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人配英雄,楚霸王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那么在楚霸王项羽自杀后,虞姬下落何处呢?
霸王别姬大家都很熟知,虞姬非常美丽,可称之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特别是舞姿优美动人,特别是挥舞双剑,轻盈如仙子一般。虞姬是西楚霸王楚霸王项羽的爱姬,根记载,巨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楚霸王项羽声名远播,很快就传入了关中,自立西楚霸王,征战之中,虞姬与楚霸王项羽感情十分好,形影不离。
公元前202年,汉王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楚霸王项羽被汉高祖刘邦兵困在垓下。几番突围失败,兵孤粮尽。楚营里的将士晚上又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纷纷逃跑。
楚霸王项羽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与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哀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声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楚霸王项羽这位一生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
看到楚霸王项羽如此悲哀,虞姬凄然拔剑起舞,含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唱罢,拔剑自刎。虞姬的香消玉殒,让楚霸王项羽悲痛万分。
仓促间,他草草掩埋了虞姬。随即,楚霸王项羽率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而出,一直被汉军追至乌江,乌江亭长劝说楚霸王项羽渡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但楚霸王项羽却说,已无颜面再见江东父老。然后,率领二十八名江东子弟兵执短兵器和杀来的汉军再次拼杀。最后,楚霸王项羽无法突围,自尽于乌江边上。楚霸王项羽和虞姬双双自尽便给后世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

这令天地动容的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历史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之一。然而,从虞姬的《和垓下歌》还应该看到很主要一点,虞姬深知汉高祖刘邦的为人,楚霸王项羽兵败后,她担心自己成为汉军的俘虏,那样,就有惨遭汉高祖刘邦蹂躏的危险。“贱妾何聊生”一句,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虞姬处于生死之际的复杂感情。而虞姬这种宁愿死也不愿意成为汉高祖刘邦战利品的复杂感情,被清朝一位诗人演绎得淋漓尽致:“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而清朝诗人何溥的《虞美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蕴:“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据《情史·情贞类》记载:虞姬和歌之后“遂自刎。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古往今来,还有比“虞美人草”更为动听的名字吗?但是,虞姬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今人已经无从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至少拥有美貌、才艺与风情。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书籍的开篇说:“只因撞着虞姬……豪杰都休。”虞姬让天下英雄豪杰不惜折腰的美貌、才艺和风情,可见一斑。

虽然,从政治和军队方面来说,楚霸王项羽是败军之将,汉高祖刘邦是胜军之王;但从人格力量和美学角度上看,因为楚霸王项羽在最终一搏的生死关头竟然对虞姬“泣数行下”,让无数后人感到,这个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大将军更有人情味,更具个性光彩。尤其与缺乏诚信又花心好色的汉高祖刘邦相比,就显得更真、更善、更美。这也许就是虞姬宁死不入汉宫、不愿成为汉高祖刘邦战利品的真实真相。
钟离昧如何死的?揭大将钟离昧拔剑自刎之谜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清朝自刎殉国的军机大臣,博尔济吉特·班第生平简介
博尔济吉特·班第(?—1755年)蒙古镶黄旗人,将领。官学生出身,历任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湖广总督、兵部尚书。至年间,三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乾隆十一年,署山西巡抚。十五年,补拉布敦之缺任驻藏大臣。十七年,转西宁办事大臣。十八年,奉旨接替阿里衮署两广总督。二十年,授予定边将军,领兵西征准噶尔。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反叛后,班第在撤出伊犁时被准噶尔叛军包围,自刎殉国,谥义烈,京师建祠,亦曰双忠,图形紫光阁。 生平 博尔济吉特·班第,间,自官学生授内阁中书。五迁,雍正初至内阁学士。四川、云南徼外与西藏定界,命偕副都统鄂齐如西藏宣谕。迁理藩院侍郎。坐事左迁,在内阁学士上行走。十一年,命在军机处行走。 乾隆三年,授兵部侍郎。外擢湖广总督。剿镇筸、永绥乱苗,两阅月而毕,上嘉焉。 五年,以忧还京师。六年,命仍在军机处行走,授兵部尚书。十三年,师征金川,授内大臣,出督军饷,加太子少保。寻按四川巡抚纪山加徵累民状,命即署巡抚。时讷亲、师久无功,上谘班第,但言广泗罪状,语不及讷亲。上谕曰:“班第虽职饷,然为本兵军机大臣,军事及将弁功罪,皆职掌所在,不得以督饷,一切置不问。”左迁兵部侍郎。 十四年,予副都统衔赴青海办事。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有叛迹,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疏闻。上移班第代拉布敦,未至,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谋益急,傅清、拉布敦召至廨,诛之。其徒卓呢、罗卜藏札什等遂叛,傅清、拉布敦死之。公班第达执卓呢、罗卜藏札什等,班第至,按讯,又得其党德什奈等凡二十七人,悉诛之。上以藏酋授王爵名位过重,命班第达以公爵管格隆事,令班第宣谕。班第又疏陈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与准噶尔通书谋叛状,上命诛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妻子。四川总督策楞等以师至,会议西藏善后诸事,西藏大定。 十六年,授都统衔。十七年,还京师,仍在军机处行走,授正红旗汉军都统。出署两广总督。十九年,师征准噶尔,复授兵部尚书,署定边左副将军,出北路。准噶尔内乱,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来降。诏以明岁进兵,谕班第筹画。班第以军中驼马牛羊宜牧地,得紥布堪、呢圭诸处,冬令暖,富水草,令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等往督牧。遣兵擒乌梁海宰桑东根、赤伦等,收其众数千户。复令参赞大臣萨喇尔将兵擒准噶尔宰桑库克新玛木特、通玛木特,收其众,得牲畜无算。上奖班第奋勇果断,予子爵,世授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赐白金千。十二月,授定北将军,召来京示方略。 军功 二十年正月,大举讨准噶尔,班第出北路,阿睦尔撒纳授定边左副将军为副;永常以定西将军出西路,萨喇尔授定边右副将军为副。班第与阿睦尔撒纳等议以二月出师。阿睦尔撒纳将六千人先行,班第将二千人继其后。班第至齐齐克淖尔,以马不给,令千五百人先,留五百人待马再进。至喇托辉,与阿睦尔撒纳军合。上以阿睦尔撒纳为准噶尔人所知,令其前行易招抚,戒班第仍令阿睦尔撒纳先行毋合军。班第至额尔得里克,复令阿睦尔撒纳先行。四月,师至博罗塔拉,得达瓦齐所遣徵兵使者,知伊犁无备。班第谋约西路军锐进。五月,遂克伊犁。达瓦齐以万人保格登山,侍卫阿玉锡以二十馀骑击之,惊走。上奖班第功,封一等诚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金黄绦朝珠。班第以伊犁厄鲁特生计甚艰,不足供大兵,六月,疏请留察哈尔兵三百、喀尔喀兵二百移驻伊犁河北尼楚衮治事。诸军次第遣还。是月,获达瓦齐,献俘京师。军初出,上察阿睦尔撒纳有异志,令班第严约束。及伊犁既定,上令和硕特四部部置汗,将以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阿睦尔撒纳觊总统四部,意不慊,置副将军印不用,用故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凌菊形小印檄诸部,讳其降,言以中国兵定乱,叛迹渐著。上召阿睦尔撒纳,以九月至热河行在,行饮至礼,与他部汗同受封。参赞大臣色布腾巴尔珠尔率遣还诸军以归。阿睦尔撒纳乞代奏,冀总统四部,期七月俟命。色布腾巴尔珠尔归,不敢闻。以班第趣阿睦尔撒纳诣热河,令参赞大臣额林沁多尔济与俱。阿睦尔撒纳怏怏就道,而上念阿睦尔撒纳终且叛,谕班第宜乘其未发讨之,毋濡忍贻后患。谕至,阿睦尔撒纳已行。上又命鄂容安等擒治。八月,阿睦尔撒纳行至乌陇古,解副将军印还额林沁多尔济,走额尔齐斯,遂叛。伊犁道梗。阿睦尔撒纳之党克什木、巴朗、敦克多曼集、乌克图等作乱,班第与鄂容安以五百人拒战,自固勒札赴空格斯,转战至乌兰库图勒,贼大至,围合。班第拔剑自刭,鄂容安同殉。上初闻班第等陷贼,令参赞大臣策楞自巴里坤间使传谕毋以身殉。策楞闻讹传班第等自贼中出,以闻,上解所佩荷包为赐。既闻班第等死事状,降诏谓:“班第、鄂容安见危授命,固为可悯;然於事无补,非傅清、拉布敦为国除凶者比。” 二十一年,师复定伊犁。丧还,上亲临奠,并令执克什木、巴朗等,馘耳以祭。又以萨喇尔同陷贼不能死,令监往旁视。寻以班第义烈,仍如傅清、拉布敦故事,京师建祠,亦曰双忠。旋复命图形紫光阁。子巴禄,初以察哈尔总管从军,袭一等诚勇公,授镶红旗蒙古都统,从定伊犁。为后五十功臣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