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中国地理

世界第一长河排行榜,长江黄河排多少?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说到世界第一长河,你是不是会想到中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呢??本来黄河只排名世界第五,长江第三。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尼罗河?The 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853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重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尼罗鳄居于此地。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地区的人民制造了灿烂的文化,在科学进展的古代长河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突出的代表就是古埃及。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白尼罗河发源于布隆迪高地是尼罗河的重要补给二者在喀土穆汇合。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

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英语:Amazon River;葡萄牙语:Rio Amazonas;西班牙语:Ro Amazonas;又译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由于河流长度测量方法并无定论,亚马逊河河长便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即为常见的6400公里?多数资料认为的数据,排名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二名。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亚马孙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州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超过1.5万条。

  亚马孙河的源头是在安地斯山脉区中一个海拔5597米的奈瓦多米斯米峰的一条小溪,距离的的喀喀湖约160公里,距利马约700公里,1971年首次认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确定。溪水先流入劳里喀恰湖,再进入阿普里马克河,阿普里马克河汇入乌卡亚利河,乌卡亚利河再与马腊尼翁河汇合成亚马逊河主干流。世界上最凶猛的淡水鱼亚马逊鲇鱼就生长在这条河里。

  亚马孙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生长在亚马孙河流域。

  这里蕴藏着世界最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各种物种多达数百万种。亚马逊河最以其为世界淡水观赏鱼重要产地而闻名。其丰富绮丽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一直牵动全世界观赏鱼爱好者和物种学家的心。

世界第三长河:长江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是中国所独有。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古长江的形成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那时开始出现了万祖之山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同时,云梦泽、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联,从东向西,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与今长江的流向相反。

长江流域有三个文明起源的中心

  1、长江中游:这里是目前所知稻作农业最早发生的地区。

  2、长江下游:这里从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进展系统非常清楚。

  3、长江上游:重要是四川一带,过去这里的新石器文化不清楚,最近在成都平原以宝墩村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址被发现,知道在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那里的文化水平已经进展的很高了。接着产生了三星堆文化,最终就是巴蜀文化。所以,这个系统也是很清楚的。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若以发源于美国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为河源,全长3767km。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河流年均输沙量4.95亿吨。流域属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通常以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密苏里河支流红石溪?RedRock?位于蒙大拿州为河源,则全长为6021km,居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4位;流域面积322万km2,占美国本土面积的4l%,覆盖了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河口平均年径流量为5800亿m3?包括阿查法拉亚河。平均年输沙量为3.12亿t。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一泻千里、奔腾不息的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它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非洲的尼罗河和中国的长江同称为世界四大长河。它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注入墨西哥湾。

  密西西比河为北美洲河流之冠,与其重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积计为世界第三大水系?约310万平方千米。当作高度工业化国家的中央河流大动脉,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水道之一。

世界第五长河:黄河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五位,中国第二长河。

  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终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古代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帆叶网,有利于种植。

  黄河的孕育、诞生、进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古代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世界第六长河:鄂毕河

  鄂毕河?英文:Ob River,俄语:Обь位于西伯利亚西部,是俄罗斯也是世界著名长河。鄂毕河在当地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名字,其自身长度为5410千米?以额尔齐斯河为源,是10大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六位,流域面积达到了2,600,000平方公里。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鄂毕河是一条运输大动脉,穿越自然环境与民族性格迥异的俄罗斯腹地。

  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西部,由卡通河与比亚河汇流而成,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伯利亚,最终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是俄罗斯也是世界著名长河。

  鄂毕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5万条以上。流域内有1,900多条河流,总长度约为180,242公里?112,000哩。左岸支流额尔齐斯河长4,249公里?2,640哩,流域面积约为1,592,850平方公里?615,000平方里,稍大於鄂毕河在额尔齐斯河汇入之前的中上游流域面积;全流域约70%的地区由左岸支流排水。从比亚河与卡通河汇合处至托木?Tom河合流处为鄂毕河上游,从托木河合流处至额尔齐斯河合流处为鄂毕河中游,从额尔齐斯河合流处至鄂毕湾为鄂毕河下游。

  在鄂毕河中或湾里发现的约50种鱼类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是数种鱘和「白鲑」;也可捕捉到狗鱼、江鱈、西伯利亚代斯鱼、鲤及鲈。然而,季节性冰盖造成水中缺氧,每年冬季在特姆河汇入处至三角洲之间的河段都使许多鱼死亡。

世界第七长河: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俄文:Енисей,英文:Yenisei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大河之一。位于亚洲北部,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平原在其西,高原在其东,是西伯利亚河流中水量最丰盈的河流以及流入北冰洋的最大的河流。流程比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稍短,但流量是前者的1.0783倍。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叶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国,朝北流向喀拉海,其流域范围包含了西伯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区。若以色楞格河-安加拉河为源头计算,全长5,539 公里,是10大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七位。

  上游湍急,多急流、洪水,周围人口稀少。中下游因地形平坦,冻土广布,多沼泽湿地。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以及流入北冰洋水量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约一半的水来自雪水,略超过1/3的水来自雨水,其余来自地下水,

  该流域北部为亚北极气候,中、南部为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寒冷季节在北部从9月末持续至翌年6月中旬,在南部从10月中旬持续至翌年4月末。即使在夏季,北部盆地亦复清凉,7月平均气温在8~12℃?46~54℉之间,霜冻仍然可能发生;南部夏季温暖,7月平均气温在18~20℃?64~68℉之间。1月平均气温北部在-32~-28℃?-25~-18℉之间,南部可暖至-20℃?-4℉。

  叶尼塞河及其支流鱼类丰富︰中游有小体鱘、鱒、数种白鲑及茴鱼;下游有西伯利亚七鳃鳗、西伯利亚鱘、小体鱘、阿尔卑斯红点鲑、鱒、金银鲤鱼、狗鱼及许多其他种类。三角湾鱼的种类较少,但却有大量具经济价值的鱘。

世界第八长河:湄公河

  湄公河?Mekong River,干流全长4180公里,是亚洲最主要的跨国水系,排名10大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八名,亚洲长河流第七;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云南省、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以南省份流入南海,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在柬埔寨语作Mekong?湄公,母亲的意思,越语作Sng M Kng?湄公河/Cu Long Giang?九龙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湄公河干流河谷较宽,多弯道,经老挝境内的孔?Khone瀑布进入低地,到柬埔寨金边与洞里萨?TonleSap河交汇后,进入越南三角洲。三角洲面积4.95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河流过金边后分成两条河,一条叫湄公河,一条叫巴塞河。在河口附近,湄公河又分成3条汊河入海。

  湄公河重要补给水源为流域降水和雪山融水,其中降水占河流径流量的1/2以上,雪山融水占1/6左右。5月份雨季开始,水位上升,9~10月为汛位高峰,最大洪峰流量曾达7.57万立方米/秒。泛滥地区重要在三角洲。

  湄公河流域位于亚洲热带季风区的中心,5~9月底受来自海上的西南季风影响,潮湿多雨,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3月中旬受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世界第九长河: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是南美洲仅次于亚马孙河的第二大河,风景宜人,始于源流-格兰德?Grande河和巴拉那伊巴?Paranaiba河交汇处,向西南流,经巴西中南部至瓜伊拉?Guaira,而后穿行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过科连特斯 ?Corrientes进入阿根廷,先往西南再往东南流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终注入大西洋。

世界第一长河,长江黄河排多少?

  从源流巴拉那伊巴河算起,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里,排名10大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第九名。其中巴拉那河干流?从格兰德河与巴拉那伊巴河交汇处算起全长2580公里,拉普拉塔河入海口段长320公里。总流域面积310.3万平方公里,其中巴拉那河占260.5万平方公里,乌拉圭河占36.5万平方公里,拉普拉塔河口段占13万平方公里。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25370m/s,年径流量8000亿立方米。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流域位于西经6636~3405、南纬1413~35之间,其上、中、下游各具特色:上游石滩多、中游比降大、而下游河段及其右岸支流属典型的平原河流,比降不大,河滩开阔。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全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皆有降雨,年降雨量1200~2400毫米。

三藩之乱:三藩已饮马长江了为什么还是败了

对于朝的,以往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早有谋反之心,是蓄意叛乱,并且还认为由于吴三桂降清,又叛清,士大夫对他的人品有怀疑,所以不积极配合,所以导致三藩失败了。下面,我们来用详尽的史料澄清这几个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三藩叛乱实际上是被清廷逼反的 康熙帝亲政后,认识到以吴三桂为代表的三藩集团,可能会变成的藩镇,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所以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而悬于宫中柱上,表示日夜不忘这三件大事。三件大事之中,尤以三藩为第一急务。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太皇(太后)以太宗时,甚重骑射,提醒康熙帝居安思危,训练武备。《康熙王朝》里说孝庄太后不主张撤藩,要把吴三桂拖死,等到吴三桂死了,再撤,其实是瞎说,太皇太后是积极鼓励康熙撤藩的。 第二年,正月,清廷在北京南苑举行大规模阅兵,军容严整,威震遐迩。清廷公然向三藩炫耀武力,使得三位藩王惴惴不安。 三藩感觉自身难保,希望能够告老还乡。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尚可喜以无法管教长子尚之信嗜杀不法之行,疏请撤藩,归老辽东,并请以其子尚之信世袭王爵。康熙帝接到奏折,吏部讨论的结果是,藩王尚存,不准世袭王爵,意思是当你死了,位置才能传给你儿子,并下令尚可喜全藩北撤。清廷此举,更使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深感不安,吴三桂、耿精忠分别于7月3日、9日上书朝廷,请求撤藩。清廷再次就三藩问题展开讨论,会议的结果是耿藩全撤,但对势力最大的吴三桂则久议不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为首的少数人主张撤掉吴藩,而以大学士为首的多数人以撤则激反为由,主张仍由吴三桂镇守云南。 康熙认为吴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制人,乃决策撤藩。撤藩令一下,吴三桂世守云南的希望破灭,遂于当年11月21日杀害云南巡抚朱国治等,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明年为周元年,恢复汉制,蓄发易服,同时致书平南、靖南二藩以及贵州、湖南、陕西、四川的官员,相约共起。 从事情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出,吴三桂绝对不是先挑衅的,而是清廷决心撤藩,激反吴三桂。再说吴三桂是1612年生人,1673年已经60多岁的人了!还想当?吴三桂只是想世守云南,并不是想当皇帝。那么吴三桂世守云南的想法在当时合不合清理?绝对符合,因为清兵入关,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攻打南明的承诺就是让他们当王。现在国家稳定了,清廷想撤藩了,这到底是谁先违反约定的? 第二:三藩极盛时,南边三藩已经饮马长江了,北边陕西、山西已经陷落。但为什么还失败了呢?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率主力,到达湖南,陈兵长江南岸,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与靖南王耿精忠后举旗叛乱,广西、福建失陷,原吴三桂总兵官、陕西提督王辅臣杀莫洛,举兵叛乱,攻陷兰州。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此同时,各地汉族官员以“反清复明”的口号纷纷举事,数月之间吴三桂占据半壁江山,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相继失陷,中原动摇,烽火遍及大半个中国。 此时吴三桂如果渡江北上,清廷很有可能。但是他惟命诸将不得过江,有人说,吴三桂,你这不是傻吗,怎么错过了大好时机?大家注意!此时吴三桂已经60多岁了,根本就没有心思当皇帝,而且三藩叛乱成功了,他也当不了皇帝,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将来还是朱家的人当皇帝,但你吴三桂可以找老朱家的人当傀儡啊,像、一样找的过渡一下,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吴三桂杀害了南明永历帝,将来老朱家的人当了皇帝,怎么地也要算这笔账。所以吴三桂耗不起,不能向那样,先找当个摆设,权力巩固以后,让儿子当皇帝,况且吴三桂的儿子也死了,只剩下年幼的孙子,所以成功了,吴三桂的后人也摆平不了那么多起义的藩王和官员。 吴三桂惟命诸将不得过江,是希望清廷能够收回撤藩的成命,以强大的兵势迫使清廷与其谈判。但是断然拒绝了谈判。坚决要撤藩,撤亦反,不撤亦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三:吴三桂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江淮等地的官员没有起事,所以清廷能够依靠江南的财富镇压三藩。清廷集中力量在湖南、江西攻打吴三桂,对其他人则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各地汉族官员看见吴三桂进兵缓慢,也心生疑虑,康熙又拿出了杀手锏,说各地官员凡是投降者,不追究叛乱的罪名,如果有功的话,还会再次被任用。于是各地汉族官员,都在观望,当吴三桂不行的时候,大家都投降,并且还踹他一脚,这样就有功了,不仅不会被康熙秋后算账,还会被继续录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三桂陷入的境地,自知无济于事了,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登基大典那天,,潦草成礼而罢。三月八日,吴三桂病死衡阳,只当了8天的皇帝,比袁世凯还悲催,袁世凯至少当了80多天啊。自知无济于事,为何还要称帝,因为古人比较讲名分,所以临死之前,吴三桂还想给自己一个名分。吴三桂一死,你想想看,后果可想而知。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分路攻入云南,年底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身亡。历史八年的三藩叛乱结束。 三藩叛乱有没有得到汉族士大夫的支持,有!连朝鲜都准备出兵,直捣燕京,可是当时的朝鲜国王比较谨慎,另外清廷严厉监视朝鲜,防止其策应三藩。等到朝鲜磨磨蹭蹭,准备妥当的时候,三藩之乱早结束了。 三藩叛乱的一个客观的好处是,汉族官员受到重用,以前六部尚书、大学士都是满人,康熙为了拉拢汉人,孤立吴三桂,开始大批录用汉族官员,提高了汉官的待遇。 汉人对于吴三桂的人品产生怀疑,主要不是其降清,当时很多人认为吴三桂是不得以而为之,是借师助剿,汉族士大夫讨厌吴三桂是因为他杀害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所以三藩之乱时,大多数汉人持观望态度,既不支持清廷,也不支持吴三桂,更不会起义。康熙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极力拉拢汉族士大夫,给予高官厚禄。还开了特科“博学鸿儒”科,开科取士,把归隐的汉族读书人请出来参加考试,但是大部分人拒绝应试,有的参加了考试,但故意把试卷写得文句不通,但康熙一样给了他们官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王景:东汉崛起的大功臣,还成功治理黄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倘若说起治水这件事情,大家都会想到大禹,想到时期那个带领中原百姓存活下来的伟大人物。但是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治水能力突出的人并不仅仅只有大禹,还有一位名为王景之人。 王景是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此人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王景的祖辈王仲好道术,以善观天象知名,而王景也继承了祖辈的兴趣,特别喜欢天文数术之学。 到了永平(公元58—76年)初年之时,有人向汉明帝推荐王景,称其有治水的才能。于是乎,王景获得了配合王吴疏通河道的机会。在这一次的治水过程中,王景提出了“流法,水乃不复为害”的建议,并为王吴所采用的,最终成功治理了水患。其中,“流法”指的是在渠旁设立的滚水堰,可控制渠内水位,从而保护渠堤安全。 到了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为水患所忧,因此召见了王景。王景全面分析了河汴情形,应对精辟,让明帝大为欣赏。于是乎,汉明帝让王景主持大修水运交通命脉汴渠和黄河堤防。 在这一年的夏天,朝廷派出数十万兵力跟随王景与王吴修渠筑堤。在这个过程中,王景亲自勘测地形,规划堤线。王景结合黄河水患状态,决定先修筑黄河堤防,然后着手整修汴渠,从而沟通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当然,汴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经常在黄河河水泛滥之时被冲毁。对于这个问题,王景采取了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等工作后,又“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第二年的夏天,王景完成了所有的黄河治理工作,耗资仍达100多亿钱。完工之后,汉明帝十分重视,甚至亲自沿渠巡视,并按照西汉制度恢复河防官员编制,而王吴、王景等人都获得了升迁。 到了永平十五年,王景跟随汉明帝巡到无盐,汉明帝看到了王景治水的显著成效,于是又拜王景为河堤谒者。从历载的资料可以看出,正是因为王景的努力,在其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王景治河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因此一直深受后世的赞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