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因为500元工钱,就纵火烧厂,导致14死1伤,舆论一片哗然。不少人痛骂犯罪嫌疑人“漠视生命”,但也有人叹息“这是打工仔的无奈”。
12月4日下午,广东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新溪西村的一家内衣厂,工人刘某已经辞职,那天特意回到这里。他拿着一个白色的塑料罐,里面装着从加油站买来的价值40元的汽油。他把汽油洒在工厂一楼,点燃,迅速逃离现场。

15时30分,一场大火无情地燃烧起来。尽管当地消防部门紧急调派13台消防车、84名消防队员赶赴现场扑救,但火灾依然夺走了14人的生命,并造成1人重伤。据悉,14条消逝的生命中,多是尚未婚嫁的年轻女工,还有一名孕妇。
根据汕头市警方和潮南区政府的通报,当晚22时,纵火罪嫌疑人刘某被警方抓获,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悉,刘某在该内衣厂工作一年,因为老板平时结算工资经常少算给他,对老板积怨已深。3天前,刘某决定辞职,跟老板的丈夫陈某结算工钱,但陈某以其虚报计件为由扣下500元,这成为悲剧的导火索。
“我拿不到钱,只好拿自己的生命跟他去赌”
被抓捕后,刘某面对媒体镜头,面无表情地说:“我拿不到钱,只好拿自己的生命跟他去赌。”
仅仅因为500元工钱,就纵火烧厂,导致14死1伤,舆论一片哗然。不少人痛骂犯罪嫌疑人“漠视生命”,但也有人叹息“这是打工仔的无奈”。
纵火当天上午,刘某曾发信息给老板陈某,“钱你要还给我,否则,你逃过今天逃不过明天”,陈某没有回复。随后,他又先后拨打了两次电话给陈某,但是陈某都没有接听。刘某遂去加油站买了汽油。
企业拖欠工资,不能成为员工伤害他人的理由。但汕头大火背后的劳资冲突问题引人深思。

当与企业主发生冲突时,工人可以通过哪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一场大火,拷问着当前的劳资关系。
华南农业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系教授杨正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珠三角地区从县区、镇街到村,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很多调解组织已经延伸到村。“劳资发生冲突,工人可以通过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还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向工会求助。”
但即使如此,处于弱势一方的工人的权益也经常得不到保障。“首先是因为基层的调解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法律的理解还不到位;其次,地方重视GDP考核,帆叶网,资方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博弈结果,地方倾向资方是很常见的现象。”杨正喜说。
律师江珍来关注劳资纠纷案件多年,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有些工人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但结果往往不了了之。“要么一个月没消息,要么对单位处罚力度不够,甚至有些监管单位拿了企业红包不办事。”
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纠纷,工人也经常因为找不到证据,告不了企业。“如果发生拖欠工资问题,有些公司比较正规的,工人通过维权还能得到工资。但在工地打工的,都是现签现发钱,连工资条都没有。”江珍来估计,现在年关将到,劳资纠纷案件会增多。
从解决“拖工资”到要求“加工资”
如今“拉着拖箱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据了打工主流,劳资双方的冲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解决“拖工资”变为要求“加工资”。
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数据显示,目前争议重要分为三大类:1.劳动酬劳,重要是工人追讨拖欠工资、加班费;2.解除劳动合同;3.保险及社会福利。
江珍来深刻感受到这种变化,以前接到的案子多是讨工资,现在是以企业不买社保、不签合同及工伤类为主。“工人的法律意识越来越高,以前只会打几个电话,要不到钱,就算了。”
杨正喜以2010年为界,工人的内容诉求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之前,更多是个体权利的争议,如工人上演“跳楼秀”讨工资;近两年工人组织起来,通过手机或网络,提出增加工资、改善福利等诉求”。杨正喜称,这是从“拖工资”的权利争议,到围绕“加工资”引发的利益争议的转变。

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往往被忽视。相比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更希望被城市接受,渴望融入城市,但是愿望与现实存在极大反差。而另一方面,现在企业普遍存在“资方单边主导”现象,即对工人的管理、工资福利的计算与增长,都由资方说了算,工人的声音往往被埋没。
“当工人的需求被压抑得久了,即使细小的变动也会导致情绪爆发。”杨正喜说,汕头大火事件与此不无关系。他表示,可以从社会管理创新入手,改善劳资关系。如引进社会组织,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关爱和参与社会的机会,或建立一个疏导机制,关键时刻有人倾诉、帮忙。“骂骂人发发脾气就可能不会出现悲剧”。
第一政治大案:长孙无忌究竟整死多少皇亲国戚
所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进一步剪除魏王的党羽。岑文本、刘洎、马周虽然已经去世,但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等李泰的支持者还在。长孙无忌最想害死的是李泰(此时已死)。但高宗素来友爱,不仅死活不肯答应,反而对这个落魄的哥哥极为照应。贞观二十三年(649)十二月,他下诏为濮王李泰开府置僚属,“车服珍膳,特加优异”。但李泰心情抑郁,于永徽三年(652)十一月病死了。李泰一死,的长孙无忌立即就对房遗爱等人下手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房遗爱等人虽是李泰的支持者,但是高宗即位后,他们并无不轨的意图。因此,长孙无忌很久都没有抓到把柄。但就在李泰去世的当月,一件突发的小事引起了长孙无忌的注意。房遗爱的官职是散骑常侍,此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太宗的十七驸马。房玄龄是重臣,因此太宗将自己的十七女嫁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为妻。 这位高阳公主是李唐宗室女眷中出了名的泼辣放荡货。她是公主,懦弱的房遗爱对她只能是惟命是从。房玄龄去世后,高阳公主挑唆丈夫与其兄房遗直分家。因为对分家(分财)结果不满,不久后她又向太宗诬告房遗直。房遗直如实向太宗禀明。太宗听了非常生气,严厉地斥责了高阳公主,从此对她不再宠爱。高阳由此“怏怏不悦” 不久后,唐宫内的一件宝贝——金宝神枕被盗。御史经过调查,发现此事与唐的高徒有关,并在辩机的住所找到了金宝神枕。这位辩机不仅才华超众,而且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高阳公主初见他便淫心荡漾,不久便与辩机私通。她送给辩机的钱财数以亿计,甚至不惜偷盗金宝神枕给辩机用。为了堵住丈夫的嘴,她甚至买了两个美女伺候房遗爱。房遗爱乐得享用美女,对妻子和辩机的勾当。太宗听了御史的报告后,,“腰斩辩机,杀奴婢十余人”。高阳公主对父亲越发怨望,甚至连太宗死的时候,她都“无戚容”。 高宗即位后,高阳公主再度挑唆丈夫与大哥房遗直“相讼”。高宗也很恼火,各打五十大板,将房遗爱贬为房州刺史,房遗直贬为隰州刺史。丈夫被贬,高阳索性更加放纵,竟与智勖等数名和尚私通,而且居然还暗中指使掖庭令陈玄运窥探皇宫内祈求鬼神祸福之事。图片来源于网络 妻子如此,丈夫也好不到哪里去。房遗爱对高宗将自己贬官之事耿耿于怀。太宗的十五驸马、丹阳公主之夫、大将薛万彻在永徽之初也因为犯事而被高宗出名,贬官宁州刺史。他与房遗爱是好友,在入朝时,私下里对房遗爱诉说其对高宗的不满,并骄横地说:“今虽病足,坐置京师,鼠辈犹不敢动。”两人商定:“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荆王李元景是太宗的六弟、高宗的六叔。此人也是个野心家,早年曾对人说过,梦见自己手把日月。李元景的女儿是房遗爱三弟房遗则的妻子,因此与房遗爱相识,常有往来。此外还有太宗的七驸马、巴陵公主之夫、柴绍之子柴令武,借口巴陵公主生病,留在京师,暗中与房遗爱、薛万彻、李元昌等策划发动叛乱。 高宗对此毫不知情。没想到,高阳公主的恣意妄为却让房遗爱等人的阴谋意外败露。高阳公主深恨房遗直,指使小人诬告房遗直非礼自己。高宗派人调查。房遗直为了自保,便将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的图谋作乱的事情告诉了高宗,并说:“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高宗就派长孙无忌调查。长孙无忌查证属实。按理说,只要处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李元昌、高阳公主等人就可以了。但长孙无忌觉得,这是剪除一切异己势力的大好机会。因此,他罗织罪名,将所有没有参与此事的李泰余党以及所有在政见上与自己对立的人都牵连了进来。 安州都督吴王,“名望素高,为物情所向”,曾是高宗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者。长孙无忌想除掉他不是一天两天了,此时便骗房遗爱说,只要他说李恪也参与了他们的阴谋,便可以保他不死。愚蠢的房遗爱,就诬说李恪也参与了阴谋。侍中宇文节本是长孙无忌的人,但是他和房遗爱关系很好。房遗爱下狱后,他多方走动,四处打点,意图营救房遗爱,因此而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就说他和房遗爱“交通”。此外还有江李道宗、左骁卫大将军执失思力(太宗的八驸马),仅仅是和长孙无忌政见不同。但长孙无忌借口他们与房遗爱“交通”,将他们统统牵连了进来。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长孙无忌的有意夸大之下,高宗最终做出了极为严厉的惩处。永徽四年(653)二月,他颁下诏书,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皆判斩首,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四人被赐自尽。高宗友爱,不想处死荆王李元景和吴王李恪,曾问大臣:“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匄其死,可乎?”但长孙无忌的党羽兵部尚书崔敦礼却坚决反对。最终,荆王李元景和吴王李恪自尽。李恪临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宇文节、李道宗、执失思力三家被流放岭南。李恪的同母兄弟、高宗的六哥李愔被废为庶人。房遗直本无罪,却还是被贬为春州铜陵尉。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则被流放交州。甚至就连已死的房玄龄的配飨都给停了。 长孙无忌这一网下去,废掉了一个宰相(宇文节),两个公主(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根除家族、家族、家族三大豪门,除去了房遗爱、执失思力、薛万彻、柴令武四位驸马和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蜀王李愔四个藩王。从此,朝廷之上,再无异己。若照此情形发展下去,长孙无忌迟早会成为那样的权臣。但一个女人的出现,却及时地阻击了他的野心,并最终让他命丧黄泉。这个女人就是大名鼎鼎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第一贪和珅 从天堂到地狱仅仅用了20天
众所周知,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由于一直受的庇护,就是登基做皇帝的前三年,和珅还始终安享着荣华富贵。可是驾崩后,和珅不仅被打入了天牢,而且被赐白绫自尽。和珅从天堂坠入地狱仅仅不过20天的时间。 公元1800年,也就是嘉庆四年的期间,乾隆皇帝驾崩,当天,一方面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国丧大事,一方面传谕他的老师署安徽巡抚朱珪来京供职。初四日,嘉庆发出上谕:谴责在四川前线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玩嬉冒功,并借此解除和珅死党福长安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嘉庆命和珅与福长安昼夜守灵,不得擅离,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这实际上削夺了和珅的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步军统领、京城九门提督的军政大权。网络配图 正月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等官员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犯下大罪。初八日,嘉庆宣布将和珅革职,逮捕入狱,在朝野掀起政治大波。嘉庆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嘉庆谕令从即日起,所有上奏的文件,都要直接向皇上奏报,军机处不得再抄录副本,各部院大臣也不得将上奏的内容事先告诉军机大臣。并命宗室睿亲王淳颖、定亲王绵恩、仪亲王永璇、庆郡王永璘等分别掌握军政大权。 正月初九日,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将和珅、福长安的职务革除,下刑部大狱。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等,负责查抄和珅家产,并会同审讯。初十日,嘉庆御批“实力查办以副委任”,全面清查和珅大案。嘉庆四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万家团圆之际,蹲在刑部大牢里的和珅更加哀愁和凄凉,想想此前何等辉煌,而今日又何等凄惨。 月下的和珅不由得发出了连声感叹后,便脱口吟道:“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没过多久,和珅便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性命。这首诗就成了和珅最著名的绝命诗。 和珅死后的200多年来,这首诗耗尽了无数史家的心血,也为附会者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和珅自己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死后能用一首诗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和珅活了50岁,像做做梦的一样;现在我虽然撒手人寰,但是,我还会再转世回到红尘来的。 将来把皇帝牢牢的控制在手心里的人,那一定是我的转世的化身。如果具体地解释这首诗还要从和珅被乾隆宠爱恩宠说起。那和珅为什么会受乾隆恩宠呢?就是在乾隆未登基、还是宝亲王之时,与父皇的妃子暗生情愫,却被皇后撞破了。皇后不仅恼怒万分,赐马佳氏于月华门自尽,宝亲王闻讯,赶往月华门,可此时宝亲王尚幼,父皇雍正不会容许他救下马佳氏的,只好眼睁睁看着自己心上人死去。网络配图 出于一腔怀恋之情,宝亲王咬破手指,滴血在马佳氏额头,暗暗相约如马佳氏能投胎,来世使此印记与自己相认。后来,宝亲王即位,是为乾隆皇帝,可他依然怀念马佳氏。苦苦等了二十年,即便南巡好几次,也始终没遇见额头有红记之人,就在乾隆快要忘了这事之际。 在公元1775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年时,乾隆在侍卫中无意看见和珅,当时和珅不过是世袭之轻车都尉,但乾隆突然发现和珅额上的有一片红记,便认定他是马佳氏转世投生,于是擢升和珅为御前侍卫,值乾清门,并兼任正蓝旗副都统。从此以后,和珅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内阁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步军统领、京城九门提督等军政要职。这正是和珅诗中“五十馀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的。 第一种说法认为和珅诗中“水泛含龙”用的是夏后龙嫠的典故。大意是说未年,夏帝从两条龙那求得龙嫠,锁在一个椟盒子里,日后代代相传没人敢打开,此椟似象西方传说中的潘多粒魔盒,可周厉王偏不信邪,他打开盒子,里面的龙嫠流出化为玄鼋,玄鼋进入一童女体中,此女无夫受孕,产有一女,是为,也就是后来为了博其一笑而烽火戏诺候的女子,也是导致西周灭亡那个褒姒,而“香烟”在古文中是传宗接代的意思,于是,有人把两者串联起来,说和珅死后也会化身为褒姒似的女子来祸害大清帝国,这个女人当然就是后来的了!网络配图 另一种说法是说夏不但残暴,而且荒淫,他宠爱妹喜和一个半人半蛟龙的女子“蛟妾”。二人不但在一起荒淫无度,而且,“蛟妾”每天还要保持人形,也一并满足。最终,中国第一个王朝就此断送在夏桀手中,有人便据此解释道,和珅死后要化身为“蛟妾”式的妃子,来祸乱大清帝国。此说与上一说实乃同出一宗,不过典出不同,一为褒姒,一为蛟妾。可以说,实际是解释方法和途径不同。 还有一种说法是“水泛含龙”中的龙不是真正的龙,而是说发大水,在和珅被赐死的头一年,也就是嘉庆三年,河南的黄河决堤,因此,有人对“他日水泛含龙日”意思是说和珅等到下一次发大水时要转世为生,不知是史学家的附会,还是历史的巧合,十二年,黄河再度在河南决堤,同年十月,一个小女孩哇哇落地,这个女孩后来就叫做叶赫那拉·杏贞,也就是后来的。说到底,不论是说成褒姒也好,也不论是说成蛟也好,还是说成发大水转世也好,但最后都是殊途可归,无论怎么解释,如何附会,最终都是为了把和珅的转世变成慈禧的诞生。 然而,和珅死的时候距慈禧出生相隔30多年,而到慈禧垂帘听政之时,又是20多年以后的事了,身陷囹圄的和珅怎么可能预知身后之事呢?如果和珅果然有未卜先知的神通,那他也不至于在仅仅20天内就从天堂坠入了地狱,身受牢狱之苦,白绫之死了!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是开国功臣,作为他的后人和珅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皇帝的便捷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