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西方学者口中的「咆哮的二零年代」,英国自战后繁荣起来,街上冒出各种有趣的买卖。
阿柏特皮尔波顿(Albert Pierrepoint)也是其中一位崛起的生意人,他驾着马车,沿路揽客贩售杂货商品,十几年下来,也存了不少钱,终于在兰开夏郡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酒馆。
白天,他是个受邻里爱戴、生意非常好的酒店老板;晚上,他则有另一份与收入无关的兼职:处决囚犯。
1932年到1956年间,皮尔波顿是英国的首席绞刑师,至少将450名罪犯送上绞刑台。
他平均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封国家寄来的信函,告诉他对象是谁、执行地点在哪,然后他就出发了。
出门前,当老婆问他要上哪去,他也只是淡淡回说:「吃个宵夜,晚点回来。
由于有次他必须前往直布罗陀处决两名间谍,只好对妻子坦承:
「老婆对不起,一直以来,我都没对你坦白。
「她?不,不是这样的,其实,我是个绞刑师,我每次出去,都是去杀人。
「我今晚就要出发去西班牙,有两个出卖我们帝国机密的混蛋,好不容易揪到他们,我一定要让他们伏法。
「老公,没关系的,我相信你,你说什么我都相信,但能不能答应我,就去这么最后一次,我不管你是要去处决间谍还是干嘛,就这么最后一次,好吗?」
「最后一次?不行,纽伦堡审判刚结束,还有上百名纳粹狗等着我制裁,我等不及要把贝尔森集中营的那头禽兽,还有奥斯威辛鬣狗的脖子给拧断!」
事实上,皮尔波顿是一个非常正直,而且相信司法正义的人。
他对于这份工作完全没有内疚感,每次执法时,都会以尊重生命的态度善待受刑人。
即使要剥夺他们的性命,也会尽量安抚他们心中的恐惧,行刑后,也会亲自解下他们的尸身,替他们清洗。
只是这份工作,后来不幸被英国军方泄漏出来。
皮尔波顿从此被挂上「刽子手」的称号,大批游客涌入他的酒吧,有些是好奇想要听他说故事,有些则是受刑人家属或正义魔人前来唾弃他的。
但无论别人如何询问,他都绝口不提绞刑师的事。
这段故事在2005年被改编成电影《最后的绞刑师》(The Last Hangman),并在iMDb获得7.5的高分。
直到现在,死刑的存废仍是全球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于一线执行人员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或许可以用电影中的一句话来说明,「死去的人应该受到尊重,他们已经付出代价,偿还了罪恶,我们至少该给他点尊严。
今天我们说的这位的残暴程度,绝对不亚于商纣王,那就让我们来细扒一下这位皇帝的罪行,看看他究竟有多可恨!网络配图 在魏晋时期,有一位名叫的皇帝,他是后赵时代的第三位皇帝。
这个皇帝的统治时期对当时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充满灾难的时代。
杀人屠城俨然已经成为了他的爱好,他所到之处必定。
他的杀人成瘾已经到了的程度,尤其是对待女人。
他把民间的大量的女子召进宫中,这些女子大多都是十三岁到二十岁的年轻少女,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但是这位皇帝全然不顾伦理道德,明争暗抢,有丈夫的就把丈夫杀死,然后把女子抢进宫里,一旦反抗,就当场被杀死。
这位皇帝的恶性导致当时民间人心惶惶,女子根本不敢出门,如果不幸被选进宫中,她们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去侍奉这个变态皇帝。
网络配图 这个皇帝到底有多可怕呢?为什么这些民间女子宁可死,也不入宫?原来,他不但昏庸无能,政治平庸,而且整日在后宫中鬼混,无聊了就随便杀几个妃嫔取乐,而且他杀人没有任何原因,只是为了无聊,寻求刺激。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不但对外人这样残暴,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不放过。
都说虎毒还不食子呢,这位昏君皇帝亲手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也被他一并夺取幼小的生命。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残暴、昏庸、无能、变态的皇帝是怎样治理天下的? 在他手下的臣子报名、妃嫔每天过的是怎样担惊受怕的生活,皇帝稍有不顺心意,就会夺取他们的身家性命,这样的昏君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连眼睛都不回眨一下,更别说是天下的黎民百姓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吧。
网络配图 自古以来,只有心怀百姓的君王才能稳固统治,像石虎这样的皇帝,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最终惨死于人民愤恨的刀剑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