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中国地理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真相是什么?青藏高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青藏高原为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阻挡了南来的南亚季风,使得北上的南亚季风在青藏高原的南麓形成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丰富的降水,而在青藏高原的北坡几乎没有降水。所以在青藏高原的南麓形成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本文目录

1、

2、

3、

1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真相

因为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大气厚度较薄。其空气洁净且稀薄,少有尘埃,水汽的含量和云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青藏高原气候总体特点: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

青藏高原南部海洋暖湿气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应由20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以下。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多冰雹。

青藏高原为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是什么?青藏高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青藏高原对我国的影响

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主要因素。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其涡源就在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存在,它可以使高原上空的大气产生热力对流,这种热力对流能使高原上空的云泡汇集,成为云团、云区或云带,最终在南支西风急流的吹送下,以跳跃式的水平运动方式移出高原,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量降雨。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是什么?青藏高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3青藏高原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阻挡了南来的南亚季风,使得北上的南亚季风在青藏高原的南麓形成丰富的降水,而在青藏高原的北坡几乎没有降水。所以在青藏高原的南麓形成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对土壤的影响

由于降水的不均,导致南部土壤为可耕土壤,北部由于受内陆南下冷风影响,形成戈壁、沙漠,土壤不可耕。

3、对植被的影响

气候和土壤影响植被,南部植被较为多样,北部植被非常单一。

青藏高原发现首个史前洞穴,古人类已经掌握人造细石工具

日前,学家在西藏阿里发现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古迄今为止发掘的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遗址,遗址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海拔约4600米,由一字排开的两个独立洞穴组成,其中一处洞穴面积1000余平方米,另一处约250平方米。遗址内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已经掌握使用的人造细石工具,距今至少4000年。与周口店“北京人”等中原考古相比,这处遗址年代虽晚得多,但是对于青藏高原的考古来说,仍是意义非凡。 与所有洞穴文化遗址考古一样,梅龙达普洞穴遗址细节刚一现世,首先带给人们的是神秘感:形状规整的细石叶,沙陶片、泥陶片,玛瑙、燧石、黑曜石,还有红色岩画。 原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石文斌说,这次考古发掘意义重大,碳样检测确定了年代为4000多年前,当时我国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恶劣,人类从何时开始在这里从事生产、定居生活?这次发掘一定会给出更为明晰的答案。更令人兴奋的是,洞穴中还发现了几何纹饰的彩色壁画,这对研究青藏高原先民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艺术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关于旧石器时代的生活遗址,曾在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东部横断山,北部昆仑山,南部喜马拉雅山区,采集到打制石器;中石器时代的遗迹,经初步鉴定,有申扎、聂拉木两处;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几乎遍布西藏自治区及毗邻地区,分别有石器和其他器物发现。 但是,考古学界普遍认为,青藏高原的细石器文化时代的具体起始时间尚有待新的证据确定。而这次梅龙达普洞穴遗址的发掘研究,特别是已经出土的典型细石器,很可能让这个问题有所突破。 据了解,细石器文化是指以使用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从那时起,人类学会了用打击法打出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是人类生产力在旧石器时代基础之上的一次大飞跃。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一时期一般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初期。 随机文章秦始皇的措施对后代的影响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有哪些?1934年8月8日营口坠龙事件,龙摧毁日资厂房掀翻火车英国鹞式垂直战斗机,曾击落21架阿根廷战机(已退役)美国野猫式战斗机,5分钟击落日军5架战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青藏高原地形特征及成因速览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地形特征鲜明且成因复杂。简而言之,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1地形特征概览青藏高原地表景观壮丽,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其平均海拔远超同纬度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2详细地形特征 特征 描述 平均海拔 远超同纬度周边地区 高山分布 如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 地形起伏 内部起伏度较低,边缘地形破碎 冰川覆盖 冰川广布,是重要水资源 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青藏高原形成过程青藏高原的形成,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一过程始于约4亿年前,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欧亚板块,导致昆仑山、可可西里等地隆起。随着板块运动的持续,青藏高原逐渐抬升,成为地球上的“世界屋脊”。4板块运动细节 时间节点 地质事件 约4亿年前 印度板块开始向北移动 约2.4亿年前 昆仑山、可可西里等地隆起 约8000万年前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地急剧上升 距今一万年前 高原抬升速度加快,成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独特且成因复杂,是地球板块运动的杰作。其壮丽的地表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是地质学研究的宝库。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