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刘备病故一代奸雄曹操驾崩 孙权为这一天等了30年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1
核心提示:熬死了,熬死了,天下的威胁已经解除,于是他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 ,宣布称帝。

网络配图 一 于 220 年代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宣布称帝。

而孙权从 211 年起, 一直以所封吴王的身份统治江东,直到 229 年, 孙权方才称帝。

及其称帝时,刘备已死 6 年, 曹丕也死了 3 年。

为什么孙权能够耐住性子,迟迟才称帝呢? 二 第一、担心蜀汉报复, 称臣曹魏减轻军事压力——刘备为夺回荆州,于(221年 7月, 不惜倾举国之精兵,与孙权交战。

八月,孙权向魏称臣,刘晔建议乘机进攻孙权,曹丕未予采纳, 只想得渔翁之利, 遣封孙权为吴王。

让孙权宽心的是,刘备死后,掌握了蜀汉的大权,迅速更变了与吴交恶的外交策略。

建兴元年( 223) , 诸葛亮主动派邓芝为使节,与吴修好。

直到此时,孙权方与魏绝交 三 第二、“称王” 与“称帝” 在名义上有很大的区别: 王者, 地方之霸主; 帝者,天下之共主。

如果立即称帝, , 孙权就要对全国进行宣传: 曹魏、 蜀汉的,均当为非法的皇帝, 而只有他孙权, 是合法的皇帝。

唯有如此, 方才有“顺天应民” 的合法地位。

若如此,就明摆着要与曹魏、 蜀汉对立。

而只称王,没有关闭与魏进行外交斡旋的大门, 因而消解了来自中原曹魏的战争压力网络配图 四 第三、孙权虽然号为一代英主, 但他对自己的能力估计, 比较保守。

评价他说: “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举贤任能, 我不如卿。

” 说明在孙策眼中,孙权不具备争夺天下的能力,而只具备保有江东的能力。

而且,孙权本人只想划江而治, 成为偏霸之主。

这与刘备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理想截然有别。

孙权没有统一天下之志。

在与的东吴版“隆中对”中,孙权从没提过统一天下的口号,也没有统一天下的计划和行动,可见孙权的政治理想,远非魏蜀皇帝可比。

五 第四、陈寿以比拟孙权, 甚有理。

因为勾践有过的行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屈膝事敌。

孙权在夺回荆州后,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就屈膝降魏,与勾践屈膝事吴十分相似。

陈寿评以勾践比权,诚非虚语”。

可见孙权政治性格中存在可屈可伸的复杂性 六 孙权迟迟不称皇帝, 不仅与当时天下的政治形势有关,而且也与他的个人能力、 以及性格有关。

事实上,孙权称王或称帝,与其统治的区域大小没有区别,与其统治的民众多少也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是政治上的名声。

因此, 孙权以务实的态度,来对待称帝问题。

网络配图 七 那么,孙权为何要在吴黄龙二年( 229) 称帝呢?,因为曹魏第一代皇帝已死,而少有政治实践经验的新皇帝刚刚即位;蜀汉要北伐, 而蜀汉实力很弱, 根本不可能与吴为敌了。

相反, 蜀汉北伐, 还需要得到吴的大力支持。

当孙权已感觉蜀的威胁已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称帝,再无危险,于是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 ,宣布称帝。

由此可见, 孙权在称帝一事上,极为小心,非常稳重, 表现出隐忍可屈的性格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羽张飞竟做了一代奸雄曹操的女婿 求刘备心里阴影面积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三姓家奴吕布为什么叫刘备大耳贼 叫刘备的大耳贼的真相是什么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