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圣保罗教堂在墨尔本市中心,是一个位于弗林德斯街(Flinders)和斯旺斯顿街(Swanston)交汇处的英国圣公会大教堂。
由英国建筑师威廉·巴特菲尔德设计,建于1891年,它是墨尔本最早的英国式教堂,也是墨尔本市区内最著名的建筑,它之所以闻名还因为它是以蓝石砌成的,而且墙壁上有着精细的纹路。1932年,教堂又加了3根尖塔,使它看起来更加雄伟。该教堂外面的草坪上有一尊马修·弗林德斯(澳洲最早的拓荒者)的塑像。 圣保罗教堂是免费开放的,教堂的大门非常有厚重感。走进圣保罗教堂,内部灯光比较昏暗,有种威严的阴冷感,教堂在空间上显得比较空旷,屋顶很高大,美丽的彩画玻璃带有明显的西方风味,给人的感觉就是时光倒转到了古代欧洲,庄严而宏大。一、古代是怎样定义帅哥的?
优质答案1:
情比宋玉,貌比潘安,看杀卫玠,还有“才武而面美”的兰陵王,这四位都是历史上极有名的美男子,且大都才貌双全。
宋玉的才情是可以与兰芝玉露,香草美人屈原齐名的美男子,随便和主君游一游三峡就能把昏晕的楚襄王哄得一愣一愣的,真的以为是什么“神女有梦,襄王无情”,从这一点看,他比抱着石头跳河的屈原要会来事许多,这种人有才,有貌,会做人,简直是每个女人的完美老公,而且人家还注重内涵,听说宋玉的老婆相貌了不如她夫君,可人家对待爱情忠贞呀,我就认准你了!我看中你的内涵了!
赚钱养家我包了,貌美如花我也负责了,这种男人放在现在绝对的言情小说男主,盛世美颜还顾家,妥妥的大神思密达!
大家都说貌比潘安,但是人家也是靠才华吃饭的,和竹林七贤齐名的绝世美男,这称号光听着就觉得很拉风,还有一个和他同时代的,叫左思,这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占了绝对地位,左思风骨在如今的考试里难倒了多少学生党?但是他就没潘安混的好,原因?当然是颜值问题啦!所以颜值与才华齐飞,才是古今不变的硬道理!
卫玠……小编觉得,这个人,其实是男女通杀的,唇红齿白,肤若凝脂,而且……他还有点柔弱,放在现在标准的绝世好受啊!(对不起啦,小编还是没抑制住自己的洪荒腐女心❤)……我的小可怜,竟然是是被粉丝看死的,所以说脑残粉无论在哪个时代他都是无比可怕,追星要慎重啊!
兰陵王~小编最近在追《兰陵王妃》~完全被我们霸气侧漏的王爷给俘虏了有木有!太美了!有有木有?
所以小编觉得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难道是对着封面上美男子流口水的小编太花痴了吗?)
二、古人的"敬称"有哪些?
优质答案1: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民族,待人处事有很多的礼节。因此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经常用到敬语与谦辞。《礼记》曾经说过“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因此船长仔细为大家讲述一下平时礼节用到的敬语与谦辞。
一,敬语

敬语是对他人使用的尊敬的称呼。古时讲究礼节与避讳,因此称呼他人时不能直接称呼其名。比如曹操(字孟德)与刘备(字玄德)煮酒论英雄时,曹操称呼刘备时能叫“玄德”或者“使君”(刘备担任豫州牧),但不能叫“刘备”,反之刘备称呼曹操时也一样。
如果刘备与曹操谈论到家人时,询问曹家人的情况,主要称呼应如下:令尊/令严(曹操的父亲),令堂/令慈(曹操的母亲),令兄、令弟、令姐、令妹(曹操的兄弟姐妹),令郎(曹操的儿子)、令爱(曹操的女儿)。“令”在这里是一种敬辞,是对他人亲属的称呼。
二,谦辞
谦辞是对自己使用的自谦的称呼。如果刘备与曹操谈论到自己时,可以说:“备如何如何”,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对别人介绍自己以表示谦虚。反之曹操称呼自己时也一样。
若刘备与曹操谈论到刘家人的情况,主要称呼应如下: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兄、家姐、舍弟、舍妹、犬子(刘备的儿子)、小女(刘备的女儿)。“家”与“舍”在这里是一种谦辞,是对自己亲属的称呼。
三,举例

刘备询问曹操他父亲曹嵩的情况,就会说:“令尊(或令严)如何如何?”曹操回答时就会说:“家父(或家严)如何如何。”
优质答案2:
古人的“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大致有如下: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殿下,麾下,节下,阁下,卿,爱卿,足下,门下,座下,公,大人,吾师,吾子,函丈,左右,座右,尊前,尊右,侍右,尊鉴,台鉴,钧鉴,惠鉴,大鉴,尊览,台览,钧览,赐察,垂察,钧侍,钧座,台端,台侍,尊大人,尊公,尊堂,尊丈,尊先人,尊先祖,贤姊,贤倩,贤从,贤兄,贤郎,贤弟,翁兄,兄翁,台兄,兄丈,师台,兄台,世妹,世兄,仁兄,仁翁,仁君,年伯,年丈,年兄,年嫂,令兄,令先君,令弟,令叔,令亲,令嗣,慈帏,大方,通人,大君子等等。
三、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寸是指什么?
优质答案1:
一寸光阴一寸金,咱们经常说那么一句俗语儿,说这个“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宝贵,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时间不等人,一寸的光阴就像一寸的金子那么珍贵,但是你有了一寸的金子,你都买不回这一寸的光阴。据说现在的科学有这个猜想,当这个运动的速度达到光速的时候呀,可能能与时间持平,超过光速的时候呢,可能会发生时光倒转,不过也只是想象,那位能跑的比光还快呀,你要说跑着跑着咣当了我到信,摔那儿了。
在我国古代,用来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叫日晷,日晷是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所组成的,铜制的指针叫晷针,垂直的穿过圆心,就好像一根儿立杆儿似的,所以呢,晷针又叫表,“看看表现在几点了”,表。石制的圆盘呢,叫做晷面,放在石头台儿上,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面,上端指北极天,下端指南极天,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字,刻得什么呢,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大格儿,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一共是24个小时,当日光照在日晷上了,晷针的影子呢,就会向晷面投射,太阳是由东向西移动,投射在晷面上的晷针的影子呢,也跟着慢慢的转,于是呢,移动的晷针的影子,就像今天咱们这钟表的指针一样,晷面呢,就是钟表的表盘,这样来看时刻,掐点儿。“看看这炖牛肉还有多长时间就熟了?”嘿嘿,还是离不开吃。寸晷,就是一寸长的日影,寸阴呢,也就是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长所需要的时刻。
用这个寸阴来比喻时间的宝贵,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说这个圣人呀,不看重财宝,金银财宝什么的都不看重,看重的是时光的宝贵,因为时光很容易就溜走了,一个不留神,唰,就没了。魏晋时期,向秀在著名的《思旧赋》里这么写的“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还剩多少命,就在这寸阴里头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个说法呢来自于唐朝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白鹿洞呢在今天江西庐山五老峰的南面,春天的时候,诗人在这里隐居读书,为了清静,就写下了这首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就是说我这个读书读得专心致志,已然不知道春天都快过去了,要不是老道来逗我玩儿呀,唉,来个老道跟我这儿逗楞,耍笑,我还沉浸在周公和孔子这二位圣贤的思想里出不来了。这也就是读书人入了境了。您要像我,不用费那么大劲,还老道逗来,出不来什么的,不用那个。端一大碗炖牛肉,我自己带着饼就出去了。
标签:曹 ***刘备称呼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简介:夷陵之战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毗陵侯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擒杀,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中,与合力大破,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朱治未嗣,于是请求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 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战后,孙权欲以为濡须督。当时驻守于濡须附近的朱然、等将领将会被迫听从周泰的调遣,于是,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于是朱然、徐盛等人心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认为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武三年(224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但孙权不准。 黄武六年(227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和蜀国丞相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朱然出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都四面迎战,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已经来不及收合,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 备受礼遇 赤乌元年(238年),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 赤乌二年(239年),、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孙权开始并不允许。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孙权终于答应,可惜不久之胤病死了。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朱然用之计攻破樊城外围。后来率军抵挡,朱然最后退军。 赤乌九年(246年),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将李兴等人听闻朱然率军深入,于是带领六千步骑断绝朱然的后路,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战斗最终胜利,斩获数千,军队凯旋。早在一年前(245年),马茂企图叛逆,被发现并且诛杀,孙权非常愤怒。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说:“马茂小人,居然胆敢有负国家的恩惠。臣现在奉天子的威名,战事有幸报捷,有所斩获,震撼国内外,整合船舰充塞江面,令其足以成为大观,来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希望陛下理解臣战前的此言,以后再责臣日后努力的战绩。”当时孙权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们公布,朱然凯旋后,群臣纷纷上表祝贺,孙权举酒作乐,然后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说:“朱然之前已经有上表给我,但我认为此战难以成功,现在果然如朱然所预料的,可以说是在预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于是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年(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无比隆重。然而,朱然此年开始寝疾。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派去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后派的使者都能望见先前的使者)。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招亲的历史真相是怎么回事?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历史上与孙夫人在石首成亲,只是在那里完成了婚典,婚后,孙夫人即被接到公安去了。主动嫁妹,主要是为了结好刘备,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所以事实上刘备根本去东吴,更没有了,说刘备乐不思蜀爱美人差点忘了江山,那可是千古奇冤呀。网络配图 刘备东吴招亲,是《》的精彩篇章。小说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描写得有声有色,煞是热闹。但都属于“戏说”,刘备根本未去东吴成亲,而是孙权着人送妹到荆州之地与刘备完婚的。刘备娶孙夫人,是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冬农历十月,阴历十二月。也就是赤壁战事一年之后。当时孙权在京口,即今江苏省的镇江市。《三国演义》让吴国太在甘露寺看新郎,一相娇婿容颜,那甘露寺就是镇江的佛寺,至今视作一处三国风物胜迹。只是吴国太那时已无缘去佛寺看新郎,孙权这位母亲——太夫人早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就去世了。 演义写刘备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刘备提出借荆州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的事。网络配图 刘备是以东吴女婿的身份,到京口去见孙权,求借荆州的,但孙权没有同意。当时周瑜上书反对,东吴群臣除外也都不赞成,后来周瑜病故,鲁肃到江陵接替周瑜职务,孙权才听取鲁肃劝说借荆州给刘备。那已是刘备与孙夫人成亲约有一年的光景了。后,刘备南征荆州的江南四郡,据有了长江以南荆州的绝大部分地盘。周瑜攻克江陵后,将江南岸的公安分给了刘备。刘备是在立营公安时与孙夫人成亲的,但成亲的地点不在公安,而在石首。 为什么没在公安结婚而在石首成亲﹖很可能是出于一种礼节上的考虑。人家将孙夫人自京口溯江而上千里迢迢送来,刘备得前往迎亲才是,比较理想的地点是离公安不远处的石首。石首城关绣林,地处江边,山色秀美,迎亲队伍张灯结彩,沿途锦幛成林,绣林之名即由此而来,石首也因而被称为“刘郎浦”。晚年至江陵,移居石首南游时所写《石首早发》一诗,首句即为“挂帆早发刘郎浦”。另一位诗人吕温经石首,亦曾口占《刘郎浦》一诗:“吴蜀成婚此水浔,步障幄黄金。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诗中的“明珠步障”,是诗人想像孙夫人乘步辇到石首成亲时华贵的景象。所以,刘备真正洞房续佳偶之处不在现今的镇江,而在现今荆州市的石首。网络配图 刘备与孙夫人在石首成亲,只是在那里完成了婚典,婚后,孙夫人即被接到公安去了。孙权主动嫁妹,主要是为了结好刘备,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但结果事与愿违,对孙刘联姻未能起到应有作用,孙夫人成了这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孙刘联姻所以没能发挥作用,关键是荆州问题。由于荆州所处战略地位重要,孙、刘两家都势在必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