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时间:2024-06-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成龙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功夫影星,在全球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还在2016年获得了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

不过成龙的第一次好莱坞之旅并不顺利。

从1980年开始,成龙在好莱坞接连拍摄《杀手壕》《炮弹飞车》和《威龙猛探》等电影,但都未达到预期,可谓铩羽而归。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直到1995年上映的《红番区》,让成龙成功打入了北美市场,之后顺势再度闯荡好莱坞,开启了真正的国际影星之路。

下面我整理了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部部经典,来看看你看过哪些?

1、《尖峰时刻》(1998年)

主演:成龙 / 克里斯·塔克 / 汤姆·威尔金森

豆瓣评分:7.4

全球票房:2.45亿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让成龙在好莱坞名声大噪的电影,也让当时不温不火的克里斯·塔克一炮而红。

33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最终全球2.45亿美元的票房也让制片商赚的盆满钵满。

影片讲述了李警官和詹姆斯卡特两人搭档营救中国香港行政长“韩”的女儿,与军火商激战的故事。

一个语言幽默,一个动作幽默,成龙和克里斯·塔克的默契配合,给这部动作片注入了独特的喜剧元素。

2、《上海正午》(2000年)

主演:成龙 / 欧文·威尔逊 / 刘玉玲

豆瓣评分:6.5

全球票房:9927万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一部融合中国功夫和美国西部片风格的电影。

故事背景设定在清朝末年,讲述了大内侍卫江威为营救遭绑架的清宫佩佩格格而远赴美国,路上与强盗罗伊相识,遂与其携手营救格格的故事。

同样是成龙+老外的组合,将动作与喜剧元素的完美结合,影片在北美也颇受好评。

3、《尖峰时刻2》(2001年)

主演:成龙 / 克里斯·塔克 / 尊龙 / 章子怡

豆瓣评分:7.1

全球票房:3.47亿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由于第一部的大获成功,电影也顺势推出了续集,新加入的尊龙和章子怡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第二部的全球票房更是达到了3.47亿美元,而成龙的片酬也达到了恐怖的1500万美元,再加上全球票房分红,妥妥的好莱坞超一线待遇。

影片延续了前作的风格,讲述了李探长和卡特来到香港不久,就面对了一宗巨大的案件——美国领事馆爆炸案,并深入调查背后的伪钞走私集团。

4、《神奇燕尾服》(2002年)

主演:成龙 / 詹妮弗·洛芙·休伊特 / 詹森·艾萨克

豆瓣评分:6.4

全球票房:1亿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影片讲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吉米·唐意外获得一件拥有神奇力量的高科技燕尾服后,与菜鸟探员布兰妮合作,共同揭露一个商业阴谋的故事。

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电影,与坏蛋斗智斗勇,英雄救美,最后大团圆结局。

影片加入了很多特效,少了很多龙式幽默,龙式打斗,完全不是一部典型的成龙电影。

据说因为斯皮尔伯格是电影出品方梦工厂的合伙人,成龙渴望与这位好莱坞大导演合作,所以就迫不及待地接演了本片。

5、《上海正午2:上海骑士》(2003年)

主演:成龙 / 欧文·威尔逊 / 范文芳

豆瓣评分:6.6

全球票房:8832万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第二部在剧情上,基本和第一部是一个套路,票房也都差不多。

女主从刘玉玲换成了范文芳,还有甄子丹的加盟。

影片讲述了美国小镇治安官王冲为追查杀害父亲的凶手而前往英国,却意外揭发了一个加害英国王室阴谋的故事。

成龙在片中依旧展现了他出色的武术功底和喜剧天赋,与欧文·威尔逊的搭档也充满了化学反应,为观众带来了不少笑料。

6、《环游地球80天》(2004年)

主演:成龙 / 史蒂夫·库根 / 塞西尔·德·弗朗斯

豆瓣评分:6.2

全球票房:7266万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由于“尖峰时刻”系列和“上海正午”系列的大卖,迪士尼花了1.1亿美元,为成龙定制了这部《环游地球80天》。

影片讲述了福特和朋友打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之后他便和仆人路路通上路,克服了路途中的艰难险阻,抵达了伦敦。

没想到影片上映之后,不仅口碑糟糕,票房更是惨不忍睹,北美票房仅有2400万美元。

这次的惨败也让成龙在好莱坞面临无戏可拍的境地,不得不回国拍戏。

7、《尖峰时刻3》(2007年)

主演:克里斯·塔克 / 成龙

豆瓣评分:6.8

全球票房:2.58亿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经历上一部电影的惨痛失利,成龙凭借这部电影重回巅峰。

这一部也是成龙在好莱坞制片成本最贵的电影,成本高达1.4亿美元,不过好在全球票房也达到近2.6亿美元。

电影讲述了调查“三和会”犯罪证据的韩领事被暗杀,李探长和卡特再次联手,从洛杉矶到巴黎,合力阻止一个全球性的犯罪阴谋的故事。

两位主演依旧展现出了出色的演技和默契的配合,还有张静初的加盟也颇具亮点。

8、《功夫之王》(2008年)

主演:克尔·安格拉诺 / 成龙 / 李连杰 / 邹兆龙 / 刘亦菲

豆瓣评分:5.8

全球票房:1.28亿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谁也没想到,成龙和李连杰两大功夫巨星的唯一一次合作,竟是在一部好莱坞电影中。

电影通过美国少年杰森意外获得金箍棒,穿越至古代中国,与成龙饰演的鲁彦、李连杰饰演的默僧以及刘亦菲饰演的金燕子一起,战胜邪恶势力,完成拯救美猴王的使命的故事。

从剧情和口碑来说,电影的质量并不算高,北美票房只有5200万美元,国内票房也仅有1.7亿人民币。

不过有生之年,能让看到两大“功夫之王”合作,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9、《邻家特工》(2010年)

主演:成龙 / 安贝·瓦莱塔 / 玛德琳·卡罗尔

豆瓣评分:6.4

全球票房:6257万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一部经典的美式家庭喜剧。

讲述了一位原本只是被邻居请去临时照顾小孩的特工鲍伯,在孩子们无意中卷入一场国际犯罪阴谋后,不得不挺身而出,保护孩子们并与罪犯展开斗争的故事。

影片的动作设计和搞笑桥段都一般般,动作戏也远不及成龙的其它好莱坞电影,或许这就是电影票房惨淡的原因之一吧。

10、《功夫梦》(2010年)

主演:贾登·史密斯 / 成龙 / 塔拉吉·P·汉森

豆瓣评分:6.4

全球票房:3.6亿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成龙搭档威尔·史密斯之子贾登·史密斯。

电影翻拍自1984年的好莱坞电影《龙威小子》,但把整个故事发生的环境搬到了中国。

讲述了一名饱受欺凌的小孩帕克跟随修理工韩先生学习武术,并在武术大赛中打败对手夺冠的故事。

影片口碑一般,但票房大爆,成为当年最大的票房黑马。

11、《英伦对决》(2017年)

主演:成龙 / 皮尔斯·布鲁斯南

豆瓣评分:7.0

全球票房:1.45亿美元

盘点成龙的11部好莱坞电影,7部票房过亿,最高3.6亿美元!

也是一部非典型的成龙电影,完全没有以往电影中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但可能也是成龙最被低估的好莱坞电影。

影片讲述了生活在英国的越南华裔关玉明的女儿在恐怖袭击中不幸遇难,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独自踏上向恐怖组织复仇之路的故事。

在看这部电影时,很明显感觉到成龙“老了”,面容憔悴了,动作不利索了,但显得更加真实。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

写在最后

在2023年,还上映了一部成龙主演的好莱坞电影《狂怒沙暴》,只不过没在国内上映,影片的口碑也不尽如人意。

其实近几年,成龙算是非常高产,电影非常多,包括下个月要上映的《传说》和已经拍完的《功夫梦2》。

还有《P计划》《熊猫特工》等等电影都在计划中,不得不说龙叔是真的爱电影,敬业精神值得钦佩,今年已经70岁了,希望可以一直拍下去吧。

林则徐赴童子试巧对“以父为马”答“望子成龙”

古往今来,马是一种颇受国人喜爱的动物,在联坛之中,关于马的对联可谓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在古代,马是行军打仗的必备之物。湖南湘潭的关帝庙内有联曰:“匹马斩,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江南名士尽低头。”此联紧扣关公的生平事业,准确精当,同时对仗工稳,气势雄浑,读来耐人寻味。 陕西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南的饮马池相传是当年的马厩,旁有一联:“神龙时作苍生雨,饮马常思赤帝风。”“神龙”代指刘邦,“苍生雨”喻刘邦的恩泽如雨滋润万物,百姓受益。下联用刘邦起义时一老妪称其为赤帝的典故,抒发了对刘邦开国帝业的追思。 “马蹄踏破青青草,龙爪拿开淡淡云。”这是汪应辰与进士俞子才的对句。天上云对地上草,云间龙爪对草上马蹄,“拿开”对“踏破”,搭配自然,趣在联中,尤以“淡淡”对“青青”最为精彩。 古时有一著名的拆字联:“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伊有人,尹无人,一人。”说的是有个的孤儿,家境贫寒,但善于巧对。一次,他上冯知府家借钱。冯知府知道他的来意后便说:“我出个对子,你若对上,所借的钱,皆送予你作读书费用,不用归还。”于是冯知府出了上联,伊童子想起自己的,很快对出了下联。对联各上取材,以贤相“伊尹”巧对知府“冯驯”,饶有风趣,足见才气。 林则徐少时去赴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父亲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主考官玩笑道:以父作马。林则徐真是不凡,随即大声回应:望子成龙。林则徐的下联,既解了父亲的尴尬窘迫,又道出父亲盼儿成才的心情,一时传为佳话。 初年,四川省陆军第三镇统制孔兆鸾,胸无点墨却又好装斯文,咬文嚼字而又错误百出,常将“”的“菅”读作“管”,“”的“裹”读作“里”,如此。有人参会《葬经》(一部风水书)拟一联讽刺他道:“山管人丁,水管财,草管人命;皮里袍子,布里腿,马革里尸。”众人见后,笑得,唯孔兆鸾不解所谓。 在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斗争中,上海各阶层爱国人士用对联做宣传,痛骂段祺瑞、陆宗舆、曹汝霖、章宗祥的卖国行径:“哪有心神看跑马;正应筹策补亡羊。”对联就地取材,贴近实际,令人警醒。 为推行“全国乡村教育改革”,1927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开学典礼时创作了这样一副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功夫。”他将学校的大礼堂命名为“犁宫”,这副对子就贴在“犁宫”的两旁。此联不长,却包容了这么多牲畜和农作物的名称,毫无生拼硬凑之感,宣传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表现了人民教育家鞠躬尽瘁的高尚精神。 方志敏生前在卧室里挂有一副自拟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这是方志敏高尚志趣的写照。方志敏的家乡没有马,他却一生喜爱骏马。他还曾自题一联,写在家乡村头的凉亭上:“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寥寥八字,气魄宏伟,抒发了“为中华之崛起,不畏外强侵略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有人以长沙的两个地名巧妙地串组成一副缺字讽刺联——“车马桥,桥上马,马行无力皆因( );仙人市,市中人,人不风流只为( )。”联中的“车马桥”和“仙人市”为长沙市的地名,“桥上马”、“市中人”则指行走在桥上的马、集市中的人群,“马行”和“人不”各照应上句,作者有意空缺其中的关键字,上联缺一“瘦”字,下联缺一“贫”字,即“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作者采用“隐讳缺如”的手法,揭示国民党统治下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罪恶行径。“马瘦人贫”的主题蕴含在缺字中,此联讽刺深刻,形象生动,读来耐人寻味。 1948年,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奉命回国,接替他的是美国知名记者华来士。当时南京有报纸刊发消息,题目是:“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这副联语以简明的文字点明了新闻事实,更为难得的是使用了回文体,巧嵌两人的中文译名,构思奇巧,镶嵌自如,不失为绝妙好联。 另外,有人集“中药材”作了一副谐音联:“生地人参,附子当归熟地;枣仁南枣,吴萸打马茴香。”其中“人参”谐“人生”,“ 附子”谐“父子”,“枣仁”谐“找人”,“南枣”谐“难找”,“吴萸”谐“毋如”,“茴香”谐“回乡”,即为:“生地人生,父子当归熟地;找人难找,毋如打马回乡。”可谓别出心裁,读来兴味盎然。还有这样一副药店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焉可吃;马能行,虎能行,马虎怎能行。”此联表面看,略有谐趣,而实质上则意义深刻、颇有哲理。 联坛还有一嵌“马”联:“不必属牛,自然熟识吹牛术;无需,到底精通拍马经。”这副讽刺联以否定式的属相氏,引出肯定的背反效果,幽默而尖刻。 最有趣的马联当属下面的绕口联。上联说儿子小马,见自家养的两匹马跑出踢咬,叫妈妈牵回槽上一事:“马咬马,马踢马,小马喊妈出,妈打马,妈拉马,马归马槽,妈妈喂马,马看妈,妈看马。”下联说农夫老牛叫小妞拉牛一事:“牛抵牛,牛蹭牛,老牛叫妞来,妞砸牛,妞撵牛,牛入牛圈,妞妞拴牛,牛瞪妞,妞瞪牛。”上联妈和马,下联妞和牛,语音相同,凑事于巧,精构之作,让人不得不信“天下无语不成对”之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于成龙为什么被康熙称为清官第一?

初年,政治上还是比较清明的,其中诞生了不少廉洁奉公的好官员。 今天要说的这位,是被称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 清廉是他的标签,但是清廉并不是他的全部。于成龙生于末年,在时期就参加了考试。 由于在乡试前,他亲眼看到太原考官收受贿赂,年轻气盛的于成龙在试卷上直抒胸臆、痛陈时弊,结果自然是名落孙山。 到了清朝之后,他又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都未能通过乡试这一关,更不用说进京赶考了。 后来由于长兄过世、父亲染病、生儿育女等实际问题,他暂时放弃了科举之路,安心养家糊口,为了生计而奔波。 等到父亲过世之后,他踏入国子监之门,成为一名高龄学生。最后,清廷分配他去广西罗城担任为县令。 当时他已经44岁了,再加上并非科举正途入仕的,前途非常渺茫。 可是,事实证明,僵化的并不能选出最为优秀的人才,于成龙也并非为了前途为发财而背井离乡,他决定要为当地老百姓做一番事业。 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阻,离妻别子,来到了遥远的广西罗城。 别看此时已经是顺治十八年,但广西由于长期在南明的手中,清政府统治还不到两年。于成龙刚去的时候,也被恶劣的条件吓一跳。 罗城饱经战火,时时还有匪盗,城里的居民只有六家,前两任县令跑了一个,死了一个。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的县衙都是三间茅屋,最开始的时候,于成龙只能带着仆人住在关帝庙中。 在这里,于成龙一干就是三年,他带来的六位仆人要么去世,要么逃离,只剩下他一个人。 但他采取重典治乱世的方法,先写下《欠债诬陷之妙判》、《土豪缠讼之妙批》、《胥吏作奸之妙批》等规程,他连小案都不放过,关心百姓疾苦。 他在罗城时实行保甲制度,誓死抵御盗匪,甚至连枕头底下都放着刀枪。 他又招募流民定居以恢复生产,经常就是呆在田间地头,对于新入驻的农家,他亲自上门欢迎。 离开罗城时,百姓惜别十里,呼号送行:“清官于成龙,青天第一人!” 两广总督金光祖慧眼识珠,将他的考评定为“卓异”,这是广西唯一的一个,并将其升任为任四川合州知州。 由于工作出色,合州人口迅速增加,他又先后湖北黄州府的同知、知府。在这期间,他再次被考评为“卓异”,这就是湖北的独一份。 从此,他开始进入康熙的视线之中,仕途也进入了快车道。谁也不曾想到,这个连功名都没有的书生,,最后官居两江总督。 那么于成龙到底何德何能,可以让顶头上司都这么欣赏他,还让康熙能够重用他呢? 首先要承认,当时清王朝新立不久,官场的风气相对纯朴,康熙也是难得的明君,这也成就了于成龙。 但于成龙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最为重要的。前面所说在罗城的政绩,到了别的地方后,尤其是从湖北开始,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大大改善,完全没有以前那么凄惨,但于成龙仍然保持的本色。 作为地方大员,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如果不是有人亲见,简直难以想象。 作为两江总督,他一身清廉,连肉食都吃不上,终日只能吃青菜,江南百姓就送他“于青菜”的外号。 由于他本身以身作则,家仆们也没有办法营私,没有地方找菜吃,将衙门后面的槐树叶吃光了(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 他针对吏治,专门颁布了《兴利除弊约》,其中开列了灾耗、私派、贿赂、衙蠹,旗人放债等15款积弊,并且一一想法设法革除。 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出了《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 在对待案件上,他一方面铁面无私,另一方面主张慎刑,采取“宽严并治”和“以盗治盗”的方法,在他手上许多冤案得以昭雪,被老百姓亲切称呼为“于青天”。 在《》中,就专门有一节《于中丞》的两个故事。 他自从别离家之后,宦海二十年,孑然一身,不带家眷,最后几年才与发妻团圆。 他死于两江总督任上,当时南京城的百姓,不管是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 他归葬,百姓几万人相送二十里,伏地痛哭声让长江流水声都听不见了。(士民数万人步二十里外, 伏地哭, 江干江水声如不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