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现代史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时间:2024-04-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就比如说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等等。同为轴心大国的意大利,看起来没什么战斗力,也没什么很出众的厉害将领,最多也就是会有一些朋友们会想到在游戏中出现过的乔瓦尼·梅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意大利也有几位比梅塞更擅长指挥装甲部队的将领,其中就包括被德军称赞为"意大利的古德里安"的弗朗切斯科·津加莱斯(Francesco Zingales)。这位将军长着一张圆里带方、略显肥胖的脸,架着一副瓶底眼镜,面容甚至有些"慈祥"。如果只看照片,没人会想到他是个作风彪悍的将军。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津加莱斯是西西里人,出生于1884年。他毕业于摩德纳军校,先后参加了意土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次关键战役,负伤多次,战功累累。一战结束时,他已经是意军第48步兵师的参谋军官,并因为维托里奥·维内托战役的战功晋升少校。之后,他又获得了多次晋升,并担任过意大利一所重要军校的校长。二战爆发时,他先是担任一个师的师长,随后在1941年初升任摩托化军(因为意大利军队的摩托化程度很低,也有资料称之为半摩托化军)军长,军衔也被提升为中将。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津加莱斯中将正装照。此时应当是1942年秋季,他在苏联前线担任意大利第35军军长。

津加莱斯的外号起源于1941年4月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的行动。他率领的摩托化军隶属于驻扎在南斯拉夫西北边境的意大利第2集团军,下辖第9"帕苏比奥"师、第52"都灵"师和第133"利托里奥"装甲师。4月11日,意大利第2集团军在前沿步兵扫清了道路两侧的障碍后发起猛烈攻势,津加莱斯带领三个师绕过敌军的坚固据点向南斯拉夫境内快速穿插,"都灵"师和"利托里奥"装甲师在4月12日就占领了距离边境超过60公里的几座城镇。4月13日,"利托里奥"装甲师进抵距离边境约300公里的克宁(Knin),与从扎拉(Zara)出发的另一路意军会合。4月17日,他们最终抵达沿海城市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与从阿尔巴尼亚北上的意军会师。在6天时间的作战中,津加莱斯率部长途奔袭750公里,横扫了南斯拉夫沿海地区的几乎全部领土。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对津加莱斯的表现非常满意,装备精良的德军也对这位将军青睐有加,送给他一个外号——"italienischer Guderian"(意大利人的古德里安)。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1941年4月,意军M13/40坦克在南斯拉夫的公路上行进。津加莱斯率部用6天时间横扫了南斯拉夫沿海地区,进行了一次意大利版的"闪电战"。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1941年4月,在南斯拉夫作战的乘坐摩托车的意大利精锐步兵。

之后,意军打算派兵到苏联前线参战,命令津加莱斯的摩托化军回到国内休整,并改名为意大利俄罗斯远征军(简称CSIR)。津加莱斯自然而然的担任了入侵苏联的意军总指挥。然而,就在军队陆续开拔的节骨眼上,津加莱斯在维也纳犯了严重的胃病,只好将指挥权转交给乔瓦尼·梅塞,自己留在后方休养。1942年1月,身体有所好转的津加莱斯再次飞往前线,不过这一次是去北非战场担任意大利第20摩托化军军长。第20军下辖2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师,是意军摩托化部队的精华。津加莱斯在任上参与了隆美尔反攻昔兰尼加的行动,之后在1942年4月卸任,暂时指挥意大利第21军。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1942年2月,在北非担任第20摩托化军军长的津加莱斯(中)与隆美尔查看地图,"沙漠之狐"对这位意大利同僚非常尊重,对其业务能力很满意。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1942年初,北非战场的津加莱斯(左)与另一名军官合影。

1942年10月,津加莱斯终于来到苏德战场,接替梅塞担任第35军(即原先的意大利俄罗斯远征军)军长。不久后,苏军向驻守顿河沿岸的意军大举反攻,缺乏汽车和反坦克炮的意军无力抵挡苏军攻势,津加莱斯只能率部撤退。

1943年7月12日,津加莱斯被任命为驻守西西里西部的第12军军长,飞往西西里岛挽救危局。当时,乔治·巴顿将军正计划使用美军第2装甲师和第3步兵师两支王牌部队猛攻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同时派遣另一部分美军从中部山区把轴心国守军切成两半。津加莱斯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将手上仅有的少量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巧妙布置在山区的关隘和城镇,命令第12军主力2个步兵师和其他尚有作战能力的单位用最快的速度撤退到西西里东部。最终,巴顿虽然如愿以偿进占巴勒莫并俘虏53000名意军,但是这些意军都是士气低落的海防师和杂牌部队,意大利第12军的主力2个步兵师及数个炮兵营早已跳出巴顿的陷阱,得以继续和美军纠缠,为德意军队最终撤离西西里赢得了时间。

二战意大利名将津加莱斯为何能收到隆美尔的尊重

■1943年夏季意军部署在西西里岛的R35坦克,这些过时的战车是1940年法国战役时德军缴获的法国货,然后转赠给意大利。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津加莱斯能用来拒敌的只有这样一些落后且数量不多的老旧装备。

"意大利的古德里安"津加莱斯将军活过了二战,最终于1959年在米兰逝世。他长得像一名大学教授,却是意大利最擅长指挥装甲部队的将领之一。其快速突击的作战理念和勇猛果断的指挥风格和古德里安颇为相似。不过,这位将军的仕途也和古德里安有得一拼:他曾经像火箭一般飞速晋升,但是从1941年初成为中将、参与过多次战役后还是一名中将。这也算是他的性格给他带来的遗憾吧。

李孝恭: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哥,还备受唐太宗李世民尊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而且比李世民大,所以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堂哥,光凭这个关系,就足以说明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了。 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李孝恭听起来并没有魏征、房玄龄、李靖、那样的出名,却能排在凌烟阁功臣的第二位,只是因为跟李世民有亲戚关系吗? 当然不是,的入选和排名,是综合考量各个方面,有很多的硬性条件在里面,比如军功、威望等等,李孝恭能排在第二,自然也是有别人不能比的丰功伟绩,下面就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来到了末年,当时,优柔寡断的李渊在诸位大臣的劝说下,决定起兵反隋,便在太原起兵,征战四方。李孝恭奉李渊之命,率兵征战巴蜀要地,因用兵得当,短短数日便攻下数州,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后,对李孝恭非常欣赏。 李孝恭用兵得当,更懂得收买人心,在活捉声名狼藉的敌军大将朱粲后,并没有立刻将他处死,而是将他赦免了,从此,收复他州易如反掌,深得民心。 次年二月,李渊正为攻打萧铣而发愁,李孝恭进行了战略和战术上的分析,出了计策献于李渊,李渊听后很是欣慰,便命李孝恭和李靖前去参战。李孝恭在李靖的配合下,成功平定了萧铣,李渊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 随后,李孝恭又平定了南方数州,扫平了南方障碍,为基业打下了半壁江山,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封李孝恭为河间王。 现在大家知道李孝恭为什么能排在凌烟阁功臣的第二位了吧?人家不只是皇亲国戚,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实力! 李孝恭不光能打仗,在谋略方面也是非常聪明的,很懂得明哲保身。 当初李世民与哥哥争夺皇位时,等人都帮着李世民,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甚至后来李世民身边的大臣都被李渊调走,只留下长孙无忌一人。李孝恭知道,这两兄弟早晚是要打起来的,要是帮错了人,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关乎自己的性命大事! 聪明的李孝恭是怎么做的呢?他选择了中立,既不帮李建成,也不帮李世民,因为他知道,无论最后谁坐上了皇位,他都是皇亲国戚,何必去做那可能掉脑袋的事情呢? 事实证明,李孝恭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后来李世民登基后,并没有追查李孝恭,而是对他继续重用。 当然,李孝恭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虽然身居要职,但始终非常低调。到了晚年,李孝恭的郡王府中歌女舞女近百人,整日,沉迷在歌姬舞女之中难以自拔,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14年之久。 贞观14年,李孝恭因身体不适,突然去世,终年50岁。 李孝恭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不已,赐他配享高祖庙庭,亲自前往祭拜,还命人画了二十四功臣图放于凌烟阁,全都是按照真人的比例来画的,李孝恭高居第二,仅次于长孙无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孝恭: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哥,备受唐太宗李世民尊重

他是李世民的堂哥,谁也不帮,却备受李世民尊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是李渊的侄子,而且比李世民大,所以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堂哥,光凭这个关系,就足以说明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了。 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李孝恭听起来并没有、、、那样的出名,却能排在凌烟阁功臣的第二位,只是因为跟李世民有亲戚关系吗? 当然不是,的入选和排名,是综合考量各个方面,有很多的硬性条件在里面,比如军功、威望等等,李孝恭能排在第二,自然也是有别人不能比的丰功伟绩,下面就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来到了末年,当时,优柔寡断的李渊在诸位大臣的劝说下,决定起兵反隋,便在太原起兵,征战四方。李孝恭奉李渊之命,率兵征战巴蜀要地,因用兵得当,短短数日便攻下数州,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后,对李孝恭非常欣赏。 李孝恭用兵得当,更懂得收买人心,在活捉声名狼藉的敌军大将朱粲后,并没有立刻将他处死,而是将他赦免了,从此,收复他州易如反掌,深得民心。 次年二月,李渊正为攻打萧铣而发愁,李孝恭进行了战略和战术上的分析,出了计策献于李渊,李渊听后很是欣慰,便命李孝恭和李靖前去参战。李孝恭在李靖的配合下,成功平定了萧铣,李渊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 随后,李孝恭又平定了南方数州,扫平了南方障碍,为基业打下了半壁江山,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封李孝恭为河间王。 现在大家知道李孝恭为什么能排在凌烟阁功臣的第二位了吧?人家不只是皇亲国戚,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实力! 李孝恭不光能打仗,在谋略方面也是非常聪明的,很懂得明哲保身。 当初李世民与哥哥李建成争夺皇位时,长孙无忌等人都帮着李世民,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甚至后来李世民身边的大臣都被李渊调走,只留下长孙无忌一人。李孝恭知道,这两兄弟早晚是要打起来的,要是帮错了人,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关乎自己的性命大事! 聪明的李孝恭是怎么做的呢?他选择了中立,既不帮李建成,也不帮李世民,因为他知道,无论最后谁坐上了皇位,他都是皇亲国戚,何必去做那可能掉脑袋的事情呢? 事实证明,李孝恭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后来李世民登基后,并没有追查李孝恭,而是对他继续重用。 当然,李孝恭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虽然身居要职,但始终非常低调。到了晚年,李孝恭的郡王府中歌女舞女近百人,整日,沉迷在歌姬舞女之中难以自拔,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14年之久。 贞观14年,李孝恭因身体不适,突然去世,终年50岁。 李孝恭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不已,赐他配享高祖庙庭,亲自前往祭拜,还命人画了二十四功臣图放于凌烟阁,全都是按照真人的比例来画的,李孝恭高居第二,仅次于长孙无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