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 > 奇闻百怪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时间:2023-08-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优质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跟泰国历史上的权力争夺有关,因为现在的泰国曼谷王朝,王权来的一点都不光明正大,是靠弑君篡权得来的。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泰国王朝的简要历史

泰国的历史算不上特别悠久,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泰族,实际上是在中国的唐末宋初时由我国南部的傣族迁移过去形成的,而且泰国一直被高棉人统治着,直到中国的宋末元初,泰族人才发起独立运动,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第一个泰族人为主体的王朝,叫素可泰王朝。

从素可泰王朝以后,泰国又先后经历了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这些王朝由不同姓氏的家族统治,其王朝更迭与我国古代的王朝更迭是相似的。

泰国目前的王朝是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这个王朝的统治权来的并不光彩。

吞武里王朝是由郑信建立的,郑信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泰国人,所以郑信拥有一半的华人血统。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后,派人到清朝入贡,获得了清廷的册封。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后来,郑信的统治政策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国内矛盾激化,最终吞武里王朝发生了宫廷政变,郑信被反动势力控制,被迫下台,而他麾下的却克里将军返回后平定了政变,却也趁机杀掉了郑信,自己建立了新的王朝——却克里王朝,又称曼谷王朝。

曼谷王朝不过十世的传说

被自己的亲信下属弑杀,郑信死前十分不甘,他咬牙切齿地留下了一个著名的诅咒:“夺我位者,王朝不过十世!"

这样来看,郑信还是一个比较宽容的人,居然允许对方的王位传上十代,这十代算下来,怎么也能延续二三百年,就是不诅咒估计也完蛋了。

建立曼谷王朝的却克里就是拉玛一世,他也遣使向清朝入贡,由于担心东窗事发,他向清廷谎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父亲死了,自己继位,清廷不明觉厉,就册封了他。自此以后,曼谷王朝的每一任国王除了泰名外,都有汉名,都以郑为汉姓。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曼谷王朝的统治一直比较稳固,截至目前已经传了十世,刚刚完成加冕仪式的现任国王哇集拉隆功就是拉玛十世,中文名叫郑冕。郑信那个“夺我位者王朝不过十世"的诅咒是否管用,就看这位拉玛十世的运气了,但目前来看曼谷王朝的位置还是很稳固的。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其他网友观点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困扰了泰国王室200多年的“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的诅咒,再次在泰国民间浮起、流传,起因是在泰国第三大政党前进党的领袖、亲美反华的华裔塔纳通的领导下,泰国高校学生、青年将“要求巴育总理下台,改革至高无上的泰国王室,限制泰王的权力”的示威抗议活动,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不仅泰国社会陷入了六年以来最激烈的动荡、混乱,并波及了王室。

这是一个真实的诅咒,不仅与泰国王室休戚相关,也与泰国人民休戚与共,因为除了关乎现任泰王哇集拉隆功,也就是拉玛十世,能否守住家业的大问题外,还关乎着泰国的未来命运——君主立宪制还能不能延续,会不会迎来塔纳通、泰国高校学生所神往的共和制?

其实,困扰泰国王室的这个“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的诅咒,与两个近代的中国人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是祖籍广东省汕头市的泰国华裔郑信,另一个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清朝雍正时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华富村村民郑镛也下了南洋,到大清王朝的藩属国暹罗(即泰国)谋生,在当时的都城阿瑜陀耶城(汉名大城)担任征收剧场与赌坊税的小吏,并娶当地女子诺央为妻,1734年4月17日,生下儿子郑信。

不久后,郑镛去世了,但郑信很幸运,被当时的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的财政大臣拍耶节悉收为义子,从小就接受贵族子弟的精英教育。郑信很聪明,还勤奋好学,掌握了泰文、巴利文、汉文、印度文、缅文五门文字,精通三藏佛典、文学(诗歌、剧本)、律志、兵法,同时,他的骑术非常高明,还会多种兵器。郑信是泰国历史上罕见的能文善武的英雄。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郑信年纪轻轻就受到了阿瑜陀耶王朝的两任国王毋隆葛王、亿卡塔王的赏识、信任与重用,先后担任国王侍卫、来兴府副府尹、甘烹碧府总督等官职,被封爵为披耶,他给自己取了一个泰文名达信,暹罗人称他为披耶达信。

郑信还未去甘烹碧府出任总督,缅甸大举入侵暹罗,亿卡塔王命令郑信留在都城大城抵抗缅军,缅军围城14个月后,即1767年4月终于攻破了都城,这座四百年历史的古都毁于一旦,郑信带领着一支小股军队突围了。

阿瑜陀耶王朝被缅甸灭亡了,暹罗分裂成六个部分,郑信控制了其中的一部——昭披耶河东岸。之后,清朝乾隆皇帝发兵征伐缅甸,爆发了清缅战争。缅甸将入侵暹罗的军队主力调回,与清军作战,保卫本土。

在这样有利的态势下,郑信率领暹罗人奋起反抗缅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征战,最终赶走了入侵者缅甸,统一了全国。1767年12月28日,居功至伟的郑信被暹罗军民拥立为王,定都吞武里,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那一年,郑信才33岁。

郑信登基为王,建立新王朝后,不仅安定民心,发展经济,还东征柬埔寨,北伐老挝,成为泰国历史上领土最辽阔的王朝。那时候,暹罗仍旧是清朝的藩属国,建立了吞武里王朝的郑信遣使上书乾隆皇帝,请求册封——任何一位暹罗王只有得到大清皇帝的册封,政权的合法性才得到承认。

多次请求后,乾隆终于册封了郑信,并在朝贡书中称呼郑信为郑昭(昭为暹罗王的意思),郑信的合法性获得了宗主国大清王朝的正式承认。

1782年4月7日,郑信的手下大将昭披耶却克里(本名通銮,一说是郑信女婿,另一说是郑信发小)发动军事政变,杀死了国王郑信,夺取了政权。暹罗有一个习俗:被杀死的国王的血不能流到地上。于是,昭披耶却克里命令士兵把郑信塞进入麻袋,用檀香木杖击他的头部,把他打死了。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郑信享年48岁,育有24个王子、王女,而他所建立的吞武里王朝只存在了15年,非常短暂,但对于泰国的整个历史却发挥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像隋朝之于中国。郑信临时前,对篡位的昭披耶却克里(拉玛一世/郑华)发出了严厉的诅咒:“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

大将军昭披耶却克里发动军事政变杀死吞武里王朝的国王郑信后,立即做了两件大事,其一是将都城从吞武里南边的曼谷,建立了延续至今的曼谷王朝,亦称为却克里王朝。

昭披耶却克里夺位篡权,合法性要得到暹罗人民的认可,也必须得到宗主国大清王朝的册封才行。于是,昭披耶却克里遣使到北京,请求乾隆皇帝的册封。在朝贡书上,昭披耶却克里自然实话实说他是篡位者,而是谎称他是前任国王郑信的儿子,名叫郑华,郑信因病去世,他继承了王位。

乾隆同意了昭披耶却克里(郑华)的请求,册封了他,曼谷王朝的合法性得到了宗主国与暹罗人民的认可,他也被暹罗人称为拉玛一世。

为了曼谷王朝与王室的合法性一直得到承认,昭披耶却克里(郑华)制定了一个传统,那就是向清朝上朝贡书,以及官方的文书,称谓都是郑信子孙,使用汉文名字:

拉玛一世的汉名叫郑华、拉玛二世的汉名叫郑佛、拉玛三世的汉名叫郑福、拉玛四世的汉名叫郑明、拉玛五世的汉名叫郑隆、拉玛六世的汉名叫郑宝、拉玛七世的汉名叫郑光、拉玛八世的汉名叫郑禧、拉玛九世的汉名叫郑固、拉玛十世的汉名叫郑冕。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王朝,暹罗曼谷王朝就不再承认华夏是其宗主国,曼谷王朝的第六位国王拉玛六世下令更改官方称谓,不再言必称郑信子孙,而是称之为拉玛国王,并用一世、二世、三世等等来代称第几代国王。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拉玛九世就是泰国备受尊敬的普密蓬国王,拉玛十世则是现任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但是,泰国王室保留了每一任国王都取汉名的传统。

拉玛七世(郑光)在位期间(1925年—1935年),泰国的体制发生的剧变,从君主专制政体变更为君主立宪政体,国王失去了实权——1932年6月,暹罗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拉玛七世(郑光)在位期间的1939年6月24日,将国名暹罗改为泰国,泰国意为自由之地。拉玛八世(郑禧)在位期间的1945年,泰国将国名恢复为暹罗。拉玛九世(普密蓬/郑禧)在位时期的1949年,又将国名变更为泰国,沿用至今。

拉玛九世(普密蓬/郑禧)1946年6月9日登基为泰国国王,直到2016年10月13日逝世,在位世界长达70年。他在位期间,勤政爱民,获得了崇高的地位,更是成为军方与民选政府的冲突的仲裁者。

拉玛十世哇集拉隆功2016年继位,成为泰国曼谷王朝的第十位国王。他在担任王储时期干了许多荒唐的事情,泰国人民对他缺乏敬意。他继位后,与巴育为首的军方联手,分权治国,也干了不少令泰国人民咋舌的事情,比如加冕后就纳妃,破坏了泰国的一夫一妻制度;比如他携带庞大的后宫长期生活在德国慕尼黑……

因此,正在首都曼谷及周边地区举行轰轰烈烈的反巴育反泰王的示威活动的学生、青年抗议者,把拉玛十世哇集拉隆功称为“坏的国王”。这令泰王处境不妙,泰国民间又再次广为流传郑信在临死前对拉玛一世(郑华)及其曼谷王朝的诅咒:“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

曼谷王朝是否会亡于拉玛十世哇集拉隆功,成为泰国的一个悬念、一个不确定,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其他网友观点

泰国国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于2016年10月13日驾崩,而其唯一的儿子玛哈·哇集拉隆功成功继位成为了拉玛十世。而在之前一直有个说法就是泰国王室传不过十世,也就是说会在拉玛十世的手中灭亡,但是在目前看来这的确是个谣传。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泰国王室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王室相同,都还是遵循世袭制,也就是国王驾崩后,自己的子嗣就能成为下一任国王,而拉玛十世也不例外,他与之前的九代一样,在自己驾崩后会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孩子并成为拉玛十一世,而之所以会传出泰国王室传不过十世的谣言,则是源于三百年前郑信的诅咒。

目前的拉玛王室也并非是泰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王朝,在此之前的王朝就是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但可惜的是这个王朝仅仅持续了一代就被自己的女婿所杀害,可见郑信也是真的倒霉啊。而这个人正是拉玛,并且凭借其实力于1782年又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曼谷王朝,并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作为前任君主的郑信并不甘心就这么死去,郑信在临死前诅咒说: 夺我王位者,十世而亡!

虽然说这是个传言,但是就如今拉玛十世玛哈·哇集拉隆功的做法,就很可能让这个传言成真。

首先,拉玛十世其实是一个“花花公子”。

他与自己的父亲阿杜德不同,拉玛十世是一名嗜赌成性,并且私生活混乱的花花公子,而自己也是先后与四个女人结婚并生下了8个孩子,所以这也让人给他冠上了“德不足以治国”、“生性古怪”的骂名。而且之前也是一直传出泰国国王可能将有阿杜德的女儿诗琳通公主所担任,由此可见拉玛十世究竟有多么糟糕!也正因为如此这一代国王并没有像自己的父亲那样获得泰国百姓的尊重并且很有可能会变为一名“昏君”!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拉玛十世的奇葩装扮)

其次,他纵容泰国总理巴育的胡所非为。

如此泰国大选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巴育即将连任下一届总理,而泰国国王在此期间也是多次力挺巴育及其军政府并呼吁百姓为他们投票,而我认为“狼狈为奸”这个词语用来形容他们两个则再合适不过了!而在全世界都知道此次泰国大选问题重重的时候,只有泰国军方和王室表示此次泰国大选完全符合正规流程,也能看出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巨大利益链条,双方相互包庇。但长此以往必定会让泰国百姓厌恶,那到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一场自下而上的政变来推翻巴育和泰国王室。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最后泰国国王居然连自己的家人都敢得罪

在泰国大选举行之前其实有位强力的候选人乌汶叻公主,很有可能打败巴育成为下一届总理,但是谁都没想到打败乌汶叻公主的人,并不是巴育而是自己的弟弟拉玛十世。拉玛十世在网络上公开指责自己的姐姐乌汶叻参加总理大选是违背泰国法律的并要求其立马退出竞选,所以泰国选举委员会也立马响应国王的号召解散了泰爱国党也帮助巴育解决了一个主要竞争对手。。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拉玛十世却屡屡触犯这条禁忌,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敢得罪,难道就已经忘记了自己老祖宗究竟是依靠什么手段来获取政权了吗?

拉玛十世如果再这样胡作非为下去,很有可能就会被自己的兄弟姐妹所推翻,更何况在底下还有许许多多泰国百姓,到时候拉玛十世就算有再多的军队都抵挡不住如此浩大的攻势了!所以郑信的诅咒若真的实现的话,那他可太有前瞻性了!

孝庄太后的“蒙古第一美人”的美名是谣传吗

博尔济吉特氏本名木布木泰,外号“”,她是当时的蒙古第一美人,据说容颜美丽,肌肤如玉,时人称“玉妃”,可是看她现在的相片,大圆脸,小眼睛,肥胖,跟美和玉这两个字真是不沾边。 这是不是说孝庄太后的“蒙古第一美人”的美名是谣传吗? 不见得。网络配图 第一、现在的审美观和过去的不一样。现在以锥子脸、大眼睛、尖下巴、苗条身材为美,而过去是以胖有美,从起以瘦为美,但是还是以圆脸为美,要“瘦腰不瘦脸”,而现在的“锥子脸、大眼睛、尖下巴”反被认为是薄命相。看看过去的仕女图,都是圆脸细长眼睛,而那种轮廓分明的长相一般都带有西洋血统。 第二、蒙古人的长相一向是扁平脸、堒鼻子,小眼睛,皮肤黄,身材壮实,孝庄太后当然也是这副长相,而她皮肤白嫩,一白遮三丑,在一群土黄土黄的蒙古人中,当然显得她最漂亮。时,郁达夫的第二任妻子王映霞据说美若天仙,让人一见惊为天人,但是看她的相片,虽然美貌,但也是一般的美貌,满大街都有象她这样的美女。相片是显不出王映霞的全部的美的,因为王映霞的皮肤太好,白嫩得难以形容,是荸荠白。我们生活里,皮肤特别白嫩的女人一般都很好看。网络配图 第三、画像难以画出人的风韵,同样的相貌,如果人特别有风韵,风姿绰约,眼神灵动,可以增加人的美。孝庄太后一定人非常的有魅力,都很优美,自然使皮肤白嫩的她更显美妙。 第四、细看孝庄太后的五官,带着喜气,很顺眼,很耐看,总比一脸凶相的女人强。而当时的蒙古女人,从不崇尚温柔,未必有她这样的好气质。一个女人一脸喜气的总是讨人欢心,自然觉得她漂亮了。网络配图 孝庄太后能成为的妃子,虽然是政治原因,满蒙和亲,但是蒙古不可能送一个丑女给皇太极,自然挑家里最漂亮的。如果送个丑女让皇太极烦,冷落她,让她生不出孩子,怎么能达到满蒙友好,亲如一家呢?满蒙孝庄太后生了三女一儿,说明她在众妃子里面, 还是受宠的,当然也说明她身体好,生育能力强。 孝庄太后的“蒙古第一美女”并非谣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皇室后裔寻找证据 证实雍正帝篡位确有其事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