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刘禅为什么要重用诸葛瞻?仅仅是因为他是诸葛亮之子吗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去世以后,蜀汉国先后经历了、两位执政大臣,共计十九年。

此后,蜀汉国进入了成为第一行政大臣的时代。

然而,姜维由于常年在外,宦官开始弄权,姜维曾一度避祸沓中,所以他这个大将军和前两位相比其权限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不过,和前面的政权能够顺利有序交接一样,姜维的继任者也已经露出了水面,他就是诸葛亮的儿子,蜀汉国代理都护、卫将军,执掌尚书台的。

在邓艾偷袭阴平得手后,就是这个诸葛瞻率军前往涪县迎击魏军,结果失败阵亡。

那么,为什么要重用诸葛瞻,这当中和诸葛亮有一定的关系吗? 诸葛瞻的经历 诸葛瞻十七岁时,娶公主为妻,担任骑都尉一职。

第二年任羽林中郎将,以后节节高升,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衔为军师将军。

诸葛瞻精通书画,记忆力很强,蜀人怀念诸葛亮,也都喜欢诸葛瞻的才思敏捷。

每当朝廷有一桩好的政事,尽管不是出于诸葛瞻的建议倡导,百姓们仍会互相传告说:“这是葛侯所做的。

”因此诸葛瞻的美名受到过分渲染,有些言过其实。

后主刘禅景耀四年,诸葛瞻为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

后与邓艾交战,失败阵亡。

一般来说,第一行政大臣和皇帝不一样,皇帝是一代一代相传的,丞相却一般不是这样,这一是防止做大,二是有人盯着。

因此,丞相死了,儿子再做丞相的几率还是很小的,除非像和父子那样。

但诸葛瞻不一样,如果蜀汉国能够延续几年,他是很可能走上宰相职位的。

据记载,诸葛瞻这个代理都护,已经是“统朝事”,连这种“右车骑将军”,享受假节待遇的大将,都想着去走他的门子,可见这权力已经是很大了。

那么,刘禅为什么要重用诸葛瞻呢?就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吗?答案是的确如此。

其一,这是蜀国的,可以说是蜀国人给予了朝廷很大的压力。

比如前面所说的:“每当朝廷有一桩好的政事,尽管不是出于诸葛瞻的建议倡导,百姓们仍会互相传告说:‘这是葛侯所做的。

’”虽然这有些言过其实,但朝廷中人却不能不感受到压力。

其二,这说明无论是刘禅还是老百姓,都在怀念那个时代。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诸葛亮给他们带来了安定和公平,虽然说负担重一点,但那个时代都这样,国家没有统一,战争没有结束,负担不可能减轻,只要公平就行。

从官员们来说,只要考虑用心做事即可,不用动歪心思想歪门邪道才能升官。

即便是犯了错误的官员,也希望诸葛亮能够赦免他们,但诸葛亮去世,这些受贬的官员,也知道自己再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是真正的赏罚分明。

从刘禅来说,他的权利虽然小一点,但他省心,有诸葛亮在,国家内政外交,治安军事,他一样都不用担心,有人都替他处理好了,他要做的,只需要在文件上签字即可。

有人说诸葛亮在世,刘禅如同囚禁,其实这话并不全面。

刘禅没有出宫,在宫中也不能尽情享乐,这都是事实,但他并没有失去自由,属于皇帝的诏令也能够及时发出。

比如说诸葛亮刚去世,相互告发对方作乱,他还是能够主持大局派出军队的。

再有,在宫中任职的官员表现好都能得到重用和提升,尤其是,陈祗能够得到,黄皓能够弄权,都说明他这个皇帝虽然无能,基本权利和尊严还是有的。

有人总是拿诸葛亮后不设丞相一职说事,怎么就不考虑是继任者没有人敢和诸葛亮比肩?比如西汉初年,、称为相国,到了以后就是丞相。

当年初封侯,为了萧何曹参谁是第一颇伤脑筋,那就是没有人能和这两人相比。

再说刘禅,且不说诸葛亮死后有人说他的坏话被刘禅治罪,就是他定下的基本国策,如东和吴,北伐魏,内定“仪规”也一样没有改变。

这充分说明,诸葛亮在世,是刘禅最安逸的时代,这种有权利、有尊严,不用操心,就是在奢靡生活方面受到了一点儿限制,刘禅会有什么更多的想法? 其三,正因为如此,刘禅幻想回到那样一种无忧无虑的时代。

怎样实现呢?和无数的蜀国人一样,把对诸葛亮的怀念和崇敬,都加到了诸葛瞻身上。

诸葛瞻尚宫主,紧接着就是不断地加官。

古人找女人可能比较随便,但男人娶正妻和皇帝嫁女儿以及嫁女可不一般,除了我们现在常说的“”,那各种标准都是非常严格的。

诸葛亮是琅琊人,父亲早死,叔叔早年在豫章任职,还没有到任就被人代替了,也就是说,诸葛家族在益州没有很深的根基。

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只有八岁,也就是说尚公主时诸葛亮已经去世九年,如果不是刘禅对诸葛亮有着深厚的“恋旧情结”,恐怕刘家有再多的公主也轮不到诸葛子弟。

还有那个官衔,诸葛亮曾经任军师将军,诸葛瞻也担任了这一职务。

在给诸葛亮任命这一职务时,自己不过是一个左将军,颇有点儿专设之嫌,到了刘禅时期,已经成为帝国,为什么还要设立这样一个军职?说起来,仍然有追思诸葛亮之嫌。

诸葛瞻并没有很多实际上的政绩,没有军事经验,军功更是谈不上,刘禅为什么给他那么重要的职位?恐怕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诸葛瞻能够再成为一个现实版的诸葛亮,他再回到那个无所事事却又安享太平的岁月中去。

只可惜,他自己不是他刘备,诸葛瞻学识忠心像他老子,经历能力也不是他老子诸葛亮。

从这个意义上说,谋士的智慧能够辅佐君主建功立业,君主的行为也能开拓谋士的头脑智慧。

看看诸葛瞻的经历也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诸葛亮生前,刘禅对他是依赖的;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对诸葛亮是怀念的。

有人说刘禅对诸葛亮没有情感,总感觉缺乏依据。

随机文章隋文帝杨坚都有哪些政治举措刘弗陵为何早死?汉武大帝刘彻的儿子刘弗陵为何早死?最贵的美国海狼级核潜艇,专家表示性能并不领先很快退役揭秘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蔡伦竟不是发明者/西汉造纸术就出现了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来,来源于宇宙起点大爆炸/能量演化为物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生肖猪男最想要的爱情模式

属猪男 属猪男想要的细水长流的那种爱情模式,他们更愿意在不断地接触中去了解另一半,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断自我改正,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属猪男也是比较忠于感情,比较认真的一个人。他们希望在相处中能够挖掘对方更多的优点,能够让两个人的关系始终保持亲密,没有隔阂。即便是两个人会有争吵也都是正常的事,只要本心不变,那么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

政教合一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影响到中国

翻开世界历史,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宗教和各国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特别是欧洲,以来,教皇是一个强大的力量,甚至在梵蒂冈至今还保留着教皇国,教皇以上帝代言人的方式肆意干涉欧洲国家内政,甚至加冕都必须由教皇主持。 拿破仑 而在中东等伊斯兰教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国家,典型的如一战前的帝国,苏丹既是国王,又是宗教领袖。 但奇怪的是,在如此盛行的中国及东亚地区,却极少甚至没有宗教干政的现象,佛教也始终和中国的划清界限。 奇怪了,同为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扩张力如此强大, 为什么就是没有征服中国呢? 世界宗教分布 1、大一统理论先入为主,外来宗教并无优势 佛教虽然诞生远远早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进入中国却是在时期。而彼时,中国的大一统思想已经形成了200多年。 大一统理论下,皇帝们享受着的尊崇和的荣耀,自然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此时你佛教来一句,皇帝陛下,其实你还不是最牛的,你知道吗?在遥远的西方,还有个佛祖比你更厉害,你要...... 我相信,皇帝会很快清醒过来,然后让人把你拖出去砍了,然后临死前告诉你:“你看,这就是皇权的好处!” 所以,佛教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优势。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如果不进行本土化改革,外来事物很难有所作为,古有佛教,今有肯德基麦当劳。 肯德基 2、三武灭佛,确定了沙门必须尊重皇权的政治原则 佛教自进入中原起,就与本土的儒学和发生着激烈的冲突。 前期,统治者欲利用佛教轮回的学说麻木和愚昧百姓,便于统治,并给予了相当宽厚的条件,比如寺庙可以拥有田产并不需要纳税。但是很快佛教就利用这一优惠大举扩张,导致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寺庙吸走,进而导致国力衰微,社会开始动荡。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武帝、以及后,针对当时佛教成为国家严重威胁的状况,推动灭佛运动的展开,合称为“灭佛”。 第一次灭佛为北魏太武帝时期,由于当时的僧侣参与到叛乱中,让本来对佛教并无恶意的太武帝下令灭佛,此次行动让北内佛教受到重创。 北周武帝宇文邕 而最严重的一次,要数唐朝时期的武宗灭佛,由于唐朝是,因此灭佛是全国性的,所以此次灭佛让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 因为皇权不遗余力地打压,导致进入中原的佛教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最终达到和道教、儒学“三教合流”的水平,成为皇权的重要辅助,而不是凌驾于皇权之上。 经历了四次所谓“法难”,佛教开始了深刻的反思。的宗颐禅师检讨说:“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百丈清规》云:“道场以无事为兴旺”。由此可见,佛教终于在不断的斗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所以,在欧洲中东国家盛行政教合一的疯狂时,中国一直推行皇权至上。正因为没有宗教的干扰,推行政教分离,使中国在此后的千年时间里,在国家制度上保持了强大的优势。 随机文章平凡杨家将为何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请问宋朝是中国所有朝代法律最完善的吗?解析人工智能是什么意思,人工智能的利弊(未来可能毁灭人类)顶级掠食者蛇发女怪龙图片,头大如牛秒杀各种陆地恐龙(体长8米)银河系有多少个太阳系,一千多亿颗恒星与太阳相似/可能有生命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