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一直以来有名的悍匪屈指可数,其中乔四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据悉乔四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许多的时候他并不是能算是一个强劲的悍匪。

乔四
那么还有一个悍匪就是大家熟知的张作霖。张作霖与乔四不同的是他有自己聪明的头脑,他也擅长又自己的聪明去智取一些东西,这就省下了不少力气。

生于土匪世家的座山雕与这两个人都不太一样,因为他是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土匪的那些招数他熟记于心,并且他还有三大绝招——枪绝、眼绝和腿绝。

而在八九十年代,就有一个人被称为当代座山雕,他虽然身上带有残疾,但仍旧作案多起;他手下有许多悍匪的帮助,其中就包括著名悍匪张君;他曾经在多地作案侦破纪实:在警察设的重重包围下,依旧找到各种办法脱身。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人物——崔宝纯。

崔宝纯出生并不是很好,从小一直在辽宁锦州的一个普通小山村中生活。不过由于家庭贫困的影响,在加上当时悍匪事迹的传播,这让年幼的他就非常想做向张作霖那样有勇有谋的人,他想拥有很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现在的生活。
在少年之时,崔宝纯就展现出他不一样的领导能力,他的主意多又与人和善,还经常带着同龄的孩子们流窜于村庄里各处,也正是因为这种大哥一样的性格崔宝纯在一众小伙伴心中威望很高。

但是崔宝纯并没有因此感到很快乐,这是因为崔宝纯的父母的身份。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所以家里的开销也全都是依靠父母辛勤种地所赚取,由于要时常在地里干活因此父母没有过多的时间来管理孩子的生活与学习。
果不其然,年纪轻轻的崔宝纯并没有想着专心读书,因为他根本不想着脚踏实地的干活学习,他更不想像父母那样一辈子都在这个小村庄生活。
成年后的崔宝纯一直没有什么正事干,他不愿跟随父母去种地,也不愿踏实找份工作,于是一直蜗居在家。直到改革开放开始后,崔宝纯觉得时机到了,终于打算去外面闯荡一番。在七十年代,广州一带成为了即将要发展的测试点,许多人也凭借着这次机会跻身于上流社会。

初到广州的崔宝纯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始创业,他只知道自己身无分文肯定做不成事情,于是他开始通过一些渠道借了贷款,使自己有了一定的资金可以支配。但是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又缺乏经商的头脑,崔宝纯首次尝试投资就亏的血本无归,可是这可是高额的贷款,如果不在期限内还完,他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崔宝纯在这种胆战心惊的日子里逐渐变得心理扭曲,他将投资失败的过错归于命运的不公,却丝毫没有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他开始妒忌商场上那些赚大钱的老板,极度疯狂的他开始走上了抢劫的道路。
崔宝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于是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混混,并且邀请他们加入自己的犯罪团伙,随着力量逐渐增大,崔宝纯也开始肆意去抢劫街上的行人。

通过几次抢劫,崔宝纯等人已经赚取了不少钱,而这些钱是崔宝纯从未看到的多,通过这几次事情之后,崔宝纯非常满意抢劫到金钱的快乐,他不禁回想自己初到广州狼狈的模样,而抢劫的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有了如此多的钱,他希望自己可以完全摆脱这个厄运,于是他更不加节制地去进行这样的抢劫行为,正是沦为了恶魔的奴隶。
他开始疯狂地作案侦破纪实:而且逐渐他也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面对无辜的受害者,他表现得极其冷漠甚至是凶残,仿佛在他的眼中只有那沉甸甸的钞票,没有对生命的在乎。他的所作所为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躁动,弄得到处人心惶惶,而警方也开始设立作案小组对这个凶烈的犯罪团伙进行调查。
崔宝纯似乎早已经知道警方在抓捕他,于是他带领的团伙并没有给警方任何线索,甚至连每次的作案场地都进行过清理,一时之间警方也没有头绪。崔宝纯为了掩埋自己犯下的罪行,还特意伪造了一个身份,成为了广州一个富商,旗下还有许多子公司的诞生。

面对警察的每次盘问,崔宝纯并不慌张,他的侦查能力很强,而且警惕性很高,无论走到哪里他从不用自己的真名示人,即使是自己的小弟也并不知情,同时他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的具体地址,所以警方也没有怀疑到他的身上。他作案的地点也不局限,时常是每作案一个就更换一个,其中他去往最多的路径就是广州到东北。
由于作案者的行踪不确定,警方总是陷入两难的境地,他们对这样一群狡猾的悍匪恨之入骨,但却一直拿他们没有办法。崔宝纯每当看到警方无计可施时会异常高兴,他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他觉得这样足以体现自己计谋之高超,他还称自己的犯罪计划简直就是“南征北战”。那么崔宝纯真的就一直这样顺风顺水吗?
据了解,崔宝纯的犯罪越做越大,加入的同伙也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离张作霖越来越近,有的时候他甚至是幻想自己就是张作霖。他深知张作霖虽是悍匪出身,但是最终却成为统领东北一带的领头人,自己为何就不能成为第二个张作霖呢?于是在这样的想法之下,崔宝纯逐渐开始有意无意地模仿起张作霖,并且还在东北成立了自己的一个帮派——东北虎帮。不仅是事业上,就连生活崔宝纯的病态地想接近张作霖,于是他也和六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并且这些女人还是他的手下。

崔宝纯远比张作霖还要狠毒,在一次与别人打架时,崔宝纯失去自己的左手食指,但是他强忍着疼痛依旧没有终止斗殴,虽然最终架不了了之,但是崔宝纯却因为自己的狠劲而获得当时悍匪界的称赞,他们还给予了“一指残匪王”的称号给崔宝纯。崔宝纯自己也因为这些事情而逐渐越战越勇,不过他的作案手法也从最初亲自露面抢劫到后来的通过手下的人作案。东北虎帮在当时人数多达200人,崔宝纯作为头目每次作案只是在背后悄悄策划,然后手下在接过他的命令继续做事。
这个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张君,张君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悍匪,曾经在湘鄂渝等地多次进行持枪杀人案。而崔宝纯就是张君的师父,在崔宝纯的指导下,张君逐渐开始从一个小喽啰变成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贼王。
东北虎帮也在崔宝纯的带领下,势力越来越大,逐渐开始占领东北整个悍匪界。崔宝纯也逐渐越来越有头脑,他通过自己富豪的身份,诱骗一些女子加入其中,并且成为自己绑架和抢劫他人的工具。崔宝纯作案的地点也不再局限于内地,甚至是香港的老板,只要他所携带的金额多,那么东北虎帮就会盯上他,曾经一起震惊中国的香港古董富商抢劫案就是崔宝纯等人所为。在几年的锤炼下,崔宝纯将自己的帮派做成了全国最大的抢劫集团,随着他名声的流露,警方也盯上了这个贼王。

崔宝纯深知警方对自己有戒心,所以他将集团总部设置在广州的一家豪华宾馆之中,而他就流窜于多个地方。他们的作案也从抢劫变成了商业诈骗,通过伪造的公司证明去进行行骗。由于崔宝纯的身份实在太多,而且每次作案的地点都不一样,公安人员虽有心去调查,但是奈何实在是无从下手。
1988年崔宝纯再次犯案侦破纪实:他在广州趣园楼因为财产纠纷进行杀人,由于这一次案件杀死的人数过多,当地警方直接下达命令将崔宝纯极其同党列为重点通缉对象。崔宝纯在经历这些事情后,决定逃亡自己的家乡锦州。
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份不被识破,他残忍将跟随自己的手下和知道细节的情人一一杀害,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刚一下达到锦州的火车,就被当地的警方控制。崔宝纯看自己被抓,第一时间居然否认自己的罪行,直到警方拿出他犯案时的证据,他这才哑口无言承认自己的罪行。1988年,由于崔宝纯身犯多起命案和大大小小的抢劫案侦破纪实:随后他被法院宣布执行死刑。

虽然崔宝纯曾经也是幻想过靠自己的努力在广州开始打拼,但是商业的失败并没有让他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反而是让他养成了一颗邪恶的心,他不愿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最终走上了这条黑暗的道路,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历史上记载最早的黑社会,宋朝丐帮
从历史过程上看,丐帮的形成大体应在两宋时期。个中缘由主要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繁荣兴旺的城市经济、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以及在这诸多因素交互作用下各种社团、群体的大量涌现。丐帮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从文献史料上看,宋代确乎有丐帮之活动,在当时的城市中,尤其是通都大邑中,作为丐帮首领与标志的帮主——“团头”之名即已出现,宋元话本及稗记小说中多见“团头”一名,最典型的就是《今古奇观》中“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一节的记载;该篇载:初年的杭州城中,有一位世袭了七代的丐帮帮主——“团头金老大”。他管辖着杭州金城的乞丐,收他们的例钱,给众丐的生活相应的照料,“金团头”俨然族长、宗老一般,在乞丐中享有相当的权威,借着众多乞丐的供奉,他挣了个“廒多积粟”、“囊有余钱”的殷实家境,以至“放债使婢”,虽不是城中首富,也是数得着的富家了。 既然有了帮主,当然就有丐帮。故而,丐帮之形成于两宋时期,当无疑义。丐帮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与中国古代的秘密会社的发展历程是大体一致的,即它们大都形成于两宋时期,发展于元、明时期,大盛于及清末民初之际。 丐帮之大量涌现,并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那是清中后期以至近代的事了。清中时以后,丐帮其名目之多,内容之广,远在其他帮会组织之上。综观各类文献所载,可知当时丐帮因地而异,而且多与黑道有染。例如湖北的“箩筐会”,江西的“边钱会”,江西、福建、浙江三省交界地方的“花子会”、“食巴会”等等都是那时典型的丐帮。 丐帮者,乞丐之帮会也。仅从字面上就可以说明乞丐的组织是具有帮会性质的,事实也确乎如此。帮会是一种秘密会社或秘密社会团体,作为秘密会社的帮会组织形成于宋代以后,大盛于清代,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帮会组织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帮会组织名目众多,形态各异,至明清之交,形成北方以白莲教为核心,南方以洪门(即天地会)为中心的两大全国性帮会组织系统。 丐帮的首领通常称为丐头或丐首。丐帮因地而异,种类繁多,丐头的名称也五花八门。京城丐帮称其首领为“黄杆子”、“蓝杆子”,华北地区的丐帮“穷家门”,其首领则称“当家”,其中小头目又叫“篓子头”;东北地区“大筐”的首领名为“落子头”,还有“团头”、“甲头”、“头牌”、“掌门”、“花子头”等等,名目杂多,。丐头是丐帮中地位最尊显的人物。 作为丐帮的头领,丐头虽然也脱不了乞丐的身份。但是,他们实际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却远非普通人所能比,更不用说乞丐了。他们有妻有妾,生活丰足,虽名为丐首而富于平民。他们个人生活阔绰,常有朝歌弦舞之乐,每逢年节以及个人寿庆婚吊,其举事用度之排,不仅超过普通民众,而且可与富户商贾比肩。例如广州丐帮——关帝厅人马的丐首陈起凤就是这样的。陈起凤的个人生活,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相当豪阔的,他住在华林寺的一间精舍时,有几房妻妾,分住在附近的民房,他经常穿着纱绸衫裤,佩上金表金链,裤头挂上了许多古玉,手执长烟筒,陈起凤的财源主要来自群乞的“孝敬”和收黑钱。当年在他的辖区内,一般市民商户几乎都“买怕”他,每办红白二事,得先送“碧陈”(黑钱)到关帝厅,富家四五银元,中等人家二三银元,贫家也得送上一元几角,并讨回一张木板刻印的符咒式的黄色纸条,上书“附城花子陈起凤”七字,贴在门口,以免群乞的滋扰,使婚丧诸事得以顺利进行。 可见,丐首实则是最大的痞棍和敲诈犯。 丐头是一种权威型人物,在丐帮内部拥有绝对的权威,在处置帮内众丐之间的冲突,处理帮内越轨或其他违规行为方面也具有最终裁决权,他们以“杆子”或“鞭于”为权力凭据,依此对帮内众成员实施权威型统治。 关于丐头的权杖——“杆子”或“鞭子”有种种传说,据称,京师丐头所用之杆子是所遗。当年朱元璋尚未位极人寰时,曾经困顿落魄,沦为乞丐者流。某次遇到二个乞丐,幸得他俩施以衣食,朱元璋才免于饿死,后来朱登上帝位,不忘二丐救命之恩,特意诏示天下,寻访二丐,居然被他找到了,召入皇宫,欲加官进爵。不料二丐惯了,谢绝为官,决意乞讨终身,朱元璋也不相强求,特赐二人各持一根一尺长的木棒,棒上缠布,垂有穗,一色黄,一色蓝,赐名曰:“杆”。从此,这二丐仗着这根木棒,讨遍天下无人阻碍。衍变至后来便成为丐首领权威之象征。有些杆子不便携带,就以一根极粗极长的旱烟管代行其权威。 乞首的权杖除杆子外,还有鞭子。 这条非同寻常的鞭子也有一则传说。据称:当年被奸臣迫害,化装逃出宫殿,流浪江湖,落入讨要的乞丐群落,交下了不少丐帮朋友,成了花子们的崇拜者,当上了花子头。不久他的身份显露,众乞丐跪拜,发誓要为龙头大哥报仇。唐明皇说:“有朝一日,重登宝殿,定要把所有奸臣坏人杀掉,让咱们穷哥儿们扬眉吐气!”丐帮兄弟们问:“到那时您还能认识我们这帮穷哥儿们吗?”唐明皇为了不忘共患难的穷哥儿们,用皮条编制了一根圆桶龙形的黑皮鞭,起名叫“龙鞭”。然后把“龙鞭”挂在墙上,双膝下跪发誓道:“这把鞭子上打官、下打臣,亦打丐帮变心人。我登基后若变心,你们任何人都可用这把鞭子打我,打死勿论。”唐明皇留下这根龙鞭,并被敬奉为丐帮始祖,千百年沿袭下来,乞丐们见了鞭子又敬又怕。丐头手中的皮鞭,既是其权力的信物,又是专治乞丐的刑具,帮中乞有人犯了帮规,轻者驱逐出帮,赶出本地,重者打死勿论。 “杆子”、“鞭子”的传说当然不足信,那不过是用皇帝的“天威”来强化、神化丐首权威的政治伎俩,这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惯用伎俩,丐帮也,借来强化自身,今天看来颇觉可笑,在当下那种政治文化中,此种伎俩却是行之有效的。 随机文章陶渊明的故事: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为何贫困交加死去史上最离奇越狱!3人靠假发、汤匙,逃离鲨鱼围绕的“恶魔岛”,50年后还寄信来自首…这些催眠图片你敢看5秒,15张图片看完让您迅速进入美好的梦乡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来,来源于宇宙起点大爆炸/能量演化为物质火山爆发为什么有闪电,烟尘摩擦带电遇冷空气形成(宛如世界末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史万宝:黑社会老大到大将军的小混混的发迹史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从黑社会老大到大将军的小混混发迹史。 说起史万宝很多了解历史的人也都不一定知道,他是一个历史中的小人物,他在史书中以大侠称号出现。《新》和《》在提及史万宝的时候都会莫衷一是的称他为长安大侠,这也似乎成了他的外号,长安大侠史万宝。 史万宝是生活在隋末唐初时期的一个小人物,为什么说他是小人物呢?因为当时社会是讲究门阀出身的,想成为大人物必定是出身名门贵族有名望或者属于本身身怀超人本领靠自己本事让大众佩服的人。而史万宝却是一个没落的将门之后,自幼流落混迹市井之中,其父史静是时期的泾州总管,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战死了,他的哥哥却是开国名将,可惜史万岁是个耿直的硬汉子,因为战功卓著而遭到隋朝权臣妒忌,早在时期就被杨素诬陷被隋文帝下令处死了,所以史万宝虽是将门之后,却是一个没落的将门,父兄身死之后他只能流落市井,成为了长安一带大混子头。 就这么一个自身家门没落,而又没有过人能力的人,从一个市井混混变成了唐初的原国公、行军大总管。据《资治通鉴》记载史万宝当时人称为长安大侠,因为李渊在隋末年间趁农民起义天下大乱之际,起兵攻打都城长安,史万宝率领关中豪侠投靠李渊从而开始了他的仕途。 何谓大侠?在的《》中游侠传有所记录,《史记》中称敢做一般人而不敢做的义举的人称之为大侠。但是在古文中大侠也泛指在民间拉帮结伙横行乡里的人,相当于现在的黑社会老大,但是这类人和前面说的行侠仗义的大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重信守诺是这类人的共同点,也只有这种重守信诺的人在古文里才会被称为大侠。而史万宝生平没做过什么令人佩服的义举,他应该就属于第二类的大侠也就是黑社会老大。 史万宝和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关系很不错,史万宝正是和李神通招募了关中豪杰组织了一股武装力量投靠李渊才获得青睐。李渊建立大唐王朝后立刻封了史万宝为原国公、宜阳总管。相当于现在地方军区司令员兼市委书记。史万宝是市井老大出身,自身肯定没什么学问,但是这类人通常都是情商很高的人,他后来和李神通关系走得很近,借着李神通搭上了升迁天梯。 在唐初时期,军队内分成四大派系,分别是太子为首的东宫军队派系,秦王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军队派系,以及李渊堂弟李神通为首的河北军派系和李渊堂侄为首的江南军派系。而史万宝要打仗不会打仗,要学问没有学问,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对他都不是很感兴趣拉拢他,所以他只有紧紧依附在李神通的河北军派系内才能得以高升,如果没有李神通这层关系他怎么能混到行军总管这种相当于地方军司令的高官呢。 史万宝在宜阳虽没有做过什么有利于人民的好事情,但是却在这里又混了一件大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高升。 史万宝在任宜阳总管的时期,发生了已经投靠大唐的前领袖李密叛逃的事件。李密是隋末时期的风云人物,翟让将瓦岗寨让给李密之后,他把瓦岗寨整得风生水起,而且李密其人非常善于用兵打仗,百战百胜,唯一的败绩就是输给了割据洛阳的军阀,在此之前李密多次打败王世充已完全不将他放在眼里,王世充也正是利用了李密的轻敌,兼之李密之前曾参与围剿弑杀的叛军之后,军力更是元气大伤,王世充充分抓住这一机会而打败李密,而李密唯一的一次败绩也成了他致命的失败,走投无路的李密率领瓦岗军投靠了大唐王朝。 投降以后的李密虽然受到了大唐政府的优待,但是他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恢复自己原来的地位。于是李密带领自己的心腹以帮李渊招抚瓦岗寨旧部为借口逃出长安,企图回山东招揽瓦岗寨旧部东山再起。结果半道李渊反悔,怕李密东山再起又下诏把他召回长安,李密自然不肯回去就在半路起兵反唐了,李密起兵反唐后第一站路过的就是宜阳。 史万宝早就知道李密是能征善战,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自己知道啊,于是他有点惧怕李密,准备弃守宜阳,把城市拱手让给李密,这时他的副总管盛彦师不同意了,盛彦师说李密穷途末路尔,我一战可擒。这盛彦师是一个会打仗懂军事的行家里手,史万宝大侠这次可真是占了他的光,盛彦师果然一战便击破了李密,史万宝这回可牛叉哄哄了,亲自射杀了走投无路的李密和王伯当,并将李王二人的人头送到长安交给了李渊,这一下李渊可高兴了,立刻升史万宝为民部尚书调到中央来了,盛彦师当然也受到了李渊的封赏,可怜的是李密和王伯当一世英雄最后居然死到了这么个小混混手里。 杀死李密之后的史万宝在大唐王朝的仕途可谓是风生水起,如果不是出现了李道玄战死的事件,史万宝可能真的会载入《新旧唐书》的史册里,一个李道玄毁了自己也毁了长安大侠史万宝。 李道玄是李唐王朝的皇族,是李渊的堂侄,李世民的堂弟,李道玄也是著名评书《说唐》里面李元霸的原型之一。 李道玄是一个勇猛的二逼青年,李世民年轻的时候经常率兵打仗,而且每战必定身先士卒,李道玄自15岁起跟随李世民打仗就一直很仰慕李世民的英勇,所以他也是经常模仿李世民身先士卒。但是他就是一个脑袋二逼短路的弱智青年,只知道一味模仿李世民的英勇,他也不想想人家李世民身先士卒的前提是周围必定有李世民亲自训练的特种兵玄甲兵护卫,所以李世民总会安然无恙,你又没有护卫就一个劲冲,不死那才叫怪呢。 事情是这么回事,是当时河北起义军的农民军领袖,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后顺手把窦建德也平了,而窦建德的旧部下刘黑闼又接过革命大旗继续在河北领导农民起义,这时候李唐王朝派出了当时已经封王的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并任命史万宝为河北道行军副总管辅助李道玄。 李道玄当时只有二十岁,只是名义上的主帅,因为人家毕竟是王爵,史万宝这个副总管才是真正带兵的人。在战场上很快小李和老史就产生了分歧,小李仗着自己是王爵而且打仗勇猛不把老史放在眼里,很瞧不起市井流氓出身的史大侠。 在一次战斗中小李亲率轻骑奇袭敌人,命令老史随后接应,老史却打算报复一下小李对他的蔑视,老史对军中众将说:“我奉诏统领军队,若随后一起冒进必然,宁可负王,不负全军。”他的意思就是准备让李道玄当诱饵,自己从后面捡便宜。 于是小李在前有强敌后无支援的情况下被刘黑闼的军队用弓箭射成了刺猬,而史大侠也因为不懂军事不会指挥,在刘黑闼军队发动总攻时导致全军覆没,只身逃回长安。逃回长安之后的史大侠就从史书上消失了,由于在《新旧唐书》里均没有史大侠的传记,史大侠的名字也只是出现在他人的传记里,《资治通鉴》也只记载到史大侠全军覆没逃回长安就没了下文,估计可能是史大侠逃回长安之后由于损兵折将又连累死了大唐的皇室亲王可能是被诛杀了或者削官为民又回去当长安大侠去了,所以史书对他再无记载。 可以看到的是如果不是出现小李被射成刺猬这件事,史大侠按照他以后的仕途发展他很可能出将入相而名入史册。史大侠真可称为后世黑社会晚辈学习的榜样,以黑社会老大之身份混入政坛居然混得风生水起,连李密、王伯当、李道玄这类的一时英杰都被他暗算死了。所以说英雄不问出处,莫小视任何一个人,也许你将来就会栽倒在他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