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人体解密

全球肥胖儿童过去40年增加十倍 亚洲国家增幅最大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核心提示:研究显示,过去40年里,全球各地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增加了10倍,肥胖率在亚洲中等和低收入国家增幅最大。  据悉,这项研究于10月11日“世界肥胖日”之前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对近1.3亿5岁...

  研究显示,过去40年里,全球各地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增加了10倍,肥胖率在亚洲中等和低收入国家增幅最大。

  据悉,这项研究于10月11日“世界肥胖日”之前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对近1.3亿5岁以上人群的体重和身高测量进行分析,是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人员称,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在美国、北欧和西欧及其他富裕国家达到稳定,但仍然“高得令人不可接受”。

研究人员称,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在美国、北欧和西欧及其他富裕国家达到稳定,但仍然“高得令人不可接受”。

  过去40年,全球5岁至19岁的肥胖人数增加了10倍以上,从1975年的1100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24亿人。2016年还有2.13亿人超重,但没有达到肥胖的门槛。

  报道指出,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了2022年,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人数将超越中度或重度体重不足人数。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厄萨提教授说:“这些令人担忧的趋势体现了全球各地食品营销和政策的影响,健康的营养食品对于贫困家庭和社区来说过于昂贵。”

  他说:“我们要设法在家庭和学校,特别是在贫困家庭和社区提供更多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并通过法规和税收来防止儿童遭受不健康食品的影响。”

  世卫组织的布尔博士则说:“这些数据强调、提醒并重申,超重和肥胖是当今一项全球卫生危机,如果我们不开始采取重大行动,未来几年情况会恶化。”

他是近千年来的世界首富8%亚洲人是他后裔

对于帝王的后宫,许多人都用“七十二嫔妃”去形容其后妃的数量。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认为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句话来形容有点夸大其实了。唐太宗李世民有13个老婆,只有3个老婆,而比较多点,有16个。 不过这些的后妃加起来都没有一个人的多,那就是世界史上最为出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蒙古帝国可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波斯人拉施特所编写的中世界著名世界《史集》记载,成吉思汗的后妃多达500人。 关于500个后妃的这个说法是不是可信的呢?其实,我们只要翻开成吉思汗的个人简历,或许我们就会觉得,这一点都不夸张了。 成吉思汗真名孛儿只斤·,于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在1184年的时候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之后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扩大,铁木真开始统一部落,并在1206年的春天建立了大蒙古国。 铁木真的野心不仅如此,随后他还多次发动了对外的征服战争,征服的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铁骑,以之势,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庞大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金帐汗国,以及后来的帖木尔汗国,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大蒙古国(又称大陆帝国、草原帝国)的领地。先后有40个国家、700多个民族归顺。成吉思汗成为的世界之王。 成吉思汗一生创造了至少12个世界之最: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最早建立了运输联络系统,将军事艺术推向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最早实行政治民主的帝王,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世界上受祭祀最多的帝王,奉行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政策,最早提出并实现了“全球化”,一生留下了最多的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吉思汗是草原出来的汉子,生性狂野,所以当时大军没占领一处城池的时候都会进行一场大屠杀,属下士兵除了大肆搜刮财务之后,还会将当地的美女掠夺来孝敬给成吉思汗当嫔妃或者发泄欲望。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拥有6个蒙古妻子,后来又与多个臣服于他的国家的公主通婚。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获得许多战利品,其中包括土地、粮食、以及女人。 成吉思汗王国的版图在13世纪横跨蒙古至阿富汗,并延伸至俄罗斯和伊朗。经成吉思汗批准,蒙古大军每攻占一处城市都会将掠来的美女给成吉思汗,因而他拥有不少混血儿子,而这些儿子身上都带有他的染色体。 由此可见,《史集》中所记载成吉思汗拥有五百后妃的事情,也不无可能了。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的后裔也是多得吓人,根据曾经一本专门研究男性Y染色体的书籍《亚当的诅咒》写道:成吉思汗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播种者“,其后裔多达1600多万人,大约占8%的亚洲人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主要分布砸欧洲、亚洲等两大洲,而且在英伦三岛也有他的后裔,甚至包括了著名的英国皇室家族。 在上个千年的早期(成吉思汗生活在1162年到1227年),世界的人口还不到现在的二十分之一,那时的每个男人如今平均约有20个直系男性后代。然而,成吉思汗却有约1600万个直系后代,相当于平均数值的80万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赛克斯还指出,那1600万男性后裔都属于一条源自成吉思汗的父系遗传链,而还没有计算可能存在的上百万名女性后裔,也就是说成吉思汗的后代远不止1600万这个数字。“事实上,如今许多居住在中亚一带的人,如果追溯他们的族谱,都有可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成吉思汗有着血缘关系。” 其一,他与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从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和蒙古国等曾属于成吉思汗王国版图的地方,搜集到16个组群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发现高达8%的男性基因中拥有相同的染色体,这样就说明了他们可能曾经拥有共同一个祖先。后来经过推断,发现这染色体是属于成吉思汗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在巴基斯坦的哈拉扎部落里,从古至今他们口中就代代相传,说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后来科学家们对这个部落中的男性人群进行血液样本提取,并从中发现了与成吉思汗相同的Y染色体。 成吉思汗逝世后,他4名拥有继承权的儿子和2名孙儿延续了“家族传统”,他们不但同样英勇善战,将势力扩张到俄罗斯、匈牙利和波兰,还勤于传宗接代,将成吉思汗的染色体撒播到亚欧大陆,这样成吉思汗家族就变得越发庞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史上首位因“肥胖症”差点丢掉皇位的帝王朱高炽,帝王老爸亲自制定减肥计划

,是永乐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 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他当皇帝的日子,仅仅比后来才坐了一个多月龙椅的时间长一些。 朱棣不喜欢大儿子高炽,一个原因大概是他太老实仁厚,说得损一点,就是有点懦弱。 没有他爷爷、他爸爸那种英武之气,不像个君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的君主。第二则是因为身体不好,患了严重的肥胖症,走路很不方便,必须要两个人搀扶。他的爷爷和爸爸,江山都是马上得来的,朱棣自己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治国,没办法喜欢这样的接班人。更可怕的是,这窝囊的老大却有了两个能干而不安分的弟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老爸兴兵南下,和建文帝夺江山时,身先士卒带领军队做先锋,直逼南京,功劳赫赫。在这场战争中,有一次朱棣对自己喜爱的二儿子许诺,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好好干,江山迟早是你的。 高炽最终能入承大宝,一是嫡长继承制对朱棣的约束;二是因为他娶了个好老婆,生了个好儿子,朱棣喜欢仁宗的长子。 高炽的皇后张氏也有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之风,见识远大而乖巧伶俐,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用古代命书的说法,有“旺夫命”。 《明通鉴》记载,张氏自从嫁给仁宗后,很得成祖和仁孝皇后这对公婆的喜爱。明仁宗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多次被汉王、赵王两位弟弟挑拨离间,又因身体肥胖,不能骑马射箭,很生气,命令减少太子在宫中的膳食,太子几次险些被换,然后最终能被保全,据说是因为张皇后的缘故。——婆媳关系是大家庭第一大难题,这张皇后能让婆婆开心,凭这点就知道她不是。明朝和一样,外戚很难干政,而且多贤后。 老爸给仁宗规定的减肥计划没见什么成效,你想想,人到中年再减肥何其难也,减肥无非是个姿态,做给老爸看看。 高炽当了皇帝后,虽然因为封建礼法,不能公开对老爸有非议,心里恐怕腹诽不少。由于他一生都活在老爸的阴影下,对老爸喜欢的长孙——自己的大儿子朱瞻基,大概有点怨屋及乌的因素在里面,反而不喜欢,自己喜欢被封为襄王的第五子。朱棣生前,一再显示他立高炽为太子是因为自己喜欢长孙,而且明确向臣民表明他的态度,将来继承高炽皇位的,只能是长孙瞻基。——这种隔代指定继承人的行为,剥夺了仁宗自己选择继承人的权力,对他自尊的伤害可想而知。 史载,永乐帝朱棣数次出征,都带着皇太孙瞻基。永乐十二年(1414年),“庚寅,车驾发北京,皇太孙从”,“上语诸侍臣曰:‘皇长孙聪明英睿,智勇过人,宜历行阵,俾知兵法,且可悉将士劳苦,知征伐不易。然文事武备,不可偏废,每日营中闲暇,卿等仍与之讲论经史,以资典学。’”对的培养远比对儿子用心。 因为沾儿子的光才当上皇帝的仁宗,对儿子有种莫名其妙的嫉妒可以理解。可是,后世有人断言如果仁宗再多当几年皇帝,可能会废除太子,我认为纯属臆猜。 仁宗对儿子感觉不爽是一回事,可废除长子继承权再选另外儿子继位又是一回事。 因为前者是个人的感情,后者涉及整个朝廷政局和大明江山,涉及自己身后的评价,朱高炽不会这样冒险。在父皇在世时,他在几次重大事件面前都有惊无险,证明他是个老实人,但毫不糊涂,做事极有主见,且“忍”的功夫一流,关键时刻形势非常理智。 这样的老实人才是大聪明。 朱棣带领二儿子挥师南下时,建文帝的部队搞了个“”,派奇兵直捣燕王的都城北平,而燕王大军在外,如果贸然班师来救,得胜之势将功亏一篑。朱高炽这时不顾自己多病肥胖的身子,带领老弱将士坚守北平城,自己冒着弓矢上城督阵,激励将士,南军终于无功而返。他这保护根据地的功劳成为日后得到继承权的重要砝码之一。 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住在自己的老窝北京城(当时称“行在”,还没有正式的首都名分),让朱高炽以太子身份在南京监国。他怀疑太子有什么不轨的行为,命令礼部侍郎胡濙暗中去监视太子的行为,并叮嘱他说:“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这老皇帝对太子已经有倾向性意见,一般的办事人员会迎合上意,收集太子的“不轨”言行。而胡濙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了,“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这老实人最聪明之处是认清了父亲的为人和自己的处境。面对永乐帝这样文武兼备而又阴险毒辣的父皇,耍小心眼能瞒过他?一味地去讨好也是下策。只有以不变应万变,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才是上策。他能最后熬到皇帝位置,和两个弟弟相比,笑到了最后,其制胜之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其他也。”有时候,这样的笨办法更管用。 仁宗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赦免了建文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永乐帝开始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 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痛悼他在位时间太短。如果从个人的能力来说,他显然不属于有锋芒、有魄力的改革派,比起秦皇汉武乃至他的祖父、父亲,相对平庸。 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尊重下面臣民的能力,尽量少地去命令臣民这样或那样。这样平庸的皇帝,带给百姓的福祉远甚于那些个人能力很强、不甘平庸的皇帝。商纣、、就是有能力而喜欢胡折腾的皇帝。所以,朱高炽的庙号为“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