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历史上有两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一个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即1908年11月1日下午5时33分。光绪帝死亡,终年37岁。
另一个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时,即下午1时至3时。慈禧太后在仪鸾殿死亡。
也就是说,在22小时之内,这对母子相继去世,死亡时间的诡异与巧合,光绪帝与慈禧之间早已存在的政治矛盾,不得不让人感觉,光绪帝的死亡背后,深藏着一个惊心而巨大的阴谋。由此,繁衍出种种猜测和议论。
第一种说法:慈禧知道自己即将归西天,不愿意在她死后,光绪皇帝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帝。主要依据有清末给光绪看病的名医屈桂庭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光绪在临死前三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滚,并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
脸色发暗,舌头又黄又黑,明显是中毒症状。”根据这种说法,光绪是被毒死的,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太后,因为她是当时最有权势,又严密控制光绪帝的、最好下毒、最可能下毒的人。
此说法的依据和记录有《清室外记》、《清裨类抄》和《崇陵传信录》。
第二种说法:袁世凯见慈禧一病难起,怕慈禧死后,光绪掌握实权,报复自己在戊戌变法时出卖皇帝的行为,于是贿赂宫廷宦官,用剧毒药物害死光绪帝。
这种说法最有权威的依据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说法,溥仪说:“我亲耳听到一个侍候光绪帝的老太监讲:‘光绪帝死前一天,只是用了一剂药,才变坏的。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送的。’”
第三种说法:太监李莲英得悉光绪帝的日记中载有西太后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的消息,与慈禧一起阴谋将毒药投入光绪帝的食物中致使光绪帝中毒身亡。
« 1
以上就是关于探索晚清光绪帝死因之谜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光绪帝珍妃他他拉氏去世后,她的娘家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他他拉氏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这里说的珍妃是指帝最爱的妃子,他他拉氏,户部右侍郎长叙的第五个女儿。除她之外,帝也封了一位妃子为珍妃,但她很快就被降职了,而且是连降,最终被降为常贵人,历史上一般称她为。今天咱们就说说的珍妃及她的娘家后人。 珍妃他他拉氏,貌美,性格活泼,样样精通,在13岁时和自己15岁的姐姐一同被选入宫,她被封为珍嫔,姐姐被封为瑾嫔。珍妃的到来给光绪帝带了一段最快乐的时光。起初也很喜欢她,还亲手教她写字,但是后来她支持光绪帝进行,向老夺权,又多次违反宫规,卖官爵,另外她的存在也让慈禧的亲侄女隆裕皇后遭到光绪帝冷落,慈禧心里自然不舒服,珍妃正一步步走向死亡而不自知。 最终珍妃因而多次忤逆老佛爷引发她的暴怒被打入冷宫。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准备带光绪帝出逃西安,她令人把珍妃从冷宫中带出来,找借口说珍妃年轻貌美,等洋人冲入皇宫后,定遭洋人侮辱,有辱皇家脸面,于是就让崔玉贵将其投入贞顺门的井中,可怜珍妃年仅24岁香消玉损,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生存在帝王之家的悲哀。珍妃无儿女。 1901年清廷和八国联军议和后慈禧回朝。令人打捞珍妃装殓入棺,安葬在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慈禧还对其假慈悲,冠以“贞烈殉节”的名号,还追封她为珍贵妃企图掩盖。四年她姐将她迁葬光绪崇陵妃园寝。 珍妃娘家人在哪?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谁也不敢惹慈禧,可珍妃又是被慈禧宽衣杖责,又是被慈禧投入井中。为什么她的家人就没什么反应,最起码求求情或者做好善后工作。她没有娘家人吗?她娘家人在哪?她娘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他他拉氏的始迁祖他他喇·罗屯,在年间就投靠了,被编入正红旗,其中有一支驻防在外, 又隶属于镶红旗。珍妃就是正宗正红旗,这可是个大家族。 珍妃之家世代为官,她的祖父是陕甘总督裕泰,他的三个伯父,也都是官吏。她大伯叫长,是知府,二伯长善任广州将军,三伯长敬是绥定府知府,她父亲长叙是户部侍郎,因为 种种原因她跟着其二伯父广州将军长善在广州居住,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她和她的妹妹(后来的)瑾妃都是姨娘所生。 长叙生有3子5女8个孩子,有一儿和第二、四、五,三个女儿成人。珍妃的大姐嫁给了山西巡抚葆亨的儿子,二姐瑾妃同她一起嫁给光绪帝。珍妃的异母哥志锜,曾任过驻藏大臣,他的女儿唐怡莹20岁嫁给了清朝末代皇帝的弟弟溥杰,后来离婚,在民国渣的出名,婚内不仅和少帅张学良还有那么一段风流史,还当了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的情妇,趁溥杰在日本留学期间盗取了醇亲王府的大批财物。 清朝灭亡后,很多满清贵族大都改名换姓,珍妃的娘家人改。 之前他们在北京中老胡同32号有一处大宅院,后来落入日本人之手。战乱中家人四处逃亡,具体境况不得而知。 珍妃的异母哥哥的孙女唐小曼,后来写了《珍妃和她的娘家》一书,提供了一些这方面的的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晚清时期淮军十大名将都有谁?谁更厉害?
上次达摩君给大家盘点了湘军十大名将,那今天咱就来说说淮军。作为晚清历史上另外一支重要的军事集团,淮军实际上脱胎于湘军,并在的下,逐渐超越了湘军,成为晚清政府最信赖的主要国防力量。那么,除了统帅李鸿章,淮军中又有哪些名将呢?今天,达摩君就给大家盘点晚清时期淮军的十大名将。 张树声(1824—1884) 字振轩,安徽合肥人。1853年开始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62年联络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吴等人,并协助李鸿章组建了淮军。1865年授直隶按察使,率军镇压捻军。随后历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山西巡抚、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84年爆发,张树声率军进入越南抗击法军,同年病逝。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安徽合肥人。早年与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等人一道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62年被编入淮军,1863年率军俘获之子洪天贵福及洪仁玕年,因功授直隶提督。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或一等男爵位。1884年任福建巡抚,加衔,坐镇台湾,于基隆、沪尾等地重挫法军舰队。1885年,清政府于台湾设立行省,刘铭传担任第一任巡抚。抚台期间编练新军、修建铁路、开设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促进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吴长庆(1829—1884) 字筱轩,安徽庐江人。1855年奉命统帅舒城、吴江团练,对抗太平军,同年又创办合肥东乡团练。1861年率军随李鸿章援救上海,接连攻克虹桥、柘林、奉贤、南汇、川沙、金山,并击退宝山援军。1862年被编入淮军,1863年攻克嘉兴,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1882年朝鲜叛乱,日本发兵干预,吴长庆率军击溃朝鲜叛军,因功封三等轻车都尉,留守汉城。1884年病逝,武壮。 程学(1829—1864) 字方忠,安徽桐城人。原为太平天国陈玉成部属,镇守安庆。1861年投降清军,跟随曾国荃攻克安庆。1862年协助李鸿章攻克上海、苏州等地,因功担任南赣镇总兵。1864年攻打嘉兴时中弹负伤,死于苏州,谥号忠烈。 潘鼎新(1828—1888) 字琴轩,安徽庐江人。1849年中举人,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臣传。随后在家乡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并得到赏识。1862年任江苏常镇通海道,后加按察使、布政使衔。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任山东布政使。1874年任云南布政使,1876年任云南巡抚,后因与总督刘长佑不合,被调回北京,另候任用。1883年担任湖南巡抚,1884年任广西巡抚,参与并指挥中法战争。1888年病逝。 刘秉璋(1826—1905) 字仲良,安徽庐江人。1860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1862年随钦差大臣张芾军赴南京,抵抗太平军,为李鸿章所赏识。在此期间,刘秉璋率军攻克福山,常熟、嘉善、平湖、乍浦、嘉兴等地,因功获振勇巴图鲁名号,升任侍讲学士。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补授江苏按察使,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江西布政使、江西巡抚等。1886年任四川总督,维修工程,后因处理“重庆教案”失当被免职。1905年病逝。 丁汝昌(1836—1895) 原名先达、禹亭,号次章,安徽合肥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归顺湘军,不久得李鸿章赏识被编入淮军,并先后参与了对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因功被授为总兵,加提督衔,获协勇巴图鲁勇号。1879年李鸿章将其调入北洋,任充炮船督操。1880年,同林泰曾、邓世昌等一道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两舰,并觐见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82年朝鲜叛乱,丁汝昌率舰队开赴朝鲜,并与吴长庆配合平叛。1888年任北洋海军提督,加尚书衔。1894年战败,次年威海卫之战兵败,自杀殉国。 叶志超(1838—1901) 字曙青,安徽合肥人。1862年投淮军张树声帐下,率军收复常州、太仓等地。1865年随刘秉璋平定捻军,因功获额浑巴图鲁名号,并得李鸿章赏识。1875年任直隶正定镇总兵,1889年升任直隶提督,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1894年率军赴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但在牙山遭遇日军袭击,临阵脱逃,随后谎报军情,狂奔500里,逃回中国。1896年被革职,定斩监侯。1900年获释,转年去世。 聂士成(1836—1900) 字功亭,安徽合肥人。1862年投效庐州军营镇压捻军,并随军攻克庐州、湖沟、浍北等地。1863年改隶淮军刘铭传部,升守备赏戴蓝翎。转年又随军因功升都司,加游击衔赏换花翎。1870年调任直隶,办理海防。1873年任武毅右军前营管带,前往陕西平定回乱。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聂士成率军渡海援台。1894年率军进驻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但遭日军袭击,虽取得几场小胜,但仍惨败。1895年,调至天津,主持天津沿海防务。1900年,在与八国联军交战中,战死于天津。 (1837—1894) 字冠廷,山东费县人。1856年投军,入江南大营,参与抵抗太平天国。1865年,随讨伐捻军。1868年,任天津镇游击。1872年,率军赴热河剿灭“马贼”。1889年,任广东高州镇总兵。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赐黄马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率军进驻平壤。在平壤战役中,左宝贵拼死抵抗,壮烈牺牲,谥号忠壮。 随机文章成语草菅人命的主人公是谁?草菅人命是什么意思秦始皇为什么焚书?李斯为什么建议要焚这些书?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曹操如何用不到两万的兵力赢得官渡之战?请问西汉[窦婴]生平简介及事迹?助力恋爱的黑暗效应,让你免除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加快推到进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