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的夫人不仅野心勃勃,一心想做女,还干过不少令人痛恨的事情:在密室里诛杀开国功臣,杀害刘邦的爱妃,尤其是杀害戚夫人的手段可谓。
吕后是怎样残害戚夫人母子的?吕后虽出身贫寒,但为人有谋略,而且性情残忍。

高祖十年,陈豨谋反,刘邦率兵亲往平定,与丞相商议,将大汉的开国功臣诱至长乐宫钟室,把韩信杀了,并夷三族。
韩信曾与刘邦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
吕后就将韩信用布兜起来,然后用竹签刺死,杀他个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可见其手段之狠毒。
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和刘邦是在战争中相识并结合的,也算是患难夫妻了。
她能歌善舞,从后世出土的汉画石像中还可以见到她“翘袖折腰”的优美舞姿。
史籍中记载,戚夫人经常鼓瑟操琴,陪侍在刘邦身边,刘邦则与戚夫人随声唱和,高兴时拥着戚夫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两人相对唏嘘。
刘邦当了皇帝后,封吕雉为皇后,戚姬为贵妃。
由于刘邦宠爱戚夫人,召来吕后妒忌,处处刁难戚夫人,但因有刘邦百般呵护,才免受其害,而吕后则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怒火中焚。
本来,吕后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但是刘盈天资平常,生性软弱,加上如意的母亲戚夫人能歌善舞,年轻貌美,很得刘邦恩宠。
子以母贵,于是渐渐地刘邦看刘盈是越看越觉得不满意,而看如意则是越看越喜欢。
他曾不止一次对戚夫人说:“这个孩子像我,甚合我心意。
”萌生了废黜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谁知从此便埋下了祸根。
吕后毕竟很有心计,她找刘邦的谋士,请张良帮忙,张良被逼得没有办法,便向吕后面授一条计策。

他说刘邦生平最敬重四个人:一个叫东园公,一个叫绮里季,一个叫夏黄公,还有一个角里先生,合称“商山四皓”。
刘邦自坐江山以后,便想把这四人找来为他治理国家,但他们怕刘邦不尊重读书人,不愿意为刘邦出谋划策,隐居在山里。
只要派人将这四人找来,时时地伴随在太子左右,刘邦就不会打废立太子的主意了。
吕后听从了张良的计策,依计行事。
不久,刘邦在宫里摆宴邀群臣聚会,只见太子刘盈身后站着四位长者,发须皆白,气宇不凡。
刘邦问,这四人是谁?四人分别报上自己的名字,刘邦一听非常惊讶,问他们:“朕曾经请你们出山,你们不肯,现在怎么肯帮助太子了?”四位贤老回答:“太子仁厚,礼贤下士,我等甘愿为他效命。
”刘邦闻听此话,半晌没说话,最后才说了一句:“请你们好好地护佑太子吧。
”随后召来戚夫人,指着四位贤老的背影,无奈地告诉她:“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
”从此以后,刘邦就再也未提换太子的事情。
因为改立太子风波,吕后对戚夫人及如意嫉恨在心。
刘邦一死,刘盈即皇帝位,但因年幼,便由吕后掌握大权。
她首先把戚夫人罚为奴隶,命人将戚夫人的头发全部剃光,穿上粗布烂袄,天天舂米做苦力。
戚夫人歌道:“子为王,母为奴,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后又派人把如意从封地召到长安,伺机下手。
刘盈知道吕后想害同父异母的弟弟,就亲自到灞上将如意接到宫里,吃饭睡觉都寸步不离,使吕后无从下手。

一天清晨,刘盈起床外出练习射箭,他本想叫如意一起去,但如意年轻贪睡,刘盈不忍心叫醒他,就独自去了。
谁料刚一离开,吕后马上派人拿鸩酒强行给如意灌下。
刘盈回到宫里,如意已七窍流血死在床上。
刘盈抱着弟弟的尸体大哭了一场。
戚夫人闻听如意被害,。
吕后仍不罢休,她又给戚夫人灌下哑药,熏聋耳朵,挖去眼珠,割去舌头,断其手足,然后扔到后宫花园的茅坑里,叫她“人彘(zhL,意为猪)”。
这简直是天底下最为残酷狠毒的杀人方法,还拉着刘盈前去欣赏。
当刘盈知道茅厕中那血肉模糊的怪物就是戚夫人时,吓得脸色大变,失声哭叫:“这不是人做出来的事!我为之子,没脸再掌管天下了!”从此刘盈不理朝政,并吓得害了一场大病,很快死去,吕后就名正言顺地开始处理朝政。
戚夫人眼睛既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欲骂骂不出,欲动动弹不得,在茅坑里爬了三天,悲惨地死去。
吕后独揽朝廷大权后,公然违反刘邦临死前定的“白马之盟”,将亲属大肆封王封侯,同时更加专权和残暴,引起众大臣的不满和愤怒。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王陵等汉室元勋抓住机会,一举诛灭了集团,拥立为帝,即,恢复了政权。
公元前179年,即文帝登基后的第一年,便在戚夫人的故乡定陶建祠祭奠。
祠院内古树参天,每到夜晚,乌鸦归巢,绕祠飞鸣,好像在恸哀戚夫人的惨死,当地人有“戚固晚鸦”之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郑国的进展史
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诸侯国,以经济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国君为,伯爵。 公元前806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建都陕西棫林,第二任君主郑武公跟随东迁到虢郐之间(今荥阳市东京城遗址公园),第三任君主郑庄公迁都到郑韩故城遗址,直到灭亡。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4君(有争议),公元前395年,建都郑(今河南新郑),主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郑国名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治国有方,使得郑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名人淡泊名利,创造了《列子》这一恢宏的史诗。 前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同母弟王子友(一说宣王子)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 三十三年,西周王室30世任命桓公为司徒,掌握教化国民。他努力使百睦相处,黄河、洛水流域的人民都思念他。次年,因幽王宠幸褒拟,朝政日益荒废,问题,有些诸侯背叛了幽王。桓公见王室日非,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认为只有"济(济水)、洛(洛水)、河(黄河)、颍(颍水)之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 郑恒公听从了太史令的建议,于周幽王十年(前772),将他的族人迁移到洛水东部,居住在虢(今河南密县东南)、郐(今河南荥阳北)献出的10座城邑,也成为了后来郑国的基础。 郑国的东面就是鲁、宋,西北就是成周、卫、晋,西南就是陈、蔡、许和楚,周围还有许多姬姓、、偃姓、嬴姓及其他姓的小国,正如《国语·郑语》所说:"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周室东迁时,郑、晋都尽了保卫的责任。由于晋国不久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仍,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和郑,它们都曾以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郑武公、郑庄公对周的态度都很骄横无礼,平王很不满意,想把权力分一半给虢公。庄公知道后,责问平王,平王竭力否认,以致"周郑交质"(即互相交换质子,郑国以世子郑昭公,周王室以太子王子狐),并进行战争。周天子的权威已扫地殆尽了。 郑伯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经常利用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兼并了周边的小国,侵夺许国,干涉宋、卫、鲁等国,还助赶走入侵的。郑庄公之时的郑国,俨然是春秋初年第一大国。 郑庄公多宠子,在其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郑昭公即位后不久,权臣祭仲入宋时为公子突岳父所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是为郑厉公。郑昭公逃到了卫国。不久,郑厉公不满祭仲专权,谋杀祭仲。事泄,祭仲杀雍纠,迎郑昭公复位。但郑昭公与高渠弥有私怨,在一次狩猎时,高渠弥射杀昭公。然高渠弥与祭仲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去参加会盟,高渠弥相礼。结果齐襄公杀郑子亹,而后公于陈被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不久,齐国攻郑,郑子婴、祭仲和高渠弥等皆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 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南方的早已不尊周王室号令,求加爵位不成之后自立为王,并大肆兼并汉水诸姬,直接面对郑国。而北方的晋国,曲沃一族对晋国公室的斗争取得了绝对优势。齐国则实行了改革,开始称霸。郑国位置处于,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大多数时期亲楚。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七穆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七穆执政时期,只产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取得喘息之机,国力稍稍有所恢复。但子产之后,郑国仍复如旧,国家已势不可为。 前712年,郑、秦、晋伐许,许国战败,退居原许国东偏。前697年,东偏的许国趁郑国内乱,夺回故地,之后郑国于前665年和627年两次伐许,再之后郑国于前588年、前577年和前576年三次伐许,许都以割地请和。前576年,许国长期为郑国所逼,只好远离旧许,迁至楚方城外的叶,寻求楚的保护。之后许虽然在其他各国帮助下复国,但是最终于前504年为郑国所灭。 进入战国,郑国仍然得以苟延残喘。此时郑国最大之敌人已经是新兴的。然郑国仍内乱内斗不止,郑哀公为国人所杀;韩国攻郑,杀幽公。于是国人立幽公之弟公子骀为君,是为郑繻公。韩非称郑国发生了太宰欣取郑事件,此事详情已难以考证。郑繻公在位时,与韩国的战争互有胜负,而且形势曾一度好转。繻公十五年,韩伐郑,取郑之雍丘;繻公十六年,败韩于负黍;繻公二十三年,围韩阳翟。前375年,郑国灭于韩国。 在韩即将灭郑之际,郑国再次内乱。郑繻公杀其相子阳,而子阳之党又杀繻公。郑国这时根本不需要外国来灭也会自己灭亡。子阳之时,郑国已经一分为三。郑君乙二年,郑负黍反,归韩,十一年,取阳城,二十一年(前375年)韩灭郑 。 随机文章晋朝编年史杨朱生平简介踢猫效应是什么意思 ,想入这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最终全部遭殃)死亡体验馆有什么感觉,体验死去活来的感觉(并非真正死亡)神仙下凡投胎的特征,脚踏七星游历红尘修炼(尝遍酸甜苦辣修大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为什么说“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
郑州西15公里,有个地方有些人一不小心就读成了荣阳,其实叫荥(xíng)阳,人口60多万。 关于荥阳的来历,据《晋地道志》曰“济自大伾山(今荥阳广武山汜水口子以西段)入河,与河水斗,南溢为荥泽”,荥泽之南,称为荥阳。 荥阳的历史文化十分深厚,诗歌的发祥地之一。的郑风和小雅,有诸多篇章都描述了荥阳的。荥阳还是象棋之乡,象棋棋盘里的"楚河汉界"、"鸿沟",就在中国荥阳。 象棋棋盘的格局,棋子的分类及行进规则,也都与荥阳的历史密切相关。当年战争中,楚霸王和汉王在荥阳隔鸿沟对峙,据《》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史记》),后来形成了中国象棋的棋盘上的楚河汉界。 棋盘中的“楚河汉界” 为什么说“天下郑氏出荥阳”呢?这要从的得姓始祖郑桓公说起。郑姓原出自,公元前807年,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定国号为“郑”,郑国由此诞生,只不过那时的郑国在陕西华县一带,称为“西郑”。时姬友任司徒,他看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重用奸臣,预感到将要发生动乱,就向太史伯请教生存之道。 姬友说“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说:“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太史伯说的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荥阳一带。于是,姬友把“西郑”迁徙到了荥阳。姬友去世后桓,故称郑桓公。郑桓公墓,位于陕西省华县西关螺钉厂后院。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即位,继位的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国,建立了实际独立的郑国,定首都为“新郑”,就是今天的郑州南的新郑市。 公元前385年,乘郑国内乱之际灭掉了郑国,并将都城迁到“新郑”,所以,现在的新郑又被称为“郑韩故城”。郑国灭亡后,郑国百姓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由于是郑桓公最早迁“西郑”到荥阳,所以,荥阳就成了郑姓的发祥地。 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2006年,据调查,郑姓在中国大陆为第二十一大姓(在台湾地区是第十二大姓),总人数在1000万左右。福建为郑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河南、浙江三省,这三省郑姓占郑姓总人口的50%。 随机文章五四运动时间英国机敏级攻击核潜艇武器配置,可瞬间摧毁任何航母解析宇宙之外的恐怖世界,多个平行世界相同的自己小行星是什么样子的,奇形怪状任意一颗可致毁灭性灾难揭秘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世界各地巨人遗骸证明远古文明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