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明朝建立后,还有一强大势力存在了两百多年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击败、、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的首都元大都(北京),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

统治中原近百年的元朝覆灭后,元顺帝这个亡国之君既未战死,也没有自缢,而是带着残余部众一同撤回了蒙古高原,这个曾经让蒙古祖先兴起的故地。

元朝作为外来政权,其统治者竟能在亡国之际全身而退,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元朝的覆灭对于蒙古人来说,只是丢失了一部分中国领土,庞大的蒙古帝国依旧屹立在北方草原上。

元朝皇室得以创造全身而退的奇迹,与当年的疯狂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妥欢帖睦尔既是元朝的,也是蒙古的大汗,他对蒙古各部及各汗国享有绝对的宗主权。

元顺帝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颇深,北归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

虽然,他依旧是帝国的大汗,但却时刻饱受“去国怀乡”之痛。

加之,明朝军队的追击,元顺帝更是终日惴惴不安。

1370年的5月,妥欢帖睦尔在沙拉木伦河河畔郁郁而终。

元顺帝死后,其子爱猷识里达腊继承了衣钵,残元政权又维续了八年。

即位之初,这位新残元皇帝还意气风发,誓要重登皇位。

但现实却给了他重击。

到了1373年,明廷派出徐达攻打哈拉和林,要知道,哈拉和林可是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也将随之消失。

正是因为其重要性,徐达所率领的部队遭到了蒙古人的顽强抵抗。

但是,徐达攻势汹涌,他逼得爱猷识里达腊几近绝望边缘。

后来,明军因战线太长,止步于土拉河畔。

几年之后,爱猷识里达腊抱憾离世,其子脱古思继承了皇位。

作为残元第三任皇帝,脱古思统管的区域已缩至蒙古帝国的最初规模,恢复帝国昔日的荣光,显得更加遥遥无期了。

到了1388年,明朝派出了十万大军攻打残元,七万部众被俘,新皇脱古思逃走后被部下勒死。

经此一战,残元政权光环不再,众多蒙古部落脱离其自立。

到了1399年,贵力赤杀死了最后的大汗额勒伯克,残元最后一任皇帝覆灭。

至此,延续三十年之久的残元政权被灭,蒙古再次进入部落纷争的阶段。

残元政权的覆灭,使得明朝失去了一位政敌。

彼时的蒙古已成为“边患”了,而非前朝残余势力。

所以,在贵力赤夺取霸权之后,永乐皇帝并未责难他,反而表示了友好,并承认其对蒙古各部的宗主权。

1400年,贵力赤被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及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联合打败。

马哈木及阿鲁台希望部族能够在独立于蒙古人之外的情况下获得承认,而非做蒙古帝国的大汗,所以,他们在打败贵力赤后,直接向明廷效忠,表明自己的部族是不会争夺大汗之位的。

这样的臣服深得明廷赞赏,于是,明朝廷便给了他们极大的统治支持。

因为有明廷做后盾,卫拉特部的霸权一度扩张至整个西蒙古地区。

但是,这两个部落的统治并不长久,因为,贵力赤之子额色库再次崛起。

他向阿鲁台及马哈木发起了挑战,誓要争夺大汗之位。

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后,额色库病逝。

并在额色库争夺宗主权之际,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复辟了汗位。

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本雅失里显然更具号召力。

不久之后,阿鲁台等蒙古各部便站在了本雅失里这边。

明朝怎会允许残元政权复辟,在收到消息后,永乐皇帝立即亲率大军攻入蒙古。

1410年至1411年间,明军击溃了阿鲁台军队。

此战之后,本雅失里失去了权威。

1412年,马哈木率领卫拉特部众打败了这位正统的代表者,趁机夺得了汗位。

登临大汗之位后,马哈木直接与明朝断交,永乐皇帝不得不再次攻打蒙古。

彼时马哈木所率军队,虽对明军造成了严重打击,但是,他为了保留实力,直接撤退至土拉河以西。

因为,未能阻止明军进入蒙古草原,马哈木威望大不如前了。

大汗宝座再次悬空后,兴安岭东部的科尔沁部,在首领阿台的带领下夺取了蒙古中东部。

此时,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再次见风使舵,支持阿台杀掉了本雅失里,拥戴其坐上了大汗宝座。

科尔沁部也属“黄金家族”的后裔,所以,永乐皇帝虽无法忍受卫拉特部的叛变,但是,为了消灭“黄金家族”,他还是选择了支持卫拉特部。

永乐皇帝为了消灭“黄金家族”而扶持卫拉特部的政策,在其死后产生了作用。

1434年到1438年间,马哈木之子率领卫拉特部众杀死了大汗阿台及阿鲁台。

大汗之位再次悬空,此时,本雅失里的兄弟阿占被拥戴为大汗。

若是深究便会发现,此时的蒙古帝国已从“黄金家族”转入“绰罗斯家族”手中。

“黄金家族”已然完结,放过了这位新君王。

但让明廷没想到的是,卫拉特部虽没有显赫的历史背景,但他们依旧心怀光复帝国荣耀的野心。

卫拉特人极为精明,他们并未向当时国力强劲的明朝宣战,而是转而将刀锋对准了察合台汗国。

彼时尚未登临可汗之位的额森打败了卫思汗,并强娶了哈尼木公主。

因为,卫思汗拥有黄金家族血统,所以,卫拉特部与之联姻后,便拥有了强大的号召力。

等到额森继承汗位时,蒙古帝国疆域已扩张至长城地区,从前象征正统的哈拉和林也被其收入囊中。

1499年,明廷悔婚,的额森随即率军蹂躏了彼时尚处中国边陲的山西等地,明廷派出王振迎敌。

双方交战后,额森歼灭明军数十万人,连皇帝都被其掳走,这就是历史上的“”。

但是,因卫拉特人始终难以攻入宣化和大同,额森便率部众退回了蒙古。

几个月之后,额森再次率兵攻打北京,但此时,他遇到了劲敌,“”就此打响。

额森数次进攻均被其打退,后来,明朝援军赶到,因为兵力悬殊,额森只好仓皇撤退。

1453年,额森与明廷议和,宣布臣服于明朝。

此举表明额森已放弃了帝国的宗主权,消息传开后,蒙古各部随即宣布独立。

1455年,额森被杀,其子阿马桑赤台吉继承了汗位。

但是,在其攻入察合台汗国后,卫思汗之妹及其子在后方制造混乱,极大的削减了卫拉特人的实力。

在卫拉特部的实力被削减时,成吉思汗后裔却并未立刻反攻,彼时,他们正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

1467年,满都古勒大汗在讨伐侄孙的战争中去世,而博勒呼济农作为继承人,也在继承汗位之前被暗杀。

至此,昔日兴旺的黄金家族仅剩一个小男孩,他就是继承人之子达延。

经历过惨烈家族内讧的达延,孤苦无依,是满都古勒汗的遗孀抚养了他。

她一直保护着这个孩子,并在1470年宣布其为大汗。

满都海赛音还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她率军击败卫拉特人,为达延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达延统治蒙古帝国长达七十三年,在其1481年亲政之后,达延率军平定了土默特人及兀良哈人发起的叛乱。

1479年至1505年,达延又带领部众骚扰了明朝边境,阻断了明廷与卫拉特人的联系。

1543年,达延可汗去世,其孙博迪继承了汗位。

达延的统治虽然确保了汗位的稳定传承,但却并未解决瓜分遗产的问题。

在大汗死后,帝国便形成了由家庭成员组成的联邦式国家。

内部各级首领均为兄弟或堂兄弟,他们虽认可察哈尔部的权力,但是,却始终处于独立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进,所谓的大汗继承者,逐渐失去了统治整个帝国的能力,卫拉特人及通古斯人都成为了其劲敌。

但是,彼时的卫拉特人正与哈萨克汗国、绰罗斯家族酣战,只有通古斯人有能力结束蒙古帝国的历史。

1604年,承袭汗位。

林丹汗并非昏庸之辈,他早已知晓后金对蒙古的野心。

因此,从刚继位开始,林丹汗便开始统一各部。

1627年,林丹汗派兵收服了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等部,声威由此大振。

次年,喀喇沁、朵颜兀良哈及土默特等部联合十万大军迎击林丹汗,召城一战后,林丹汗损耗了四万兵力。

其实,这一战,林丹汗注定会失败,因为,他的敌人是结合汉人谋略与蒙古人彪悍的后金帝王及。

努尔哈赤统治时期,科尔沁及扎鲁特部均通过联姻归顺于后金。

而土默特、兀良哈及喀喇沁等部因害怕林丹汗报复,便也归顺了后金。

1625年,林丹汗出兵科尔沁,后金则派兵增援了科尔沁,随后,林丹汗被迫撤退。

继位后的皇太极,将火力对准了林丹汗。

1628年,他派出同喀喇沁部会盟,共击林丹汗。

此时的林丹汗,早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他被迫撤退至归化城留守。

1632年,皇太极率兵西征,他同蒙古各部一起攻打林丹汗。

面对的围攻,林丹汗被迫驱赶十万人畜渡黄河西逃。

看到林丹汗大势已去,其部众大多在途中散去。

林丹汗逃至青海两年后,便在打草滩郁郁而终。

蒙古帝国与明帝国对峙了两百多年,谁都未能拥有压倒性优势。

但在前后不过十年的时间内,这两个帝国却都被满清所灭。

1635年,招降林丹汗部众,其妻交出可汗印信。

至此,漠南蒙古被归入后金版图,昔日群雄争抢的大汗之位就此断绝,蒙古帝国就这样消失了。

最后,我们再说明一下“黄金家族”,广义上指成吉思汗的后人是黄金家族。

元朝建立后狭义上黄金家族指,托雷甚至一系后裔,成吉思汗的其他后代都不能算。

元末留在中原部分的黄金家族融入。

逃至漠北部分的黄金家族至瓦剌时“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

” 达延汗改制后黄金家族仅限于达延汗子孙,蒙古察哈尔部大汗王廷嫡系独享。

元末之时,部分融入汉族。

明末之时,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后,满清贵族收取林丹汗八大福晋,至此,部分黄金家族融入到了后金的宗室之中。

民末之时,民族识别部分黄金家族融入到了汉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位女天皇,终身不能嫁人

小编对日本历史兴趣甚高,前面介绍过日本历史上的八位女天皇中的六位,分别是第一位推古天皇,第二位(即齐明天皇),第四位元明天皇,第五位元正天皇,第六位(即称德天皇),第七位明正天皇,今天来介绍第八位女天皇,即最后一位,她是后樱町天皇。 后樱町天皇(1740年-1813年),名智子,日本菊花王朝第117代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第115代樱町天皇第二皇女,第116代桃园天皇之姐,生母是女御二条舍子(女御是日本天皇后宫等级称号)。 樱町天皇一生只有两个女儿,长女盛子早夭,为了皇室血脉能延续下去,他临时宠幸典侍(日本皇宫中的女官),后来典侍姊小路定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即桃园天皇,公元1747年,樱町天皇让位给桃园天皇,此时桃园天皇年仅6岁,桃园天皇从小体弱多病,在公元1762年病逝,年仅21岁,长子英仁(后来的后桃园天皇)年仅4岁,因此朝廷商议由其姑母以过渡性的天皇继位,是为后樱町天皇。 后樱町天皇在位期间是江户时代,此时的幕府将军是德川幕府第十代将军德川家治,从平安时代末期开始,与大多数天皇一样,后樱町天皇没有任何权力,仅仅作为一个吉祥物,可能正因为无缘政治,多数日本天皇都极富文采,后樱町天皇也一样,她是一位优雅和美艳的女天皇,在位八年,虽然没有任何政绩可言,但在文学上的造诣之高,一生写了数以千计的和歌、汉诗、日记,备受德川幕府和朝廷上下称赞。 公元1770年,后樱町天皇退位当太上天皇,由桃园天皇第一皇子英仁继位,是为后桃园天皇,退位后的后樱町天皇,每天的樱花开落、冬雪春消,她只能以和歌汉诗、度过,由于她是身份最高贵的天皇,终身未能嫁人,但她在晚年的时候,写了一本叫《禁中年中之事》,这是一本教人房中术的著作。 公元1813年,后樱町天皇病逝,终年73岁,葬于京都月轮陵,在位年号“明和”,汉风“后樱町天皇”,无和风谥号。 随机文章谁是明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揭秘美国洛杉矶蝴蝶树之谜,成千上万的蝴蝶栖息于松树上(蝴蝶王国)银河系是不是整个宇宙为什么,银河系是宇宙中一粒尘埃1984年被贬下凡的神仙,翻遍资料找不到/疑似变成了一个动物(谣言)失眠看什么动图入睡,6张图让你瞬间秒睡(易导致睡太死/慎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诗词背后的另类大才女:北宋赌神李清照

赌神:我们常常说五毒俱全:骗、赌、帮、烟、娼,那可都是连男人沾了都没好果子吃的事,可李清照偏偏沾上了一样厉害的——赌。而且她对赌博可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执迷不悔的地步。我们看那些迷恋赌博的人,常常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赌得家破人亡,几乎没几个不后悔的人。可李清照赌博赌了一辈子,还真没后悔过,为啥呢?一个字——赢。输钱的号天哭地的后悔,赢钱了谁还后悔呢? 您见过赌博赌了一辈子从来不输的人吗?没见过吧。据我所知,这样的人,除了李清照,还真没第二个。一个赌博从来不输,老赢钱的人,怎么会后悔呢?当然不会。您不相?不信也得信!这些可都是李清照她自己白纸黑字写下来,留传到今天的,证据确凿。李清照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 要说这样的教训也没啥特别,谁不知道赌博要专心致志啊?不专心要输钱的呀!有的人干别的不见得专心致志,一到赌桌上那可是废寝忘食,忘我投入,赢了的还想趁着手气再多赢点儿,输的人想捞回来!这一点,跟李清照倒有点儿相似。这不,李清照接着就得意洋洋地宣称: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说得很明白啊:我这人没啥别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欢赌博。凡是赌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赌桌上就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赌。而且,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来就没输过,赢的钱哗啦哗啦争着往我腰包里赶,挡都挡不住啊。嘿,神了!李清照要是活到今天这把年纪,赌神还轮得到?门儿都没有!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了,那个时候到底流行什么赌博?李清照又最精通哪种赌博呢? 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也差不太远。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宋代有一种体育游戏叫蹴鞠,规则大约就类似于今天的足球。大家如果看过《传》,一定还记得里面有个小人,就是因为踢球踢得好,巴结上了当时的,一步登天成了炙手可热的权贵。高太尉的儿子看上的老婆,硬是逼得好汉林冲家破人亡,不得已上了梁山泊落草为寇。今天*的人那可也是一掷千金,动辄上百万啊。看看世界杯的时候那些人的疯狂,真以为是为足球疯狂啊?我敢说,有一半是为钱疯狂!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赌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斗鸡啊,斗蛐蛐儿啊,等等等等。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几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整个一赌博界的“东方不败”。那李清照喜欢什么赌博呢?据她自己说,是“打马”。打马具体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没办法知道了。不过据说有人考证出来,打马就是今天麻将的前身,看来,打通宵麻将,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 最神的还不是这个。北宋灭亡后,为了躲避金兵的围攻,李清照跟着的皇帝、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就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北宋的两个皇帝被俘虏了,北宋朝廷灭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家产也在逃难中几乎都丢光了,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人家说三天不练手生,她是三天不赌手痒啊。所以从逃难的船上一下来,刚刚租了临时的房子安顿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这种赌瘾,抽鸦片也不过如此了吧? 有人说李清照是个赌棍,还真不是冤枉她,如果嫌赌棍这两个字不大雅观,可以换个词,就像《古今女史》所说的那样,称她为“博家之祖”——赌博的祖师爷。这顶高帽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戴的,赌棍不雅,那就再赠她一个当之无愧的外号——赌神!她可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也。”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就是我李清照开创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属,谁都别来抢啊! 当然,要声明一点,爱赌博也不是李清照一个人的错,人家宋朝连皇帝都好这个。难怪那个时代人口虽然没这么多,参加赌博的人比例不见得少。民间甚至传说宋代开国皇帝跟道士陈抟赌博,输掉了整个华山!还有更绝的,受宋朝赌博风气的影响,北方各民族也都盛行赌博,例如辽国的皇帝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扔骰子比大小,看大臣们谁可以升官,结果还真有人扔了个最大点,立马升了个宰相的官!好赌到了这种程度,难怪宋朝要亡国,也难怪辽国灭亡比宋朝还要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