,而伪装也成为了他们的必备技能。由此,象征身份的服装自然就不能穿了。

  锦衣卫都是武功高强的人吗?创建之初,也许锦衣卫的人选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然而随着世袭制的传承,对于人才的选拔也就不是凭能力了,而是拼爹。这种选拔机制下,注水成分就太多了,尤其是底层锦衣卫。

  服饰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他们的绣春刀,这是结合倭刀的特点,再以明朝的刀具为基础,研制出来的一款佩刀,也是锦衣卫的绝对象征。随着军事的不断发展,绣春刀逐渐被火器代替。明朝后期,锦衣卫不再是情报、暗杀组织的存在,还是军火的制造机构,他们有专门研发火器的地方,同时还承载着生产的工作。

image.png

  04结语

  一直以来,锦衣卫都是特别的存在,独立且凌驾于文武百官的行政机构,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权利。而暗杀、搜集情报等见不得光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也让他们相比朝官的形象更为阴暗,这也是闻之色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毫无疑问,朱元璋创建的锦衣卫对朝廷的治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也会有其他的衍生问题。

伊丽莎白一世给明朝帝王写了一封信是怎么回事?结果信没有送到人却死了

有人说英国能有今天,完全是女人的功劳,英国人听后也不生气,而是大力赞扬,事实上英国的发展真的是靠女人发展起来的吗?答案是正确的。 英国最巅峰之时,被后世人称之为“黄金时代”其执政者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2009年英国BBC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项投票:谁是英国最伟大的人?伊丽莎白一世当之无愧名列第一名。 理由则是1588年,海上帝国、的袭击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带领英国皇家海军将领们力挽狂澜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一举奠定了英国成为近代史上最强大帝国基础。 西班牙舰队之所以入侵英国,主要原因则是西班牙扶持的代理人,苏格兰女王玛丽被伊丽莎白一世处决,为报复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西班牙国王二世发誓要入侵英国,并让一名天主教徒取代伊丽莎白一世。 不久之后,西班牙组建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舰队,150余艘战列舰、3000余门火炮,及数万士兵浩浩荡荡出征誓杀英国女王(相比舰队,这支舰队就像过家家...) 西班牙国王认为,懦弱的英国人,不料被英国人想出来的纵火爆破船让西班牙舰队损失惨重,从此之后,被英国人力压一头,一蹶不振。(英国人这个技术,有点像火烧曹营加强版。) 伊丽莎白一世除了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外,还成功的维持了英格兰的统一,并让英格兰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至今在体系里,英国能保持金融中心的地位,伊丽莎白一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伊丽莎白一世被英国人称之为,她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没有之一。强势如伊丽莎白一世这样的女王,在给明朝写信之时,也得客客气气,甚至一度用上了敬语。 160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书房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由使者约翰·纽伯莱带给明朝万历皇帝,信中表达了英国愿同大明帝国开展贸易往来的愿望。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约翰在前往明朝的途中遭遇不幸,虽然信件没有丢失,但最终因约翰逝世,英国舰队打道回府,这封信再一次回到英国人手中,而此时伊丽莎白一世已经逝世。 由于写信人已死,因此英国决定将这封未送达到万历帝手中的信保存起来,目前游客可前往博物馆观看原件。有网友曾说,伊丽莎白一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与明皇帝结成亲家,不过似乎都有恋母情节,也不知真假。 随机文章宋朝的所有皇帝有哪些?超炫街头疾走运动跑酷,中国小伙获冠军奖金仅4500美元神农架不明飞行物成拍摄背景,专家分析是软件效果所致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最近3.15亿公里存在潜在威胁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特点,性价比高种类多(单价150万美元)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为什么电视剧里明朝读书人都爱习武?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从武侠小说到武侠电影、电视剧,我们总会看到许多将背景时代设定在,在江湖上大显身手的主角们,与明朝的社会风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朝,并不是只有政治气氛肃杀的、,在与平民阶层中所展现的,又是不同的风景。 明朝直到灭亡,都一直有着蒙古人、满洲人、日本人和流寇这四大外患隐忧,可说整个明朝一直都在与这些外患打仗,也导致整个社会军事气氛相当浓重。明朝也极为重视边区(云贵地区)开发,而开发就会与当地的居民起冲突,有冲突就有战争。 明朝因京杭大运河的兴建,让城市发展越发兴盛、商业发达,从明代小说《》中的描绘,可以看出在大运河的发展下,明代士人很重视城市生活,广交居住在城市的友人、乐于花钱挥霍。这样繁荣的江南城市,也是明政府积极处理倭寇问题的原因。和蒙古人不同,倭寇直接搭船南下,明朝最为繁华柔弱的地区。倭寇们擅于近身战、游击战,长长的倭刀(中国古代对日本刀或仿制日本刀的称呼)一出鞘,便是死伤无数,让居住在江南地区的士人从日常生活中,切身体会到官府需加强边防与个人需要习武防身的危机感。因为倭乱的关系,也刺激各个地方人士聘请习武之人,召集乡里平民一起学武自保。地方上的动乱,也加深了明朝尚武风气,从官员到下层百姓,无一不习武,无一不以有一身武艺自豪。 从隋唐时期建立的制度,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特别是形成八股文“代圣立言”的传统,已经变成禁锢考生思想的牢笼。而且庞大的科举压力,让这些读书人希望能跳脱科举的框架,想寻求不一样、充满刺激的人生,这就是明代士人的任侠心态。这些不甘于现实,又因考场落魄不得志的读书人因此纷纷走上习武的道路,成为除了科举考试外另一个出口、更是他们的生命追求。 由于内忧外患战事不断,明代士人一方面希望透过军事表现、战场功绩走上顺遂仕途,另一方面也期望透过习武获得的能力为国家安危尽一份心。翻开,许多带兵打仗的将领都是科举文人出身,从战术兵法规划到决策指挥都是文人。不仅如此,他们也相当推崇文武双修、知行合一的实践家与学问家。 像是明代儒学思想家王阳明,不仅有后世人所研究的“阳明学”,在军事上也有许多建树,平定江西乱事、擒获起兵叛乱的宁王,成为明代士人的武功典范与偶像。王阳明的墓志铭透露了他一生中各个阶段时期的喜好志向:“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王阳明15岁时,跟随父亲至北京,并偷偷出长城观察蒙古人:“宪宗成化二十有二年丙午,先生十五岁,寓京师。先生出游居庸三关,即慨然有经略:询诸夷种落,悉闻备御策;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 王阳明在28岁中进士顺利踏上仕途,但后来因宦官专权揽政,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但之后平定江西、擒拿宁王等一连串功绩,让王阳明之后的官途相当顺遂,放眼整个明朝是个突出的例子,但绝不是特例。 除王阳明之外,明朝还有个想当大将军不想当皇帝的皇帝─。,虽然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换个角度看不也是追求武学、向往武侠的表现吗? 到明代后期,士人尚武风气已经到了“不知兵为耻",甚至还会鄙视那些凭借一身武功,攀权附贵之人,将武功的标准提升到一个道德观感,对那些会几个拳脚功夫,就索要或是坐拥大官之位的人相当不屑。这些在茅元仪(明代大儒茅坤之孙)《暇老斋杂记》记载:当东奴(满洲)初起,朝廷求才之法虽不如十科取士之广,而士大夫亦以不知兵为耻……或力能挽强,技能舞剑,无不挟所长,以游于贵人之门……骤猎美官而去……有拳勇之匹夫,而坐索大将。"社会风气使然,造成用高标准看待习武求官之事。 由此可见,许多武侠小说作者选择明朝并非没有原因或道理,这样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充满习武为侠的风气,从士人留下的书信记录都告诉后世,明朝就是这样一个商品城市经济繁荣却又让人不安,才造就侠气纵横的社会。 随机文章地球灭亡后人类去哪,美国NASA发现宜居星球成为人类退路墨西哥最毒的山王蛇,一口毒液令人类30分钟死亡(长相美丽异常歹毒)玄武岩超音速巡航导弹,苏联最强反舰导弹(号称美国航母杀手)宇宙中黑洞是怎么被发现的,黑洞最早是谁提出的(爱因斯坦)宇宙空间是无限的吗,爱因斯坦的理论E=mc^可证明宇宙无限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锦衣卫明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